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09篇
  免费   9篇
  国内免费   1篇
临床医学   1篇
内科学   16篇
综合类   26篇
预防医学   2篇
药学   11篇
中国医学   63篇
  2024年   3篇
  2023年   3篇
  2022年   6篇
  2021年   3篇
  2020年   6篇
  2019年   7篇
  2018年   8篇
  2017年   3篇
  2016年   2篇
  2015年   5篇
  2014年   7篇
  2013年   7篇
  2012年   8篇
  2011年   3篇
  2010年   2篇
  2009年   6篇
  2008年   8篇
  2007年   2篇
  2006年   2篇
  2005年   5篇
  2004年   7篇
  2003年   2篇
  2002年   7篇
  2001年   2篇
  2000年   2篇
  1999年   1篇
  1998年   1篇
  199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1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61.
“治未病”思想是指采取预防或治疗手段,防止疾病发生、发展的思想,是中医学的一大特色和优势,主要包括未病先防,既病防变和瘥后防复三个方面,其理论在中医学中占有举足轻重地位。肥胖高血压是一个涉及多种病理机制的疾病,它的防治工作是一项长期而艰巨的任务,中医“治未病”的学术思想源远流长,中医通过其独特的养生理念、辨证论治、针灸等方法,同时结合西药治疗,防病抗病相结合,可先安未病脏腑,以阻断肥胖高血压的传变途径,防止疾病发展。通过贯彻“治未病”思想,走中西医结合防治肥胖高血压之路,对于改善患者的临床症状和并发症,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62.
63.
姚磊  符德玉 《家庭用药》2013,(10):17-17
所谓“心悸”,指的是自觉心中悸动,惊惕不安,甚则不能自主的一种病证。心悸作为一种自觉症状,可出现在多种疾病的发生发展过程中,是机体对自身发出的警示信号。一般来讲,一些常见的心脏疾病,如冠心病、高血压性心脏病,以及非心脏本身原因引起的疾病,如贫血、甲状腺功能亢进等,都可出现心悸。  相似文献   
64.
高血压证型与靶器官损害的相关性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原发性高血压病辨证分型特点及其与靶器官损害的相关性。方法:历史回顾我院近3年中住院554例原发性高血压患者的临床资料,统计分析中医辨证分型与高血压靶器官心、脑、肾、血管损害的关系。结果:原发性高血压常见的证型构成为阴虚阳亢17.7%、痰湿壅盛12.8%、肝肾阴虚11.7%、阴虚夹痰湿8.7%、气滞血瘀8.3%、肝火亢盛8.3%。合并的靶器官损害心58.8%、脑53.1%、肾9.3%、血管40.1%。其中痰湿夹血瘀型最易损害心血管,阴阳两虚型最易损害脑血管。结论:提示中医证型可能预测高血压患者心血管和脑血管等靶器官损害事件的发生。  相似文献   
65.
目的探讨益气养阴、解毒活血组方对冠心病患者血小板活化、内皮功能紊乱和炎症反应相关指标的影响。方法将86例冠心病患者随机分为益气养阴、活血解毒组(治疗1组)、益气养阴组(治疗2组)及对照组,观察患者治疗前后血浆中血管性假性血友病因子(vWF)、α颗粒膜蛋白140(GMP-140)、血清C反应蛋白(CRP)和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白细胞介素6(IL-6)含量变化。结果治疗后治疗1组vWF、GMP-140、CRP、TNF-α、IL-6含量均明显低于其他组(P〈0.05)。结论益气养阴、解毒活血方治疗冠心病能起到改善其内皮细胞损伤、抑制血小板活化、抗动脉炎症反应、改善动脉硬化的作用。  相似文献   
66.
目的 采用数据挖掘法分析何立人教授治疗眩晕病的用药规律。方法 收集135例眩晕病患者的病历资料(404张处方)建立数据库,运用频数和关联规则分析其治疗眩晕病的用药规律。结果 1治疗眩晕病的高频药物为玉米须、仙鹤草、川芎、黑豆衣、白术、天麻、景天三七、虎杖、桑叶、葛根等;2常用药对为旱莲草配女贞子、防风配防己、赤芍配白芍、灵芝草配景天三七、蝉衣配僵蚕等;3眩晕常用桑叶、玉米须、桑白皮、川芎、虎杖;高血压常用防己、潼蒺藜、苦参、生蒲黄、白蒺藜。结论 何立人教授治疗眩晕病多予益肾、健脾、养血等为主,同时结合平肝、活血、化湿等药物。  相似文献   
67.
目的:观察氯吡格雷加用较大剂量辛伐他汀对不稳定型心绞痛的早期预后影响。方法:79例不稳定型心绞痛患者随机双盲对照分组治疗,强化治疗组加用氯吡格雷和较大剂量辛伐他汀,观察治疗后炎性标志物C反应蛋白(CRP)及纤维蛋白原(FIB)的变化、临床疗效和药物不良反应。结果:强化治疗组的CRP及FIB明显降低,心肌缺血改善,其他心脏恶性事件下降;两组比较差异显著。结论: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加用氯吡格雷和较大剂量辛伐他汀可降低致炎因子浓度,抑制血小板活化,促进斑块稳定,减少心脏恶性事件发生;药物使用安全可靠。  相似文献   
68.
遗传和环境的相互作用对于高血压的发病非常重要。越来越多的证据表明,肠道微生物群的生态失调与高血压之间存在关联。某些肠道微生物可能在高血压的发展中起到致病或保护作用。本文总结了肠道微生物在高血压发病中的作用,以及益生菌在高血压治疗中的影响。  相似文献   
69.
观察活血潜镇胶囊治疗高血压病(血瘀阳亢证)的疗效,并探讨其对血管内皮细胞功能的影响。将52例高血压随机分为治疗组(活血潜镇胶囊)30例,对照组(松龄血脉康)22例,测定治疗前后NO、ET、ATⅡ含量的变化。结果:治疗组与对照组均有降压疗效,ATⅡ、ET含量均明显下降(P〈0.01),而NO含量的升高较对照组有显差异(P〈0.01)提示活血潜镇胶囊可通过改善血管内皮细胞功能而产生较好的降压疗效。  相似文献   
70.
目的:探讨不同浓度的黄芪甲苷对乌头碱诱导的斑马鱼心脏损伤的保护作用。方法:挑选受精后发育正常的48 h斑马鱼胚胎,用30 mg/L的乌头碱溶液药浴,同时给予10、25、40μg/m L的黄芪甲苷溶液,观察斑马鱼的心率、心脏形态以及静脉窦-动脉球(SV-BA)距离的变化,观察黄芪甲苷对其心脏损伤的保护作用。结果:30 mg/L的乌头碱溶液处理24 h可致斑马鱼心率加快、心包水肿、SV-BA间距延长。25、40μg/m L黄芪甲苷溶液能降低斑马鱼的心率,减轻斑马鱼心包水肿的程度。结论:黄芪甲苷对乌头碱诱导的斑马鱼心脏损伤具有一定的保护作用,且呈剂量依赖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