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89篇
  免费   41篇
  国内免费   26篇
耳鼻咽喉   6篇
儿科学   4篇
妇产科学   6篇
基础医学   20篇
口腔科学   6篇
临床医学   85篇
内科学   39篇
神经病学   13篇
特种医学   4篇
外科学   27篇
综合类   154篇
预防医学   126篇
药学   68篇
中国医学   77篇
肿瘤学   21篇
  2024年   10篇
  2023年   36篇
  2022年   31篇
  2021年   27篇
  2020年   21篇
  2019年   29篇
  2018年   26篇
  2017年   13篇
  2016年   19篇
  2015年   14篇
  2014年   51篇
  2013年   47篇
  2012年   43篇
  2011年   50篇
  2010年   26篇
  2009年   20篇
  2008年   30篇
  2007年   21篇
  2006年   23篇
  2005年   16篇
  2004年   16篇
  2003年   7篇
  2002年   15篇
  2001年   17篇
  2000年   10篇
  1999年   9篇
  1998年   8篇
  1997年   5篇
  1996年   8篇
  1995年   2篇
  1994年   3篇
  1991年   1篇
  1989年   1篇
  1987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65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21.
新安医家程国彭在其代表作《医学心悟》中对行痹、痛痹、着痹的治法别开法门,治疗行痹以散风为主,佐以散寒祛湿,参以补血之剂;治疗痛痹以散寒为主,佐以疏风燥湿,参以补火之剂;治疗着痹以燥湿为主,佐以祛风散寒,参以补脾之剂。此外,其还创制蠲痹汤、松枝酒、虎骨胶丸等诸多治痹方剂。  相似文献   
22.
目的探讨合并门静脉血栓(portal vein thrombosis,PVT)的终末期肝硬化病人行肝移植手术的处理方法及其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2010年1月至2015年12月在中山大学附属第一医院器官移植中心接受肝移植手术的152例终末期肝硬化病人的临床资料。32例合并PVT的病人作为PVT组,其中Ⅰ级10例、Ⅱ级13例、Ⅲ级8例、Ⅳ级1例。其余120例无PVT的病人作为对照组。结果PV/T组术前脾切除史的比例明显高于对照组(46.8%比18.3%,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VT组较对照组明显延长无肝期时间[(72.5±25.3)min比(57.6±18.4)min,P0.05]和总手术时间[(622.4±183.5)min比(503.2±123.6)min],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2组病人在术中出血量、ICU住院时间、术后并发症发生率、围手术期病死率、1年及3年生存率的比较上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PVT组术后再栓塞率高于对照组(9.4%比1.7%,P0.05)。结论门静脉血栓一定程度上增加了终末期肝硬化病人肝移植手术的难度,Ⅰ~Ⅲ级PVT不影响病人的预后,仍可通过肝移植手术取得良好的疗效。Ⅳ级PVT肝移植手术的难度和风险会明显增加,应谨慎对待。  相似文献   
23.
目的探讨肝内复发性肝细胞癌(肝癌)的治疗方法和再手术切除的疗效。方法对1995年1月至2010年6月收治的124例肝癌术后肝内复发病例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1、3、5年生存率再手术组分别为73.3%、33.6%、18.3%,局部治疗组分别为44.1%、11.6%、7.0%,保守治疗组仅5例存活超过1年。早期复发病例1、3、5年生存率分别为46.3%、14.7%、7.4%,晚期复发病例1、3、5年生存率分别为69.0%、37.9%、24.1%。结论肝癌术后肝内复发应采取积极的治疗,再手术切除是最有效的治疗方法;对不能再手术的病例,介入为主的综合治疗可提高生存率。  相似文献   
24.
目的 探讨腹水中高荧光强度细胞(HF-BF)临床应用价值.方法 应用XT-4000i全血细胞分析仪体液模式分析760例肝硬化和肝癌患者腹水细胞中HF-BF绝对值和比率,分别比较其在肝硬化、肝癌组中的情况,以及不同的Child-Pugh分级、肝癌临床分期以及腹腔感染对结果的影响.结果 肝癌组和肝硬化组的HF-BF绝对值分别为0.031(0.011,0.082)×109/L、0.026(0.011,0.052)×109/L,比率分别为8.6.(2.90,25.70)%、6.90(3.00,11.90)%,肝癌组HF-BF绝对值和比率均明显高于肝硬化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00,P=0.022).且不同Child-Pugh分级的肝癌患者HF-BF绝对值和比率均有统计学意义(P=0.000).而不同Child-Pugh分级的肝硬化患者中仅HF-BF比率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4).肝硬化腹水合并腹腔感染患者的HF-BF的比率和绝对值显著高于无腹腔感染患者(P=0.003,P=0.009),肝癌组合并腹腔感染患者的HF-BF的比率显著高于无腹腔感染患者(P=0.040).肝硬化合并腹腔感染患者和肝癌组合并腹腔感染患者腹水的HF-BF的比率和绝对值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不同临床分期的肝癌患者HF-BF的比率和绝对值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通过体液模式HF-BF的分析,有助于对腹水良恶性的判断,同时提示患者是否有腹腔感染,其中HF-BF的比率意义更明显.  相似文献   
25.
目的:研究遗忘型轻度认知功能障碍(aMCI)与血管型轻度认知功能障碍(VaMCI)患者尿阿尔茨海默病相关神经丝蛋白(AD7c-NTP)水平及其临床价值.方法:选取轻度认知功能障碍(MCI)患者70例,其中aMCI组40例,VaMCI组30例,收集同期健康体检者27例为对照组,应用MoCA量表进行认知功能评估,测定并比较各组的尿AD7c-NTP水平,并与认知水平进行相关性分析,通过ROC曲线分析其诊断aMCI的敏感度和特异性.结果:aMCI组的尿AD7c-NTP水平较VaMCI组和对照组明显升高(P<0.05);相关性分析显示尿AD7c-NTP水平与MoCA评分呈负相关(r=-0.362,P<0.01);根据ROC曲线分析,确定2 507.10 ng/L为诊断aMCI的界定值,其对应的敏感性和特异性分别为80%和77.8%,ROC曲线下面积为0.828,95%CI:0.728~0.928.结论:尿AD7c-NTP水平变化对诊断MCI,尤其是aMCI具有一定的临床价值,并且与aMCI的严重程度的可能存在一定的相关性.  相似文献   
26.
目的:研究超声诊断在儿科急腹症临床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择我院儿科收治的184例急腹症患儿作为研究对象,所有的研究对象均采用多普勒超声进行诊断,同时结合手术、病理及内镜检查进行最终的诊断.结果:超声诊断的总体相符率为89.7%.结论:将超声诊断应用于儿科急腹症诊断的过程中,可以显著提高临床的准确性,降低误诊及漏诊率.  相似文献   
27.
[目的]比较不同卵型、年龄组双生子间体重、身高和体质量指数(BMI)的差异,为研究遗传与环境对生长发育的影响提供基础数据。[方法]通过2013年在上海市范围内实施的中国环境流行病学人群队列研究双生子队列上海项目,入户调查收集双生子体重、身高、BMI等指标,通过方差分析计算上述3项指标的差值及其差比率在不同卵型、不同年龄段双生子间的差异。[结果]最终纳入本研究的双生子共3 089对,其中同卵1 772对,异卵1 317对。除60岁及以上男性双生子外,各年龄组同卵双生子间体重、身高和BMI差的差异均小于异卵双生子(P0.05)。未发现20岁及以下双生子间3项指标差比率随年龄段不同而不同(P0.05)。[结论]相较于环境因素,遗传因素在体重、身高方面起着更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28.
目的 回顾性分析超声引导下平阳霉素联合聚桂醇经皮硬化治疗囊性淋巴管畸形(cLM)的疗效和安全性。 方法 共纳入cLM患者94例,年龄0.5~43岁,儿童患者86例,发病时间在2岁之前75例,巨囊型32例、微囊型31例、混合型31例。 结果 治疗后随访时间3.7~39.2个月,平均治疗次数2.8次,病灶体积减小的有效率为78.7%,症状缓解的有效率为82.1%,患者及家属的满意率为85.1%,14例患者出现不良反应,未出现肺纤维化、过敏等严重不良反应,7例复发患者再次给予治疗,效果好。 结论 超声引导下平阳霉素联合聚桂醇经皮硬化治疗cLM是一种安全有效的方式,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29.
目的 探讨自发性冠状动脉夹层的临床特点,以期提高对该病的诊治与认识。方法 回顾性分析1例青年女性自发性冠状动脉夹层导致急性心肌梗死患者的临床资料,并以“自发性冠状动脉夹层”、“急性心肌梗死”以及“青年女性”等关键词,通过检索中国知网、PubMed及万方数据库,筛选公开发表的相关中英文文献,以分析自发性冠状动脉夹层的临床特点。结果 本例为青年女性,35岁,因间断胸痛就诊,心电图检查提示I、aVL及V2-V5导联ST段抬高,肌钙蛋白T升高(>2 000 ng/L),冠状动脉造影结果示左主干(LM)自开口可见夹层,延伸至左前降支(LAD)远段及回旋支(LCX)中段,管腔全程受压,近段血管部分不能显影,经血管内超声(intravenous ultrasound, IVUS)指导下行经皮冠状动脉介入(percutaneous coronary intervention, PCI)治疗,随访1个月并复查冠状动脉造影(coronary angiography, CAG)患者治疗效果良好。结论 自发性冠状动脉夹层是导致急性冠脉综合征的罕见病因,其疾病特点及治疗方法与冠状动脉粥样硬化不同,诊断具有...  相似文献   
30.
目的 观察充血性心力衰竭患者应用神经内分泌调节剂治疗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各种心脏疾病所致的充血性心力衰竭患者96例随机分为治疗组52例及对照组44例,对照组仅治疗原发病及给予强心、利尿、对症处理,治疗组在常规治疗原发病及强心、利尿、对症的基础上依病情给予β-受体阻滞剂、ACEI、地尔硫卓、醛固酮及辅予5%葡萄糖液 黄芪30ml静脉滴注射10天等治疗,记录观察治疗前后心功能分级变化、左室舒张末期内径、左室射血分数、心胸比率。结果治疗组对各种心脏病导致的心衰均有效,尤其对高血压病和扩张型心肌病引起的心衰效果更显著,对心衰病人的心功能、左室舒张末期内径、左室射血分数、心胸比率均有很大的改善,与对照组比较有明显差异。结论充血性心力衰竭患者在治疗原发病及强心、利尿的基础上规范使用神经内分泌调节剂治疗,对保护心肌、逆转心室重塑、改善心功能、延长生存率有一定疗效。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