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33篇
  免费   27篇
  国内免费   16篇
耳鼻咽喉   4篇
儿科学   1篇
妇产科学   2篇
基础医学   36篇
口腔科学   1篇
临床医学   71篇
内科学   25篇
皮肤病学   3篇
神经病学   1篇
特种医学   2篇
外科学   9篇
综合类   128篇
预防医学   64篇
眼科学   7篇
药学   50篇
中国医学   58篇
肿瘤学   14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15篇
  2022年   10篇
  2021年   10篇
  2020年   15篇
  2019年   18篇
  2018年   12篇
  2017年   8篇
  2016年   8篇
  2015年   7篇
  2014年   18篇
  2013年   39篇
  2012年   27篇
  2011年   31篇
  2010年   21篇
  2009年   13篇
  2008年   24篇
  2007年   19篇
  2006年   22篇
  2005年   26篇
  2004年   36篇
  2003年   27篇
  2002年   22篇
  2001年   5篇
  2000年   12篇
  1999年   7篇
  1998年   3篇
  1997年   1篇
  1996年   4篇
  1994年   5篇
  1993年   5篇
  1990年   1篇
  1989年   2篇
  1985年   1篇
  1982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47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71.
目的 探讨阿帕替尼治疗卵巢癌术后复发铂类耐药的临床价值.方法 选择2017年10月至2019年3月期间邢台市人民医院66例卵巢癌术后复发铂类耐药的病人作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阿帕替尼联合化疗组、化疗组及阿帕替尼单药组,各22例.其中联合化疗组给予阿帕替尼+多西他赛(或吉西他滨)治疗,4个周期后阿帕替尼单药维持...  相似文献   
72.
妊娠期高血压综合症(妊高症)是妊娠期特有的疾病,该病严重危及孕妇和胎儿健康。虽然国内外不少学者就病因、胎盘病理诊断及治疗等多个方面进行了研究,但现今仍缺乏有效的防治措施。胎儿电子监护的应用,能及时监测妊娠晚期胎儿宫  相似文献   
73.
背景:丝素蛋白是从蚕丝中提取的天然高分子纤维蛋白,其具有良好的理化特性及生物相容性。而目前国内外有关再生多孔丝素膜植入体内后对T淋巴细胞的激活作用研究未见报道。目的:观察再生多孔丝素膜植入大鼠局部创面后对外周血单个核细胞、脾脏及胸腺中T淋巴细胞的激活作用。方法:切除SD大鼠背部皮肤建立2cm×2cm创面,随机分为2组:实验组覆盖经预处理的再生多孔丝素膜,将已切除皮肤的表皮盖在丝素膜上进行缝合,对照组仅覆盖自身表皮层。于术后第3,14,28,56,90天观察创面愈合及丝素膜的残留情况,采用双色免疫荧光及流式细胞术分析大鼠外周血、脾脏及胸腺中CD3+CD25+/CD3+T细胞百分率。结果与结论:植入早期,两组均可见局部、轻微的炎症细胞浸润,主要为淋巴细胞;至28d后,炎症细胞逐渐减少,并且在整个动态观察过程中,两组结果一致。实验组外周血中活化T细胞在14d之前呈一过性升高,随后开始下降,至28d以后,活化T细胞水平趋于稳定,与对照组无明显差异(P>0.05);脾脏与胸腺T细胞均有少量活化,随后即开始下降并趋于稳定,胸腺中CD3+CD25+/CD3+T细胞的阳性率较脾脏微高,与对照组均无明显差异(P>0.05)。说明再生多孔丝素膜对T淋巴细胞的激发作用较小,引发机体细胞免疫应答的能力较弱。  相似文献   
74.
背景:丝素蛋白是从蚕丝中提取的天然高分子纤维蛋白,其具有良好的理化特性及生物相容性。而目前国内外有关再生多孔丝素膜植入体内后对T淋巴细胞的激活作用研究未见报道。 目的:观察再生多孔丝素膜植入大鼠局部创面后对外周血单个核细胞、脾脏及胸腺中T淋巴细胞的激活作用。 方法:切除SD大鼠背部皮肤建立2 cm×2 cm创面,随机分为2组:实验组覆盖经预处理的再生多孔丝素膜,将已切除皮肤的表皮盖在丝素膜上进行缝合,对照组仅覆盖自身表皮层。于术后第3,14,28,56,90天观察创面愈合及丝素膜的残留情况,采用双色免疫荧光及流式细胞术分析大鼠外周血、脾脏及胸腺中CD3+CD25+/ CD3+T细胞百分率。 结果与结论:植入早期,两组均可见局部、轻微的炎症细胞浸润,主要为淋巴细胞;至28 d后,炎症细胞逐渐减少,并且在整个动态观察过程中,两组结果一致。实验组外周血中活化T细胞在14 d之前呈一过性升高,随后开始下降,至28 d以后,活化T细胞水平趋于稳定,与对照组无明显差异(P > 0.05);脾脏与胸腺T细胞均有少量活化,随后即开始下降并趋于稳定,胸腺中CD3+CD25+/ CD3+T细胞的阳性率较脾脏微高,与对照组均无明显差异(P > 0.05)。说明再生多孔丝素膜对T淋巴细胞的激发作用较小,引发机体细胞免疫应答的能力较弱。  相似文献   
75.
青光眼滤过术是目前抗青光眼药物无法控制眼压时青光眼的首选手术方法 .但术后结膜下瘢痕形成导致滤过泡通道建立失败一直是困扰青光眼治疗的一个重要因素.目前抗眼表瘢痕形成药物的基础和临床研究虽取得了一定的成果,但寻求一种效率高、安全稳定的抗瘢痕药物仍是一个尚待解决的难题.本文就青光眼术后抗瘢痕形成药物的相关研究作一综述,着重...  相似文献   
76.
目的 对中医药一线联合多西他赛+奥沙利铂+卡培他滨(DOX)化疗方案对晚期胃癌患者的疗效及预后情况进行分析,评价该方法对晚期胃癌患者的生存影响.方法 选取216例晚期胃癌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根据治疗方案的不同将其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每组108例.试验组患者采取中医药一线联合DOX化疗方案进行治疗,对照组患者采取单纯DOX化疗方案进行治疗.对两组患者的近期疗效、生活质量、不良反应发生情况以及生存情况进行比较,运用统计学方法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治疗后试验组患者的客观缓解率(ORR)和疾病控制率(DCR)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试验组患者的生活质量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试验组患者恶心呕吐、腹泻、肝肾功能损伤、白细胞计数减少、血小板计数降低等不良反应的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试验组患者的中位无进展生存期(PFS)和总生存期(OS)均长于对照组(P﹤0.05).结论 中医药一线联合DOX化疗方案可提高晚期胃癌患者的生活质量,降低化疗产生的不良反应发生率,ORR及生存率均高于单纯DOX化疗方案.  相似文献   
77.
心血管疾病是导致人类死亡的主要原因之一,心血管疾病所引起人类死亡约占全球死亡总数的30%。microRNAs(miRNAs)是一类通过调节靶mRNA转录或转录后翻译诱导靶基因表达沉默而发挥广泛生物学作用的非编码RNA。近年来,大量研究表明:miRNAs在哺乳动物心血管系统中广泛表达并在多种心血管疾病的病理发生过程中发挥着关键的调节作用,包括心脏重构、缺血性心脏疾病以及心律不齐等。miRNAs在心血管疾病中如此广泛的作用为阐明心血管疾病的发病机制提供了新的视角并为心血管疾病的诊断与治疗提供了新的靶点。  相似文献   
78.
室性早搏是临床的常见病、多发病.室性早搏的病因复杂、既包括器质性,也包括功能性.西药抗心律失常药物潜在一定的致心律失常的副作用,因此在临床运用时比较棘手,而步长稳心颗粒既具有抗心律失常作用,又可以益气养阴,定悸复脉,活血化瘀,临床疗效满意.笔者在临床使用时获得一些经验,现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79.
正交试验优选黄连解毒汤的机器煎煮工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优选黄连解毒汤的机器煎煮工艺。 方法: 以黄芩苷、小檗碱和浸出物含量的综合评分为指标,通过单因素试验和正交试验考察浸泡时间、煎煮时间、煎煮温度对黄连解毒汤的机器煎煮工艺的影响,并与传统煎煮工艺进行比较。采用HPLC测定指标成分含量,色谱条件为YMC-Pack ODS-A色谱柱(4.6 mm×250 mm,5 μm),流动相甲醇-0.2%磷酸水溶液(47∶53),检测波长250 nm。 结果: 黄连解毒汤的最佳机器煎煮工艺为浸泡时间10 min,煎煮温度105℃,煎煮时间30 min,明显优于传统煎煮工艺。 结论: 优化的机器煎煮工艺稳定可靠,评价指标可控,为中药汤剂的机器煎煮工艺制定提供实验依据。  相似文献   
80.
目的对比观察常规吸痰与口腔持续低负压吸引在经口气管插管患者中的临床应用效果。方法将48例经口气管插管机械通气伴口腔分泌物过多的患者按入院顺序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24例。对照组行常规吸痰,采用常规气道护理;观察组在此基础上采取口腔持续低负压吸引。观察2组机械通气患者呼吸机相关性肺炎的发生率、面部皮肤破损情况、护理工作量。结果观察组患者呼吸机相关性肺炎的发生率、面部皮肤破损情况、护理工作量均少于对照组(P均<0.05)。结论对经口气管插管机械通气伴口腔分泌物过多的患者行口腔持续低负压吸引可有效降低呼吸机相关性肺炎的发生率,减少面部皮肤的破损及护理工作量,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