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25篇
  免费   36篇
  国内免费   52篇
基础医学   4篇
临床医学   16篇
内科学   1篇
特种医学   53篇
外科学   9篇
综合类   90篇
预防医学   6篇
药学   19篇
中国医学   4篇
肿瘤学   11篇
  2022年   2篇
  2020年   1篇
  2019年   1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5篇
  2014年   8篇
  2013年   7篇
  2012年   12篇
  2011年   14篇
  2010年   12篇
  2009年   10篇
  2008年   15篇
  2007年   8篇
  2006年   11篇
  2005年   5篇
  2004年   18篇
  2003年   23篇
  2002年   3篇
  2001年   12篇
  2000年   6篇
  1999年   6篇
  1998年   4篇
  1997年   2篇
  1996年   6篇
  1995年   12篇
  1994年   5篇
  1991年   1篇
  1990年   2篇
  1988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1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34 毫秒
31.
目的观察富勒烯衍生物C3对小鼠电离辐射的防护效果。方法富勒烯C3(100 mg/kg)腹腔注射后,利用LD50和LD90剂量60Coγ射线对BALB/c小鼠进行全身均匀照射,观察小鼠照后30 d生存率、死亡动物平均存活时间、照后小鼠体内血清氧化指标[如超氧化物歧化酶(SOD)、谷胱甘肽(GSH)和丙二醛(MDA)]变化情况、照后30 d外周血白细胞计数情况,以及照后小鼠外源性脾集落形成单位(CFU-S)和体外粒-单系细胞集落形成单位(CFU-GM)计数情况。结果富勒烯衍生物C3可提高γ射线照后小鼠生存率(P<0.01),但照后死亡动物平均存活时间无延长;C3可提高照后小鼠体内血清SOD及GSH浓度(P<0.01),减少照后血清MDA含量(P<0.01);C3还可提高照后小鼠外周血白细胞计数水平(P<0.01),并且提高照后小鼠外源性CFU-S和体外CFU-GM数量(P<0.01)。结论水溶性富勒烯衍生物C3对小鼠γ射线辐射损伤具有较好的防护作用。  相似文献   
32.
日本福岛核电站事故对人体健康影响及医学防护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日本福岛核电站事故对人类的危害可能仅次于前苏联的切尔诺贝利核电站事故,此次事故对抢险人员、附近居民和受放射性污染人员带来的健康影响,既有近期辐射损伤,也有远期生物效应,主要是以小剂量照射的远期辐射生物效应为主;飘落到我国的微量放射性尘埃远不足以对人体构成损伤.防护方面主要是利用房屋、衣物、口罩等进行屏蔽,及时清洗去除放...  相似文献   
33.
目的观察右美托咪定复合依托咪酯用于无痛肠镜检查的临床效果及安全性。方法选择ASAⅠ~Ⅱ级无痛肠镜检查患者60例,随机分成两组(n=30):依托咪酯组(E组)、右美托咪定复合依托咪酯组(DE组)。DE组先0.1μg/(kg.min)静脉推注右美托咪定(0.1μg/kg),E组静脉推注安慰剂(0.9%生理盐水)3ml后,2min后两组再0.2mg/(kg.min)静脉依托咪酯(0.2mg/kg),完成后开始插镜,检查中如有体动反应,追加依托咪酯4~6mg,并观察依托咪酯总用量、可唤醒时间及体动,循环、呼吸抑制等不良反应。结果依托咪酯总用量、可唤醒时间E组明显高于DE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DE组体动发生例数明显低于E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小剂量右美托咪定在无痛肠镜中的使用,方法简单,具有良好的安全性;能协同依托咪酯麻醉镇静作用,提供更佳的术中镇静效果。  相似文献   
34.
R环是由一个RNA:DNA杂交体和一条单链状态的DNA分子共同组成的三链核酸结构。R环的形成通常会对翻译和转录造成负面影响如阻碍复制叉的进行、影响DNA损伤修复、导致基因组不稳定性、引起细胞修复机制失效以及染色体重排等,从而导致多种肿瘤及非肿瘤疾病的发生发展。近年来,研究发现了引物酶-聚合酶PrimPol、Werner蛋白、长链非编码RNA等一系列调控R环形成的因子。本文综述了当前R环的检测方法和相关的疾病,并针对影响R环形成的因子进行了分析与讨论。  相似文献   
35.
核辐射侦检对于核武器袭击后及时评估核沾染范围、人员受照剂量以及及时开展救援至关重要.不同于城市核恐怖袭击,野战环境的特殊性,也为核辐射的侦检工作增加难度.综合考虑野战环境中山地、丛林、沙漠、暴雨等特殊自然环境的极度高温、湿热、风向多变的特点,以及炮火、雷区、毒气和小股敌人袭扰等战场环境特点,分析核辐射侦检时,个人辐射防护等级选择和使用,辐射侦检设备的选择和使用依据,以及特殊环境下准确划定沾染边界,准确地为后续分类救治和洗消提供第一手数据,为野战环境下更高效、安全地进行核辐射侦检提供探讨.  相似文献   
36.
目的 充分利用酸性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aFGF) 促进造血重建的作用,以进一步完善程序移植新方法。方法 以昆明种小鼠急性放射病为模型,进行了骨髓细胞(BMC) 经自牛脑中制备的aFGF孵育后程序移植对造血重建、急性移植物抗宿生病(GVHD) 的研究。结果 aFGF 孵育后程序移植BMC4 ×106 ,存活率达40% ,比单纯一次移植BMC1 ×107 组高(30% ),但不如单纯骨髓程序移植BMC4 ×106 组(60% );另一方面,外周血白细胞、骨髓有核细胞计数、CFUE、CFUGM、CFUS比一次骨髓移植1×107 组和单纯骨髓程序移植BMC4 ×106 回升快,而CFUF回升无差别;GVHD较一次骨髓移植1 ×107 组轻,较骨髓程序移植4 ×106 重。结论 引起GVHD 的主要原因是异基因T淋巴细胞,通过aFGF孵育后程序移植可以更充分地发挥其促进造血重建的作用,而减轻GVHD。  相似文献   
37.
目的 Schiff碱具有抗瘤抑菌活性, 其抗癌作用与其对肿瘤细胞DNA的破坏有关。方法 利用脉冲电场凝胶电泳(PFGE)的方法, 观察了某种Schiff碱稀土金属化合物对肿瘤细胞DNA双链断裂及修复的影响。结果 该化合物能够增加辐射导致的DNA双链断裂的生成, 并抑制其修复。结论 Schiff碱稀土金属配合物能提高肿瘤细胞对辐射的敏感性, 为开发放化疗修饰剂提供了新的研究方向。  相似文献   
38.
中子辐射损伤效应、机制及防护措施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下载免费PDF全文
随着各国对核武器研发力度的逐渐增强,以及中子在经济生产领域中应用的推广,中子辐射致伤事件时有发生。中子射线作为一种高传能线密度(LET)射线,具有伤亡率高、症状严重、愈后差的特点,故相比于低LET射线产生的损伤,其防护和治疗更加困难。本文主要介绍近年来中子辐射的效应、内在损伤机制和临床防护措施等方面的研究进展,为制订合理高效的防治方案提供理论指导。  相似文献   
39.
SHP-1蛋白在γ射线诱发的白血病小鼠胸腺细胞中的变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蛋白酪氨酸磷酸酶SHP-1蛋白在γ射线体外诱发的白血病小鼠胸腺细胞中的变化特点.方法:建立γ射线体外诱发BALB/c小鼠白血病模型.实验分为癌变组、未癌变组及对照组,从各组小鼠获取胸腺细胞,应用Western印迹、免疫沉淀法及生物化学方法检测各组胸腺细胞SHP-1蛋白质的表达、酪氨酸磷酸化水平及酶活性.结果:癌变组SHP-1蛋白的表达明显高于对照组及未癌变组(P<0.01),但各组SHP-1的酪氨酸磷酸化水平及酶催化活性差异不显著(P>0.05),且其酪氨酸磷酸化水平与酶活性间存在明显相关性.结论:在γ射线诱发的白血病小鼠的胸腺细胞中,SHP-1蛋白表达明显升高,但可能存在酪氨酸磷酸化障碍,导致其活性降低,即表现出SHP-1蛋白表达与其活性分离现象,提示辐射致癌中SHP-1蛋白可能存在功能障碍.  相似文献   
40.
目的验证HIV-1Tat对有丝分裂着丝点关联驱动蛋白MCAK基因表达的调节作用并探讨其分子机制。方法利用表达Tat的人横纹肌肉瘤细胞(TE671)模型及原核表达纯化的Tat蛋白,通过Northern印迹法和蛋白印迹技术验证HIV-1 Tat对MCAK基因表达的抑制作用。PCR扩增MCAK基因各启动区片段,与荧光素酶报告质粒相连接,并转染到TE671细胞,通过荧光素活性分析法检测DNA片段启动活性,确定MCAK基因的活性启动区域。进一步通过HIV-1Tat与MCAK启动区作用,分析Tat对启动子活性的调控作用。结果Northern印迹和蛋白印迹结果证实Tat蛋白对MCAK转录、翻译水平的表达都有强烈的抑制作用;荧光报告质粒检测系统分析表明MCAK的核心启动区存在于-399~+1bp区域,且其启动子活性在Tat存在的情况下受到明显的抑制。结论HIV-1 Tat能作用于MCAK基因启动区-399~+1bp区域,导致MCAK启动子活性降低,从而抑制MCAK基因的表达。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