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334篇
  免费   235篇
  国内免费   297篇
耳鼻咽喉   5篇
儿科学   17篇
妇产科学   9篇
基础医学   137篇
口腔科学   32篇
临床医学   537篇
内科学   319篇
皮肤病学   11篇
神经病学   106篇
特种医学   146篇
外科学   438篇
综合类   1028篇
预防医学   400篇
眼科学   60篇
药学   228篇
  1篇
中国医学   301篇
肿瘤学   91篇
  2024年   18篇
  2023年   74篇
  2022年   66篇
  2021年   62篇
  2020年   95篇
  2019年   93篇
  2018年   98篇
  2017年   62篇
  2016年   70篇
  2015年   66篇
  2014年   138篇
  2013年   176篇
  2012年   188篇
  2011年   208篇
  2010年   218篇
  2009年   209篇
  2008年   211篇
  2007年   205篇
  2006年   167篇
  2005年   177篇
  2004年   193篇
  2003年   201篇
  2002年   157篇
  2001年   124篇
  2000年   100篇
  1999年   78篇
  1998年   73篇
  1997年   45篇
  1996年   34篇
  1995年   55篇
  1994年   33篇
  1993年   21篇
  1992年   17篇
  1991年   16篇
  1990年   17篇
  1989年   19篇
  1988年   13篇
  1987年   9篇
  1986年   9篇
  1985年   8篇
  1984年   6篇
  1983年   4篇
  1981年   5篇
  1980年   3篇
  1979年   2篇
  1978年   6篇
  1977年   3篇
  1976年   6篇
  1975年   2篇
  1974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386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34 毫秒
61.
107例白塞病的系统损害特点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张薇  王立冬  曾小峰 《中国医刊》2000,35(11):26-27
白塞病 (Beh etdisease,BD)是一种病因和发病机制尚不完全清楚的疾病 ,可侵犯口腔、生殖器、眼、皮肤等全身各系统。由于正确诊断是正确治疗的前提 ,所以掌握此病的各系统损害特点非常重要。本文回顾了1 980~ 1 998年我院收治的 1 0 7例BD患者 ,对其临床表现中系统损害特点进行了分析和总结。1 资料和方法1 1 一般资料 我院自 1 980~ 1 998年收治白塞病患者共 1 0 7例。起病年龄 5岁~ 69岁 ,2 0岁~ 4 0岁为主 (占 77% ) ,病程 6个月~ 2 9年。其中男性 63名 ,女性 4 4名 ,男∶女 =1 4∶1。1 2 诊断标准 本文 1 …  相似文献   
62.
目的:研究凋亡相关基因bcl-x在肝细胞癌(hepatocellular carcinoma,HCC)中的表达及其与HCC临床病理学特征的关系。方法:使用免疫组织化学检测石蜡包埋的HCC标本中凋亡相关基因bcl-x的表达。结果:免疫组织化学检测40例HCC中bcl-x阳性19例;14例肝硬变bcl-x阳性11例;bcl-x在HCC中表达低于肝硬变(P<0.05);bcl-x表达在高中分化型HCC高于低分化型,在AFP≤400μg/L的患者高于AFP>400μg/L的患者,在临床分期Ⅰ~Ⅱ期HCC高于Ⅲ期,其间均有显著性差异(分别为P<0.005,P<0.01,P<0.05)。结论:凋亡相关基因bcl-x在HCC中的表达对肝癌细胞凋亡起调节作用,并与HCC分化程度、临床分期、AFP水平有关。  相似文献   
63.
成都市蚊虫对常用杀虫剂抗性的调查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 调查我市致倦库蚊和白纹伊纹对常用杀虫剂的抗性。方法 浸渍法。结果致库蚊对倍硫磷基本未表现出抗性(RR=1.21),对敌敌畏(RR=4.52)、溴氰菊酯(RR=6.32)、氯菊酯(RR=7.67)、右旋丙烯菊酯(21.49)均已产生不同程度抗性。现场白纹伊蚊对敌敌畏和氯菊酯的LC_(50)分别为0.03600Gmg/L和0.029293mg/L。结论 注重环境防治,密切监测蚊虫抗性发展。  相似文献   
64.
肝部分移植术围手术期营养管理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目的:探讨肝部分移植术围手术期营养管理。方法:通过1例10岁女性肝部分移植病人,介绍围手术期能量代谢的特点及营养支持方法。结果:术 后1周内采用以葡萄糖和蛋白质为主的完全肠外营养,2-3周内采用肠内营养结合肠外营养,术后第4周始则采用肠内营养。病人顺利恢复,现已生存1年余。结论:肝部分主围手术期的营养管理应根据病人肝功能恢复程度和有无并发症,采取灵活多变的营养方式,营养来源应以人血白蛋白为主,可少  相似文献   
65.
目的:探讨p16、c-myc蛋白与肝细胞癌(HCC)的发生、发展及恶性程度的关系。方法:应用免疫组织化学法检测了69例HCC和63例癌旁组织p16及c-myc蛋白的表达,并结合临床资料进行分析。结果:p16蛋白主要分布在胞浆,少数细胞核内也可见阳性显色。c-myc蛋白主要分布在胞核。p16蛋白在肝癌组织及癌旁组织中的阳性率分别为26.5%(18/69)和92%(58/63),两者比较差异显著(P〉  相似文献   
66.
肝移植术后出凝血功能的调控   总被引:18,自引:1,他引:17  
目的:探讨肝移植术后出凝血功能的调控方法及意义。方法:通过11 例活体肝部分移植术病例,介绍术后出凝血功能的监测指标及调控方法。结果:肝移植术后出凝血功能调控的目标为维持血压、脉搏相对稳定,控制下列指标在一定范围内。 Hb :90 ~110g/ L, Ht:25 % 上下, P L T:30 ~50 ×109/ L, P T:15 ~20s , A C T:150 ~200s,调控手段是依据上述指标补充凝血因子或使用扩血管剂或抗凝剂。结论:本研究所介绍的方法能有效防止肝移植术后的出血和血栓形成。  相似文献   
67.
为了解育龄妇女解脲支原体感染情况,采用聚合酶链反应技术(PCR)对1857名育龄妇女的子宫颈分泌物进行了检测,解脲支原体阳性率为19.87%,其中20~29岁为21.14%;解脲支原体阳性者中有56例合并沙眼衣原体感染,8例合并淋球菌感染,3例合并沙眼衣原体和淋球菌感染.认为应进行孕前咨询与产道解脲支原体检查,以降低宫内感染,减少对胎儿的危害.  相似文献   
68.
目的 探讨黛力新对帕金森病 (PD)患者抑郁症状的治疗效果。方法 选择 3 0例伴抑郁症状的PD患者 ,用丹麦产黛力新治疗 6周 ,在治疗前后用汉密尔顿抑郁量表 (HAMD)评价疗效。结果 黛力新组治疗有效率为10 0 % ,显效率为 40 % ,与安慰剂组相比有显著性差异 (P <0 .0 1)。结论 黛力新治疗PD患者的抑郁症状安全有效  相似文献   
69.
本文系统回顾了近年来胰岛素抵抗的针灸治疗的研究概况。发现针灸在调节高血压、糖尿病、中风、肥胖症等的胰岛素抵抗方面有显著的疗效.对于胰岛素抵抗可致的各方面的病理生理改变均有不同程度改善。  相似文献   
70.
A型肉毒毒素治疗脑中风和脑外伤后下肢痉挛的临床研究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目的 探讨A型肉毒毒素 (botulinumtoxinA ,BTXa)能否有效、安全地治疗下肢肌痉挛 ,改善步行能力及步行速度。方法  2 7例中风、脑外伤患者 ,选择下肢肌肉局部注射国产BTXa。每个病人每次选择 3~ 5块肌肉 ,每块肌肉总的注射剂量介于 5 0~ 10 0U ,每次病人接受的注射总量小于或等于 40 0U。所有病人同时接受步态训练等康复治疗。注射前、注射后 2、4wk按改良式Ashworth量表 (ModifiedAsh worthScale ,MAS)评定肌张力 ,足印分析法 (footprintanaly sis)测量并记录步行时的时间距离参数的变化 ,研究各肌群肌张力变化与步态参数的关系。结果 整体比较 ,注射后 2wk(股直肌除外 )、4wk与注射前相比 ,各肌群肌张力降低 ,差异有显著性 (P <0 0 5 ) ,步态时间距离参数值 (T D值 )除步角外 ,各参数均有不同程度改善 (P <0 0 1或 <0 0 5 )。注射前与注射后 4wk比较 ,步长、步宽、步速差异均有显著性(P <0 0 5 )。注射后 2wk与 4wk比较 ,步长、步速有改善(P <0 0 5 )而步宽、步角变化不大。spearman相关分析表明各肌群肌张力降低与步长具有较好的相关性。结论 BTXa下肢肌肉局部注射结合步态训练 ,可以明显改善中风、脑外伤的痉挛步态 ,由此显示局部的化学去神经方法与康复训练相结合 ,可以使特定的功能改?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