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41篇
  免费   13篇
  国内免费   5篇
妇产科学   1篇
基础医学   17篇
临床医学   14篇
内科学   22篇
神经病学   45篇
特种医学   4篇
外科学   4篇
综合类   23篇
预防医学   3篇
药学   10篇
中国医学   15篇
肿瘤学   1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4篇
  2022年   1篇
  2021年   1篇
  2020年   3篇
  2019年   5篇
  2018年   9篇
  2017年   2篇
  2016年   9篇
  2015年   6篇
  2014年   13篇
  2013年   10篇
  2012年   15篇
  2011年   15篇
  2010年   13篇
  2009年   5篇
  2008年   3篇
  2007年   3篇
  2006年   3篇
  2005年   3篇
  2004年   11篇
  2003年   12篇
  2002年   5篇
  2001年   2篇
  1999年   1篇
  1997年   1篇
  1995年   2篇
  198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5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1.
目的研究胃肠中频治疗仪辅助乳果糖治疗脑梗死后继发便秘的近期疗效和复发率。方法前瞻性研究,选择2015年1月至2016年12月收治的脑梗死后继发便秘患者130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实验组,每组各65例。对照组患者给予乳果糖治疗,实验组患者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加用胃肠中频治疗仪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起效时间、排便积分、复发率等。结果实验组总有效率(93.85%)明显高于对照组(73.8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组患者的排便积分(1.21±0.42分)明显低于对照组(1.94±0.63分),实验组患者的Bristol大便性状分型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组患者的CCS评分(7.26±2.15分)、起效时间为(1.27±0.83 d)、复发率(4.62%)均明显低于对照组(11.27±2.84分,2.37±1.51 d,16.92%),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胃肠中频治疗仪辅助乳果糖可以提高脑梗死后继发便秘患者的近期疗效,降低排便积分和CCS评分,缩短起效时间,降低复发率,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抗帕颗粒”对脑梗死患者血液流变性及甲襞微循环的影响。方法:80例脑梗死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及“抗帕颗粒”治疗组,并于治疗前后进行甲襞微循环及血液流变性的检测。结果:用药后血液流变学各项指标显著下降,甲襞微循环加权积分明显下降,肝肾功能及血象无明显变化。结论:“抗帕颗粒”能明显改善血液流变性及甲襞微循环,且无肝肾损害及抑制血细胞等副作用。  相似文献   
13.
抗帕颗粒联合美多巴治疗血管性帕金森综合征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目的 探讨抗帕颗粒联合美多巴治疗血管性帕金森综合征的疗效。  方法   32例血管性帕金森患者同时应用抗帕颗粒及美多巴 ,于治疗前、治疗后半月、1月、3月给予UPDRS评分。  结果  加用抗帕颗粒后美多巴用量减少 1/2以上 ,副作用发生率下降 ,症状减轻 ,治疗后 3月UPDRS评分和治疗前相比明显下降 (P <0 0 1)。  结论  抗帕颗粒联合美多巴治疗血管性帕金森综合征能提高疗效 ,减少副作用 ,降低美多巴用量 ,为中西医结合治疗帕金森病的良方  相似文献   
14.
目的 观察辛伐他汀对平滑肌祖细胞(SPC)和内皮祖细胞(EPC)增殖的影响,筛选新一代包被洗脱支架药物. 方法 采用密度梯度离心法从大鼠骨髓获取单个核细胞,将其接种在纤维连接素包被培养板,加入小同浓度辛伐他汀(0.01~10.00μmol/L)培养6~48 h后,平滑肌肌动脉蛋白免疫荧光染色鉴定骨髓源性SPC,激光共聚焦显微镜鉴定异硫氰酸荧光素结合的植物凝集素(FITC-UEA-I)和DiI结合的乙酰化低密度脂蛋白(DiI-acLDL)双染阳性细胞为正在分化的EPC,并在倒置荧光显微镜下计数. 结果 辛伐他汀显著抑制骨髓源SPC增殖,0.01μmol/L辛伐他汀作用24 h,SPC数量减少了(5.8±3.1)%(对照组与0.01μmol/L辛伐他汀组分别为4070±184与3833±126,P<0.05).辛伐他汀可促进EPC增殖,其促进作用随辛伐他汀浓度增加及作用时间延长而增加,1.00μmol/L辛伐他汀作用24 h EPC数量增加(2.0±0.1)倍(对照组与1 μmol/L辛伐他汀组分别为1249±146与3762±138,P<0.01). 结论 辛伐他汀抑制SPC增殖,促进EPC增殖,局部应用有抑制再狭窄和促进损伤血管再内皮化可能.  相似文献   
15.
通过经颅多普勒(TCD)对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患者颅内微栓子信号(MES)的自动监测,揭示低分子肝素钠(LWMH)对MES的干预作用。  相似文献   
16.
房颤患者脑动脉微栓子自动监测研究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目的研究房颤患者脑动脉微栓子的发生率.方法随机抽取178例患者分成房颤组30例、心脏病无房颤组32例及非心脏病无房颤组28例, 先用Embo-dop型TCD进行双侧大脑中动脉的微栓子自动监测.结果房颤组微栓子阳性发生率70.0%, 心脏病无房颤组微栓子阳性发生率46.9%, 而非心脏病无房颤组微栓子阳性发生率17.9%, 三组之间经χ2检验有统计学意义.结论房颤是微栓子的主要来源, 对房颤患者进行积极的抗凝治疗可以减少脑卒中的发生和再发生的机会.  相似文献   
17.
目的:研究非枕叶癫痫患者视觉传导通路可能的损害及其机制.方法:应用诱发电位仪对非枕叶癫痫中的难治性癫痫患者(第一组)、非枕叶癫痫中的非难治性癫痫患者(第二组)及健康志愿者(第三组)共3组进行视觉诱发电位(VEP)检测,观察其N75波潜伏期(LN75)、P100波潜伏期(LP100)、N75波幅(AN75)、P100波幅(AP100)等指标.结果:第一、二组的LN75、 LP100均较第三组延长,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第一、二组间的LN75和LP100比较差异均无显著意义(P〉0.05) 第一组的AP100较第三组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第一、二组间比较差异无显著意义(P〉0.05) 三组间比较AN75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非枕叶癫痫患者存在视觉传导异常,表现为LN75、LP100延长,AP100的升高 而其中的难治性癫痫患者与非难治性癫痫患者的视觉传导异常程度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相似文献   
18.
目的评价重组人血管内皮抑素(YH-16/恩度)联合TP方案(紫杉醇脂质体+奥沙利铂)治疗进展期胃癌的近期疗效及不良反应。方法 42例进展期胃癌患者采用重组人血管内皮抑素(YH-16/恩度)联合TP方案进行治疗。所有患者至少用药4个周期,观察近期疗效及不良反应。结果总有效率为57.1%,临床受益率为80.9%。疾病无进展时间为7.6个月,平均生存时间为11.2个月,1年生存率为86.4%。不良反应包括骨髓抑制、胃肠道反应、口腔黏膜炎、周围神经毒性、腹泻等。结论恩度联合TP方案治疗进展期胃癌疗效确切,不良反应可以耐受。  相似文献   
19.
20.
目的 了解综合医院精神科紧急会诊服务需求的特点,与普通会诊服务需求的区别,探索综合医院急诊精神医学的发展方向.方法 汇总北京协和医院2009年7月至2012年6月期间精神科紧急会诊和普通会诊共2789例次,其中紧急会诊249例,普通会诊2540例.分析比较紧急会诊与普通会诊服务在人口学资料、会诊科室、会诊原因、精神科诊断及处理的区别.结果 3年来249例次紧急会诊中,会诊患者225人,男性患者比例(51.1%)高于普通会诊患者(43.2%),二者在年龄构成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急诊科、加强医疗科、手术科室选择提请紧急会诊的比例明显高于非手术科室,分别为35.2%、34.8%、15.6%和4.2%.紧急会诊中最常见的会诊原因是精神病性症状,占41.4%,其次为情绪症状,占30.1%.精神病性症状、自杀相关问题、不配合治疗作为会诊原因,在紧急会诊中的比例高于其在普通会诊中的比例.器质性精神障碍是紧急会诊中最常见的精神科诊断(37.8%),远高于其在普通会诊中所占的比例(15.5%).会诊后发现紧急会诊中存在自杀问题的比例为20.5%,远高于紧急会诊中将自杀相关问题作为会诊原因的比例(8.0%),也高于普通会诊中存在自杀问题的比例(8.2%).在紧急会诊中接受药物治疗的比例为79.9%,其中60.8%的患者使用了抗精神病药物,二者均高于普通会诊中的相应比例(63.7%、24.1%);接受心理治疗的比例为26.9%,低于普通会诊中的比例(53.0%).结论 目前综合医院精神科紧急会诊服务以精神病性症状的鉴别与处理为主.自杀的识别、评估和干预是综合医院急诊精神医学的重要内容.因此,建立综合医院精神科会诊的紧急程度分层体系,有助于合理运用会诊资源.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