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053篇
  免费   79篇
  国内免费   24篇
耳鼻咽喉   2篇
儿科学   11篇
妇产科学   2篇
基础医学   92篇
口腔科学   3篇
临床医学   128篇
内科学   104篇
皮肤病学   12篇
神经病学   27篇
特种医学   30篇
外科学   100篇
综合类   273篇
预防医学   95篇
眼科学   18篇
药学   130篇
  1篇
中国医学   108篇
肿瘤学   20篇
  2024年   6篇
  2023年   54篇
  2022年   29篇
  2021年   35篇
  2020年   34篇
  2019年   37篇
  2018年   27篇
  2017年   34篇
  2016年   26篇
  2015年   19篇
  2014年   67篇
  2013年   86篇
  2012年   72篇
  2011年   80篇
  2010年   81篇
  2009年   80篇
  2008年   66篇
  2007年   44篇
  2006年   40篇
  2005年   29篇
  2004年   41篇
  2003年   23篇
  2002年   28篇
  2001年   24篇
  2000年   30篇
  1999年   17篇
  1998年   12篇
  1997年   7篇
  1996年   4篇
  1995年   3篇
  1994年   7篇
  1992年   6篇
  1991年   3篇
  1990年   1篇
  1989年   1篇
  1988年   1篇
  1987年   1篇
  1986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15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78 毫秒
81.
82.
痛风误诊37例临床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总结有关痛风鉴别诊断的经验。方法 分析37例误诊为痛风患者的临床资料。 结果 37例最后确诊为骨关节炎(OA)14例,类风湿关节炎(RA)11例,化脓性关节炎5例,结核性关节炎3例,假性痛风2例,风湿热2例。结论 详尽收集病史和科学的诊断流程是减少误诊的关键。  相似文献   
83.
丘脑卒中患者认知功能损害及其临床判别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丘脑卒中后认知损害的特点,尝试应用回归函数方程推测和判别这种损害程度。方法:①选择2004-04/12大连市第二人民医院和大连市海港医院收治,并经CT确诊的丘脑卒中患者21例为丘脑卒中组;按1∶3匹配原则,将63例年龄与性别与丘脑卒中组匹配的非脑部疾病者入选为对照组。②丘脑卒中组住院后进行影像学和生理、生化学指标检查,对所有入组人员进行神经心理学测查其认知功能,内容包括4个纬度(智能纬度、执行功能纬度、注意机能纬度和记忆纬度)13个认知因子,以韦氏成人智力量表、韦氏记忆量表和威斯康星卡片分类实验等为测查工具。③将对照组每项认知因子均数根据其在认知中的作用不同,加或减1.64标准差为界值,以判断丘脑卒中组认知损害程度,并建立回归方程和认知损害程度表达式。结果:84例均进入结果分析。①丘脑卒中组在13个认知指标中有9个指标与对照组相比差异显著(P<0.05),4个纬度均有涉及。②建立丘脑组认知损害程度函数表达式,计算出每例认知损害程度函数值(F0)。以丘脑组每例认知损害程度函数值为应变量,以临床影响因子为自变量建立了回归方程Y=43.679-2.304*β。以Y值推测F0值。当Y<0.98,可考虑为轻度认知损害,当Y=0.98~8.15时可考虑为中度认知损害,当Y>8.15时可考虑为重度认知损害。结论:①丘脑卒中可引起广泛的认知损害。②临床可以根据影响因素建立回归方程,计算出Y值,以Y值推测F0值。  相似文献   
84.
临床资料患者女,33岁,因"反复咯血6年,复发6 d"于2009年2月23日至中山大学附属第三医院呼吸科就诊.患者6年前无明显诱因出现咯血,色鲜红,量少,当地医院拟诊"支气管扩张",经抗感染治疗1周后好转.此后症状反复出现,约2~3年咯血1次,量少,均可经抗感染治疗好转.发作间期无明显咳嗽、咳痰.  相似文献   
85.
1例11岁女性患儿因口腔溃疡,口服家人自行用3朵洋金花煎煮的汤剂约300 ml,2 h后出现兴奋躁动,易惊醒症状持续一整夜。体格检查发现幻觉、自知力缺乏、定向障碍等症状。心电图检查示窦性心动过速。其症状可能和洋金花所含莨菪碱有关。给予葡萄糖氯化钠500 ml,1次/d静脉滴注,地西泮2.5 mg,2次/d口服。治疗第3天患儿症状消失。  相似文献   
86.
目的:探讨内镜下对早期食管癌及癌前病变的诊断与治疗价值.方法:对我院消化内科收治的52例常规内镜下行碘染色及病理活检诊断早期食管癌及癌前病变患者52例,其中食管鳞状细胞原位癌29例、食管鳞状上皮重度不典型增生23例,应用氩离子凝固术(argon plasma coagulation,APC)治疗.结果:术中创面出血4例,术后出血3例,经内镜下治疗或保守治疗均成功止血;无穿孔、狭窄等并发症发生;所有患者术后2、6、12个月随访,内镜复查,治疗成功率为92.5%,4例分别在术后6、7、9个月复发,再行APC治疗.结论:APC是治疗的早期食管癌及癌前病变重要方法.  相似文献   
87.
小鼠白内障基因突变方式、分布及基因定位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哺乳动物发育相关的功能基因的鉴定多来源于自发或诱发突变的小鼠。小鼠白内障作为较易鉴定的性状,目前业已明确的突变多达140余个。自发突变的小鼠主要来源于大规模饲养,诱发突变主要通过X射线与ENU处理获得,基因敲除与转基因小鼠亦可获得白内障性状。已知的白内障相关基因分布于小鼠20条染色体,其中以1号染色体最多,并常于小鼠胚胎时期起始表达。小鼠白内障表型多由单基因突变引起,突变的确定主要通过F2代家系全基因组扫描、精细定位、单倍型分型与测序验证等程序。本文从小鼠白内障基因突变来源、基因分布、基因定位与基因表达等角度较为全面的阐述了小鼠先天性白内障的研究进展。  相似文献   
88.
周宇 《海南医学》2010,21(5):31-32
目的 观察得力生注射液联合多西他赛加奥沙利铂方案治疗胃癌晚期的临床疗效和毒副作用。方法 应用得力生注射液联合多西他赛加奥沙利铂方案化疗治疗胃癌晚期41例(联合组),与37例单纯应用多西他赛加奥沙利铂方案化疗(化疗组)作对照,比较两组病人的KPS评分、中位化疗周期、一年生存率及毒副反应发生率。结果 联合组与化疗组的KPS评分改善率分别为48.8%和32.4%,稳定率分别为61.3%和40.5%,恶化率分别为41.5%和54%,中位化疗周期分别为3.98次和2.69次,一年生存率分别为52.6%和45.5%,而毒副反应发生率联合组明显低于化疗组,两组之间差异有显著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 得力生注射液联合多西他赛加奥沙利铂方案治疗胃癌有协同作用,可使患者更能耐受化疗,改善生活质量,延长生存期。  相似文献   
89.
目的 探讨CD56、PTA1、 LAIR-1等与非特异性免疫反应有关的分子在腭扁桃体组织中的表达及分布.方法 首先用间接免疫荧光染色流式细胞术分析的方法观察腭扁桃体细胞(PTC)在IL-2活化前后3种分子的表达情况.然后用免疫组化确定CD56表达的部位,以原位杂交法确定PTA1表达的部位.结果 在静止PTC中CD56、PTA1、LAIR-1的表达率分别为3.8%、 1.9%和35.1%.经IL-2活化后表达率上升为5.9%,19.2%和54.8%.免疫组化法表明CD56+细胞散在地分布于生发中心.原位杂交法表明,PTA1主要分布于腭扁桃体的滤泡旁区,少量分布在生发中心和内皮细胞上.结论 CD56、PTA1、LAIR-1这3种分子在腭扁桃体细胞中均有表达,且能被IL-2诱导.  相似文献   
90.
目的 通过对两组学生临床理论知识、临床操作技能和临床实践能力考核的分析,研究两种临床见习模式实施效果的差剐及其原因,对临床见习"5+5"模式的实施效果进行科学的评价.方法 以湛江校区临床及相关专业学生作为对照组,实施临床见习传统模式;以东莞校区临床及相关专业学生作为实验组,实施临床见习"5+5"模式.结果 两组学生的临床理论知识和临床实践能力培养效果基本相同;实验组学生的临床操作技能培养效果比对照组好.讨论临床见习"5+5"模式可以保证临床理论教学和实践能力培养的质量,提高学生临床技能操作能力,是一种可行、有效的临床见习新模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