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47篇
  免费   13篇
  国内免费   4篇
基础医学   3篇
临床医学   24篇
内科学   30篇
神经病学   1篇
特种医学   5篇
外科学   15篇
综合类   28篇
预防医学   24篇
药学   16篇
中国医学   17篇
肿瘤学   1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2篇
  2022年   2篇
  2021年   6篇
  2020年   7篇
  2019年   2篇
  2018年   4篇
  2017年   2篇
  2016年   4篇
  2015年   5篇
  2014年   3篇
  2013年   6篇
  2012年   15篇
  2011年   6篇
  2010年   10篇
  2009年   2篇
  2008年   2篇
  2007年   8篇
  2006年   8篇
  2005年   6篇
  2004年   15篇
  2003年   4篇
  2002年   1篇
  2001年   6篇
  2000年   1篇
  1998年   1篇
  1997年   3篇
  1996年   1篇
  1995年   4篇
  1993年   2篇
  1992年   5篇
  1991年   1篇
  1990年   2篇
  1989年   4篇
  1988年   10篇
  1987年   1篇
  1985年   1篇
  198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6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101.
研究了新型硫化活性剂(助剂B)代替氧化锌对顺丁硫化胶力学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助剂B可以代替氧化锌使用,50份炭黑时硫化胶的力学性能基本保持不变;5份炭黑时,硫化胶具有更优异的拉伸强度和撕裂强度.对于顺丁胶,硬脂酸的加入对于助剂B的活化没有起到促进作用.  相似文献   
102.
目的研究血糖变化对老年冠心病合并糖尿病患者PCI(Percutaneous Coronary Intervention)术后造影剂肾损害的影响,并对这一人群采取相应的护理预防对策。方法回顾性分析住院行冠脉造影及介入治疗老年冠心病合并糖尿病患者70例,比较其造影前后血糖变化、血肌酐、eGFR之间的关系。结果本组肾损害总发生率8.5%,其中有糖尿病的发病率1%,糖尿病合并肾功能不全的患者中肾损害发生率15.6%。发生肾损害的患者中术后48hScr较术前逐渐增高。急性血糖升高患者中37.5%发生了肾损害,而血糖正常的糖尿病患者无肾损害发生。冠心病合并糖尿病伴肾功能不全患者介入后24h、48h后餐前、餐后血糖、血肌酐以及eGFR水平较介入前明显升高。结论对于老年冠心病合并糖尿病患者围手术期采取有效的护理预防措施,对于降低CIN的临床发生率有积极意义。  相似文献   
103.
目的研究强化护理联合碳酸氢钠水化疗法对预防老年冠脉介入手术(Percutaneous Coronary Intervention,PCI)患者造影剂肾损害(Contrast Induced Nephropathy,CIN)效果。方法 2008年9月-2009年5月行冠脉造影及介入治疗老年冠心病行碳酸氢钠水化疗法患者119例,分为强化护理组和常规护理组并比较造影前后肌酐变化。结果 119例患者均成功完成介入手术,围手术期无严重心血管事件发生。强化护理组1例、常规护理组5例出现肾功能异常;强化护理组PCI术后24h血肌酐与术前比较有增高趋势,但无统计学意义;常规护理组PCI术后24h血肌酐水平显著高于术前;PCI术后24h常规护理组血肌酐水平较强化组升高(P〈0.01)。结论强化护理联合碳酸氢钠水化疗法可明显减少肾损害的发生。  相似文献   
104.
2006年3月~2009年12月就用本恍经鼻内镜鼻中隔黏膜下切除术治疗患者318例,取得良好效果.现总结报告如下. 资料与方法 一般资料:患者318例,男230例,女188例,年龄16~62岁(平均35.5岁).全部病例术前均行鼻冠状位CT扫描(部分加平扫).伴发鼻窦炎者223例,伴发肥厚性鼻炎者68例,鼻出血者33例,伴发头痛及嗅觉减退者90例.  相似文献   
105.
目的 探讨心力衰竭患者交感神经 β肾上腺素能系统的变化特征及美托洛尔对其影响。方法 对 96例心功能分级 (NYHA)Ⅱ~Ⅳ级患者和 4 0名健康人采用放射性配基 (3 H DHA)结合分析法测定外周血淋巴细胞 β受体密度 (βmax) ;放免法测定血淋巴细胞内环核苷酸 (cAMP)含量 ;高效液相 电化学检测法测定血浆去甲肾上腺素 (NE)浓度。对 6 8例心功能Ⅱ、Ⅲ级的患者在美托洛尔 (12 .5~ 5 0mg)治疗 12周后 ,再次测定上述指标并进行比较。结果 心功能Ⅱ、Ⅲ、Ⅳ级组患者与正常对照比较 ,外周血淋巴细胞β受体 密度、cAMP含量依次降低 ,血浆NE浓度依次增加。美托洛尔治疗 12周后外周血淋巴细胞 β受体密度、cAMP含量上调 ,血浆NE浓度降低。结论 交感神经 β肾上腺素能系统参与了心力衰竭的病理生理过程 ,美托洛尔能改善心肌细胞的信息传导 ,有助于心肌细胞生物学功能恢复。  相似文献   
106.
笔者1974~1996年以“消癖液”注射通乳穴对早期乳痈100例和乳癣23例进行了治疗,收到较好效果.现报告分析如下.1 临床资料1.1 早期乳痈100例:均为产妇,年龄19~35岁;初产妇84例,经产妇16例;病程4~120h;单侧93例,双侧7例.  相似文献   
107.
目的 分析2012年盐城市肺结核患者应用抗结核药物所致不良反应的发生情况.方法 对盐城市各结核病防治机构收治的3842例肺结核患者中的抗结核药物所致不良反应者进行及时处理的同时,填报抗结核药物不良反应个案表,主要包括性别、年龄、不良反应发生日期、持续时间、严重程度、类别、实验室检查、处理措施和结果、治疗转归等内容,并且进行统计学处理.结果 共报告发生抗结核药物不良反应94例,发生率为2.45%(94/3842);男66例,女28例,男∶女=2.4∶1.研究发现:(1)<20岁、20~岁、30~岁、40~岁、50~岁、60~岁、70~95岁年龄组的不良反应发生率分别为1.64%(2/122)、2.14%(11/513)、2.82%(9/319)、3.06%(17/556)、2.94%(22/748)、2.28%(19/835)、1.87%(14/749);其中男性和女性的不良反应发生率分别为2.38%(66/2772)和2.62%(28/1070),差异无统计学意义(x2=0.1800,P>0.05);高峰年龄组分别为50~岁和30~岁年龄组,达3.06%(17/556)和3.60%(4/111).(2)患者不良反应中,肝损害者占72.34%(68/94),肝损害合并胃肠道反应者占31.91%(30/94),≥2种不良反应者占40.43%(38/94).(3)不良反应平均发生时间、持续时间分别为(35.4±28.7)d、(21.2±21.0)d,发生在服药60 d内者占87.23%(82/94),发生在30 d内者占50.00%(47/94).有87.50%(7/8)的单纯过敏反应发生在10 d内;72.72%(8/11)的单纯胃肠道反应发生在20 d内;28.57%(10/35)、88.57%(31/35)的单纯肝损伤分别发生在30 d、60 d内.(4)有93.62%(88/94)的患者治愈或完成疗程,63.83%(60/94)的患者改变了治疗方案或服药方式.结论 盐城市抗结核药物所致不良反应处于低水平状态,以肝损害居多,常伴随胃肠道反应发生,30~59岁年龄组不良反应发生率较高,男性高峰年龄组比女性要高.  相似文献   
108.
目的探讨60岁以上患者平板运动试验相关指标的临床指导意义。方法选取808例60岁以上行平板运动试验检查的患者,根据年龄、性别、疾病情况分别分组,对其平板运动试验中运动时间、MET值、最高收缩压等指标进行分析。结果 60岁以上患者行平板运动试验平均运动时间6:11min,平均MET值为7.7MET,平均最高收缩压为165mm Hg。根据年龄分组,平板运动试验运动时间、MET值、平板运动试验阳性结果比较,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根据疾病情况分组,单纯高血压病史患者,其运动时间、MET值、最高收缩压与既往无明确心血管疾病病史患者、冠心病患者及行PCI术患者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 60岁以上患者行平板运动试验,随着年龄的增加,运动时间减少,运动耐量降低。单纯高血压病患者与既往无明确心血管疾病病史患者、冠心病患者及行PCI术患者比较运动时间减少,运动耐量降低,最高收缩压增加。  相似文献   
109.
目的观察低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血症对血小板胞浆游离钙([Ca2 ]i)及血小板释放反应产物β-血小板球蛋白(β-TG)、血小板因子4(PF4)的影响,探讨HDL-C降低在动脉粥样硬化(HDL-C)和血栓性疾病中的致病作用。方法在2003—2004年解放军总医院体检者中,随机入选单纯HDL-C降低的患者42例,应用荧光探针Fura 2-AM标记和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技术,测定该组患者及25例健康对照(CONT)血小板[Ca2 ]i、血浆β-TG和PF4浓度。结果同CONT组相比,LHDL-C组血小板[Ca2 ]i升高(P<0.01),血浆β-TG(P<0.01)和PF4也显著升高(P<0.01)。LHDL-C组HDL-C除与[Ca2 ]i呈负相关(P<0.01)外,与β-TG和PF4浓度也呈负相关(P<0.01;P<0.01),血小板[Ca2 ]i与β-TG和PF4呈正相关(P<0.01;P<0.01)。2组[Ca2 ]i均与β-TG和PF4呈正相关(P均<0.01),β-TG与PF4比值均稳定在3左右。结论结果提示低HDL血症可能通过升高血小板[Ca2 ],诱发血小板活化和释放反应增强,释放产物可能直接参与动脉粥样硬化和血栓性疾病的发病过程。  相似文献   
110.
目的探讨携带β肌球蛋白重链(MYH7)及心脏型肌球蛋白结合蛋白C(MYBPC3)基因突变的肥厚型心肌病患者的6年生存情况。方法对采用测序方法确定的携带MYH7及MYBPC3基因突变的70例肥厚型心肌病患者进行前瞻性的随访。结果平均随访时间为(5.8±1.8)年,期间共有14例患者死亡,其中MYH7突变患者10例(32.1%/1000人年,95%CI为12.5~51.5),MYBPC3突变患者4例(35.2%/1000人年,95%CI为13.9~68.9),两者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7例携带MYH7突变的患者发生猝死,基因突变的部位均位于MYH7基因的头部;而携带MYBPC3突变的患者均未发生猝死,两者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携带MYH7基因突变的肥厚型心肌病患者发病年龄和死亡年龄均较早,猝死发生率高。携带位于MYH7基因头部突变的肥厚型心肌病患者较杆部突变患者的左心室最大室壁厚度更厚,猝死发生率高,更容易发生心力衰竭。对肥厚型心肌病患者进行基因检查十分必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