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90篇
  免费   25篇
  国内免费   12篇
儿科学   5篇
妇产科学   2篇
基础医学   22篇
口腔科学   5篇
临床医学   54篇
内科学   25篇
神经病学   19篇
特种医学   8篇
外科学   4篇
综合类   136篇
预防医学   48篇
眼科学   2篇
药学   56篇
中国医学   33篇
肿瘤学   8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6篇
  2022年   5篇
  2021年   4篇
  2020年   8篇
  2019年   9篇
  2018年   5篇
  2017年   4篇
  2016年   3篇
  2015年   5篇
  2014年   19篇
  2013年   23篇
  2012年   26篇
  2011年   24篇
  2010年   25篇
  2009年   19篇
  2008年   28篇
  2007年   23篇
  2006年   20篇
  2005年   29篇
  2004年   14篇
  2003年   25篇
  2002年   27篇
  2001年   11篇
  2000年   17篇
  1999年   6篇
  1998年   9篇
  1997年   2篇
  1996年   5篇
  1995年   1篇
  1994年   3篇
  1992年   1篇
  1990年   1篇
  1987年   1篇
  1986年   1篇
  1985年   1篇
  1984年   1篇
  1983年   2篇
  1982年   5篇
  1981年   4篇
  1980年   2篇
  1966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42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6 毫秒
1.
2.
茶多酚抗牙菌斑作用机理的体外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研究茶多酚对牙菌斑的影响。方法茶多酚用乙醇,乙酸乙酯从绿茶中提取,并用FeCl3及薄层层析法鉴定,S.sobrinus6715(g)的游离型和结合型GTF分别经硫酸铵和尿素处理获得,Somogyi法测GTF酶活性,染色法测蛋白质含量,葱酮法测葡聚糖含量。通过红外光谱鉴定葡聚糖。结果茶多酚能抑制变链球茵的生长、GTF酶活性及酶产生的胞外多糖。结论茶多酚能有效控制菌斑。  相似文献   
3.
4.
目的调查新生儿重症监护病房(NICU)医院感染的特点,为预防和控制NICU医院感染提供科学依据。方法监测2013年1月—2017年12月某院NICU入住时间48 h的住院新生儿的医院感染发生情况,并分析其医院感染发病特征及病原菌种类。结果 2013年1月—2017年12月NICU共监测新生儿10 551例,发生医院感染257例,270例次;医院感染发病率2.44%,例次医院感染发病率为2.56%,例次日感染发病率为2.31‰。不同性别医院感染发病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不同出生体重、有无气管插管的新生儿医院感染发病率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01)。不同年份例次医院感染发病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医院感染部位以下呼吸道为主,占65.19%(其中VAP占36.30%);其次是血液(22.22%)。共检出病原菌169株,以革兰阴性菌为主,其中居前3位分别为鲍曼不动杆菌(26.03%)、肺炎克雷伯菌(22.49%)、大肠埃希菌(19.53%)。结论低出生体重及侵入性操作是NICU住院新生儿发生医院感染的危险因素。减少各种侵入性操作,严格掌握各种置管指征,加强产前孕母的宣教与营养指导,将胎儿的出生体重维持在合理范围均是预防NICU住院新生儿医院感染的关键。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儿童(1~12岁)鼻窦低剂量CT扫描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300例行鼻窦CT检查的儿童(1~12岁)随机分为三组,分别行低剂量[(100 kV,40 mA)、(100 kV,25 mA)]和常规剂量(100 kV,100 mA)扫描,比较三组的剂量指数(CTDIw);对各组CT图像的窦口鼻道复合体成像质量进行评分及分析。结果低剂量组的CTDIw与常规剂量组相比较,40 mA组下降约59.97%,25 mA组下降约74.95%;40 mA组的CT图像质量与常规剂量组相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25 mA组的CT图像质量与常规剂量组相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儿童鼻窦CT检查时,实行低剂量扫描可以有效地降低辐射剂量,100 kV、40 mA的扫描参数较为适宜。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短暂性脑缺血发作与轻型卒中抗血小板治疗效果。方法选取63例缺血性脑卒中患者为研究对象,并随机分成A、B、C 3组,每组21例,C组采用氯吡格雷治疗,B组采用阿司匹林治疗,A组采用氯吡格雷联合阿司匹林治疗,对比3组治疗前后血栓弹力图(TEG)检测二磷酸腺苷(ADP)及花生四烯酸(AA)途径诱导的血小板抑制率。结果治疗后3组患者ADP、AA途径诱导的血小板抑制率均明显高于治疗前(P<0.05),AA途径诱导下血小板抑制率中 A组和B组显著高于C组(P<0.05),ADP途径诱导的血小板抑制率中A组、C组显著高于B组(P<0.05)。结论氯吡格雷联合阿司匹林从两个途径抑制血小板聚集的效果优于单用阿司匹林或氯吡格雷,且出血风险低,值得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7.
8.
目的了解沙地村氟斑牙流行现状以及当地居民对地方性氟中毒(地氟病)的认知和防控情况。方法在沙地村随机选取调查对象;检查氟斑牙并通过问卷收集对地氟病的认知和防控信息。结果共调查298人,氟斑牙率为34.56%,地区氟斑牙指数为0.75,且年龄越大的人群患氟斑牙越严重(P<0.05)。56.38%的居民不知晓地氟病,52.01%的居民认为地氟病不能预防,且了解地氟病或认为能预防的人群氟斑牙率均更低(P<0.05)。结论沙地村居民对地氟病认知不足,该地区应进行持续性地氟病相关知识健康教育与健康促进干预活动,缓解氟斑牙,防止地氟病的发生与发展,达到预防效果,减轻居民及国家的卫生经济负担。  相似文献   
9.
卒中康复和恢复临床指南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卒中康复和恢复临床指南>的制定为卒中康复和恢复提供了一系列的循证推荐意见.这些推荐意见是由一个多学科专家工作组(Expert Working Group,EWG)使用符合澳大利亚国家健康和医疗研究委员会(National Health and Medical Research Council,NHMRC)标准[1]的方法学,在对现有的卒中康复证据进行最全面的评价基础上制定的(表1).  相似文献   
10.
随着局灶性脑缺血损伤机制研究的不断深入,近年来对脑缺血半暗带的病理生理意义有了进一步的认识,其特殊的临床意义已使其成为脑缺血研究的一个焦点.本资料就缺血半暗带的病理损伤机制等方面进行综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