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7篇
  免费   0篇
  国内免费   1篇
临床医学   4篇
内科学   11篇
综合类   11篇
预防医学   1篇
药学   1篇
  2019年   2篇
  2018年   2篇
  2016年   1篇
  2010年   1篇
  2007年   1篇
  2006年   1篇
  2004年   3篇
  2002年   2篇
  2001年   6篇
  2000年   4篇
  1999年   1篇
  1998年   2篇
  1997年   1篇
  199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468 毫秒
11.
陈蓓  胡晓晟 《重庆医学》2000,29(3):257-258
高血压的左室肥厚(LWH),经大量动物试验、临床研究及流行病学调查证实是一项独立于血压之外的血管危险因子。高血压件有LHV者患心肌梗塞、心律失常、充血性心力衰竭、猝死率明显高于无LVH者[1,2]。因此在高血压病治疗过程中逆转LVH.日益受到重视。研究表明钙离子拮抗剂可逆转高血压性LVH。近年来我院采用非洛地平缓释片对高血压伴LVH患者进行治疗。并用超声心动图观察其用药前后LVH的变化。现报告如下。1 资料与方法1.1观察对象 原发性高血压58例,其中男36例,女22例,年龄38~80岁.平均5…  相似文献   
12.
刘晓健  胡晓晟 《浙江医学》2001,23(11):702-704
研究发现高血压病患者脉压大小与心血管事件的发生有相关性 [1],亦有资料表明脉压的大小与左室重量指数相关 [2]。然而 ,有关脉压与心电图异常之间关系的报道甚少。本文运用24h动态血压监测 ,探讨脉压与ECG异常发生率及左室肥厚程度的关系。1.一般资料原发性高血压患者97例 ,均为1998年1月~1999年4月本院门诊及住院的患者。高血压病诊断标准 :收缩压 (SBP)≥140mmHg和/或舒张压 (DBP)≥90mmHg。男性57例 ,女性40例。年龄50~71岁 ,平均年龄(61.30±9.40)岁。所有患者均未…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HOE642对缺血再灌注心肌的保护作用。方法:以离体灌注的SD大鼠心脏为模型,40只大鼠随机分成4组:缺血再灌注对照组(Control)、缺血前给药组(HOE-Pr)、缺血期间给药组(HOE-Is)、复灌期给药组(HOE-Re),测定左室发展压、左室舒张末压、心律、心率、冠脉流量和心肌酶。结果:与Control组相比,HOE-Pr组在随后的缺血/复灌期间左室发展压显著增加,左室舒张末压减少,心律失常评分减少,冠脉流出液中的心肌酶含量降低,复灌早期的冠脉流量增加,但心率无明显差异;HOE-Is组左室舒张末压减少,心律失常评分减少,冠脉流出液中的心肌酶含量降低,但左室发压及心率较Control组无明显差异;HOE-Re组心脏各项指标与Control组相比无统计学差异。结论:HOE642对缺血再灌注心肌有保护作用,缺血前给药能充分发挥其心肌保护作用。  相似文献   
14.
高血压左室肥厚和心肌间质纤维化   总被引:14,自引:0,他引:14  
高血压左室肥厚和心肌间质纤维化胡晓晟,吕俊陞左室肥厚(LVH),作为心血管疾病的独立危险因素已形成共识。近年来,不少研究注意到高血压左室肥厚时,不仅有心肌细胞的肥大,而且常伴有心肌间质细胞的增殖及胶原纤维的异常堆积。心肌间质的这种变化,引起正常心肌结...  相似文献   
15.
目的:应用动态血压监测(ABPM)评估氯沙坦(losartan)50~100 mg,每日1次,对轻、中度原发性高血压(EH)患者的24小时降压效果。 方法:轻、中度EH患者 33例,服用 2周安慰剂,坐位舒张压仍在 95~114 mmHg(1 mmHg=0.133 kPa)者予氯沙坦50 mg/d,服药 2周末血压下降未达有效标准者氯沙坦增加至 100 mg/d,氯沙坦治疗疗程共 6周。于服安慰剂末及治疗2、4、6周末测诊室血压,于服安慰剂末及治疗6周末应用ABPM。 结果;氯沙坦治疗6周,降压总有效率为87.5%;24小时各时点血压均较治疗前显著下降(P<0.05、P<0.01),不伴有心率及血压昼夜节律的改变;降低收缩压和舒张压的谷/峰值分别为52.9%和63.6%。能明显降低血尿酸(P<0.05)。除1例因头晕中途退出研究外,余不良反应轻微。 结论:氯沙坦 50~100 mg,每日1次能平稳、有效地控制 EH患者 24小时血压,且患者总体耐受良好。  相似文献   
16.
目的:评价健康加辛伐他汀治疗对高胆固醇血症患者血脂水平和生存质量的影响。方法:应用SF-36生存质量量表达对61例参加6个月生命网健康教育和辛伐他汀治疗的高胆固醇血症患者进行自身前后对照研究。结果:辛伐他汀治疗6周、3月、6月后降低TC和LDL-C的能力分虽为14.4%、19.0%、20.3%和21.0%、28.5%、29.2%;提高HDL-C的能力分别是9.6%、10.7%、7.4%;降低TG的能力分 23.9%、26.7%、26.7%。按辛伐他汀降低TC分析。有效率分别为67.2%、77.1%和86.9%。除了生理功能及疼痛感外,有关生理,心理、社会功能的7大项指标均有提高,差异有显著意义(P<0.05-<0.01)。能及疼痛感外,有关生理、心理、社会功能的7个大项均有降低血胆固醇、提高患者的生存质量。  相似文献   
17.
心肌凋亡、心脏肥大、心肌纤维化和心房电重构等病理过程参与了绝大部分心脏疾病的发生和发展,阐明其中病理机制有助于心脏疾病的诊断和治疗。近年研究发现,微小RNA-21(miR-21)作为一类新型内源性调节因子,具有抑制心肌细胞凋亡、改善高血压和心脏肥大、促进心肌纤维化进展、促进心房电重构等作用。本文就miR-21在心脏疾病中的作用和机制研究进展进行综述,并初步探讨miRNA作为心脏疾病临床诊断标志物和治疗靶点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18.
心脏损伤后综合征(PCIS)是指心脏受到各种损伤后出现的以心包、胸膜和肺实质炎症为主要表现的一组综合征。最初用来描述发生于心脏外伤、心脏手术和急性心肌梗死(AMI)后的迟发心包炎。目前越来越多的文献报道该综合征还可发生于心脏介入治疗后,鉴于心导管操作日益增多,提高对该综合征的认识,有利于及早诊断和对症处理。  相似文献   
19.
目的:通过测定自发性高血压大鼠(SHR)左、右心室胶原含量和浓度,观察高血压时心肌间质的改变及卡托普利对其的影响。  相似文献   
20.
目的:比较心电图Macruz值(P/PR段)和P波宽度及P波终末电势(PTFV1)对判断高血压病左室结构和功能改变的作用。方法:测量81例高血压病患者及39例正常人Macruz值、P波宽度、PTFV1、左室重量指数(LVMI)、左室舒张早期充盈速度峰值(E峰)和晚期充盈速度峰值(A峰)及A/E值。结果:随左室肥厚(LVH)的发生,Macruz值和PTFV1及P波宽度明显增大,且前二项指标与LVMI及A/E中、高度相关;LVH组中Macruz值异常率为71.4%,高于PTFV1和P波宽度的异常率。结论:Macruz值和P波宽度及PTFV1三项指标从心电学角度反映了高血压时LVH,其中Macruz值对反映高血压所致的舒张功能异常最为敏感。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