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05篇
  免费   35篇
  国内免费   10篇
耳鼻咽喉   1篇
儿科学   1篇
妇产科学   2篇
基础医学   17篇
口腔科学   2篇
临床医学   111篇
内科学   43篇
皮肤病学   2篇
神经病学   6篇
特种医学   26篇
外科学   14篇
综合类   104篇
预防医学   36篇
眼科学   2篇
药学   32篇
  1篇
中国医学   40篇
肿瘤学   10篇
  2024年   10篇
  2023年   25篇
  2022年   18篇
  2021年   19篇
  2020年   36篇
  2019年   21篇
  2018年   25篇
  2017年   21篇
  2016年   20篇
  2015年   19篇
  2014年   35篇
  2013年   28篇
  2012年   31篇
  2011年   25篇
  2010年   30篇
  2009年   28篇
  2008年   26篇
  2007年   6篇
  2006年   10篇
  2005年   6篇
  2004年   2篇
  2003年   1篇
  2002年   1篇
  2001年   1篇
  2000年   4篇
  1996年   1篇
  1991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45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6 毫秒
61.
目的 调查广东省汕头市重症监护室护士专业实践能力自我评价水平,为制定重症监护室层级护士规范化培训和培训效果评价体系提供参考依据.方法 采用便利抽样法抽取该市255名重症监护室护士,采用一般情况调查表、重症监护室护士专业实践能力自我评价表进行问卷调查.结果 回收有效问卷214份.专业实践能力水平较低排名前3的有:识别适应证并管理肺动脉漂浮导管的病人、管理主动脉球囊反搏术的病人、根据常规监测和护理肾脏手术的病人,分值分别为864分、761分、651分.除N4级专业实践能力水平较高,N0、N1、N2、层级护士专业实践能力处中下水平.如呼吸系统N4级(12.91±3.42)分、N0级(18.71±6.04)分、N1级(16.51±5.74)分、N2级(18.67±5.50)分、N3级(16.52±5.61)分.结论 应加强ICU专科新技术使用技能培训.N0、N1层级护士专业实践能力较低,应加强低年资护士专业实践能力培训;N2、N3层级护士可根据个人专业实践能力考核结果选择个性化培训课程;N4级护士专业实践能力水平较高,在科室可承担教学角色和管理角色.  相似文献   
62.
目的:对比小儿体外循环心脏术后机械通气时应用右美托咪啶与丙泊酚的镇静效果及安全性。方法选择100例体外循环心脏直视术后常见简单先心病患儿,随机分为右美托咪啶组和丙泊酚组,每组50例。入监护室后分别以右美托咪啶0.2~0.7μg·kg -1·h -1和丙泊酚0.5~3 mg·kg -1·h -1静脉泵入,根据患儿镇静分级(Ramsay 分级)调整药物剂量。记录2组患儿镇静效果(Ramsay 分级)、机械通气时间、停药至拔除气管插管时间及用药期间心动过缓、低血压、躁动及谵妄等不良事件发生次数。结果2组患儿镇静效果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 =0.5),右美托咪啶组患儿平均机械通气时间( P =0.019)、停药至撤除气管插管时间( P =0.002)较丙泊酚组明显缩短,躁动及谵妄发生率低于丙泊酚组( P =0.036),低血压( P =0.795)及心动过缓( P =0.741)发生率2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右美托咪啶在小儿心脏术后机械通气期间应用镇静效果可靠,与丙泊酚相比可降低机械通气时间,躁动及谵妄发生率低。  相似文献   
63.
目的 探究单次和多次尾根部皮下注射α-Galcer对小鼠胸腺、脾脏和肝脏中恒定自然杀伤T细胞(invariant nature killer T cell,iNKT)频率和亚群的影响。方法 DBA/1小鼠随机分为三组:健康对照组(尾根部皮下注射0.3 mL PBS溶液)、单次注射α-Galcer组(尾根部皮下注射,2 μg/只)、多次注射α-Galcer组(尾根部皮下注射,3次,每次间隔48 h,2 μg/只)。FACS检测iNKT细胞频率及亚群。结果(1)与健康对照组相比,单次及多次尾根部皮下注射α-Galcer后,小鼠胸腺、脾脏、肝脏中iNKT频率均显著提高(P<0.05)单次注射α-Galcer组小鼠胸腺和脾脏中的iNKT频率峰值显著高于多次注射α-Galcer组iNKT频率最大值(P<0.05)。(2)胸腺:α-Galcer组iNKT1亚群的频率在第2天已明显高于健康对照组(P<0.05),至第4天时达最大值;iNKT2亚群的频率始终显著高于健康对照组(P<0.05),第8天达最大值,之后下降。脾脏:α-Galcer组iNKT1亚群的频率以健康对照值为轴,呈现先抑后扬的的趋势,第4天降至低谷,第6天升至高峰;相反,iNKT2亚群的频率,始终高于健康对照组,在第4天上升达峰值,随后迅速下降,在第6天达最小值。肝脏:α-Galcer组iNKT1亚群的频率始终低于健康对照组,呈现逐渐增高的趋势;iNKT2亚群的频率围绕健康对照值呈现小幅升降,在第6天下降到最小值,又在第8天上升至最大值(10.13%±0.03%)。结论 单次及多次尾根部皮下注射α-Galcer均能诱导体内iNKT细胞增殖,但单次注射诱导的iNKT频率更高;单次尾根部皮下注射α-Galcer可诱导iNKT亚群的变化,且各器官中的亚群变化趋势有较大差异。  相似文献   
64.
目的 分析ORMDL3基因的SNP rs7216389,rs7216558在中国北京地区儿童中的基因型频率,并调查其与儿童哮喘间的相关性.综合ORMDL3基因相关SNPs、儿童生活方式、IL-4、总IgE和特异性IgE所反映的免疫状态进行与儿童哮喘的相关性分析.方法 采用病例-对照研究的方法,通过<国际儿童哮喘及过敏研究(ISSAC)问卷>收集生活方式信息;对聚合酶链式反应(PCR)产物进行序列分析得到SNPs的基因型;酶联免疫吸附法(ELISA)测定IL-4水平; 免疫测定法测得儿童总IgE水平;放射性过敏原吸附试验法(RAST)检测特异性IgE水平.使用多元Logistics回归分析ORMDL3基因相关SNPs、生活方式、免疫状态与儿童哮喘的相关性.结果 共收集到北京地区220名哮喘患儿及208名对照儿童的血液样本及相关信息.ORMDL3基因SNPs(rs7216389,rs7216558)在病例与对照组中无差异(P>0.05).哮喘家族史与过敏性哮喘相关(P<0.05),而哮喘家族史、患儿年龄、采暖方式、家庭吸烟习惯、总IgE水平与非过敏性儿童哮喘显著相关(P<0.05).结论 在北京地区,ORMDL3基因SNPs(rs7216389, rs7216558)与儿童哮喘非显著相关.遗传因素与过敏性哮喘显著相关;而在非过敏性哮喘患儿中生活方式及免疫应激状态与哮喘相关,反映了除遗传因素以外,生活方式、免疫状态也对儿童哮喘具有重要影响.  相似文献   
65.
目的 探讨重组人KGF-2突变体给药对60Co γ全身照射小鼠小肠黏膜损伤的保护作用.方法 将小鼠分为正常组、模型组、重组KGF-2突变体防治组和安多霖防治组.利用60Co γ射线放射源对模型组和防治组小鼠进行全身照射,总剂量为6.5Gy.从存活率、生存状态和小肠组织病理切片等方面分析重组人KGF-2突变体的防治效果.结果 重组人KGF-2突变体防治组存活率明显高于安多霖防治组和模型组;病理切片观察结果显示,重组人KGF-2突变体给药能够促进小肠隐窝细胞的增生,加快受损肠黏膜上皮的修复.重组人KGF-2突变体防疗组在毛色、行动状态等形态学指标上也明显好于模型组. 结论重组人KGF-2突变体给药可以显著提高存活率,对60Co γ照射小鼠的小肠组织损伤具有较好的防治作用.  相似文献   
66.
目的评价血清钠与终末期肝病模型的联合公式(MELD—Na)在评估肝硬化失代偿期患者短期预后方面的能力。方法114例各种病因的肝硬化失代偿患者,分别计算每位患者的MELD—Na评分,同时计算其Child—Turcotte—Pugh(CTP)评分,并随访3个月的生存率。并以受试者工作曲线(ROC)下面积衡量MELD—Na、CTP评分预测患者预后的能力。结果MELD—Na在判断患者3个月生存时问的ROC曲线的AUC大于0.8,且大于CTP相应的AUC。结论MELD—Na评分能很好地预测肝硬化患者的短期预后,其评估价值要强于CTP评分,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67.
偏最小二乘回归分析在医学中的正确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偏最小二乘法是由瑞典经济计量学家Herman Wold于1966年首次提出.1983年由伍德(S.Wold)、阿巴诺(C.Albano)等人提出了一种新型多元统计分析方法--偏最小二乘回归(partial least-squares regression,简称PLS)[1],密西根大学的弗耐尔(Fornell)教授称偏最小二乘回归为第二代回归分析方法.  相似文献   
68.
目的探讨急性冠脉综合征(ACS)患者血清P-选择素、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水平的变化及临床意义。方法采用自动生化分析仪检测80例ACS患者(ACS组)、80例稳定性心绞痛患者(SAP组)和80例健康体检者(正常对照组)血清LDL-C水平,使用自动生化分析仪、采用酶联免疫分析法检测3组血清P-选择素水平。结果 ACS组、SAP组血清P-选择素、LDL水平均明显高于正常对照组(P<0.05或P<0.01),ACS组血清P-选择素水平明显高于SAP组(P<0.05),ACS组血清LDL水平与SAP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相关分析结果显示,ACS组血清P-选择素水平与血清LDL-C水平呈正相关(r=0.349,P<0.01)。结论检测ACS患者血清P-选择素、LDL-C水平的变化对ACS的发生发展均具有重要的临床意义,血清P-选择素浓度升高可以作为ACS发生的预测指标。  相似文献   
69.
目的 系统检索、评价和总结头颈部肿瘤患者放射性皮炎预防及管理的最新最佳证据,为临床制定个性化的皮肤管理方案提供循证依据。方法 计算机检索各指南及专业协会网站、Cochrane图书馆、JBI循证护理数据库、PubMed、CINAHL、Web of Science Core Collection、Embase、中国知网、维普数据库、万方数据库、中国生物医学文献数据库中所有关于头颈部肿瘤放射性皮炎预防及管理的文献,包括指南、专家共识、系统评价、最佳实践信息册等。检索时间为建库至2023年8月23日。结果 共纳入22篇文献,包括1篇指南、4篇专家共识、17篇系统评价或meta分析。从头颈部肿瘤患者放射性皮炎的发病率、危险因素、临床表现、评估监测、健康教育、日常护理、预防及治疗措施、感染控制、管理策略9个方面总结出43条证据。结论 头颈部肿瘤患者放射性皮炎预防及管理的最佳证据为医疗保健人员制定个性化皮肤管理方案提供循证依据,临床实践过程中需结合具体情境和患者个人意愿选择证据。  相似文献   
70.
目的:探讨分析中西医结合治疗老年重症肺炎的临床疗效。方法:将2015年1月—2016年12月期间住院进行治疗的168例重症肺炎老年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应用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80例对照组患者采用常规的抗感染、补液、吸痰、呼吸机通气、营养支持等治疗,88例观察组患者在常规西医治疗基础上,应用痰热清注射液和参附注射液,比较两组老年患者经不同治疗后的临床治疗效果,同时比较两组患者肺功能及血气指标的改善情况。结果:观察组患者临床总有效率(92.05%)明显高于对照组(72.50%),观察组病死率(9.09%)显著低于对照组(20.00%),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的高热、气促、咳嗽、心衰等临床症状改善时间及住院时间、血压恢复时间与对照组患者相比明显要短,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肺功能及血气指标水平较治疗前均有明显好转(P0.05),观察组患者肺功能及血气指标水平改善情况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于重症肺炎老年患者,治疗期间在抗感染、补液、吸痰、呼吸机通气、营养支持等常规西医治疗基础上,结合痰热清注射液和参附注射液的中医治疗方式,具有显著的临床治疗效果,有效缩短患者临床症状缓解时间、住院时间及血压恢复正常水平时间。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