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266篇
  免费   134篇
  国内免费   28篇
耳鼻咽喉   4篇
儿科学   3篇
妇产科学   5篇
基础医学   69篇
口腔科学   8篇
临床医学   178篇
内科学   141篇
皮肤病学   11篇
神经病学   17篇
特种医学   36篇
外科学   93篇
综合类   298篇
预防医学   262篇
眼科学   29篇
药学   105篇
  1篇
中国医学   128篇
肿瘤学   40篇
  2024年   27篇
  2023年   99篇
  2022年   52篇
  2021年   51篇
  2020年   74篇
  2019年   70篇
  2018年   86篇
  2017年   48篇
  2016年   54篇
  2015年   57篇
  2014年   121篇
  2013年   120篇
  2012年   116篇
  2011年   80篇
  2010年   65篇
  2009年   53篇
  2008年   61篇
  2007年   46篇
  2006年   32篇
  2005年   33篇
  2004年   18篇
  2003年   25篇
  2002年   15篇
  2001年   7篇
  2000年   3篇
  1999年   10篇
  1998年   2篇
  1997年   1篇
  1995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42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50 毫秒
11.
治疗阳痿,首先要明确产生阳痿的原因。阳痿的发病原因有精神心理因素和器质性病变两种。现代医学证明,阳痿多数属精神性,少数属器质性。其中最主要的原因是情感、心理、社会因素及性行为失控、性知识缺乏所致。精神心理因素所致的阳痿指在性生活时不能勃起,或在兴奋时不能勃起,或在进入阴道后松  相似文献   
12.
第二周期医院评审的特点及未来趋势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医院评审是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的一项重要工作。第二轮评审工作即将开展,介绍了新评审办法的重大变化及未来趋势。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经内镜逆行性胰胆管造影(endoscopic retrograde cholangiopancreatography,ERCP)联合内镜下括约肌切开术(endoscopic sphincterotomy,EST)致胰周假性动脉瘤的临床特点及防范措施。方法对我中心受理的胆总管结石并急性胆管炎行ERCP联合EST取石术致胰周假性动脉瘤1例的病例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本例因右上腹阵发性疼痛1 d入院。磁共振胰胆管造影明确诊断为胆总管下段结石伴急性胆管炎,遂行ERCP+EST取石术。术后第2天患者出现呕血、便血并逐渐加重,予止血、输血等治疗效果不佳,急行数字减影血管造影发现胰十二指肠动脉分支假性动脉瘤形成伴造影剂渗漏,行剖腹探查术+十二指肠降部切开探查术联合十二指肠乳头止血成形术+腹腔引流术,术后恢复良好出院。由此引发纠纷,法医认为医方的诊疗行为存在一定过失,对患者术后胰周假性动脉瘤形成致严重消化道出血、失血性休克等恶性后果的发生负有一定的责任。结论充分的术前准备、合理取石策略、全面术后监测等是避免胆道内镜术后医源性胰周假性动脉瘤形成和严重消化道出血的重要措施。  相似文献   
14.
正2017年2月28日,本院开展了首例经皮肝静脉永久超搏器植入手术。为了预防术后并发症的出现,围手术期护理起到了关键作用,现将该例手术围手术期护理介绍如下。1病例简析1.1患者李先教,性别:男,年龄:83岁,因"起搏器更换10+年,头昏4+天"于2017年2月23日11时00分来我科就诊,该患者20+年前因"III度房室传导阻滞"在当地医院行"人工心脏  相似文献   
15.
目的 对杜仲茶口服给予大鼠辅助降血脂功能进行评价,为该茶饮用于人体辅助降血脂的功能提供动物试验资料。方法 选择72只雄性SD大鼠,先按体重随机取12只作为正常对照组给予维持饲料,剩余60只动物给予模型饲料进行造模。2周后,根据TC水平选择48只随机分成模型对照组和供试品低、中、高剂量等4组。供试品各剂量组灌胃杜仲茶粉悬液,给药7、14、21、28、35、42 d称重。30、45 d分别测定血清总胆固醇(TC)、甘油三酯(TG)、高密度脂蛋白(HDL-C)、低密度脂蛋白(LDL-C)水平。结果 大鼠在给予模型饲料2周后,与正常对照比较,模型组血清TC和LDL-C值显著升高(P<0.01、P<0.01),大鼠混合型高脂血症动物模型建模成功。与模型组比较,给予供试品30 d时,供试品各剂量组显示有降低血脂趋势;45 d时,与模型组比较,供试品低、高剂量组血清中TC、LDL-C值显著降低(P<0.01、P<0.05)、(P<0.01、P<0.01),低、中和高剂量组TG值显著降低(P<0.01、P<0.01、P<0.01),同时,HDL-C值不显著低于模型组(P>0.05、P>0.05、P>0.05)。结论 杜仲茶粉以低剂量0.43 g/kg、中剂量组0.86 g/kg和高剂量组1.71 g/kg在灌胃给予SD大鼠30 d后,血清中TC、TG、LDL-C水平有降低的趋势。调整剂量为低剂量0.43 g/kg、中剂量组1.71 g/kg和高剂量组3.42 g/kg延长至给药45 d,杜仲茶粉对大鼠具有辅助降血脂作用。  相似文献   
16.
目的分析肺癌患者继发性肺结核CT影像特征表现,以提高对肺癌患者继发性肺结核的诊断准确率。方法回顾性分析42例肺癌患者继发性肺结核的CT影像特征,并与同期单纯的继发性肺结核患者64例的CT影像特征进行比较分析。结果肺癌患者继发性肺结核组团块影伴毛刺征、分叶征、棘状突起和胸膜凹陷征多于单纯继发性肺结核组,空洞、钙化和病灶周围的卫星灶少于单纯继发性肺结核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0.05),且单纯继发性肺结核组有明显的好发部位,而肺癌患者继发性肺结核组则无明显的规律。结论在区别结合病灶是肺癌患者继发性肺结核病灶还是单纯继发性肺结核病灶时,应发挥CT影像的优势,注意鉴别影像特点,并结合临床表现和实验室辅助检查,降低误诊和漏诊。  相似文献   
17.
目的研究白藜芦醇(resveratrol,Res)对人结肠癌细胞增殖的抑制作用及可能的分子机制。方法采用结晶紫染色和Western blot分析Res对HCT116细胞增殖的抑制作用;应用流式细胞术和Western blot分析Res对HCT116细胞凋亡的促进作用;利用TCF4/LEF萤光素酶报告质粒检测Res对Wnt/β-catenin信号转导的影响。采用Western blot和PCR分析Res对HCT116细胞内β-catenin表达水平的影响。结果与对照组相比,Res能抑制HCT116细胞增殖,下调PCNA蛋白水平;流式细胞术和Western blot检测结果均显示,Res能明显促进HCT116细胞凋亡;报告质粒分析结果显示,Res呈浓度依赖性降低TCF4/LEF报告质粒萤光素酶活性(Res为20μmol·L-1时,P<0.05;Res为40或80μmol·L-1时,P<0.01);Western blot和PCR分析结果显示,Res不仅明显降低HCT116细胞中β-catenin的蛋白水平,同时也下调β-catenin mRNA的表达水平。结论Res能抑制HCT116细胞增殖并促进凋亡,其机制可能至少与Res下调β-catenin mRNA表达,抑制Wnt/β-catenin信号转导有关。  相似文献   
18.
加强患者安全文化建设是改善医院患者安全管理水平的必经之路,因此,准确的了解医院的患者安全文化现状显得尤为重要。医院患者安全文化调查表(HSOPSC)是目前世界卫生领域中极具代表性和科学性的患者安全文化测评工具,本文通过对 HSOPSC 问卷的来源、内容和优势予以介绍,对其目前在我国的应用现状进行重点分析,并深入阐明其应用过程中的注意事项,以期为我国的患者安全文化测评工作提供一定的参考和借鉴。  相似文献   
19.
目的 基于中医血热证的病因,复合银屑病症状,建立银屑病病证结合的豚鼠复合模型。方法 采用多因素复合造模法,ig给予豚鼠复方热药造成血热证模型,豚鼠耳部皮肤涂抹5%盐酸普萘洛尔乳剂造成银屑病模型,从体征、血流变、肛温及耳部皮肤病理变化对模型进行评价,并采用消银片(2.1 g/kg)对其进行反证。结果 与对照组比较,模型组豚鼠出现典型的血热证银屑病症状,肛温明显升高(P<0.05、0.01),全血黏度低切(LS)、中切(MS)、高切(HS)值均显著升高(P<0.01),耳组织质量和厚度均显著增加(P<0.05、0.01);Baker评分及炎细胞浸润数显著升高(P<0.01);肉眼观察,模型组豚鼠耳部潮红,皮肤表面形成结痂,出现白色银屑,触之耳组织表面粗糙、质地变硬、厚度增加;镜检结果显示,模型组豚鼠皮肤角化过度形成较厚的结痂,颗粒层不完整,棘层显著增厚,表皮突下延,乳突伸长呈杵状,新生毛细血管不同程度增多且血管充血,伴有不同程度水肿及炎细胞浸润。与模型组比较,消银片组右耳厚度及质量,耳组织平均厚度及平均质量均显著下降(P<0.05);Baker评分及炎细胞浸润数均显著降低(P<0.05)。结论 豚鼠血热证银屑病模型既有银屑病的病理特征,又具有中医血热证的证候表现,是适用于中药的疗效评价和作用机制研究的实验动物模型。  相似文献   
20.
目的 制备载四苯基卟啉锌(TPZ)、葡萄糖氧化酶(GOD)与全氟戊烷的超声响应性纳米粒子(NP)TPZ-GOD NP,并评估其超声/光声双模态成像效果及介导声动力治疗(SDT)联合饥饿治疗小鼠结直肠癌的效果。方法 以薄膜水化法制备载TPZ及GOD的NP。观察TPZ-GOD NP基本特性,以紫外分光光度计检测其超声辐照下释放GOD量,以流式细胞仪检测结直肠癌CT-26细胞与TPZ-GOD NP共同孵育后细胞吞噬情况,于荧光显微镜下观察超声辐照后TPZ-GOD NP细胞毒性活性氧产生情况。检测TPZ-GOD NP增强体内外超声/光声双模态成像效果;观察TPZ-GOD NP介导SDT、饥饿治疗及二者联合对移植瘤小鼠模型的作用。结果 成功制备TPZ-GOD NP,颗粒呈球形,大小均一,平均粒径(262.10±62.92)nm。超声辐照后,GOD释放量随时间而增加。TPZ-GOD NP可被CT-26细胞吞噬,超声辐照后可产生大量细胞毒性活性氧;可发生液气相变,增强体内外超声造影效果。体外光声成像显示,TPZ-GOD NP光声信号值随浓度而呈线性增加。经尾静脉注射TPZ-GOD NP后,小鼠肿瘤区域内光声信号明显增强;SDT或饥饿治疗均可杀伤部分CT-26细胞,二者联合效果更佳。结论 制备TPZ-GOD NP具有超声响应性,可用于超声/光声双模态成像引导下声动力联合饥饿治疗小鼠结直肠癌。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