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68篇
  免费   12篇
  国内免费   13篇
儿科学   2篇
妇产科学   1篇
基础医学   14篇
临床医学   77篇
内科学   12篇
神经病学   3篇
特种医学   7篇
外科学   21篇
综合类   177篇
预防医学   47篇
眼科学   10篇
药学   60篇
  6篇
中国医学   54篇
肿瘤学   2篇
  2024年   5篇
  2023年   11篇
  2022年   7篇
  2021年   4篇
  2020年   17篇
  2019年   26篇
  2018年   20篇
  2017年   10篇
  2016年   15篇
  2015年   10篇
  2014年   35篇
  2013年   32篇
  2012年   29篇
  2011年   44篇
  2010年   26篇
  2009年   24篇
  2008年   22篇
  2007年   24篇
  2006年   16篇
  2005年   24篇
  2004年   10篇
  2003年   8篇
  2002年   4篇
  2001年   6篇
  2000年   7篇
  1999年   17篇
  1998年   8篇
  1997年   8篇
  1996年   4篇
  1995年   6篇
  1994年   2篇
  1993年   2篇
  1991年   2篇
  1990年   2篇
  1989年   1篇
  1988年   1篇
  1986年   1篇
  1985年   2篇
  1983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49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61.
大量的临床及流行病学研究表明,具有体重指数(body mass index,BMI)的人患多种癌症的风险均增大,而肾透明细胞癌亦是其中之一。另一方面,患者在被诊断为癌症之后,如果同时存在肥胖或者超重,那么肥胖会导致癌症患者的不良预后,即肥胖肿瘤患者总体生存时间更短。但是这样的结论在肾癌中可能是相反的。  相似文献   
62.
目的:验证3D打印经皮导板辅助经皮后凸成形术(percutaneous kyphoplasty,PKP)治疗骨质疏松椎体压缩性骨折(osteoporosis vertebral compression fractures,OVCFs)的安全性。方法:对2020年11月至2021年8月,采用PKP治疗的60例OVCFs患者进行回顾性分析,男24例,女36例,年龄72~86(76.5±7.9)岁,其中30例采用常规PKP治疗(常规组),30例采用3D打印经皮导板辅助PKP治疗(导板组)。观察术中椎弓根穿刺时间(穿刺针到椎体后缘)及透视次数,手术总时间,总透视次数,骨水泥注入量,并发症(椎管型骨水泥渗漏),比较两组患者术前和术后3 d的视觉模拟评分(visual analogue scale,VAS)及伤椎前缘压缩率。结果:60例患者均成功实施手术,无椎管型骨水泥渗漏并发症发生。导板组椎弓根穿刺时间(10.23±3.15) min,透视次数(4.77±1.07)次,手术总时间(33.83±4.21) min,总透视次数为(12.27±2.61)次;常规组椎弓根穿刺时间(22.83±3.09)...  相似文献   
63.
目的 探讨在ICU内开展重症患者早期活动的安全性和可行性,以期为在ICU开展早期活动提供参考。 方法 选取2014年8月—2015年2月收住ICU 24 h后符合早期活动标准的危重患者32例,根据相关标准进行早期活动共81例次。每日评估患者肌力情况,结合患者病情确定早期活动级别;按照循序渐进原则,在患者能耐受且生命体征无明显波动的前提下,逐渐提高活动级别(从在护士协助下床上坐起到独立下床行走,共4个运动级别),观察并记录患者活动前后即刻心律(HR)、呼吸(RR)、经皮血氧饱和度(SpO2)、血压(BP)等指标,倾听患者主观感受以及有无头晕、乏力、疼痛等不适,观察有无管道滑脱、跌倒、病情突然恶化等不良事件。 结果 81例次早期活动中,1级活动64例次,2级活动6例次,3级活动10例次,4级活动1例次;51例次患者感受良好,26例次患者感觉轻度不适但能耐受,4例次患者不能耐受;发生静脉炎1例,无跌倒、管道滑脱等严重不良事件发生。活动前后HR、RR、SpO2、舒张压(DBP)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收缩压(SBP)升高,与活动前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0);77例次患者能耐受;未发生一例严重不良事件。 结论 按一定标准与流程为ICU患者实施早期活动是安全、可行的,患者基本能耐受,不良事件发生率低,但活动级别仍局限于床上坐起,今后在临床推广早期活动过程中应进一步探索如何提高活动级别。   相似文献   
64.
65.
66.
67.
目的:对2型糖尿病患者发生大血管并发症的影响进行探究。方法:依据患者入院时间将该院从2015年1月至2016年1月期间所收治的18例2型糖尿病患者分为参照组和实验组,参照组患者是未出现大血管并发症的,实验组是发生大血管并发症的患者,对比两组患者各项指标水平。结果:实验组患者各项指标(TBIL、总胆固醇、高脂血症、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均显著优于参照组(P<0、05)。结论:研究发现2型糖尿病患者的大血管并发症中TBIL是保护性因素,LDL-C、TC是独立危险因素。  相似文献   
68.
目的研究脉络膜厚度对糖尿病患者视网膜病变病情的影响。方法选取于我院2013年1月至2015年12月收治的90例糖尿病患者作为治疗对象,早期糖尿病视网膜病变(DR)治疗研究(ETDRS)标准规定DR可分为5类:无DR无糖尿病黄斑水肿(DR-/DME-)组17例(17只眼);非增生型糖尿病视网膜病变(NPDR)无糖尿病黄斑水肿(NPDR+/DME-)组23例(23只眼);增生型糖尿病视网膜病变(PDR)无糖尿病黄斑水肿(PDR+/DME-)组10例(10只眼);NPDR伴糖尿病黄斑水肿(NPDR+/DME+)组34例(34只眼);PDR伴糖尿病黄斑水肿(PDR+/DME+)组6例(6只眼)。对照组选取同期在我院体检中心进行体检的90例健康体检者。全部研究对象进行增强深部成像相干光断层扫描(EDI-OCT)。对中心凹下脉络膜厚度(SFCT)进行比较,判断其在不同阶段DR中存在的差异,分析脉络膜厚度对DR病情的影响。结果对照组、无DR无糖尿病黄斑水肿组、NPDR无糖尿病黄斑水肿组、PDR无糖尿病黄斑水肿组、NPDR伴糖尿病黄斑水肿组、PDR伴糖尿病黄斑水肿的SFCT平均值分别为(273士24)、(272±23)、(260±26)、(244士25)、(227±27)、(214±30);对照组各组SFCT均大于观察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其中PDR无糖尿病黄斑水肿(PDR+/DME-)组SFCT值小于无DR无糖尿病黄斑水肿(DR-/DME-)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NPDR伴糖尿病黄斑水肿(NPDR+/DME+)组SFCT值小于PDR无糖尿病黄斑水肿(PDR+/DME-)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脉络膜厚度的变化与DR之间存在联系,二者相互影响,使病情加重,对患者脉络膜厚度进行监测,将有助于综合分析糖尿病患者的视网膜病变情况。  相似文献   
69.
主动脉夹层动脉瘤起病急,变化快,如不及时处理易导致死亡[1].2000年3月~2004年2月,我院共收治主动脉夹层患者28例,应用微量泵持续静脉注射硝普钠、冬眠合剂治疗主动脉夹层动脉瘤,缓解了患者临床症状,取得满意效果.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70.
目的 :通过研究不同配伍条件下药液中钙离子容出量变化,探讨白虎汤的配伍规律。 方法 :采用电感耦合高频等离子体原子发射光谱(ICP-AES)法测定白虎汤中各单味药物、不同配伍条件下药液中钙离子溶出量。 结果: 各单味药物中均含钙,其中石膏含钙量最高,其次为知母和甘草,粳米含钙量最低。石膏与甘草配伍能增加药液中Ca2+溶出量,石膏与粳米配伍对药液中Ca2+溶出量影响不大,石膏与知母配伍可降低药液中Ca2+溶出量,全方配伍条件下药液中Ca2+溶出量增加。 结论: 这充分的体现了中医方剂组方原则,石膏为君药、知母为臣药发挥解热作用,甘草为佐药,抑制了部分知母对石膏中Ca2+溶出的负面作用,加强了君臣药的解热作用。研究结果显示,中药配伍有其规律性和合理性,这对进一步研究中药矿物药物在复方中药理作用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