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60篇
  免费   22篇
  国内免费   11篇
耳鼻咽喉   1篇
基础医学   15篇
口腔科学   2篇
临床医学   28篇
内科学   17篇
皮肤病学   1篇
神经病学   8篇
特种医学   8篇
外科学   11篇
综合类   85篇
预防医学   19篇
眼科学   3篇
药学   74篇
中国医学   12篇
肿瘤学   9篇
  2024年   3篇
  2023年   13篇
  2022年   9篇
  2021年   4篇
  2020年   10篇
  2019年   8篇
  2018年   8篇
  2017年   6篇
  2016年   5篇
  2015年   14篇
  2014年   26篇
  2013年   15篇
  2012年   20篇
  2011年   21篇
  2010年   26篇
  2009年   17篇
  2008年   14篇
  2007年   9篇
  2006年   10篇
  2005年   13篇
  2004年   12篇
  2003年   9篇
  2002年   8篇
  2001年   12篇
  1997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9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71.
杨冬梅  张志敏  蒋磊 《中国药房》2009,(22):1692-1694
目的:为二级及以下医疗机构做好药品不良反应(ADR)监测工作提供借鉴。方法:分析二级及以下医疗机构ADR监测工作存在的主要问题,以我院为二级医疗机构模型,探讨二级及以下医疗机构如何加强ADR监测工作。结果与结论:二级及以下医疗机构ADR监测工作存在总体技术水平落后、缺乏先进信息网络、医院领导重视不够、医护人员意识不强、药学部门不能充分发挥作用等一些问题,对此应当引起重视,可通过扩大宣传、提高认识、完善组织结构和相关工作制度、发挥临床药师和护理人员的作用、建立奖惩机制等措施促进此项工作开展。  相似文献   
72.
目的研究石榴花提取物(Pomegranate Flower Extract,PFE)对2型糖尿病大鼠抗氧化能力的影响。方法采用给大鼠高脂饲料加腹腔注射链脲佐菌素(STZ)45mg/kg建立2型糖尿病大鼠模型。设正常对照组、模型组和石榴花高、低剂量组。造模成功后以低、高剂量石榴花提取物灌胃4周后观察空腹血糖(FPG)、血清胰岛素水平(FIns)、胰岛素抵抗指数(ISI)、一氧化氮合酶(NOS)、丙二醛(MDA)及超氧化物歧化酶(SOD)各指标的变化。结果与正常组比较,糖尿病大鼠血清FPG、NOS和MDA均显著升高,SOD显著降低;经过4周的治疗后,与模型组比较,石榴花提取物可显著降低2型糖尿病大鼠的FPG、FIns、ISI、NOS和MDA水平,而SOD水平显著增加,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0.01)。结论石榴花提取物具有对2型糖尿病氧化损伤的抗氧化效应。  相似文献   
73.
目的:探讨经尿道前列腺汽化电切术(TUVP)治疗高危前列腺增生症(BPH)的临床效果和安全性。方法:对87例高危前列腺增生症患者行TUVP手术治疗的临床资料进行分析。结果:手术均获成功,本组患者的手术时间为(53.8±21.2)min;术中出血量(397.4±142.7)ml、切除组织量平均(26.8±5.6)g。术后2个月国际前列腺症状评分(IPSS)、生活质量评分(QOL)、剩余尿量(RUV)、最大尿流率(MFR)、平均尿流率(AFR)与术前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TUVP治疗高危BPH创伤小、安全性高、疗效确切、并发症少,是一种安全、理想的术式。  相似文献   
74.
目的 分析BacT/AIERT 3D法培养脊柱结核病灶标本的结果,探讨其在脊柱结核诊断中的价值.方法 对符合本实验要求的53例脊柱结核患者的43例进行手术治疗,术中收集结核肉芽肿、脓液及硬化骨作为标本,标本预处理后分别接种于三个BacT/ALERT 3D液体培养基和三个罗氏培养基进行培养;另10例患者行CT引导下脓肿或病椎穿刺.标本用BacT/ALERT 3D法培养,抗痨2周后术中取同样标本再用BacT/ALERT3D法培养.阳性者萋-尼抗酸染色镜检后,接种PNB和TCH培养基进行菌种鉴定.结果 43例患者BacT/ALERT 3D法培养阳性19例(人型结核杆菌为16例,牛型结核杆菌为3例),罗氏培养法阳性11例,阳性率分别为44%、2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5);阳性结果平均报告时间分别为16d和30d.其余10例患者入院即行CT引导下脓肿或病椎穿刺后BacT/ALERT 3D法培养,结果9例阳性,均为人型结核杆菌,阳性率90%,化疗2周后术中取同样标本经BacT/ALERT 3D法培养仅2例阳性,阳性率20%,化疗前后结核分枝杆菌BacT/ALERT 3D法培养阳性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BacT/ALERT 3D法培养标本阳性率在结核肉芽肿(44%)、脓液(23%)和硬化骨(9%)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BacT/ALERT 3D法是临床脊柱结核病原菌分离培养的较好方法,培养阳性率与培养物的取材时间、标本种类有直接关系.  相似文献   
75.
目的 原核表达人VIGILIN N端基因,制备抗人VIGILIN的多克隆抗体,对人VIGILIN作亚细胞定位.方法 用PCR扩增人VIGILIN基因N端,克隆到表达载体pGEX-4T-2中,并在大肠杆菌中以IPTG诱导表达.产物经 Glutathion Sepharose 4B纯化后免疫新西兰白兔制备抗人VIGILIN N端融合蛋白抗体,采用ELISA和Western blot鉴定抗体的效价及特异性.通过细胞免疫荧光染色,观察VIGILIN在细胞中的分布.结果 在28 ℃、1 mmol/L IPTG诱导3 h的最优条件下成功表达GST-VIGILIN N端融合蛋白,抗体ELISA滴度为1:16000,Western blot证实抗体特异性较高,VIGILIN在细胞质和核中均有分布,核中的分布集中在核膜内侧和靠近DAPI染色显著的区域. 结论 成功表达人VIGILIN N端融合蛋白和制备兔抗人VIGILIN抗体,并应用于亚细胞定位,为研究人VIGILIN的性质和功能奠定基础.  相似文献   
76.
为研究CTCF的功能,进一步探索肿瘤的发病机制,我们成功制备了人转录因子CTCF N端融合蛋白多克隆抗体,并初步用于肿瘤细胞CTCF表达状态的分析。采用已构建的表达质粒PGEX-4T-2-CTCF-N,经IPTG诱导表达GST-CTCF N融合蛋白,亲和层析纯化GST-CTCF N融合蛋白,免疫新西兰大白兔制备多克隆抗体。并通过Western blot,对肿瘤细胞和组织CTCF蛋白表达状态进行初步分析。本实验成功在大肠杆菌BL21中诱导表达了GST-CTCF N融合蛋白,经亲和层析纯化获得了纯化的融合蛋白。免疫新西兰大白兔获得了较高生物活性和特异性的多克隆抗体,Western blot证实此多克隆抗体能够特异性识别HepG2、HeLa、MCF-7癌细胞及组织的内源性CTCF蛋白,为今后从蛋白质水平研究CTCF基因表达调控研究打下了基础。  相似文献   
77.
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复方三七片中人参皂苷Rg1含量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用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复方三七片中人参皂苷Rg1含量.方法:以DOS C18柱为固定相,以乙腈-0.05%磷酸溶液(20:80)为流动相,检测波长为223 nm,流速为1.4 mL/min,柱温为25℃.结果:人参皂苷Rg1的浓度线性范围是1.02~5.10μg/mL,r=0.999 7;样品平均回收率为95.67%,RSD=3.62%.结论:高效液相色谱法简便,结果准确,重现性好,可作为复方三七片中人参皂苷Rg1的含量检测方法.  相似文献   
78.
目的:对Graves病(GD)患者CTLA-4基因外显子1第17密码子49位点A/G多态性与GD患者的临床特点及其对抗甲状腺药物的疗效关系进行研究,为临床治疗的决策提供依据.方法:根据Graves病患者服用抗甲状腺药物的效果及其停药后是否复发分为A组(治疗效果较好、预后好组)与B组(难治性或易复发组).应用PCR技术并采用限制性内切酶BbvI来测定其外周血单个核细胞CTLA-4基因外显子1第17密码子49位点A/G多态性.分析其基因表型、基因频率与临床表现及预后的关系.结果:难治性或易复发的GD患者GG基因型及等位基因G频率明显高于治疗效果较好、预后好的GD患者,而AG基因型及等位基因A频率则明显低于治疗效果较好、预后好的GD患者.结论:CTLA-4基因外显子1第17密码子49位点表现为GG基因型可能是Graves病患者对抗甲状腺药疗效差及甲亢易复发的重要原因.  相似文献   
79.
目的探讨卡氏肺孢子虫肺炎(Pneumocysitis carinii pneumonia,PCP)大鼠肺泡巨噬细胞(Alveolar macrophage,AM)TNF-α、IL-1β、IL-6基因表达的变化。方法采用AM体外培养技术,应用RT-PCR法分别测定脂多糖(LPS)诱导的AM中TNF-α、IL-1β、IL-6基因表达的动态变化。结果肺泡巨噬细胞受LPS刺激后,PCP模型大鼠TNF-αmRNA在1、4 h表达高于正常组(P<0.05),IL-1βmRNA表达在4、8 h时表达高于正常组(P<0.01),IL-6mRNA表达在8 h时PCP高于正常(P<0.05),表达峰值都提前,并且在4 h达到峰值。结论LPS刺激后,PCP大鼠肺泡巨噬细胞在早期可能更易分泌TNF-α、IL-1β、IL-6作为免疫分子,起免疫防御和免疫损伤作用。  相似文献   
80.
从最早的1896年国外首次报道双侧卵巢切除可以使乳腺癌肿块缩小,到后来的一系列内分泌治疗药物,如目前仍为一线用药的抗雌激素药物他莫昔芬(TAM)等证明,内分泌治疗始终是原发性乳腺癌的一种重要治疗手段,尤其近年来芳香化酶抑制剂正作为此项治疗的新热点越来越引起众多专家学者的重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