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92篇
  免费   5篇
  国内免费   7篇
基础医学   5篇
临床医学   18篇
内科学   54篇
特种医学   1篇
综合类   16篇
预防医学   3篇
药学   7篇
  2019年   1篇
  2016年   1篇
  2012年   1篇
  2011年   1篇
  2010年   2篇
  2009年   3篇
  2008年   8篇
  2007年   12篇
  2006年   7篇
  2005年   13篇
  2004年   9篇
  2003年   15篇
  2002年   10篇
  2001年   10篇
  2000年   7篇
  1999年   1篇
  1998年   1篇
  1997年   1篇
  1996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46 毫秒
71.
冠状动脉支架对完全闭塞与非闭塞病变的疗效比较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为比较冠状动脉支架对完全闭塞与非闭塞病变的即时结果和长期疗效,对516例(687处病变)行冠状动脉支架术的患者进行分析.将患者按手术部位的阻塞程度分为完全闭塞组(142例,160处病变)和非闭塞组(374例,527处病变),观察两组患者行冠状动脉支架术后的即时疗效及临床和造影复查的结果.结果显示完全闭塞组术前血管最小腔径显著小于非闭塞组(P<0.001),而术后两组没有统计学差异;临床并发症两组差异无显著性,影像学并发症完全闭塞组显著高于非闭塞组(6.1%比2.5%,P<0.05);完全闭塞组27.8%的病变可见再狭窄,非闭塞组23.7%的病变可见再狭窄,两组比较无显著性差异;随访临床事件完全闭塞组25.2%,非闭塞组22.7%,两组比较无显著性差异.以上结果表明冠状动脉支架对冠状动脉完全闭塞病变的即时结果和长期疗效均与非闭塞病变相近.  相似文献   
72.
时下生活节奏紧张,人们都比较忙,许多人平日得了感冒,往往喜欢自己在药店购买感冒药服用,省了到医院排队看病的麻烦,虽然这样做比较方便,但有时使用不当可能会带来严重后果。以下几种情况,提请大家谨慎: 一、大多数感冒药都含有非甾体解热消炎药成分,这些药物会损害人体的胃粘膜,轻者胃部不适,重者会导致胃出血有可能危及生命,特别在以前有胃病的人。笔者就曾接诊过许多因服用感冒药引起胃出血而要到医院进行抢救的病人,既增加了病人的精神负担,又付出了不必要的医  相似文献   
73.
可溶性CD40L对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患者近期预后的影响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近年来的研究表明,血清可溶性CD40L(sCD40L)信号通路参与了冠状动脉综合征(ACS)内的炎症反应调节,sCD40L水平与ACS的发生有关。本研究通过观察分析72例ACS患者sCD40L水平及其心血管事件发生率,以了解sCD40L水平对ACS近期预后的影响。一、材料与方法1.研究对象:72例住院ACS患者,男45例、女27例,年龄39~74(578±86)岁,其中不稳定性心绞痛(UA)42例、(AMI)30例。UA入选标准:心绞痛症状伴有ST段压低或T波改变和(或)肌钙蛋白阳性,但无心肌坏死的EKG及心肌酶学动态改变。凡有以下情况者予以剔除:(1)近期合并感染性疾病;(2)恶性…  相似文献   
74.
Cypher~(TM)支架治疗冠心病的疗效观察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目的评价雷帕霉素洗脱冠状动脉支架(CypherTM)应用于冠心病的临床疗效及再狭窄情况。方法选择接受CypherTM支架治疗的348例冠心病患者,观察术后即刻效果、术后6个月心脏性死亡、心肌梗死、再次血管重建及冠状动脉造影复查情况。病例中包括ST段抬高的急性心肌梗死86例,非ST段抬高的急性心肌梗死21例,不稳定型心绞痛149例,稳定型心绞痛92例。结果支架植入成功率99.3%,住院期间无死亡,术后出现急性和亚急性血栓各1例,1例晚期血栓致心肌梗死,1例心衰死亡,另有5例随访中进行了血管重建术,术后6个月主要心脏不良事件发生率2.9%。术后6个月56例冠状动脉造影复查的再狭窄率为7.1%(支架内为1.8%),支架内平均晚期管腔丢失为0.16mm(病变段内为0.20mm),靶病变重建率为5.4%。结论应用CypherTM支架治疗冠心病是安全和有效的,主要心脏不良事件发生率低,支架内再狭窄率和靶病变重建率明显低于普通金属支架。  相似文献   
75.
普伐他汀(pravastatin sodium,商品名:Mevalotin,美百乐镇,日本三共公司生产)是最新研制、开发的一种治疗高脂血症新药,该药的作用机制与其它他汀类药物类似,主要是通过竞争性抑制胆固醇合成中的限速酶HMG-CoA还原酶来降低血浆胆固醇水平。许多临床研究表明,普伐他汀降低高脂血症病人的血脂疗效高、安全性好,并能降低心血管事件。本试验主要是观察普伐他汀对中国高脂血症病人的临床疗效和安全性。1.病例选择和方法1.1病例选择 从6个中心共入选了144名高脂血症患者。对于停用降脂药物或开始饮食治疗4周以上,空腹总胆固醇仍  相似文献   
76.
冠心病患者血小板膜流动性水平变化及氟伐他汀干预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观察冠心病患者血小板膜流动性水平变化及氟伐他汀干预的影响。方法对30名健康人及68例冠心病患者采用荧光分光光度计测定荧光偏振度P′,以确定血小板膜流动性(PMF)的变化,同时测定观察对象的总胆固醇(TC)、甘油三酯(TG)、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的变化;对68例冠心病患者在服用氟伐他汀(40mg,每晚1次)8周后再次测定P′及血脂水平,并进行比较。结果冠心病组PMF水平较健康人组明显降低,而血脂(TC、LDL-C、TG)水平则明显升高,差异有显著性;冠心病组PMF水平与血浆TC、LDL—C水平呈显著负相关;冠心病伴高TC组的PMF水平低于不伴高TC组;氟伐他汀治疗8周后,冠心病组PMF及血脂代谢紊乱均较治疗前得到明显改善。结论冠心病患者PMF降低,氟伐他汀能改善冠心病患者PMF,对血小板膜具有保护和修复作用。  相似文献   
77.
非选择性 β受体阻滞剂 (兼有α受体阻滞作用 )卡维地洛能改善心力衰竭患者的症状和预后 ,但对老年反复严重心力衰竭的安全性如何报道较少 ,为此我们对 31例患者进行了初步观察 ,报道如下。1 资料与方法 1996年 10月至 2 0 0 0年 12月在我院门诊及住院的患者31例 ,曾多次因心  相似文献   
78.
[目的]探讨电子束CT(EBCT)造影对冠状动脉各节段病变诊断价值的差异.[方法]同期行选择性冠状动脉造影和EBCT冠状动脉造影检查的患者38例,对照选择性冠状动脉造影的结果计算EBCT造影检测冠状动脉各节段狭窄病变的准确性.[结果]①选择性冠状动脉造影可清晰显影的332个节段中,EBCT造影可清晰显示和评价占264段(79.5%),68段(20.5%)显影不清.左主干和前降支可评价节段的比例显著高于左回旋支和右冠状动脉(P<0.05或0.01),同一支血管中近段可评价的比例显著高于远段(P<0.05或0.01).②EBCT造影检测节段病变总的敏感性、特异性、准确性、阳性和阴性预测值分别为81.0%、95.9%、93.6%、79.1%和96.4%;EBCT造影对诊断左主干和左前降支各节段病变的价值高于左回旋支和右冠状动脉,检测冠状动脉近段病变的价值高于远段.[结论]电子束CT冠状动脉造影对冠状动脉的评价和病变检测受解剖部位和血管大小的影响,检测左主干和左前降支各节段病变的价值高于左回旋支和右冠状动脉,对冠状动脉近段病变的诊断价值高于远段.  相似文献   
79.
目的探讨血管紧张素-(1-7)[Ang-(1-7)]对压力负荷增高大鼠血管紧张素Ⅱ及受体的影响。方法采用腹主动脉缩窄术制成压力负荷增高大鼠模型,45只SD大鼠随机分为假手术组、模型对照组、Ang-(1-7)治疗组。Ang-(1-7)治疗组大鼠通过颈静脉插管和置入式微量泵,持续给予Ang-(1-7),剂量为25μg·kg-1·h-1,共4周。假手术组和模型对照组经微量泵只给予同量的生理盐水。术后4周检测大鼠左心室重量/体重比、血浆及心肌血管紧张素Ⅱ浓度、并采用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检测左心室心肌血管紧张素Ⅱ1型(AT1)、2型(AT2)受体mRNA的表达水平。结果与假手术组比较,模型对照组术后4周心肌血管紧张素Ⅱ浓度及心肌AT1受体mRNA的表达水平明显增高,左心室重量/体重比也明显增高;与模型对照组比较,Ang-(1-7)治疗组术后4周血浆及心肌血管紧张素Ⅱ浓度无明显变化,但心肌中AT1受体mRNA的表达水平降低,左心室重量/体重比也明显降低。心肌中AT2受体mRNA的表达在3组中无明显差异。结论外源性Ang-(1-7)可减轻压力负荷增高所致的心肌肥厚,可能与它抑制心肌中AT受体表达有关。  相似文献   
80.
目的 探讨血管紧张素(1-7)[Ang-(1-7)]对急性心肌梗死再灌注血清一氧化氮(NO)水平及心肌微血管完整性的影响.方法 新西兰雄性大白兔30只,随机分成以下3组:假手术组、缺血再灌注(I-R)对照组和Ang-(1-7)治疗组,每组10只.Ang-(1-7)治疗组经置入式微量泵持续颈静脉给予Ang-(1-7)(25 μg·kg-1·h-1)3 d.假手术组和I-R对照组经微量泵只给予等量的生理盐水.每组均在3 d预处理后,冠状动脉左前降支结扎2 h,再灌注2 h.测定缺血前、后和再灌注2 h时血清NO含量及光镜下心肌灶性出血发生率的变化,并采用氯化三苯四唑(TTC)染色观察心肌梗死范围.结果 心肌缺血前Ang-(1-7)治疗组NO已显著升高(P<0.01);心肌缺血后2 h时,各组NO均比缺血前显著降低(P<0.01),但Ang-(1-7)治疗组比I-R对照组显著增高(P<0.01);再灌注2 h后,各组NO均比缺血2 h时进一步降低,但Ang-(1-7)治疗组仍比I-R对照组显著增高(P<0.01).心肌灶性出血发生率在I-R对照组为65.00%,而Ang-(1-7)治疗组为27.50%(P<0.01).心肌梗死面积在I-R对照组为(28.70±5.45)%,而Ang-(1-7)治疗组为(15.46±4.32)%(P<0.01).结论 静脉持续给予Ang-(1-7)能提高急性心肌梗死再灌注时血清NO水平,可保护心肌微血管的完整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