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32篇
  免费   2篇
  国内免费   2篇
儿科学   2篇
妇产科学   1篇
基础医学   1篇
临床医学   21篇
内科学   89篇
皮肤病学   1篇
神经病学   9篇
特种医学   8篇
外科学   5篇
综合类   41篇
预防医学   34篇
药学   12篇
中国医学   3篇
肿瘤学   9篇
  2022年   1篇
  2020年   1篇
  2018年   1篇
  2016年   1篇
  2015年   3篇
  2013年   2篇
  2012年   4篇
  2011年   19篇
  2010年   16篇
  2009年   11篇
  2008年   13篇
  2007年   10篇
  2006年   12篇
  2005年   10篇
  2004年   14篇
  2003年   12篇
  2002年   12篇
  2001年   8篇
  2000年   7篇
  1999年   6篇
  1998年   6篇
  1997年   6篇
  1996年   5篇
  1995年   5篇
  1994年   10篇
  1993年   4篇
  1992年   7篇
  1991年   1篇
  1990年   9篇
  1989年   4篇
  1988年   6篇
  1987年   4篇
  1986年   4篇
  1985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23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41.
目的探讨肝癌患者冷消融前后部分生化指标及前炎症因子的变化。方法20例不适合手术的肝癌患者接受冷消融治疗,检测患者术前,术后1、3、7d的血清谷丙转氨酶(ALT)、符草转氨酶(AST)、总胆红素(TBIL)、肌红蛋白(My)、肌酐(Cr)、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和白介素-6(IL-6)值,并进行比较。结果肝癌患者冷消融术后1d与术前相比,上述指标均显著升高;术后3d开始明显降低;术后7d与术前相比,ALT、AST、My和Cr无显著差异,TBIL、TNF—α和IL-6仍有不同程度升高。结论肝癌冷消融治疗对肝肾功能的影响及前炎症细胞因子虽为一过性的,但仍需防止因前炎症细胞因子大量释放导致的副作用。  相似文献   
42.
背景:结直肠癌肝转移的手术切除率低,其他疗法效果亦欠佳。目的:探讨经皮冷冻治疗结直肠癌肝转移的疗效和安全性。方法:于超声或CT引导下,对326例不能手术切除的结直肠癌肝转移患者行经皮冷冻治疗,术后定期随访。结果:326例患者共接受526次经皮冷冻治疗。治疗后3个月,基线CEA水平升高者中77.6%降至正常范围。280例接受CT随访者中,冷冻病灶完全反应(CR)者14.6%,部分反应(PR)41.1%,稳定(SD)24.3%,进展(PD)20.0%。中位随访期为36食月(7—62个月),复发率为41.7%。全部病例中位存活期为29个月(3~62个月)。治疗后第1、2、3、4、5年存活率分别为78%、62%、41%、34%和23%:肿瘤直径≤3cm、肝右叶肿瘤、冷冻前CEA≤10μg/L、冷冻后原先升高的CEA降至正常、冷冻治疗2~3次和冷冻后行经导管肝动脉化学栓塞(TACE)治疗者存活率较高。严重并发症发生率为5.2%。结论:经皮冷冻治疗结直肠癌肝转移安全、有效,可作为肿瘤不能手术切除者的替代治疗手段。  相似文献   
43.
目的 探讨和建立适合煤矿瓦斯爆炸伤害的院前评分方法( respiration,pulse,motor and burn,RPMB)。方法 在煤矿创伤院前评分(respiration,pulse and motor,RPM)的基础上,结合煤矿瓦斯爆炸伤的伤情特点,建立RPMB评分方法。选择煤矿瓦斯爆炸伤员251例进行回顾性研究,以入院后ISS≥16分为重伤标准,比较RPMB、RPM、院前指数(prehospital index,PHI)、创伤拣伤标准(trauma triage rule,TTR)对重伤员评价的一致性及漏检率,评价RPMB评分方法在煤矿瓦斯爆炸伤害院前评估中的作用。结果 251例瓦斯爆炸伤害患者经院内AIS - ISS评估为重伤员41例,RPMB与AIS - ISS评分方法一致性高(Kappa值=0.985),RPMB、RPM、PHI、TTR对瓦斯爆炸重伤员评估灵敏度分别为97.6%、26.8%、22.0%和17.1%,特异度分别为88.1%、97.6%、87.6%和95.7%。结论 RPMB评分方法简单、易行,对煤矿瓦斯爆炸伤员检出率高,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44.
目的探讨减少急性重型颅脑损伤开颅去骨瓣减压术并发症的有效措施。方法回顾性分析2004年10月~2006年10月笔者所在医院收治的80例急性重型颅脑损伤病例行开颅去骨瓣减压后术中行硬膜扩大修补的临床资料,并与同期术中未行硬膜扩大修补术的病例对比,比较两者并发症及二期颅骨修补术时分离皮肌瓣时间、出血时间情况。结果行硬膜扩大修补术的80例病例(研究组):发生脑脊液漏2例(2.5%),颅内感染1例(1.25%),癫痫5例(6.25%),硬膜下积液6例(7.5%),脑积水2例(2.5%);同期未行硬膜扩大修补的病例50例,发生脑积液漏2例(4%),颅内感染1例(2%),癫痫4例(8%),硬膜下积液8例(16%),脑积水3例(6%)。二期颅骨修补术者,行硬膜扩大修补术病例组手术操作简单、省时、出血少,不损伤脑组织,未诱发癫痫。结论硬膜扩大修补在急性重型颅脑损伤术中能减少各种并发症的发生,二期颅骨修补手术操作更安全、简便。  相似文献   
45.
目的:探讨腹膜肿瘤的腹腔镜所见特点。方法:回顾性分析22例腹膜肿瘤病人腹镜检查资料。结果:本组病人年龄29~83岁(平均51.7岁);男14例,女8例。最终确诊恶性间皮瘤3例、转移性腹膜癌19例。按腹镜下主要表现为:结节型11例(50%);肿块型5例(22.7%);炎症型4例(18.2%);粘连型2例(9.1%)。经腹腔镜确诊20例(90.9%)。结论:腹镜是诊断腹膜肿瘤的可靠方法。腹镜下呈结节型  相似文献   
46.
目的 探讨还原型谷胱甘肽对全身性炎症反应综合征 (SIRS)的治疗价值。方法 将 4 5例急性胰腺炎伴SIRS的患者随机分为治疗Ⅰ组和Ⅱ组 ,设正常对照组 2 0名。治疗Ⅰ组加用还原型谷胱甘肽 1 2g d静脉点滴 ,其余两组治疗相同。于治疗前和治疗后测定血浆肿瘤坏死因子 (TNF α)和白细胞介素 6、 8(IL 6、IL 8)及检测血糖、血钙、ALT、血 尿Ams等 ,并按SIRS诊断标准观察临床病情。结果 治疗Ⅰ组治疗SIRS有效率达 95 5 % ,明显高于治疗Ⅱ组 ;且血糖、ALT也较治疗Ⅱ组明显恢复 (P <0 0 5 )。两组治疗后TNF α,IL 6 ,IL 8均较治疗前下降 ,而治疗Ⅰ组较Ⅱ组下降更显著 (P <0 0 5 )。结论 还原型谷胱甘肽对SIRS具有较好的治疗作用  相似文献   
47.
早孕人工流产后即时服用屈螺酮炔雌醇的临床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正>本研究对早孕人工流产后即时给予屈螺酮炔雌醇进行了临床观察,现报告如下。1资料与方法1.1一般资料:选择2009年10月来我院就诊自愿要求终止妊娠及有良好依从性的进行人工流产的健康早孕妇女,停经≤60 d,年龄19~39岁,对其进行详细的病史采集及体格检查,排除人工流产手术禁忌证和口服避孕药的禁忌证。纳入  相似文献   
48.
目的 探讨妇产科发生下肢深静脉血栓的原因、治疗及预防.方法 对72例下肢深静脉血栓的原因及治疗效果进行分析.结果 72例患者给予综合治疗后,经静脉顺行造影证实治愈33例,显效28例,有效9例,无效2例,总有效率为97.2%.结论 下肢深静脉血栓治疗应用溶栓、抗凝及活血化瘀治疗,加强肢体主被动活动、避免高脂饮食综合性预防措施.  相似文献   
49.
我科于2007-01-01~2009-01-01治疗36例对冲伤致重型颅脑损伤术中脑膨出病例,现就其发生原因及处理方案探讨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男28 例,女8 例,年龄15~65 岁,平均40.8岁.受伤原因:车祸19例,高处坠落伤10例,重物击伤4例,跌倒致伤3 例.着力部位:双侧额部10例,一侧顶部2 例,一侧颞部4 例,双侧颞顶部6 例,后枕部20 例.  相似文献   
50.
目的 探讨高血压脑出血手术方式以及术后如何控制血压.方法 对与96例高血压脑出血患者分别行开颅血肿清除术和血肿腔钻孔引流术,同时对每例患者行颅内压和平均动脉压连续监测7 d,同时监测术后1、3、7、14 d行双侧大脑中动脉平均血流速度和搏动指数值.结果 开颅术对于血肿量>50 ml的患者远期生存质量(6月后ADL分级)与血肿腔钻孔引流术比较有显著差异;另外术后1 d、3 d、7 d、14 d的TCD参数结果分析,开颅术对于缓解颅内压力、改善脑血流优于钻孔引流组.对所有患者术后ICP、MAP监测能有效控制血压防止再出血.结论 对于血肿量>50 ml患者应选择开颅手术.对所有高血压脑出血患者术后应常规进行ICP、MAP监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