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2篇
  免费   9篇
  国内免费   3篇
临床医学   2篇
内科学   8篇
综合类   12篇
预防医学   27篇
药学   4篇
肿瘤学   1篇
  2023年   1篇
  2018年   1篇
  2017年   1篇
  2014年   3篇
  2012年   1篇
  2009年   2篇
  2008年   3篇
  2007年   18篇
  2006年   7篇
  2005年   2篇
  2004年   7篇
  2003年   4篇
  2002年   4篇
排序方式: 共有5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21.
慢性砷暴露对小鼠肾组织DNA损伤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通过检测8-羟基脱氧鸟嘌呤(8-OHdG)在砷暴露小鼠肾脏组织中的表达和分布,探讨砷的肾毒性作用机制。方法:昆明种小鼠40只,随机分为4组,每组10只,分别为低剂量组(1ppmAs2O3)、中剂量组(2ppm As2O3)、高剂量组(4ppm As2O3)和生理盐水对照组,连续染毒60天后断头处死,用HE染色法进行组织病理学观察,用免疫组化及图像分析方法检测肾组织内8-OHdG的水平。结果:与对照组相比,1ppm、2ppm和4ppm染砷组小鼠肾组织出现不同程度细胞肿胀,胞浆空泡变性,核固缩、溶解及血管扩张、充血等病理学改变,近曲小管较肾小球损伤严重。免疫组化结果表明,肾组织中8-OHdG含量明显增高,并呈现明显的剂量-反应关系,其总光密度值与对照组比较具有显著性差异(P<0.01)。而且,8-OHdG在近曲小管的表达明显高于肾小球区域。结论:慢性低剂量砷暴露可引起小鼠肾组织DNA的氧化损伤和病理变化,尤其对肾脏近曲小管的损伤作用较为明显。  相似文献   
22.
目的 探讨Chang肝细胞对砷的蓄积和甲基化能力.方法利用超低温捕集-氢化物发生-原子吸收分光光度法测定不同浓度(0.1、0.2、0.5 μmol/L)亚砷酸钠染毒条件下Chang肝细胞在培养24、48和72h时,细胞内和培养液中的不同形态砷化物含量.结果 同一染毒水平下,Chang肝细胞对砷的蓄积率随染毒时间的延长上升(P<0.05);24h各染毒剂量组对砷的蓄积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5);48h0.1和0.2μmol/L染毒组对砷的蓄积率显著高于0.5μmol/L染毒组(P<0.05);72h0.1μmol/L染毒组对砷的蓄积率显著高于0.2和0.5μmol/L染毒组(P<0.05);72h0.1μmol/L染毒组细胞对砷的蓄积率最高,为13.78%.同等染毒剂量下,细胞对砷的甲基化率随染毒时间延长而升高(P<0.05);同一染毒时段,0.5μmol/L染毒组细胞甲基化率显著低于0.1和0.2μmol/L染毒组(P<0.05).结论 Chang肝细胞对砷的蓄积和甲基化能力较弱,且随染毒剂量升高,Chang肝细胞对砷的蓄积和甲基化能力呈下降趋势.  相似文献   
23.
目的探讨砷对肾组织DNA氧化性损伤以及牛磺酸和维生素C的保护作用。方法小鼠60只,随机分为6组,即:低剂量组(1mg/LAs2O3)、中剂量组(2mg/LAs2O3)、高剂量组(4mg/LAs2O3)、牛磺酸保护组(4mg/LAs2O3 150mg/kg牛磺酸)、维生素C保护组(4mg/LAs2O3 45mg/kg维生素C)以及生理盐水对照组,用HE染色法进行组织病理学观察,用免疫组化检测肾组织内8-OH-dG的水平。结果各染砷组小鼠肾组织出现不同程度细胞肿胀,胞浆空泡变性等病理学改变。免疫组化表明砷暴露组8-OH-dG的表达显著增高。牛磺酸和维生素C保护组肾组织病理学变化较轻,8-OH-dG表达较少(P<0.01)。结论慢性砷暴露可引起小鼠肾组织DNA氧化性损伤和病理变化,牛磺酸和维生素C具有保护作用。  相似文献   
24.
[目的]摸清东北某城市大气污染颗粒污染物中所含多种有毒重金属的浓度,为防治大气污染提供依据.[方法]用大流量粉尘采样器采样大气颗粒污染物,用电感耦合等离子体质谱仪(ICP-MS)检测大气颗粒物中Cd、Mn、Pb、Ni、Cr和As等6种重金属浓度.[结果]工业区Cd、Mn、Pb、Ni、Cr和As的浓度分别为9.3、461.9、588.7、69.5、205.7和57.4 ng/m3,交通干线旁为5.7、245.5、305.0、31.4、58.8和32.5 ng/m3,郊区为6.2、154.5、202.3、16.6、26.8和18.2 ng/m3.除Cd浓度外,工业区和交通干线旁的金属浓度显著高于郊区(P<0.05或P<0.01).6种有毒重金属浓度随时间变化曲线呈现冬、春季浓度高,夏、秋季浓度低的变化规律.[结论]工业区和交通干线旁大气颗粒污染物中的重金属浓度较高.  相似文献   
25.
[目的]为探讨砷的中枢神经系统毒性作用机制提供实验依据.[方法]昆明种小鼠40只,随机分为4组:1、2、4 ppm三氧化二砷染毒组和生理盐水组.连续染毒60d,取大脑,用免疫组化方法观察脑皮质神经细胞8-羟基-2'-脱氧鸟嘌呤核苷(8-OH-dG)的表达,并用单细胞凝胶电泳试验检测脑神经元的单链DNA断裂程度.[结果]各染砷组小鼠脑皮质神经细胞出现肿胀、胞质内有空泡变性、核固缩、碎裂等病理学变化,神经组织中8-OH-dG呈现明显的高表达,而且神经细胞可见明显的彗尾、且随砷暴露剂量增高其彗尾变长.[结论]慢性低剂量砷暴露可诱发小鼠神经元的DNA损伤,脑皮质神经元可能是砷神经毒性作用的主要靶细胞.  相似文献   
26.
目的通过尿中各种形态砷水平,探讨高砷暴露下儿童砷代谢特点;测定尿中8-羟基脱氧鸟苷(8-O-HdG)水平。初步探讨砷暴露对儿童DNA的损伤情况;并比较砷暴露对儿童与成人的不同影响。方法以氢化物发生.冷原子捕获.原子吸收分光光度法测定尿中各种砷化物的含量;以试剂盒法测定尿8-OHdG水平。结果砷暴露组妇女和儿童尿中无机砷(iAs)、二甲基砷(MMA)、甲基砷(DMA)及总砷(tAs)水平均显著高于对照组;砷暴露母子间,子女尿中iAs、DMA、tAs及DMA/tAs水平显著高于其母亲,而MMA/(MMA+DMA)显著低于其母亲。母子间8-O-HdG水平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高砷暴露下,儿童二甲基化能力高于成人,DNA氧化损伤与成人相比不明显。  相似文献   
27.
[目的]为阐明儿童变态反应性疾病漫延扩大的诱因提供流行病学调查依据。[方法]通过健康调查表,对日本四日市旧污染区楠小学校及非污染物下野小学校的学生进行有关变态反应性疾病患病情况的流行病学调查。[结果]下野小学调查对象中患过敏性鼻炎学生占23.4%,显著高于楠小学(占14.4%)(P〈0.01),而楠小学调查对象中患荨麻疹学生占6.8%,显著高于下野小学(占3.6%)(P〈0.05)。两校调查对象有既往史的父母及祖父母中,占前2位的疾病分别是花粉症和过敏性鼻炎。其中,下野小学调查对象的父亲和祖父母花粉症既往史率分别为26.2%和20.8%,显著高于楠小学(分别为20.0%和11.8%)(P〈0.05或P〈0.01)。两校调查对象的变态反应相关疾病患病率与其父母及祖父母既往史有密切的相关性(P〈0.05或P〈0.01)。[结论]遗传因素、环境因素及饮食习惯对该两所学校学生的变态反应相关疾病诱发起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28.
砷对人皮肤角质形成细胞抗氧化能力影响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目的 研究亚砷酸钠(NaAsO2)对人皮肤角质形成细胞(HaCaT)抗氧化能力的影响.方法 用流式细胞仪检测细胞内二氯荧光素(DCF)的荧光强度;用改良硫代巴比妥酸荧光法制定细胞内丙二醛(MDA)含量;用Ni-trite-kit法检测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活性;用紫外速率直接法测定过氧化氢酶(CAT)的活性.结果 各实验组(2.5,5,10和20 μmol/L NaAsO2)的DCF荧光强度均显著增高(P<0.05),分别是对照组的1.3,1.6,1.7和1.8倍;各实验组MDA含量显著增高(P<0.05),分别是对照组的1.1,1.4,1.5和2.2倍;10和20 μmol/L NaAsO2组SOD活性显著下降,分别为对照组的78%和61%;10和20μmol/L NaAsO2组SIOD和CAT活性显著下降,分别为对照组的50%和34%.结论 砷可以引起人皮肤细胞的氧化损伤,降低抗氧化能力.  相似文献   
29.
目的:探讨砷对大鼠胰岛β细胞(INS-1)p53、mdm2和Kras基因和蛋白表达的影响。方法荧光实时定量PCR法检测亚砷酸钠对大鼠胰岛β细胞中野生型p53(Tp53)、mdm2和Kras基因表达的影响,Western blot检测亚砷酸钠对大鼠胰岛β细胞突变型p53和mdm2蛋白表达的影响。结果亚砷酸钠作用于INS-1细胞后,Tp53基因水平降低,mdm2、Kras基因水平升高;突变型p53和mdm2蛋白表达增加。结论亚砷酸钠可使INS-1细胞中抑癌基因Tp53向突变型p53转变,癌基因mdm2和Kras的水平升高。  相似文献   
30.
砷化合物对健康人淋巴细胞DNA损伤差异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 研究 3种砷化合物对健康人淋巴细胞DNA的损伤效应间是否存在作用差异。方法 无菌分离健康人静脉血淋巴细胞 ,分别染以亚砷酸钠 (AsⅢ)、砷酸钠 (AsV)及甲基砷酸钠(MAsV)。每种处理因素均分 5个剂量组 :1、5、10、2 0、5 0 μmol/L。培养 2 4h后进行单细胞凝胶电泳实验 (SCGE) ,计数彗星细胞个数 ,测量总彗星长度。结果 除MAsV 的 1μmol/L剂量组外 ,其他各因素各剂量组彗星细胞的频数分布与对照组相比差异均有显著性 (P <0 .0 5 )。除AsV1μmol/L和MAsV1、5 μmol/L 3个剂量组外 ,其他各因素各剂量组的总彗星长度均明显高于对照组。同一处理因素不同剂量组间以及不同处理因素相同剂量组间彗星细胞的频数分布及总彗星长度差异均有显著性 (P <0 .0 5 )。砷化合物作用剂量与彗星细胞比率及总彗星长度之间均具有相关性 (rAsⅢ =0 .8134,rAsV =0 .8734,rMAsV=0 .8994 )。结论  3种砷化合物均可引起健康人淋巴细胞DNA损伤。在同一处理因素作用下 ,砷化合物作用剂量与DNA损伤效应间存在剂量 -效应关系 ;不同处理因素同一作用剂量时 ,3种砷化合物对DNA的损伤效应间存在差异 ,损伤程度表现为AsⅢ >AsV>MAsV。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