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31篇
  免费   32篇
  国内免费   12篇
耳鼻咽喉   4篇
儿科学   3篇
妇产科学   2篇
基础医学   17篇
口腔科学   2篇
临床医学   108篇
内科学   37篇
皮肤病学   9篇
神经病学   22篇
特种医学   7篇
外科学   43篇
综合类   142篇
预防医学   60篇
眼科学   8篇
药学   89篇
  1篇
中国医学   110篇
肿瘤学   11篇
  2024年   4篇
  2023年   11篇
  2022年   12篇
  2021年   6篇
  2020年   8篇
  2019年   19篇
  2018年   8篇
  2017年   12篇
  2016年   19篇
  2015年   20篇
  2014年   33篇
  2013年   33篇
  2012年   44篇
  2011年   26篇
  2010年   62篇
  2009年   54篇
  2008年   54篇
  2007年   33篇
  2006年   43篇
  2005年   30篇
  2004年   26篇
  2003年   28篇
  2002年   11篇
  2001年   21篇
  2000年   6篇
  1999年   3篇
  1998年   9篇
  1997年   12篇
  1996年   11篇
  1994年   3篇
  1993年   1篇
  1992年   4篇
  1991年   5篇
  1990年   3篇
  1987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67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828 毫秒
91.
目的:观察去卵巢大鼠心肌微血管密度、微血管内皮细胞形态及血液流变学的变化并探讨二仙汤的干预作用。方法:选用健康10周龄雌性SPF级SD大鼠32只,随机分为假手术组、模型组、雌激素组(戊酸雌二醇,0.18 mg·kg~(-1)),二仙汤组(9 g·kg~(-1))。去卵巢后2周开始灌胃给药,1次/d,连续16周。二仙汤组及雌激素组分别给予二仙汤或戊酸雌二醇灌胃,假手术组和模型组灌胃等体积纯净水。给药16周末,无创超声心动图(UCG)检测心功能;CD34免疫荧光染色法检测心肌微血管密度;透射电镜观测心肌微血管超微结构;放射免疫分析法检测血浆雌二醇(E_2)含量;酶联免疫吸附测定(ELISA)检测血浆内皮素-1(ET-1),前列环素I_2(PGI_2),血栓素A_2(TXA_2),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和血管性血友病因子(vWF)水平;凝固法检测凝血四项;血液流变学检测全血黏度和血浆黏度。结果:与假手术组比较,模型组左室射血分数(EF)显著降低(P0.01),左室短轴缩短率(FS)显著降低(P0.01),左室收缩末期容积(LVVols)显著升高(P0.01);心肌微血管密度显著减少(P0.01);心肌微血管内皮细胞肿胀明显,胞浆空化;血浆E_2含量显著降低(P0.01);ET-1,VEGF,vWF含量显著升高(P0.01),前列环素I_2/血栓素A_2(PGI_2/TXA_2)显著降低(P0.01);血浆活化部分凝血酶原时间(APTT)显著降低(P0.01),纤维蛋白原(FIB)含量显著升高(P0.01);全血黏度、血浆黏度、卡松黏度显著升高(P0.01),全血高、低切指数和红细胞聚集指数明显升高(P0.05)。与模型组比较,二仙汤组大鼠EF,FS明显升高(P0.05),LVVols明显降低(P0.05);微血管密度显著增多(P0.01);心肌微血管内皮细胞水肿改善,运输小泡清晰可见;血浆E_2显著升高(P0.01);ET-1,VEGF显著降低(P0.01),PGI_2/TXA_2显著升高(P0.01);APTT显著升高(P0.01);全血黏度、全血高切相对指数、红细胞聚集指数明显降低(P0.05),卡松黏度、血浆黏度显著降低(P0.01)。结论:二仙汤增加去卵巢大鼠心肌微血管密度、保护微血管内皮细胞结构的完整性,改善其内皮分泌功能和血液流变学,保护心功能。  相似文献   
92.
<正>湿疹是由内外因素引起的迟发型变态反应,表现为明显渗出倾向的皮肤炎症改变,皮疹呈多样性和对称性,瘙痒剧烈,容易反复。根据皮损的发展过程,可分为急性、亚急性和慢性3期。本病属中医学"浸淫疮"范畴,相关描述可见于隋《诸病源候论·浸淫疮候》:"浸淫疮是心家有风热,发于肌肤。初生甚小,先痒后痛而成疮,汁出侵溃肌肉,浸淫渐阔乃遍体……以其渐渐增长,因名浸淫也。"还有《医宗金鉴·外科心法要诀》:"此证初生如疥,搔痒无时,蔓延不止,抓  相似文献   
93.
目的探究分析分娩活跃期产妇实施分娩球助产方式后的整体效果和作用。方法选取我院在2016年5月至2018年5月所收治的共计42名产妇作为研究对象,将产妇按照电脑随机分号方式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其中对照组21名,实施常规助产方式;观察组21名,实施分娩球辅助助产方式,对比两组患者临床上的分娩质量情况及分娩后的满意度情况等。结果通过对比分析来看,观察组患者的分娩质量及产后的满意度情况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针对分娩产妇实施分娩球方式能够有效的提升分娩效果,改善产妇疼痛度状况。  相似文献   
94.
目的探究分析助产士一对一全程陪伴分娩方式的效果观察。方法选取我院在2016年1月至2018年5月所收治的共计60名实施分娩的产妇作为研究对象。将患者按照随机分号方式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其中对照组实施常规护理方式;观察组则在此基础上实施全程陪伴分娩方式,对比两组患者临床上的疼痛度改善效果。结果通过数据对比分析来看,观察组患者整体护理效果显著提升,疼痛度显著降低,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当前阶段针对产妇分娩实施一对一护理方式能够有效的提升患者的临床护理质量,改善患者的护理疼痛效率,未来具有推广及研究价值。  相似文献   
95.
96.
目的:研究酸枣仁芽的化学成分,从物质基础的角度探寻萌发对酸枣仁活性的影响。方法:将干燥的酸枣仁芽粉碎后石油醚浸泡提取,除去油脂类成分,残渣干燥后再用甲醇加热回流提取,减压浓缩后得酸枣仁芽甲醇浸膏,将浸膏溶解,采用硅胶,C_(18)反相硅胶,LH-20型羟丙基葡聚糖凝胶等多种柱色谱方法进行分离纯化,并利用NMR和MS等现代波谱技术,结合参考文献确定化合物的化学结构。结果:从酸枣仁芽中分离鉴定13个化合物,分别为酸枣仁皂苷B (1),酸枣仁皂苷D (2),酸枣仁皂苷A (3),白桦脂酸(4),白桦脂醇(5),羽扇豆醇(6),麦珠子酸(7),美洲茶酸(8),齐墩果酸(9),熊果酸(10),木兰花碱(11),荷叶碱(12),当药黄素(13)。结论:以上化合物均首次从酸枣仁芽中分离得到。经对比,发现酸枣仁芽的化学成分与传统药用部位种子相似,主要为三萜及皂苷类、黄酮类、生物碱类化合物等,为酸枣仁芽药用资源的开发利用提供了一定的化学依据。  相似文献   
97.
郑峰  姜燕  江蕾  洪海娟  臧秀娟 《安徽医药》2017,38(4):411-414
目的 探讨血流介导的血管舒张功能(FMD)对长期血液灌流串联血液透析患者血管内皮功能的评价作用。方法 以2013年3月至2016年1月上海市松江区中心医院诊治的73例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为研究对象,其中单纯血液透析(HD)33例(HD组),血液灌流串联血液透析(HP+HD)治疗40例(HP+HD组),选择同期健康体检40例正常人群为对照组,比较各组肱动脉FMD、硝酸甘油介导的血管舒张功能(NMD)及微炎症相关指标。结果 与对照组比较,HD组、HP+HD组透析前肱动脉FMD均低,血清hs-CRP、TNF-α水平均升高,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透析前比较,HD组透析后肱动脉FMD下降[(7.10±1.52)% vs (4.75±1.65)%](P<0.05),而HP+HD组则上升[(7.08±1.60)% vs (8.40±1.53)%];HP+HD组透析后肱动脉FMD大于HD组,血清hs-CRP、TNF-α水平均低于HD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3组肱动脉NMD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长期血液透析患者多存在血管内皮功能异常,单纯血液透析加重患者血管内皮功能损害,而血液灌流串联血液透析能有效改善机体微炎症状态及减轻血管内皮功能损害。  相似文献   
98.
99.
腹腔镜手术是妇科手术的一大创新,具有腹壁疤痕小、术中出血少、术后恢复快等独特的优点。我院于2006年6月-2007年6月对70例妇女行腹腔镜卵巢囊肿切除术,取得良好效果,现将手术配合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00.
胡卫  姜燕  沈志祥 《医药导报》2000,19(5):465-466
目的 :研究丁酸钠灌肠治疗对结肠炎临床表现、粘膜损伤的改善作用及其与凋亡有关的可能机制。方法 :用醋酸诱导大鼠结肠炎 ,3d后随机分为三组 ,每天分别给予丁酸钠、5 氨基水杨酸和 0 .9%氯化钠溶液灌肠 1次。于第11天处死 ,进行结肠损伤指数评分及组织还原型谷胱甘肽 (GSH)和黄嘌呤氧化酶 (XOD)的测定。结果 :0 .9%氯化钠溶液灌肠组 ,腹泻及结肠损伤持续存在 ,结肠损伤指数明显高于丁酸钠灌肠治疗组和 5 氨基水杨酸灌肠治疗组。而丁酸钠灌肠治疗组 ,腹泻及结肠均恢复正常 ,且均与组织的GSH、XOD水平相关。结论 :丁酸盐灌肠治疗可刺激结肠损伤修复 ,表现为临床症状好转 ,炎症抑制及相应指标改善。提示丁酸盐治疗溃疡性结肠炎的广阔前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