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7篇
  免费   9篇
基础医学   1篇
临床医学   3篇
内科学   3篇
特种医学   2篇
综合类   8篇
预防医学   3篇
药学   8篇
中国医学   38篇
  2023年   2篇
  2022年   2篇
  2021年   2篇
  2020年   3篇
  2019年   4篇
  2018年   7篇
  2017年   2篇
  2016年   3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1篇
  2013年   1篇
  2011年   7篇
  2010年   4篇
  2009年   3篇
  2006年   2篇
  2005年   5篇
  2004年   3篇
  2003年   1篇
  2002年   5篇
  2000年   4篇
  1999年   3篇
  1993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6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21.
RP-HPLC法测定不同产地山茱萸中没食子酸与苹果酸的含量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为检测不同产地山茱萸中没食子酸与苹果酸的含量。采用RP-HPLC法同时测定了山茱萸中的没食子酸和苹果酸.建立了HPLC的分析方法.并对不同产地的山茱萸中的没食子酸和苹果酸含量进行测定比较。  相似文献   
22.
目的 联合应用止颤颗粒和美多芭,观察止颤颗粒是否具有增强美多芭治疗帕金森病(PD)的作用。方法 采用经典的1-甲基-4-苯基-1,2,3,6-四氢吡啶(MPTP)诱发小鼠亚急性PD模型,105只小鼠,随机分为7组,每组15只,分别为对照组、模型组、止颤颗粒低剂量(3.5 g/kg)+美多芭(50 mg/kg)组、止颤颗粒中剂量(9.0 g/kg)+美多芭(50 mg/kg)组、止颤颗粒高剂量(22 g/kg)+美多芭(50 mg/kg)组、止颤颗粒(22 g/kg)组、美多芭(50 mg/kg)组。采用转棍法和爬杆法检测各组小鼠的行为学指标,采用HPLC法测定纹状体中多巴胺(DA)水平、免疫组化法检测黑质多巴胺神经元数量。结果 止颤颗粒低剂量+美多芭组与美多芭组相比,纹状体内DA的水平、TH阳性神经元数目均明显提高,而且PD模型小鼠行为学障碍改善作用较明显。与模型组相比,止颤颗粒组小鼠的行为学障碍改善作用较明显。结论 止颤颗粒可增强美多芭的疗效,具有一定的神经保护作用,止颤颗粒低剂量与美多芭合用可适当减少美多芭的用量。  相似文献   
23.
目的:基于响应曲面法优化粉末直压工艺制备杠柳多苷片。方法:以杠柳多苷为原料,在单因素筛选的基础上,采用Box-Behnken设计,以乳糖与微晶纤维素(MCC)的比例、二氧化硅用量、硬脂酸镁用量作为试验因素,考察其对片剂硬度、崩解时限、脆碎度、片重差异以及黏冲情况的影响,并采用响应曲面法研究杠柳多苷片的最佳制剂处方。结果:利用Design Expert软件拟合模型分析,获得最佳的制剂辅料处方为:乳糖与MCC配比1∶2,二氧化硅用量1%,硬脂酸镁用量1%。验证实验显示,3批样品的实验评分与预测评分接近。结论:优化得到的制剂处方可明显改善物料流动性差和黏冲等问题,制得的片剂符合质量要求且外观较好。  相似文献   
24.
由于发病率高、药物效果有限或治疗药物受限等原因,慢性疼痛的治疗一直是世界范围内研究人员关注的难题。电压门控钠通道( VGSCs)阻滞剂有较为显著的镇痛作用,目前已知与慢性疼痛相关的钠通道亚型主要有 Nav1.3、Nav1.7、Nav1.8、 Nav1.9。2021年 8—9月进行了该研究,全面概括了上述钠通道亚型与慢性疼痛的关系,归纳出潜在候选药物临床前研究方法,以及已被证实安全有效的选择性钠通道阻滞剂品种,为选择性钠通道阻滞剂的开发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25.
  目的:利用一测多评法建立假马齿苋中间体中5种三萜皂苷类成分的高效液相色谱分析方法。  方法:以BacopasideⅠ为内参物,建立Bacoside A3、BacopasideⅡ、Bacopasaponin C isomer、Bacopasaponin C的相对校正因子,从而计算各成分含量,并将一测多评结果与外标法实测值用相对误差评价,验证一测多评法的准确性。  结果:BacopasideⅠ与Bacoside A3、BacopasideⅡ、Bacopasaponin C isomer、Bacopasaponin C的相对校正因子分别为0.980、0.747、1.046、0.836,一测多评法计算结果与外标法无显著差异,相对误差小于5%。  结论:该方法准确可靠,简便可行,可作为假马齿苋中间体多指标成分测定质量控制方法。  相似文献   
26.
目的优化复方红胡镇痛凝胶贴膏基质处方。方法以初黏力、持黏力为评价指标,单因素试验初步筛选处方组成。在此基础上,以凝胶贴膏初黏力、持黏力、感官评价的综合评分为评价指标,均匀设计进一步优化处方配比。结果单因素试验显示,最佳骨架材料为聚丙烯酸钠,交联剂为甘羟铝,pH调节剂为酒石酸,保湿剂为甘油,增黏剂为西黄蓍胶,填充剂为高岭土。均匀设计显示,最佳处方为聚丙烯酸钠、甘羟铝、酒石酸、甘油、西黄蓍胶、高岭土、药物用量比例5∶0.25∶0.25∶25∶1∶7∶10.5,综合评分为80分。结论该方法稳定可行,所得复方红胡镇痛凝胶贴膏外观平整,黏附性适宜,无残留,重复性、成型性良好。  相似文献   
27.
目的观察人参皂甙Rh2(GS-Rh2)对人脑胶质瘤细胞株U251凋亡的影响,并探讨其机制。方法人脑胶质瘤细胞株U251经GS-Rh2处理后,采用MTT法测算细胞抑制率,用流式细胞术测算细胞凋亡率,用RT-PCR检测U251中Bcl-2、Caspase-3 mRNA,用Western blot法检测U251中Bcl-2、Caspase-3蛋白。结果 GS-Rh2对U251具有抑制作用,并呈剂量依赖性;根据细胞增殖抑制曲线计算出GS-Rh2作用于细胞的抑制浓度(IC),求得IC30、IC50、IC70值分别为10.6、22.3、70.2μg/ml;GS-Rh2可诱导U251凋亡,并呈剂量依赖性。在GS-Rh2作用下,U251中Bcl-2 mRNA、蛋白呈明显低表达,随着GS-Rh2作用时间延长,Caspase-3 mRNA、蛋白表达逐渐增高。结论 GS-Rh2可明显抑制U251增殖,诱导其凋亡,其机制与GS-Rh2下调U251中Bcl-2 mRNA及蛋白表达、上调Caspase-3 mRNA及蛋白表达有关。  相似文献   
28.
本文梳理了中药散剂从萌芽、诞生、繁荣到临床应用逐步减少的历史沿革。列举了中药散剂内服、外用的临床应用。对散剂制备工艺进行概述,结合研究者们在散剂研究过程中的创新及建议,总结了包含 粉碎、干燥、混合、掩味及抑制挥发、灭菌的制剂工艺发展成果。探讨了贯穿中药散剂制剂工艺、质量标准、临床应用(如患者依从性)中制约散剂规模化生产的主要问题。展望了散剂将走入更多医院、家庭为患者解除病痛的发展趋势,以期提高散剂的制剂水平和质量控制,促进散剂的规范化、标准化发展。  相似文献   
29.
创伤性颈动脉海绵窦瘘是一种由创伤导致颈动脉与海绵窦之间形成异常交通的脑血管疾病,发病率低,多以眼部症状为首发,出现患侧突眼、眼球运动障碍、眶区血管杂音等。经脑血管造影可明确瘘口的位置、大小及相关血管的引流情况。Willis覆膜支架的应用很好地解决了治疗颈动脉海绵窦瘘的困惑,疗效确切,并发症少,可作为首选治疗方法。  相似文献   
30.
应用高速逆流一次性分离川芎中的蛇床内酯A和Z-蒿本内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研究高速逆流色谱分离川芎活性成分的方法。方法:应用高速逆流技术一次性从川芎挥发油中分离出主要成分蛇床内酯A和Z-蒿本内酯。采用两相溶剂系统正己烷-乙酸乙酯-乙醇-水的四元体系,上相为固定相,下相为流动相,转速为892RPM,流速为1.2mL/min。结果:经过EI-MS和1H-NMR的鉴定,可以分别确认是蛇床内酯A和Z-蒿本内酯,纯度可以达到95%。结论:高速逆流色谱技术适合应用于分离内酯类这种极性较小的成分,分离度好,产物纯度较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