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90篇
  免费   12篇
  国内免费   2篇
耳鼻咽喉   1篇
儿科学   2篇
妇产科学   1篇
基础医学   2篇
临床医学   3篇
内科学   5篇
皮肤病学   1篇
神经病学   1篇
特种医学   1篇
外科学   3篇
综合类   24篇
预防医学   5篇
药学   28篇
中国医学   1篇
肿瘤学   26篇
  2015年   1篇
  2013年   1篇
  2012年   4篇
  2011年   1篇
  2010年   3篇
  2009年   2篇
  2008年   5篇
  2007年   11篇
  2006年   22篇
  2005年   17篇
  2004年   16篇
  2003年   1篇
  2002年   4篇
  2001年   1篇
  1997年   3篇
  1996年   3篇
  1994年   2篇
  1992年   5篇
  1983年   1篇
  196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81.
南蛇藤素对肿瘤血管的抑制作用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下载免费PDF全文
 目的 探讨南蛇藤素对肿瘤血管抑制作用。方法 通过建立动物肿瘤模型,对南蛇藤素予以实验治疗,结合免疫组化,检测其抑瘤率和肿瘤内血管密度,以及瘤体VEGF和bFGF的表达的改变。结果 南蛇藤素具有明显的抑制S180肉瘤作用,其3rag/kg剂量组抑瘤率达46.86%,与5-Fu联用抑瘤率达60.2%,联合给药组和南蛇藤素3mg/kg剂量组的微血管密度、VEGF、bFGF的表达均明显低于对照组间和5-Fu组,差异有显著性(P〈0.01)。结论 南蛇藤素对小鼠S180肉瘤血管有一定的抑制作用,降低VEGF、bFGF的表达可能是其抑制肿瘤血管形成的机制之一。  相似文献   
82.
不明原因不孕症子宫内膜上皮钙黏素的表达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上皮钙黏素(E-cadherin)在人子宫内膜组织中的表达与不明原因不孕症的关系。方法:采用免疫组化SP法,检测35例正常及41例不明原因不孕症子宫内膜E-钙黏素的表达水平。结果:正常组各期子宫内膜腺上皮均见E-钙黏素的表达,且在分泌中期达到高峰;增生期未见间质细胞的表达,但在分泌中期表达最强。不孕组增生期腺上皮E-钙黏素仅有弱表达,分泌期表达显著增加(P <0.05)。分泌中期与早、晚期比较,差异无显著性(P >0.05);分泌期部分间质细胞少量表达,无统计学意义。结论:E-钙黏素在人子宫内膜腺上皮和间质细胞规律性表达,其表达异常,可能是导致不孕的重要原因。  相似文献   
83.
非小细胞性肺癌中Fas相关死亡结构域蛋白的表达及意义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 :探讨Fas相关死亡结构域蛋白 (Fas associateddeathdomainprotein ,FADD)在非小细胞性肺癌(non smallcelllungcancer,NSCLC)中的表达及意义。方法 :免疫组化SP法检测 6 2例NSCLC及 1 3例癌旁正常肺组织FADD蛋白表达 ,TUNEL法检测NSCLC中癌细胞凋亡。结果 :NSCLC中 ,FADD蛋白阳性表达率为 80 .6 %(5 0 / 6 2 ) ,低于正常肺组织 (1 0 0 % ,1 3/ 1 3) ,但两者差异无显著性 (χ2 =1 .73,P >0 .0 5 )。癌组织中FADD表达多呈中度或强阳性 (36 / 6 2 ) ,正常肺组织FADD表达多呈弱阳性 (1 1 / 1 3) ,癌组织FADD表达程度高于非癌肺组织 (χ2 =7.84 5 ,P <0 .0 5 )。NSCLC中FADD表达与肿瘤的分化程度有关 ,低分化的肿瘤FADD表达减少 (P <0 .0 5 ) ,但与患者性别、年龄、肿瘤分期及是否转移无关 (P >0 .0 5 )。所有标本均可检测到癌细胞的凋亡 ,FADD表达水平与癌细胞凋亡程度之间呈显著正相关 (rs=0 .380 ,P <0 .0 1 )。结论 :FADD表达异常在NSCLC的发展中可能起着重要作用 ,FADD表达水平与NSCLC细胞凋亡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84.
目的 探讨P504s、P63和Ck34β E12联合免疫组织化学染色在前列腺良、恶性病变鉴别诊断中的价值.方法 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方法观察P504s、P63和Ck34βE12在73例不同前列腺疾病中的表达情况.结果 P504s在前列腺癌(PC)、前列腺非典型腺瘤性增生(AAH)、高级别前列腺上皮内瘤(HGPIN)、低级别前列腺上皮内瘤(LGPIN)、和良性前列腺增生(BPH)中的阳性率,PC组明显高于AAH、LGPIN和BPH组(P〈0.01),与HGPIN组之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132);P63和Ck34βE12在AAH、LGPIN和BPH中均为阳性染色,而在PC中均为阴性,在5例HGPIN中4例为阳性,PC组表达率明显低于其他病变组(P〈0.01);P504s协同P63或Ck3βE12阴性两种标记表达在前列腺癌与其他前列腺病变之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 利用P504s、P63和Ck34βE12联合检测有助于提高PC诊断的准确率.  相似文献   
85.
目的探讨胃癌中细胞外基质Tenascin(TN)表达的影响因素,为今后相关研究提供依据。方法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方法检测105例胃癌患者中的TN表达,并应用SPSS18.0软件,对临床资料进行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 Tenascin表达(+)78例,(-)27例;以Tenascin表达为应变量,以临床资料(年龄、性别、贫血程度、HP感染、肿瘤大小、淋巴结转移、临床分期、浸润程度、组织学类型、胃癌的Borrmann分型、胃癌部位、分化程度和癌胚抗原)为自变量,经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得出:贫血程度、淋巴结转移、浸润程度、分化程度、癌胚抗原是影响Tenascin表达的最主要因素。结论胃癌中的TN表达受多种因素的影响,但是否有相互协同作用尚待进一步研究。  相似文献   
86.
目的 :研究p6 3蛋白的表达与非小细胞肺癌临床病理学特征的关系。方法 :随机收集非小细胞肺癌标本 4 0例 (其中鳞癌 18例、腺癌 2 2例 ;15例伴淋巴结转移 ,2 0例无淋巴结转移 )及 7例肺癌患者正常肺组织标本 ,采用免疫组织化学S P法检测p6 3蛋白的表达并结合肺癌的临床病理学特征进行分析。结果 :p6 3蛋白的表达在非小细胞肺癌细胞和正常支气管粘膜上皮细胞中定位于细胞核 ,呈棕黄色。在肺鳞癌、肺腺癌、正常支气管粘膜上皮细胞中 ,p6 3阳性表达率分别为 77.8% (14 18)、2 7.3% (6 2 2 )、2 8.6 % (2 7) ,肺鳞癌分别与肺腺癌和正常支气管粘膜上皮相比较差异均有高度显著性 (P <0 .0 1) ;而肺腺癌和正常支气管粘膜上皮比较差异无显著性 (P >0 .0 5 ) ;p6 3蛋白表达与非小细胞肺癌分化程度、临床分期、淋巴结转移无统计学意义。结论 :p6 3蛋白在肺鳞癌中表达明显上调。  相似文献   
87.
目的研究端粒酶基因hTR在乳腺癌组织和乳腺纤维腺瘤中的表达及意义。方法应用原位杂交的方法检测端粒酶基因hTR在30例乳腺癌和25例乳腺纤维腺瘤中的表达。结果30例乳腺癌中hTR表达阳性率为90%,25例乳腺纤维腺瘤中为16%,乳腺癌组织中hTR的表达与乳腺纤维腺瘤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1)。乳腺癌组织中hTR的表达与肿瘤分型、淋巴结转移、肿瘤大小无相关性(P>0.05)。结论端粒酶基因hTR表达检测在乳腺癌诊断中有一定价值。  相似文献   
88.
 目的
探讨caveolin-1和cathepsin D蛋白在非小细胞肺癌(non-small cell lung carcinoma,NSCLC)中的表达及其与微血管密度(microvessel density,MVD)及临床病理特征之间的关系。方法用免疫组织化学法检测caveolin-1和cathepsin D在86例NSCLC和20例癌旁肺组织中的表达,以及CD34在NSCLC中的表达,并对MVD计数。结果caveolin-1在NSCLC组织中表达率显著低于癌旁肺组织(P=0.000);而cathepsin D在NSCLC组织中表达率显著高于癌旁肺组织(P=0.024)。caveolin-1和cathepsin D的表达均与TNM分期(P1=0.001;P2=0.008)和淋巴结转移有关(P1=0.032;P2=0.001)。caveolin-1和cathepsin D阳性病例的MVD值明显高于阴性病例(P=0.000)。caveolin-1与cathepsin D在NSCLC中呈正相关(r=0.307;P=0.004)。结论caveolin-1在肺癌中具有双重作用;caveolin-1、cathepsin D高表达可能刺激间质内微血管密度增高,共同促进肺癌的侵袭和转移。  相似文献   
89.
目的:研究硒蛋氨酸对肝癌细胞株SMMC7402生长的影响及其作用机制。方法:采用MTT比色法、流式细胞术、DNA片段分析法,研究硒蛋氨酸对肝癌SMMC7402细胞生长、增殖及凋亡的影响。结果:硒蛋氨酸呈时间-剂量依赖性方式抑制SMMC7402细胞生长增殖;G1期前出现亚倍体凋亡峰,细胞阻滞于G0/G1期;DNA电泳出现特征性凋亡梯带。结论:硒蛋氨酸可抑制肝癌细胞株SMMC7402的生长增殖,诱导细胞凋亡。  相似文献   
90.
皮肌炎伴发恶性肿瘤82例临床分析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的 了解皮肌炎伴恶发性肿瘤患者的临床特征。方法 对近 2 0年住院的 82例皮肌炎伴发恶性肿瘤患者进行临床分析。结果  82例均伴发恶性肿瘤的患者 ,以 3 0岁~年龄段的发生率较高 ,上皮组织来源的肿瘤占绝大多数 ,其中鼻咽癌最常见。皮肌炎多出现在恶性肿瘤发生之前 ,时间为 1~ 6个月 ,但也可两者同时发生或恶性肿瘤先于皮肌炎发生。其中 2 6例死亡 ,5 6例患者经手术治疗肿瘤后 ,皮肌炎症状明显好转甚至完全消失。结论 皮肌炎与恶性肿瘤关系密切 ,对于 3 0岁~年龄段的皮肌炎患者 ,应该尽量寻找恶性肿瘤并进行治疗。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