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49篇
  免费   17篇
  国内免费   10篇
基础医学   5篇
临床医学   2篇
内科学   25篇
特种医学   1篇
外科学   397篇
综合类   58篇
预防医学   1篇
药学   29篇
  1篇
中国医学   55篇
肿瘤学   2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7篇
  2022年   8篇
  2021年   12篇
  2020年   13篇
  2019年   15篇
  2018年   16篇
  2017年   4篇
  2016年   21篇
  2015年   20篇
  2014年   12篇
  2013年   19篇
  2012年   19篇
  2011年   18篇
  2010年   27篇
  2009年   46篇
  2008年   28篇
  2007年   29篇
  2006年   39篇
  2005年   43篇
  2004年   26篇
  2003年   25篇
  2002年   25篇
  2001年   20篇
  2000年   28篇
  1999年   18篇
  1998年   12篇
  1997年   9篇
  1996年   11篇
  1995年   5篇
排序方式: 共有57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81 毫秒
81.
胆胰肠结合部(CPDJ)医源性损伤发生隐匿,易漏诊与误诊,可导致严重并发症。近年来,随着胆石病发病率的不断增高、胆胰手术的普遍开展以及内镜和胆道镜等技术的深入推广,CPDJ医源性损伤发生逐渐增多。损伤处理方式和时机选择仍存在一定争议,治疗方案因人、因时而异。目前,多以“损伤控制性外科”理念为原则,继而进行“个体化”分期手术治疗。但二次手术治疗成本高、风险大、病人预后不佳,因此,防胜于治,全面而细致的防治思维可为病人提供更好的治疗效果。而对于CPDJ医源性损伤的监测及诊断技术有待进一步优化。  相似文献   
82.
正1脾肿瘤的流行病学脾肿瘤可发生于各个年龄段且无性别差异,同时在肿瘤的诊治中,较其它脏器的肿瘤具有类型少见、发病率低的特点,脾肿瘤发病率仅占全部肿瘤的0. 03%~([1])。根据Kli~([2])等报道,脾脏良性肿瘤发病率约为0. 14%,脾恶性肿瘤占全部恶性肿瘤的比例不到0. 64%,分析原因如下:(1)脾脏的免疫效应:脾  相似文献   
83.
目的 探讨保留幽门的胰十二指肠切除术与标准的胰十二指肠切除术术后胃排空延迟的临床特点及防治方法.方法 回顾性分析哈尔滨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胰胆外科2012年1月-2016年7月行标准的胰十二指肠切除术的401例患者的临床资料,其中行保留幽门的胰十二指肠切除术患者35例(8.7%),行标准的胰十二指肠切除术患者366例(91.3%),采用独立样本均数t检验x2检验或Fisher确切概率法、Mann-Whitney Test秩和检验等统计学方法比较保留幽门的胰十二指肠切除术组与标准的胰十二指肠切除术组术后主要并发症的发生情况以及胃排空延迟的转归情况.结果 与标准的胰十二指肠切除术组相比,保留幽门的胰十二指肠切除术组胃排空延迟的发病率(22.9%)显著高于标准的胰十二指肠切除术组(10.9%),P=0.038,其余主要并发症发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保留幽门的胰十二指肠切除术组与标准的胰十二指肠切除术组发生胃排空延迟的严重程度(分级比较)相同(P≥0.05),但保留幽门的胰十二指肠切除术组胃排空延迟的平均恢复时间(12.13±3.09)d明显短于标准的胰十二指肠切除术组的(17.28 ±9.63) d(P=O.009).结论 保留幽门的胰十二指肠切除术增加术后发生胃排空延迟的风险,但不增加胃排空延迟的严重程度,相对于标准的胰十二指肠切除术术后胃排空延迟较易恢复,为保留幽门的胰十二指肠切除术患者围手术期管理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84.
目的探讨腹腔镜胰体尾切除术(laparoscopic distal pancreatectomy,LDP)的可行性及临床价值。方法回顾分析2014年5月至2016年9月28例施行LDP病人的临床资料。28例病人中,男性9例,女性19例,年龄17~69岁。结果 16例LDP联合脾脏切除,7例行Kimura法保脾LDP,5例行Warshaw法保脾LDP。术后病理:胰腺浆液性囊腺瘤2例,黏液性囊腺瘤9例,实性假乳头状瘤6例,导管内乳头状黏液性肿瘤(intraductal papillary mucinous neoplasm,IPMN)3例,胰岛素瘤3例,胰腺假性囊肿1例,慢性胰腺炎1例,胰腺癌3例。全组病人平均手术时间为(203±54)min;平均术中出血量为(115±138)ml。平均术后下床活动时间为(1.4±0.6)d;平均术后首次进食时间为(2.0±0.8)d;平均术后住院时间为(10±5)d。术后发生胰瘘9例(32.1%),其中A级胰瘘6例,未予特殊处理,自然痊愈;B级胰瘘3例,均经冲洗引流后痊愈。术后发生脾部分梗死2例,未予特殊处理,经3个月随访观察自然痊愈。结论 LDP安全可行,具有微创优势,值得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85.
目的 阐明羟自由基 (·OH)与细胞凋亡、Bcl 2蛋白表达在大鼠肝脏不同保存时相再灌注过程中的变化规律及相互关系 ,探讨丹参对肝脏保存再灌注损伤的影响。方法 以大鼠肝脏非循环灌注为模型 ,用高效液相色谱 (HPLC)紫外检测法测定·OH生成物二羟苯甲酸 (DHBA)含量 ,用原位末端标记法及电子显微镜观察细胞凋亡 ,用免疫组织化学法检测Bcl 2蛋白表达 ,观察了正常组 (未保存 )、对照组 (乳酸林格液即LR液 )及丹参组 (LR液 丹参 )保存鼠肝不同时相的效果。结果 随着保存时间延长 (18h内 ) ,·OH水平及细胞凋亡指数 (AI)呈进行性升高 ,且两者呈显著正相关 (r =0 81) ,相同保存时间丹参组明显低于对照组 (P =0 0 4) ;而Bcl 2蛋白表达指数 (BI)呈进行性降低 ,BI与·OH水平及AI呈显著负相关 (r =- 0 84) ,相同保存时间丹参组BI显著高于对照组 (P =0 0 3)。结论 ·OH及细胞凋亡同时参与肝脏保存再灌注损伤 ,丹参对该损伤具有明显的保护作用 ,其作用机理可能主要与抗氧自由基、抑制细胞凋亡及提高Bcl 2蛋白表达作用有关。  相似文献   
86.
目的 探讨妊娠期急性胰腺炎的病因、发病机制、诊断、综合治疗、预防及预后。方法 对我院1999年4月至2004年4月收治的12例妊娠期急性胰腺炎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12例妊娠期急性胰腺炎非手术治疗10例,手术治疗1例,内镜十二指肠乳头括约肌切开(EST) 鼻胆管引流治疗1例。治愈11例(91.7%),死亡1例(8、3%)。终止妊娠2例。11例胎儿存活。结论 胆道疾病与高脂血症是妊娠期急性胰腺炎的主要病因。妊娠期急性胰腺炎临床症状不典型,对母婴威胁极大。及时、准确的诊断与治疗是此病预后的关键,妊娠期急性胰腺炎主要采用非手术疗法。终止妊娠时机及方法应遵循个体化治疗原则。  相似文献   
87.
腔镜甲状腺切除术的临床应用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目的 探讨腔镜甲状腺切除术的方法及效果。方法 2002年11月~2003年3月间采用经胸部皮下入路的腔镜甲状腺切除术治疗结节性甲状腺肿6例。结果 6例均成功施行了腔镜下甲状腺切除术,平均手术时间120min.术后住院时间为3~7天,平均4天,术中无神经、血管损伤或误伤甲状旁腺等并发症。结论 腔镜甲状腺切除术治疗结节性甲状腺肿安全、可行,且具有美容效果,是目前治疗结节性甲状腺肿的理想术式,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88.
胰腺结核及胰周淋巴结结核因无特征性临床表现及可靠的诊断方法,术前多误诊为其它疾病。我院自1990年4月~1999年3月共收治6例胰腺结核及2例胰周淋巴结结核,均经手术及病理证实,现报告如下。1 临床资料本组胰腺结核6例,男2例,女4例,年龄23~60岁,平均43岁。胰周淋巴结结?..  相似文献   
89.
目的:研究内皮素- 1 在大鼠肝脏冷保存不同时相的含量变化及其与门静脉灌注压及肝损伤的关系。方法:以离体鼠肝灌流为模型,用放免方法检测肝脏保存不同时间灌流液及肝脏中内皮素- 1(ET- 1) 的变化,同时观察门静脉灌注压及肝脏功能变化,并做相关分析。结果:随保存时间延长,ET- 1 水平呈进行性升高。ET- 1 与门静脉灌注压变化呈明显正相关( r = 0-970 ,P< 0-01) ,与胆汁分泌量呈明显负相关( r = - 0-864 ,P< 0-05) ,与灌注液AST、ALT、LDH 也呈明显正相关( r= 0-919 ,P< 0-01) 。结论:ET- 1 参与并加重肝脏保存再灌注损伤,尤其对肝脏微循环的直接影响。因此ET- 1 很可能是形成该损伤的重要内源性致伤因子之一。  相似文献   
90.
解百忧口服液对抑郁模型大鼠行为及中枢神经递质的影响   总被引:23,自引:0,他引:23  
目的 :研究解百忧口服液对抑郁大鼠行为及中枢神经递质的影响。方法 :选择 Open- Field法评分相近的成年大鼠 ,应用分养和长期不可预见性中等强度应激造成大鼠抑郁模型 ,并观察解百忧口服液对该模型大鼠的治疗作用。定期测定各组大鼠的体重及糖水消耗量 ;以敞箱实验方法测定大鼠水平及垂直活动 ;利用荧光分光光度法测定动物大脑 NE、DA、5- HT和 5- HIAA含量的变化。结果 :与对照组相比 ,抑郁组大鼠体重增加数和糖水消耗量均下降 ;Open- Field法测定行为水平活动和垂直活动次数均下降 ;同时抑郁大鼠脑内 NE、DA、5- HT、5- HIAA含量也明显下降。解百忧口服液治疗组 (5、1 0、1 5g/ kg,ig,连续 1 2 d)能使模型大鼠糖水消耗量增加 ,水平活动和垂直活动次数明显增加 ;同时使模型大鼠脑神经递质 NE、DA、5- HT及 5-HIAA含量明显增加 (P<0 .0 5~ 0 .0 1 )。结论 :本模型为较理想的抑郁动物模型 ,解百忧口服液能明显改善抑郁动物模型的各项指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