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25篇
  免费   31篇
  国内免费   17篇
儿科学   1篇
妇产科学   1篇
基础医学   34篇
口腔科学   1篇
临床医学   123篇
内科学   37篇
皮肤病学   2篇
神经病学   4篇
特种医学   9篇
外科学   19篇
综合类   119篇
预防医学   58篇
眼科学   2篇
药学   52篇
  1篇
中国医学   101篇
肿瘤学   9篇
  2024年   4篇
  2023年   20篇
  2022年   15篇
  2021年   27篇
  2020年   19篇
  2019年   9篇
  2018年   23篇
  2017年   10篇
  2016年   13篇
  2015年   13篇
  2014年   25篇
  2013年   23篇
  2012年   39篇
  2011年   47篇
  2010年   47篇
  2009年   36篇
  2008年   32篇
  2007年   32篇
  2006年   18篇
  2005年   30篇
  2004年   22篇
  2003年   12篇
  2002年   10篇
  2001年   2篇
  2000年   9篇
  1999年   4篇
  1998年   4篇
  1997年   10篇
  1996年   6篇
  1995年   4篇
  1994年   2篇
  1993年   1篇
  1992年   1篇
  1991年   3篇
  1983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57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87 毫秒
71.
血液灌流是抢救急性药物、毒物中毒的有效方法。是将患者的血液引出体外并经过具有广普解毒效应的血液灌流器,通过吸附的方法来清除体内有害的代谢产物或外源性毒物。最后将净化后的血液回输患者体内的一种血液净化方法。血液灌流的必备条件之一是建立有效的动脉血管通路。动脉血管通路是将血液引出体外,根据时间长短分为临时性血管通路和永久性血管通路。  相似文献   
72.
赵文静  张先红 《全科护理》2013,11(23):2127-2128
[目的]探讨早产儿管饲喂养的护理安全要点以便提高早产儿的合理喂养,促进其生长发育.[方法]对新生儿重症监护病房(NICU)收治的258例管饲喂养的早产儿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258例中死亡5例,放弃治疗2例,其余的住院天数平均15 d,管饲天数平均7 d,住院期间体重平均增长10 g/d~20 g/d,出院时平均体重1 800 g.[结论]合理的管饲喂养对早产儿尤其是低出生体重儿的生长发育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73.
目的从血管生成角度探索仙鹿消癖胶囊对乳腺增生症的作用机制。方法将昆明种小白鼠分为空白对照组(15只)、模型对照组(15只)、他莫昔芬组(10只)、仙鹿高剂量组(10只)、仙鹿中剂量组(10只)及仙鹿低剂量组(10只)。除空白对照组外,其余各组小鼠采用腹腔注射苯甲酸雌二醇复制小鼠乳腺增生模型,造模成功后采取相应的干预措施。30天后采用免疫组化PV二步法检测各组小鼠乳腺组织血管生成因子VEGF、bFGF、MVD表达。结果与模型组比较,仙鹿消癖胶囊高、中剂量组均能降低乳腺增生小鼠血管生成因子VEGF、bFGF、MVD的高水平表达,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P0.01);且仙鹿消癖胶囊各剂量组有着明显的量效关系。仙鹿高剂量组与他莫昔芬组比较,VEGF、bFGF、MVD表达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仙鹿消癖胶囊通过抑制乳腺增生组织促血管生成因子VEGF、bFGF、MVD的过度表达,抑制乳腺组织中的血管生成。  相似文献   
74.
目的识别、分析与评价拟建设项目可能产生的职业病危害因素,确定防护对策和职业卫生管理措施。方法根据《建设项目职业病危害评价规范》,采用类比法及定量分级法综合分析。结果该项目生产过程中可能产生的主要职业病危害因素有粉尘、噪声、高温、工频电场、一氧化碳、氨、盐酸、联胺、氢氧化钠等,其中粉尘浓度最高为3.3 mg/m3,噪声范围为52.5~88.0 dB,氯化氢最高1.52 mg/m3;拟建项目的选址、总平面布局、生产工艺与设备布局、职业病危害防护设施、建筑卫生学等基本符合国家相关职业卫生标准。结论该项目属职业病危害严重的项目。在生产过程中产生的职业病危害可以预防,从职业卫生角度分析该项目可实施。  相似文献   
75.
赵文静 《光明中医》2020,(3):442-444
目的探讨小儿急性喉炎中预见性护理模式的临床应用。方法抽取80例小儿急性喉炎患儿,抽取时间为2017年1月-2018年1月,按照入院顺序分为2组,每组40例。观察组实施预见性护理模式,对照组实施常规护理,对比护理效果。结果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92.50%VS 75.00%,P<0.05);观察组干预后睡眠抵触(1.53±0.52)分、睡眠潜伏期(1.35±0.12)分、睡眠持续状况(1.08±0.32)分、睡眠焦虑(0.94±0.12)分、夜醒次数(0.94±0.12)分等,均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体征消失时间(6.25±1.25)d及临床症状缓解时间(4.45±1.05)d均短于对照组(P<0.05)。结论小儿急性喉炎中预见性护理模式的临床应用效果显著,可加快患儿康复,提升睡眠质量,提高治疗效果。  相似文献   
76.
目的 探析6~14岁儿童支气管哮喘发生相关因素。方法 对2019年郑州市某医院全年收治的6~14岁儿童支气管哮喘患者(观察组)和健康儿童(对照组)及其家长进行调查,对2组儿童的体质指数(BMI)、家族哮喘史、饲养宠物、家中使用地毯、家人吸烟、室内居住环境、个人食物过敏史、上呼吸道感染史等因素进行比较分析。结果 本研究共对支气管哮喘儿童(观察组)176例、健康儿童473人进行调查。观察组男、女童分别占54.55%、45.45%,对照组分别占59.41%、40.59%,2组儿童年龄、性别构成分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多因素非条件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超重、肥胖(OR=3.537,2.956)、家族哮喘史(OR=4.536)、家人吸烟(OR=3.764)、室内居住环境有霉斑(OR=3.679)、个人食物过敏史(OR=4.403)、上呼吸道感染史(OR=7.043)的6~14岁儿童发生支气管哮喘的风险更高。结论 家族哮喘史、肥胖与支气管哮喘发病密切相关,个人食物过敏史、上呼吸道感染史为儿童支气管哮喘高危因素,家人吸烟、居住环境有霉斑等均与此年龄段儿童支气管哮喘发生相关,因此家庭及社会应加强危险因素的防控,远离哮喘过敏源与诱因,预防儿童呼吸系统疾病的发生。  相似文献   
77.
目的 确定高校食堂食品安全风险评价指标及其权重,建立高校食堂食品安全风险评价指标体系。 方法 在实地调研和规范梳理的基础上,结合HACCP体系运用层次分析法构建风险评价指标体系。 结果 评价体系由4个一级指标和23个二级指标构成,一级指标权重由高至低依次为采购0.4237、加工0.3886、贮存0.1227、销售0.0650。组合权重前5的二级指标分别是原料采购渠道0.2528,原料进货查验情况0.1251,熟制加工烧熟煮透执行情况0.0911,加工用水卫生安全0.0501,加工前原料检查情况0.0484。 结论 本研究构建的高校食堂食品安全风险评价指标体系客观明了,可为各高校结合实际开展校内食堂风险评价与风险治理提供借鉴和参考。  相似文献   
78.
目的:对特利加压素治疗肝癌合并肝硬化术后腹腔积液的效果进行研究和判定.方法:我院将2012年2月至2013年1月收治的60例肝癌合并肝硬化患者进行随机分组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对照组子以患者口服呋塞米进行治疗,观察组则予以特利加压素治疗,并观察2组肝癌合并肝硬化患者的3天后的腹腔积液量及尿量.结果:观察组肝癌合并肝硬化患者的3天后的腹腔积液量及尿量均优于对照组,P< 0.05.结论:予以肝癌合并肝硬化患者特利加压素进行治疗,可有效的改善患者术后腹腔积液的情况,值得在临床上推广运用.  相似文献   
79.
目的探讨播放家属录制的鼓励视频对重症监护室气管插管病人焦虑状态和生命体征的影响。方法选取某三级甲等医院ICU住院病人80例。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39例和干预组41例。对照组接受ICU常规护理;干预组病人在常规ICU护理基础上,由护理人员上午和晚上分别播放病人家属提前录制好的鼓励视频,并在研究结束时对病人进行满意度评分。2组病人均接受一般资料问卷获取基本信息、采用焦虑分级数字评分法评价焦虑状态、一般生命状态检测记录单记录基本生命体征,比较2组干预前后的焦虑评分和生命体征。结果2组病人干预前和干预后1 d焦虑评分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后2、3、4 d,干预组病人焦虑评分均低于对照组(P < 0.05~P < 0.01)。2组病人干预前后各时点的呼吸频率、心率、收缩压、舒张压及平均动脉压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重症监护室为气管插管病人播放家属的鼓励视频是一种可接受的、安全可行的干预措施,有助于缓解气管插管病人的焦虑状态。  相似文献   
80.
目的:观察异甘草酸镁对原发性肝癌介入治疗术后肝功能指标的影响。方法:将74例原发性肝癌患者介入治疗后随机分成治疗组(37例)和对照组(37例),对照组采用硫普罗宁常规护肝治疗,治疗组应用异甘草酸镁治疗。比较两组之间在丙氨酸氨基转移(ALT)、凝血酶原时间(PT)、总胆红素(TBIL)、肝促凝血活酶试验(HPT)指标及相关安全性指标方面有无差异。结果:治疗组术后10d ALT、TBIL、PT、HPT 与对照组比较均有统计学差异,未发现与异甘草酸镁有关的药物过敏、心悸、头晕、皮疹等不良反应。结论:异甘草酸镁在治疗介入术后肝损伤方面疗效确切,比较安全,适合临床广泛应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