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33篇
  免费   2篇
  国内免费   2篇
儿科学   2篇
妇产科学   1篇
基础医学   1篇
临床医学   21篇
内科学   89篇
皮肤病学   1篇
神经病学   9篇
特种医学   8篇
外科学   5篇
综合类   42篇
预防医学   34篇
药学   12篇
中国医学   3篇
肿瘤学   9篇
  2022年   1篇
  2021年   1篇
  2020年   1篇
  2018年   1篇
  2016年   1篇
  2015年   3篇
  2013年   2篇
  2012年   4篇
  2011年   19篇
  2010年   16篇
  2009年   11篇
  2008年   13篇
  2007年   10篇
  2006年   12篇
  2005年   10篇
  2004年   14篇
  2003年   12篇
  2002年   12篇
  2001年   8篇
  2000年   7篇
  1999年   6篇
  1998年   6篇
  1997年   6篇
  1996年   5篇
  1995年   5篇
  1994年   10篇
  1993年   4篇
  1992年   7篇
  1991年   1篇
  1990年   9篇
  1989年   4篇
  1988年   6篇
  1987年   4篇
  1986年   4篇
  1985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23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1.
门脉高压时腹水的内科治疗近展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相似文献   
2.
目的:观察高压氧治疗颅脑并外展神经或面神经损伤的疗效。方法:颅脑并外展神经或面神经损伤60例,30例为对照组.行药物或手术等常规治疗,另30例为高压氧组,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伤后早期行高压氧治疗。结果:高压氧组60d内,治愈率93.3%,平均治愈时间32.5d,2例未愈。对照组60d内治愈率26.7%.平均治愈时间93d.3例未愈。结论:高压氧治疗颅脑并外展神经或面神经损伤,能缩短疗程,疗效确切。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外周血白蛋白(Alb)基因和甲胎蛋白(AFP)基因在肝癌(HCC)早期诊断和鉴别诊断中的临床价值。方法以巢式聚合酶链反应(RT—PCR)分析Alb基因和AFP基因在67例肝癌患者外周血中的表达。结果肝癌患者外周血中AFP基因和Alb基因的检出率分别为53.7%和59.7%,前者明显高于肝硬化、慢性肝炎、急性肝炎和肝外肿瘤组患者(P〈0.01);后者明显高于肝硬化、慢性肝炎和肝外肿瘤组患者(P〈0.01),但与急性肝炎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在Ⅰ、Ⅱ和Ⅲ期肝癌中,Ⅲ期AFP基因片段和Alb基因片段阳性率明显高于Ⅰ、Ⅱ期肝癌组;肝内有无转移的肝癌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联合分析外周血中AFP和Alb基因有助于肝癌的诊断、肝癌远处转移判别及肝癌术后复发的监测。  相似文献   
4.
总结16例老年人肝内胆汁郁积患者的临床资料,并与26例中青年患者进行比较.结果表明,药物和病毒性肝炎是引起老年人肝内胆汁郁积的常见原因,尤以药物所致者显著增多.老年患者中男性占绝大多数.两年龄组胆汁郁积型肝炎患者的临床表现、病程经过和预后等并无明显差别,但由于老年患者常伴随多种疾病,特别是胆囊结石,使病情趋于复杂,极易误诊为胆石引起的肝外阻塞性黄疸.因此,对老年黄疸患者应尽早超声探查肝胆系统.以确立肝内胆汁郁积的诊断.  相似文献   
5.
我院2010-04-2013-04观察80例重型颅脑损伤患者的手术疗效,取得满意结果,现汇报如下.  相似文献   
6.
胃食管返流(GER)的临床征象常与放射学及其它诊断试验结果不相一致,许多GER患者肉眼观察食管粘膜正常,却存在食管炎的组织学证据;另一方面,不少具备返流性食管炎症状和体征的患者可能缺乏明确的病理改变.作者对101例症状酷似胃食管返流(GER)的患者作了放射性核素闪烁扫描和食管镜及活组织检查,旨在阐明扫描、内镜及新的组织学诊断标准之间的相互关系.101例患者中男性48例,女性53例;年龄22~88岁,平均56.9岁.全部作了食管、胃、十二指肠内镜检查,并于食管远端多处夹取活组织标本(>3块).食管炎内镜所见分4级:Ⅰ°,红斑及粘膜水肿;Ⅱ°,粘膜脆,触之易出血;Ⅲ°,孤立性溃疡;Ⅳ°,融合性溃疡伴或不伴狭窄.病理诊断标准如下:粘膜下乳头向腔表面扩展,至少达2/3;基底细胞层增生;乳头、上皮、固有层内多形核粒细胞浸润.所有患者作了闪烁扫描,在摄入  相似文献   
7.
Elman等于1929年首次报告检测血清淀粉酶诊断急性胰腺炎。50余年来淀粉酶测定一直是临床上用于诊断胰腺疾患的一个重要辅助手段。但由于许多非胰腺疾患的病人也可发生高淀粉酶血症,必然影响该酶对胰腺炎的诊断特异性。淀粉酶主要包括两种同工酶:  相似文献   
8.
钻孔引流治疗硬膜外血肿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探讨钻孔引流治疗硬膜外血肿的方法,临床疗效和适应证。方法对54例采用钻孔引流进行治疗的硬膜外血肿病例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所有病例未超过4d即基本清除血肿,2例于切口处形成头皮血肿经穿刺抽吸痊愈,无感染发生。结论钻孔引流治疗硬膜外血肿疗效确切,操作简便,创伤小,但需严格掌握适应证。  相似文献   
9.
过氧化物酶体增殖物激活受体(peroxisome proliferator activated receptors,PPARs)属Ⅱ型核激素受体超家族成员,1990年首先由Issemann等从小鼠肝脏克隆得到,因其被过氧化物酶体增殖物活化后能诱导肝脏过氧化物酶体增殖而得名。迄今已发现PPARα、β和γ3种亚型,β亚型又称δ亚型;它们在结构、功能及组织分布上均有差异。PPARs具有多种生物学效应,已知PPARs与许多慢性疾病如肥胖、糖尿病、动脉硬化和癌症等的发生有关。PPARs也是重要的肝脏代谢调节分子,肝星状细胞(HSC)表达PPARγ。本文就PPARγ与肝纤维化关系的研究进展作一综述。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小儿弥漫性轴索损伤最佳治疗方法。方法分析总结1993年10月~2002年12月间的42例弥漫性轴索损伤患儿的临床表现及治疗方法。行多参数监测,维持体温、血氧分压及脑灌注压正常,保持水、电解质、酸碱平衡,给予综合治疗。结果随访1年,GOS1分5例,GOS2分3例,GOS3分2例,GOS4分4例,GOS5分28例。结论小儿弥漫性轴索损伤在小儿重型颅脑损伤中发病率较高,一般病情凶险,但小儿修复能力较强,通过积极治疗预后较好,大多无任何后遗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