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69篇
  免费   18篇
  国内免费   14篇
儿科学   1篇
妇产科学   4篇
基础医学   17篇
口腔科学   1篇
临床医学   99篇
内科学   22篇
皮肤病学   2篇
神经病学   2篇
特种医学   8篇
外科学   12篇
综合类   139篇
预防医学   35篇
眼科学   3篇
药学   96篇
中国医学   57篇
肿瘤学   3篇
  2024年   8篇
  2023年   25篇
  2022年   9篇
  2021年   14篇
  2020年   17篇
  2019年   13篇
  2018年   11篇
  2017年   6篇
  2016年   5篇
  2015年   14篇
  2014年   17篇
  2013年   12篇
  2012年   21篇
  2011年   20篇
  2010年   35篇
  2009年   32篇
  2008年   39篇
  2007年   18篇
  2006年   19篇
  2005年   15篇
  2004年   28篇
  2003年   10篇
  2002年   10篇
  2001年   14篇
  2000年   15篇
  1999年   15篇
  1998年   13篇
  1997年   6篇
  1996年   19篇
  1995年   9篇
  1994年   3篇
  1993年   2篇
  1992年   3篇
  1991年   2篇
  1979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50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1.
目的 探讨心理干预对首次血液透析患者心理焦虑及透析不良反应的影响.方法 选择2010年1月~2011年5月在我院进行首次透析的患者80例,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每组40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方法,实验组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予以针对性的心理干预.结果 两组透析前均存在明显焦虑,心理干预后实验组焦虑水平显著低于对照组,且透析不良反应明显少于对照组(P<0.01,P<0.05).结论 对首次血液透析患者进行心理干预能明显降低患者的焦虑程度,同时可有效减轻透析过程中的不良反应,使患者以积极的心态接受治疗.  相似文献   
12.
在临床工作中,经常静滴加有胰岛素的液体,由于操作不当,导致添加胰岛素剂量不准确,造成低血糖反应发生或糖尿病血糖控制不良。2006-01/2006-12某院某科住院患者输注极化液(高渗葡萄糖和10%氯化钾合并胰岛素配制)23例,其中发生低血糖反应4例,均由于添加胰岛素方法不当和医务人员的疏忽,使胰岛素剂量不准确,影响了血糖值。现对静脉滴注含胰岛素液体的护理探讨如下。1抽取胰岛素剂量要准大多数胰岛素含量为40U,  相似文献   
13.
抗菌药物使用的多变量监控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目的 建立基于多变量数据分析(multivariate data analysis,MVA)的抗菌药物监控模型,为规范临床抗菌药物的合理使用提供依据。方法 提取浙江省立同德医院住院患者2011—2013年共12个季度81种抗菌药物的用药频度(defined daily doses,DDDs)数据,建立主成分分析(principal component analysis,PCA)模型。通过构建得分图和X区块模型距离(distance to model X block,DModX)控制图,结合变量贡献图,对不同季度的抗菌药物进行监控,评价季度一致性,分析导致异常的原因。结果 2011年第4季度和2012年、2013年4个季度抗菌药物DDDs的一致性较好。2011年第1~3季度的DModX统计值超出了控制限,主要原因为3种特殊使用级抗菌药物(头孢噻利、夫西地酸、去甲万古霉素)、8种限制使用级抗菌药物(头孢米诺、哌拉西林/舒巴坦、阿莫西林/舒巴坦、呋苄西林、头孢丙烯、头孢唑肟、异帕米星、奥硝唑)和4种非限制使用级抗菌药物(氯唑西林、头孢氨苄、头孢羟氨苄、头孢噻肟)的DDDs偏高。结论 本研究证明了MVA在抗菌药物监控中的有效性,为临床抗菌药物监控提供新的方法。  相似文献   
14.
张美玲 《山东医药》2007,47(3):73-74
2006年1~6月,我们将小剂量丙泊酚复合芬太尼麻醉应用于人工流产(人流)手术中,取得了较好的效果。现报告如下。临床资料:选择自愿要求实施无痛人流术的早孕妇女200例(丙泊酚组),年龄17~42岁,体质量39~75 kg,妊娠38~79d。既往无心血管疾病史,无严重呼吸功能不全,无肝肾功能不全及急性支气管炎,无生殖道急性感染。另选同等条件的早孕妇女200例为对照组(未采用任何镇痛方法进行人流术)。两组的年龄、孕周、孕产次及体质量等均无统计学差异(P>0.05)。方法:①丙泊酚组:术前禁食水4 h,建立静脉通道,记录术前、术中及术后患者的收缩压(SBP)、舒张…  相似文献   
15.
目的研究老年脑梗塞患者脑血流动力学及脑血流量(CBF)。方法随机选择73例老年及50例非老年患者,同时做TCD及133Xe吸入法测定CBF。结果发现老年组患者TCD主要表现为病灶区血流速度降低,共63例,占86.3%;非老年组则为23例,占46.0%,2组比较,P<0.01;2组血流速度降低均与相应CBF降低呈正相关,在老年组r=0.94,P<0.01,非老年组r=0.88,P<0.01;脑梗塞病灶大则血流速度、CBF降低者多。结论老年脑梗塞患者血流速度降低与脑血流量减少有良好的一致性,TCD可作为评价CBF的有效手段。  相似文献   
16.
目的:总结内蒙古自治区2010年到2018年新生儿遗传代谢病筛查以来苯丙酮尿症(PKU)和先天性甲状腺功能减低症(CH)的筛查情况,与全国多地的筛查情况对比,探讨内蒙古地区新生儿遗传代谢病筛查存在的问题及未来发展对策。方法:由内蒙古自治区新生儿疾病筛查中心获得PKU和CH的筛查数据。所有筛查对象在出生后72h针刺足跟采血。PKU采用时间分辨免疫荧光法测定血液苯丙氨酸浓度,CH筛查采用时间分辨免疫荧光分析法测定促甲状腺素浓度。结果:内蒙古2010年至2018年期间,共对834868例新生儿进行了PKU和CH筛查,平均筛查率为42.77%,PKU和CH初筛阳性召回率为84.02%和85.02%,共检出患儿106例(确诊率为1/7876),检出CH患儿207例(确诊率为1/4033)。与国内多地比较,内蒙古地区筛查覆盖率和召回率相对较低,PKU发生率相对较高,CH发生率相对较低。结论:内蒙古自治区新生儿疾病筛查有效预防了PKU和CH导致的出生缺陷,目前筛查覆盖度和召回复查率与国内大部分地区相比较低,应加强管理和宣传,通过多种途径提高新生儿疾病筛查率和复查率。  相似文献   
17.
测试6~8岁儿童心脏结构和功能指标及其与其体表面积变化的规律,为儿童心脏结构功能和体型方面的研究提供依据.方法 选取1 440名(男、女生各720名)6~8岁儿童,对所有受试儿童进行身高、体重测量,利用Stevenson公式计算体表面积.选用彩色多普勒超声诊断仪,对左心室结构、功能类指标进行测量.结果 儿童左心室结构类指标[左室室间隔舒张末期厚度(IVSd)、左室室间隔收缩末期厚度(IVSs)、左室舒张末期内径(LVIDd)、左室收缩末期内径(LVIDs)、主动脉内径(AOD)等],左心室功能类指标[左室舒张末期容积(EDV)、左室收缩末期容积(ESV)、心输出量(CO)、每搏量(SV)等]均与年龄、体表面积、胸围呈正相关,其中年龄与AOD,EDV,SV有较强的相关性(r值分别为0.490,0.313,0.401,P值均<0.01),体表面积与LVIDd,AOD,EDV,SV相关性也较强(r值分别为0.416,0.435,0.414,0.392,P值均<0.01).心率、心指数与年龄、体表面积、胸围均呈负相关;而左心室功能类指标如射血分数(EF)、短轴缩短率(FS)与年龄、体表面积、胸围无相关性(P值均>0.05).心脏结构和功能类指标LVIDd,LVIDs,LVPWd,LVPWs,AOD,EDV,CO,SV,CI等,男生均大于女生,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值均<0.01).结论 6~8岁儿童少年年龄、体表面积、胸围与心脏功能大部分指标之间存在相关性,且指标之间存在性别差异.  相似文献   
18.
目的:评价质子泵抑制剂(PPIs)与H2受体拮抗剂(H2RAs)预防急性心肌梗死(AMI)后应激性溃疡(SU)的安全性和有效性。方法按照既定的检索策略,全面检索PubMed Central、CNKI、万方等数据库的相关文献(1992年~2013年12月),收集所有相关的随机对照试验。由两位研究者独立地对纳入试验进行质量评价和资料提取,并交叉和核对。如有分歧,通过讨论解决。以SU的发生率、死亡率和不良反应发生率为结局指标评价药物预防AMI后SU的效果和安全性。采用RevMan 5.2软件进行Meta分析。结果共检索到6个临床试验,共计948例患者,符合纳入标准。纳入试验的方法学质量高低不齐,提取数据后进行Meta分析或描述性分析。PPIs与H2RAs的应用可降低AMI后SU发生率[OR=0.22,95%CI(0.12,0.38),P<0.01];PPIs、H2RAs与对照组比较,死亡率的发生率[OR=0.76,95%CI(0.22,2.60),P=0.67]和不良反应发生率[OR=0.84,95%CI(0.56,1.28),P=0.42],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现有的有限证据表明,预防性使用PPIs和H2RAs能降低AMI后SU发生率,但不能降低死亡率和不良反应发生率。  相似文献   
19.
20.
张美玲 《河北医药》2011,33(17):2613-2614
目的对比研究交换输血时白蛋白对胆红素清除的作用。方法选取44例重症高胆红素血症新生儿,随机分为2组,每组22例,采用交换输血治疗,1组在输血之前给予白蛋白干预。换血前后作血清胆红素、血常规等检查。结果在交换输血前每公斤体重输注1g白蛋白,1h后交换输血清除胆红素的换出率显著增加。结论白蛋白可以增强交换输血对胆红素的清除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