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9134篇
  免费   506篇
  国内免费   441篇
耳鼻咽喉   116篇
儿科学   147篇
妇产科学   65篇
基础医学   466篇
口腔科学   124篇
临床医学   1068篇
内科学   627篇
皮肤病学   254篇
神经病学   194篇
特种医学   299篇
外国民族医学   3篇
外科学   871篇
综合类   2577篇
预防医学   1014篇
眼科学   84篇
药学   976篇
  13篇
中国医学   843篇
肿瘤学   340篇
  2024年   63篇
  2023年   217篇
  2022年   167篇
  2021年   163篇
  2020年   219篇
  2019年   220篇
  2018年   211篇
  2017年   166篇
  2016年   197篇
  2015年   248篇
  2014年   426篇
  2013年   432篇
  2012年   509篇
  2011年   644篇
  2010年   611篇
  2009年   587篇
  2008年   525篇
  2007年   471篇
  2006年   464篇
  2005年   446篇
  2004年   407篇
  2003年   365篇
  2002年   305篇
  2001年   327篇
  2000年   280篇
  1999年   182篇
  1998年   191篇
  1997年   155篇
  1996年   120篇
  1995年   141篇
  1994年   115篇
  1993年   80篇
  1992年   41篇
  1991年   53篇
  1990年   55篇
  1989年   52篇
  1988年   38篇
  1987年   35篇
  1986年   38篇
  1985年   18篇
  1984年   19篇
  1983年   24篇
  1982年   19篇
  1981年   14篇
  1980年   8篇
  1979年   5篇
  1974年   2篇
  1965年   1篇
  1961年   1篇
  1959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51.
外伤性脑梗死62例分析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的:探讨外伤性脑梗死的病因病理及诊断治疗。方法:总结其临床特点及治疗方法,分析其预后。结果:62例出院时GOS评分评价:良好39例,中残13例,重残4例,植物状态3例,死亡3例。结论:本病是由于颅脑损伤后颅内压增高引起的脑血流量减少、脑组织移位,致使脑血管移位、牵拉、扭曲;蛛网膜下腔出血所致的脑血管痉挛;脑血管内膜损伤释放组织凝血酶原促进凝血系统;以及受基底节区血管解剖特点、儿童生理特性等多种因素影响所致。其治疗为迅速降颅压,清除颅内血肿,合理应用激素、钙离子拮抗剂、促进脑细胞代谢药,扩容、抗凝、溶栓及高压氧等治疗,预后较好。  相似文献   
52.
我院在1997年1~7月,为两例顽固性室性快速心律失常患者分别植入了第三代植A型心律转复除颤器(ICD),植入后分别随访了11和18个月,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53.
1993年1月以来,我院手术室采用了碘伏作为眼科术前常规皮肤消毒方法,经过47例眼科手术患者的临床观察,效果满意。其中内眼手术18例,外眼手术29例,包括:人工晶体置入术、视网膜裂孔封闭、巩膜外环扎术、青光眼、球内异物取出等,霉菌性眼内炎等,术后无一例感染,无一例过敏。  相似文献   
54.
本文探讨了ASA剂量与药效的关系及血ASA、SA药物浓度监测的临床意义,结果表明:(1)ASA剂量与6-keto-PGF_(1α)抑制率呈正相关(P<0.01),而与TXB_2及PAgR抑制率无相关性(P>0.1);(2)本文采用HPLC内标法同时测定血ASA和SA浓度,结果准确,方法简便;(3)当口服小剂量ASA防治CI时,监测血ASA和SA以调整ASA用药剂量的临床价值并非十分重要。  相似文献   
55.
为探讨曲格列酮(troglitazone,TGZ)对人卵巢颗粒细胞芳香化酶(P450arom)活性的调节作用,以不同剂量的TGZ和(或)维甲酸类X受体(RXR)激动剂(LG100268,LG)处理来源于体外受精患者的卵巢颗粒细胞24h,然后测定细胞的芳香化酶活性和P450arom mRNA水平。结果发现,TGZ处理颗粒细胞24h可引起剂量依赖性的芳香化酶活性下降;LG单独作用可以抑制芳香化酶活性,但与TGZ合用对芳香化酶的抑制作用更明显;RT-PCR结果显示,随着芳香化酶活性的下降,P450arom mRNA表达水平也降低。表明TGZ可能是通过过氧化物酶体增殖物激活受体γ(PPARγ):RXR异二聚体组成的核受体系统直接抑制卵巢颗粒细胞芳香化酶活性。  相似文献   
56.
甲氨喋呤联合中药保守治疗异位妊娠50例分析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本院应用甲氨喋呤联合中药保守治疗异位妊娠50例,取得了较好疗效,现总结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57.
本文报告了地卡因、利多卡因、布比卡因一针法颈丛阻滞麻醉579例的总结分析。四组不同药物配比成功率在88.8%~98.3%,肯定了该法的安全、满意及简便,提出了较大手术适应范围。分析了失败及并发症产生的可能原因及其改进措施。比较不同麻醉配比各组的效果。第一组0.15%地卡因+1%利多卡因,第二组1.2%~1.5%利多卡因和第四组0.375%布比卡因成功率在97%~98.3%,基本相同。而第三组0.2%地卡因成功率88.8%,有显著差异。布比卡因持续时间最长,术后也有镇痛作用,未发现有呼吸抑制现象,值得进一步推广。  相似文献   
58.
目的:了解BDNF在挤压伤脊髓背角的表达变化.方法:用本室建立的成年SD大鼠(T13-L1)脊髓挤压伤模型,分别于术后24h,7h,21h处死动物并设正常对照组,取L3节段脊髓制作20μm厚冰冻连续切片,用抗BDNF抗体按ABC法行免疫组织化学染色.观察挤压伤位点尾侧端(L3)背角BDNF免疫反应物的分布,记录其免疫反应强度,计数其免疫阳性神经元和胶质细胞数.结果:BDNF的阳性反应物主要分布于正常脊髓背角的神经元和胶质细胞.术后24h,BDNF的免疫反应强度较正常者明显增强并维持至7h(P<0.05),术后21h又进一步增强并高过术后24h者水平(P<0.01).BDNF的免疫阳性细胞数则从术后24h至21h进行性增加(P<0.01).结论:脊髓挤压伤后早期,BDNF在损伤位点尾侧端背角的表达明显增加,提示BDNF在脊髓挤压伤的早期反应中可能起作用.  相似文献   
59.
免疫层析试验与镜检法、聚合酶链反应诊断疟疾的比较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目的 评价免疫层析试验 (ICT)诊断疟疾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 以镜检法和聚合酶链反应 (PCR)为对照 ,同时用ICT检测 89份门诊可疑疟疾感染患者的血标本。结果 ICT与镜检法和PCR比较 ,阳性检出符合率分别为 93 .4 %和 86.4 % ;敏感性分别为 90 .16%和 83 .3 3 % ;特异性分别为92 .86%和 91.3 0 %。当虫体密度 >10 0个 / μl时 ,ICT的敏感性为 10 0 % ,虫体密度 <10 0个 / μl时 ,敏感性为 72 .73 % ,虫体密度 <5 0个 / μl时 ,敏感性降低到 66.67%。 结论 ICT适用于疟疾检测的初筛 ,但尚不能完全替代镜检法  相似文献   
60.
阳萎古称阴痿,最早见于《灵枢·本神篇》“阴痿由命门火衰,下焦虚寒之故”,查阅近代中医名家治疗阳萎的资料,均以温补肾阳,疏肝化瘀为主要治则,著名中医临床学家施今墨、祝堪予、潘澄澹等认为阳萎以肾阳虚为主,偶见肝气郁结,主要用药仙茅、仙灵脾、阳起石、鹿角胶、蜂房,蛇床子等。肝气郁结用柴胡疏肝汤和达郁汤等(柴胡、白芍、枳壳、香附、陈皮、炙甘草、炒山栀、煨姜、刺蒺藜、橘叶、枸杞子、菟丝子、远志、菖蒲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