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00篇
  免费   8篇
  国内免费   2篇
基础医学   4篇
临床医学   18篇
内科学   12篇
神经病学   1篇
特种医学   6篇
外科学   40篇
综合类   34篇
预防医学   10篇
药学   9篇
  1篇
中国医学   75篇
  2023年   5篇
  2022年   1篇
  2021年   3篇
  2020年   1篇
  2019年   3篇
  2018年   2篇
  2017年   2篇
  2016年   3篇
  2015年   5篇
  2014年   8篇
  2013年   18篇
  2012年   19篇
  2011年   25篇
  2010年   26篇
  2009年   16篇
  2008年   7篇
  2007年   11篇
  2006年   14篇
  2005年   6篇
  2004年   5篇
  2003年   11篇
  2002年   9篇
  2000年   3篇
  1999年   2篇
  1995年   2篇
  1993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21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EST是ERCP检查中常用的诊断与治疗操作,EST术后乳头切缘出血发生率为2%~9%[1-2].内镜下止血是其首选治疗方案.如内镜下治疗不能控制出血,则需行动脉栓塞和外科开腹手术治疗,增加了患者创伤和经济负担.目前临床上常用的内镜下控制EST术后出血的方法是金属夹夹闭出血灶和黏膜下注射肾上腺素[3-4].但这两种治疗方法均难以控制EST术后活动性出血,因此,临床上需要更简便有效的内镜下止血措施.近年来,笔者应用全覆膜自膨式金属支架(full covered self-expandable metal stents,FCSEMS)控制EST术后出血,取得了一定的效果.本研究回顾性分析2012年1月至2013年2月成都军区总医院应用FCSEMS治疗4例EST术后出血患者的临床资料,探讨EST术后出血治疗的新方法.  相似文献   
2.
庞勇  田伏洲 《消化外科》2014,(6):493-496
全覆膜自膨胀金属支架(FCSEMS)治疗肝移植术后胆管吻合口狭窄和慢性胰腺炎等因素导致的胆管良性狭窄的初步结果令人鼓舞,但在FCSEMS完全取代塑料支架成为胆管良性狭窄的治疗首选之前,应充分评估支架移位、胆道感染、胰腺炎和支架无法移除等并发症的发生率.对于良性的主胰管狭窄,FCSEMS是一种有效的治疗方法,但支架移位率较高,需要更好顺应性和末端喇叭口的支架设计.理论上讲,FCSEMS会堵塞分支胰管导致胰管感染,但目前并没有这些并发症的报道.由于FCSEMS治疗主胰管狭窄的长期有效性和安全性尚不清楚,FCSEMS使用应限制在治疗复发性和有症状的胰管良性狭窄.  相似文献   
3.
目的总结外伤性十二指肠破裂的诊治经验。方法回顾分析2例严重外伤的十二指肠破裂病人诊治情况。结果 1例病人因漏诊未及时手术,出现腹膜后脓肿,经手术引流后出现十二指肠狭窄;1例及时诊断十二指肠漏,经治疗后痊愈。结论外伤性十二指肠破裂容易漏诊,特别是复合伤,病死率高,手术时间及方式比较关键,腹部X线片及CT检查比较重要,术中仔细探查十二指肠尤其重要。  相似文献   
4.
结直肠破裂是普外科的常见病,但自发性结直肠破裂却是普外科的罕见病。自发性结直肠破裂是指结直肠在无明显病理改变(肿瘤、憩室、溃疡等)或无外伤以及排除机械性肠梗阻的情况下,突然发生的破裂,是临床上比较少见的疾病,因无特异性检查方法极易误诊。近十多年,其发病率有明显上升的趋势[1]。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经皮经肝胆道引流(PTBD)及经内镜逆行胰胆管造影(ERCP)置入胆道支架治疗肝门部胆管癌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对75例行金属胆道支架置入的肝门部胆管癌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PTBD组31例患者中29例实施支架放置,26例(89.7%)成功置入支架并发症发生率为6.5%,中位生存时间为26周;ERCP组44例患者中38例(86.4%)成功置入支架,并发症发生率为13.6%,中位生存时间为28周。29例单侧支架置入者和35例双侧支架置入者中位生存时间均为28周。结论:经PTBD及经ERCP的胆道支架置入对肝门部胆管癌均可获得良好的治疗效果。以PTBD方式放置时可采用单侧置入,以ERCP方式放置时应进行左右侧双支架置入。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腹腔镜下联合胆道镜微创保胆取石术治疗胆囊结石的疗效。方法解放军第452医院普外科2005年1月至2010年1月期间行腹腔镜保胆取石术治疗胆囊结石患者70例,与同期行腹腔镜胆囊切除术的患者对比,观察2组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住院时间、住院费用及术后饮食恢复时间。结果在术中出血量及术后饮食恢复时间上,保胆取石组明显少于或短于胆囊切除组(P<0.05);在手术时间、术后住院时间及住院费用上2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相比胆囊切除术,腹腔镜联合胆道镜保胆取石术创伤较小且恢复较快,但是保胆取石术后结石的复发有待长期观察和研究。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老年股骨粗隆间骨折患者术前合并症、术后并发症的预防处理,手术方式及临床疗效。方法手术采用有限切开、复位固定、假体置换治疗老年股骨粗隆间骨折43例。结果术中输血12例,平均输血400ml。术后14~35d可扶拐负重行走。43例获随访4~48个月,骨折临床愈合时间平均为4.6个月。按Harris评分标准:优14例,良23例,可6例,优良率达86.0%。无并发症发生。结论手术采用有限切开复位内固定,假体置换治疗老年股骨粗隆间骨折是一种较好的治疗方法,具有早期下地活动训练,功能恢复好,提高生活质量,疗效满意。  相似文献   
8.
[目的]分析腰硬联合麻醉下经腹小切口改良全子宫切除术的效果并探讨其临床应用价值.[方法]选择164例子宫良性病交患者,在腰硬联合麻醉下分别以经腹小切口改良及传统全子宫切除术式进行手术,观察其麻醉与手术效果和术后镇痛.[结果]腰硬联合麻醉下具有麻醉用药量少、起效快、肌肉松弛和术后镇痛好的优点;经腹小切口改良全子宫切除术具有手术时间短、出血少以及术后病率低、恢复快、阴道长度不缩短和对性生活影响小等优点.[结论]腰硬联合麻醉下经腹小切口改良全子宫切除术优于传统的经腹手术,是一种值得推广的微创子官切除术式.  相似文献   
9.
目的研究全膝关节置换术(total knee arthroplasty,TKA)对髌骨形态、术后轨迹及术后功能的影响。方法选取2016年1月到2017年1月因膝关节骨关节炎行TKA的患者共76例(81膝),男21例(22膝),女55例(59膝);年龄53~77岁,平均(66.19±6.83)岁。于屈膝45°、投射角度30°的数字化X线成像系统上拍摄膝关节髌骨轴位片,使用Wiberg标准评估髌骨分型并测量髌骨倾斜角、髌股指数、髌股适合角。术中保留髌骨,对髌骨周边骨赘进行清除,保持正常的髌骨解剖形态。术前Wiberg分型Ⅰ型18膝,Ⅱ型49膝,Ⅲ型14膝。比较不同Wiberg髌骨分型手术前后的影像学指标、美国特种外科医院(the hospital special surgery,HSS)功能评分、髌骨评分、上下楼评分、膝前痛视觉模拟评分(visual analogue scale,VAS)。结果术后患者均获随访,随访时间均两年以上,平均随访时间(25.16±6.24)个月。髌骨倾斜角由术前(-10.04±4.74)°减小为术后(-7.54±4.61)°,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00);髌股指数由术前(1.50±0.54)减小为术后(1.17±0.59),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47)。术前WibergⅠ型髌骨倾斜角(-11.05±5.6)°,Ⅱ型(-8.74±5.6)°,Ⅲ型(-13.22±3.72)°,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3);术前WibergⅠ型髌骨髌股指数(1.53±0.53),Ⅱ型(1.35±0.47),Ⅲ型(1.95±0.58),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4)。WibergⅡ型的患者术前髌骨倾斜角及髌股指数较其他两型要小。术前不同Wiberg髌骨分型的髌股适合角度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6)。不同Wiberg分型的患者术后髌骨倾斜角(P=0.117)、髌股指数(P=0.058)、髌股适合角度(P=0.572),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不同Wiberg分型的患者术后HSS评分(P=0.572)、美国膝关节协会评分(knee society score,KSS)(P=0.657)、KSS功能评分(P=0.066)、髌骨评分(P=0.102)、上下楼评分(P=0.080)、VAS评分(P=0.332)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全膝关节置换术中,通过髌骨成形及外侧支持带松解可达到良好的术后髌骨轨迹及临床疗效。Wiberg髌骨形态对保留髌骨型全膝关节置换术后功能无明显影响。  相似文献   
10.
庞勇 《现代预防医学》2015,(21):3959-3961
摘要:目的 通过观察七氟醚预处理对大鼠TNF-α和IL-1β蛋白含量的影响,从而探讨七氟醚预处理对缺血再灌注损伤大鼠的神经保护作用及机制。方法 将36只健康雄性SD大鼠随机分为假手术组、损伤组及七氟醚组。对损伤组及七氟醚组采用右颈内动脉尼龙线线栓法行大脑中动脉阻闭模型(MCAO),七氟醚组在制备MCAO模型前的24 h吸入七氟醚(浓度为2.5%七氟醚及97.5%氧气)60 min。假手术组只分离右侧颈总动脉及颈外动脉结扎,不进入颅内置入线栓。大鼠缺血2 h后,进行再灌注24 h。比较3组大鼠的神经功能缺陷评分及脑组织TNF-α和IL-1β蛋白含量。结果 假手术组所有大鼠神经功能缺陷评分均为0分;损伤组41.7%(5/12)的大鼠评分为2分、50%(6/12)大鼠评分为3分,8.3%(1/12)的大鼠评分为4分;七氟醚组大鼠33.3%(4/12)评分为4分,41.7%(5/12)评分为2分,25.0%(3/12)评分为3分。3组大鼠的评分分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χ2=15.637,P<0.001)。3组大鼠脑组织TNF-α总体水平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F=10.375,P<0.01),IL-1β蛋白含量总体水平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F=23.174,P<0.01),不论TNF-α和IL-1β蛋白含量,两两比较后各组间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损伤组均高于七氟醚组及假手术组。结论 七氟醚预处理对局灶性脑缺血再灌注损伤具有延迟性保护作用,其主要机制与降低TNF-α和IL-1β等炎症因子蛋白含量有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