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46篇
  免费   14篇
  国内免费   1篇
基础医学   6篇
口腔科学   1篇
临床医学   95篇
内科学   4篇
特种医学   1篇
外科学   1篇
综合类   37篇
预防医学   11篇
药学   2篇
中国医学   1篇
肿瘤学   2篇
  2024年   2篇
  2023年   5篇
  2022年   5篇
  2021年   4篇
  2020年   8篇
  2019年   12篇
  2018年   7篇
  2017年   2篇
  2016年   7篇
  2015年   12篇
  2014年   10篇
  2013年   13篇
  2012年   16篇
  2011年   9篇
  2010年   4篇
  2008年   3篇
  2007年   12篇
  2006年   2篇
  2005年   11篇
  2004年   1篇
  2002年   6篇
  2000年   4篇
  1997年   2篇
  1996年   3篇
  1991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6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11.
目的对肠道门诊连续五年的临床病例进行整理分析及讨论,以掌握其分布规律和流行趋势,为制定和完善传染病防治策略和措施提供科学依据。方法以2014年1月1日至2018年10月31日连续五年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友谊医院肠道门诊就诊共10 808例病例为研究分析对象,对就诊人群年龄分布、就诊月份分布、发病病症、实验结果和临床诊断进行分析。结果①五年来病例统计年龄分布在21~40岁最多,占比41.3%;其次为51~70岁,占比33.1%。②每年6~8月为急性腹泻高发期,就诊人数与气温高低呈正比。③五年腹痛发生率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但腹痛发生的部位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对于腹痛部位,五年来统计数据表明,脐周发生率最高,其次为上腹部,再次为下腹部。患者伴有里急后重症状的人数显著低于无里急后重症状者,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④五年来,不同性状大便比率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占比最多的前3位分别为糊状或稀样便、水样便和黏液便。动力阴性细菌比率显著高于动力阳性细菌(P<0.01),动力阳性细菌检出率近3年呈下降趋势。志贺菌属检出量逐年下降,五年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沙门菌属检出量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近五年内共检出霍乱弧菌2例。⑤近五年腹泻待查为肠道门诊临床诊断的首位,占比60%左右;其次为感染性腹泻,占比约30%左右。菌痢诊断近3年呈下降趋势。结论该医院所在地区5年来肠道传染病的基本特征为:患者以青壮年居多、夏季高温时多发,疾病发生时不同年份腹痛发生概率差异大、脐周发生疼痛的概率最高、大便性状以糊状或稀样便等为主。  相似文献   
12.
细菌耐药性监测在细菌性感染经验治疗中的作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为细菌性感染经验治疗提供选药依据。方法应用Kirby-Bauer扩散法监测28种属722株菌对14种抗菌药物的耐药百分率;用Nitrocefin测试β-内酰胺酶。结果革兰阴性杆菌中亚胺培南耐药率最低(0~4.3%),氨苄西林耐药率最高(58.3%~96.7%)。革兰阳性球菌万古霉素耐药率最低(0~7.1%),苯唑西林耐药率最高(5.3%~90.7%,甲氧苯西林敏感金黄色葡萄球菌、甲氧苯西林敏感凝固酶阴性葡萄球菌和肺炎链球菌除外)。结论经验治疗应选用对病原菌耐药率低、单一抗菌药物或联合使用有协同作用的两种药物  相似文献   
13.
目的 了解临床分离的非O1/O139群霍乱弧菌毒力及耐药特征。方法 收集2014-2015年北京友谊医院4-10月肠道门诊分离到的非O1/O139群霍乱弧菌,采用微量肉汤稀释法检测霍乱弧菌对15种抗生素的耐药性;PCR检测霍乱弧菌的毒力相关基因。结果 35株非O1/O139群霍乱弧菌对复方新诺明的耐药率(40.0%)最高,其次是氯霉素(28.5%)和磺胺异恶唑(22.6%),对阿莫西林/克拉维酸、头孢曲松、头孢西丁、头孢吡肟及亚胺培南完全敏感。毒力基因检测显示所有菌株均携带hlyA和ompU,hapA(97.1%)、rtxA(91.4%)、Ⅵ型分泌系统T6SS(94.3%~97.1%)、Ⅲ型分泌系统T3SS(80.0%~85.7%)和nanH(62.9%)阳性率较高;主要的毒力基因型为hlyA-rtxA-hapA-ompU-nanH-vasA-vasK-vasH-vcsC-vcsV-vcsN-vspD(40.0%)。结论 临床分离非O1/O139群霍乱弧菌毒力基因多样化,对抗菌药物耐药性较高,需加强腹泻病例中非O1/O139群霍乱弧菌的毒力及耐药监测。  相似文献   
14.
目的 分析难辨梭菌相关性疾病(CDAD)的临床治疗和用药危险因素,为遏止CDAD发病上升趋势,降低医疗成本提供依据.方法 对45例CDAD患者与85例非CDAD患者病例进行回顾性对照研究;比较两组患者在治疗药物、措施:胃肠道手术、灌肠术,实验室化验指标:白细胞、白蛋白的差异;各研究变量先进行单因素分析,有统计学差异的纳入logistic回归模型进行多因素分析.结果 回归模型显示,头孢菌素类:OR=3.321,95%CI:1.54~7.14,β=1.647、喹诺酮类OR=2.438,95%CI:1.15~5.15,β=1.255、糖肽类OR=0.232,95%CI:0.06~0.83,β=-2.130,抗菌药物的使用与CDAD存在显著性相关性(P<0.05).结论 头孢菌素类、喹诺酮类抗菌药物的不合理使用,是导致CDAD发生的主要危险因素,糖肽类药物使用可以作为预防CDAD发生的保护性因素.  相似文献   
15.
目的通过回顾性分析阴沟肠杆菌感染的临床分布及药敏结果,为临床合理用药提供指导。方法对近2年临床分离出的169株阴沟肠杆菌进行感染标本来源、临床分布及药敏结果等的总结分析。结果 2011年6月至2013年4月共分离出169株阴沟肠杆菌,菌株来源主要为痰液(57.4%)和血液(11.8%);菌株分布于多个病区;阴沟肠杆菌对碳青霉烯类、头孢吡肟、哌拉西林/他唑巴坦、头孢哌酮/舒巴坦钠及左氧氟沙星的敏感性较高。结论临床阴沟肠杆菌主要引起呼吸道及血行感染;阴沟肠杆菌对三代头孢菌素耐药性较严重,表现为多药耐药趋势,碳青霉烯类及含β-内酰胺酶抑制剂类抗生素仍为治疗阴沟肠杆菌感染的首选用药。  相似文献   
16.
目的 了解北京市原宣武区2008~2011年4年间肠道门诊就诊病例流行病学特征及临床用药,为制定肠道门诊相关疾病的防控措施提供依据.方法 通过北京市肠道门诊早期监测预警系统统计肠道门诊病例数据并描述性研究其流行病学特征.结果 病患男女比例为1.006∶1,多为本市户籍成人,占总体病例81.76%,20~35岁年龄组人群占38.08%,其中25~30岁占全部人群的16.09% ;就诊病例(含复诊病例)中大便性状以糊状或稀便为主,其次为水样便,分别为64.21% 和27.27%,正常性状只占2.4%;肠道门诊病例"消化不良"诊断总体比率达45.99%,其次为"腹泻待查"25.02%,其他肠道疾病的诊断(28.99% ) ;4年间"感染性腹泻"的诊断比率分别为14.84%、12.14%、12.96%和15.44%,呈上升趋势;4年来抗生素使用率分别为30.57%、29.43%、29.98%和23.67%,以喹诺酮类多见,其次为氨基糖甙类;口服补液盐总体使用率达80%以上,其中2009 年使用率较低(73.63% );微生态制剂、黏膜保护剂总体使用率均达94%以上.结论 在人群尤其20~35岁人群中普及肠道传染病防控知识十分必要,各级医疗机构应加强肠道门诊的诊疗水平,进一步规范用药.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miR-27a(rs895819,A>G)多态与非吸烟女性肺癌发生的相关性。方法:采用病例-对照研究方法,使用PCR-RFLP技术检测90例非吸烟女性原发性肺癌患者和97例非吸烟女性体检者rs895819位点基因型分布频率。非条件Logistic统计分析不同基因型与肺癌发生的相关性,并分析该多态与烹饪油烟暴露的协同效应及与临床参数的相关性。结果:肺癌组rs895819 位点GG突变基因型和G等位基因频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47,P=0.016)。AG+GG基因型明显增加了非吸烟女性肺癌的发生风险(OR=1.82,95%CI=1.01~3.28,P=0.038)。肺癌组和对照组烹饪油烟暴露率分别为57%和42%,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35)。回归分析显示该多态位点与烹饪油烟无交互作用;与临床病理特征(病理类型,临床分期和淋巴结转移)均无相关性。结论:has-miR-27a rs895819 G等位基因增加了非吸烟女性肺癌发生的风险。  相似文献   
18.
19.
目的 探讨北京地区成人急性呼吸道感染(ARI)患者9种常见病毒的感染情况,分析病原体流行病学特征.方法 采用ELISA法检测1887例ARI患者巨细胞病毒(CMV)、EB病毒(EBV)、柯萨奇病毒(CVB),单纯疱疹病毒Ⅰ型和Ⅱ型(HSV-Ⅰ和HSV-Ⅱ),腺病毒3、7和11型(ADV3、ADV7和ADV11)及风疹病毒(RV)等9种病原体IgM抗体.结果 1887例标本中共检出阳性706例,总感染率为37.41%(706/1887),其中CMV感染率最高为10.92%,其次为HSV-Ⅰ(9.59%),其它病原体检出率由高到低依次为ADV7、ADV11、EBV、ADV3、HSV-Ⅱ、CVB和RV.混合感染者有260例,占36.83% (260/706).10月份感染率最高,4月份感染率最低,且各病原体的流行季节也不同.病例以中青年感染者居多,不同性别间感染率差异无显著性.结论 2014年北京地区存在多种病原体流行,以CMV、HSV-Ⅰ和ADV7为主要病原体,各病原体流行有季节性特点.  相似文献   
20.
目的 建立C57BL/6小鼠抗菌药物诱导艰难梭菌感染模型,为更有效地认识人类艰难梭菌感染性疾病的发病机制及治疗措施提供依据。方法 C57BL/6小鼠经抗菌药物混合液预处理3天后,进行克林霉素腹腔注射。之后给予高、中、低浓度艰难梭菌ATCC43255悬液灌胃,建立艰难梭菌感染诱导肠损伤和结肠炎的CDI模型。观察小鼠的病死率,平均相对体重、结肠组织病理学评分和粪便艰难梭菌A&B毒素变化。结果 小鼠经抗菌药物处理和艰难梭菌灌胃后,出现腹泻,体重下降,粪便艰难AB毒素检测阳性。结肠病理切片可见炎性细胞浸润和组织坏死等结肠炎表现。随着灌胃菌液浓度的增加,小鼠症状越重,粪便毒素值越高。造模后存活下来的小鼠即使再次给予艰难梭菌灌胃也不再出现症状。结论 C57BL/6小鼠艰难梭菌感染模型与人类CDI病程变化相似,可进一步用于CDI防治措施的研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