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92篇
  免费   0篇
  国内免费   10篇
儿科学   1篇
基础医学   3篇
临床医学   13篇
内科学   26篇
神经病学   22篇
特种医学   1篇
外科学   2篇
综合类   20篇
预防医学   4篇
药学   7篇
中国医学   2篇
肿瘤学   1篇
  2024年   1篇
  2022年   1篇
  2021年   1篇
  2020年   3篇
  2019年   3篇
  2018年   1篇
  2016年   1篇
  2014年   9篇
  2013年   1篇
  2012年   1篇
  2011年   2篇
  2010年   9篇
  2009年   11篇
  2008年   5篇
  2007年   5篇
  2006年   4篇
  2005年   6篇
  2004年   4篇
  2003年   5篇
  2002年   2篇
  2001年   6篇
  2000年   1篇
  1999年   1篇
  1997年   2篇
  1996年   1篇
  1995年   2篇
  1994年   3篇
  1992年   2篇
  1990年   3篇
  1988年   1篇
  1987年   2篇
  1985年   2篇
  1983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21.
目的: 比较腰椎退行性疾病术后不同康复模式的临床疗效差异,探讨康复模式及其他因素对术后疗效的影响。方法: 前瞻性分析2013年6月至2016年7月治疗的900例就诊于北京9家三级甲等医院因腰椎退行性疾病行单节段植骨融合内固定手术的患者,其中男428例,女472例;年龄>18岁,平均(51.42±12.41)岁;根据患者主观意愿和实际居住地情况分为观察组1、观察组2及对照组共3组。观察组1给予骨科康复一体化康复模式,观察组2给予骨科康复一体化加分级康复模式,对照组给予常规康复模式。运用视觉模拟评分(visual analogue scale,VAS),Oswestry功能障碍指数(Oswestry Disability Index,ODI),日本骨科学会(Japanese Orthopaedic Association,JOA)评分系统评估术后24周的临床疗效。将可能影响术后疗效的因素:年龄,年龄分组,性别,身体质量指数(body mass index,BMI),BMI分组,文化程度,就诊医院,医疗费用支付方式,术前合并症,术前JOA评分,临床诊断,手术节段,手术术式,术中出血量,术后并发症及康复模式作为自变量,以术后24周ODI评分作为因变量,进行单因素分析影响因素和术后疗效的关系。采用多元线性回归分析影响因素、康复模式与术后24周ODI评分之间的关系,找出影响术后疗效的主要原因,分析康复模式对术后疗效的影响程度。结果: 所有患者完成24周随访,术后切口均Ⅰ期愈合,内固定稳定。(1)疗效评价:①术前3组VAS和ODI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疼痛、功能障碍均降低,术后24周3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1、2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1和对照组、观察组2和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②JOA评分术后3组功能不同程度提高。术前、术后24周3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前、术后24周观察组1和观察组2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1和对照组、观察组2和对照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2)术后24周疗效影响因素分析:①单因素结果显示性别、年龄、年龄分组、文化程度、术前合并症、临床诊断、手术节段、手术术式、术前JOA评分及康复模式与术后疗效有显著相关性(P<0.05);BMI、BMI分组、医疗费用支付方式、就诊医院、术中出血量、术后并发症与术后疗效无显著相关性(P>0.05)。②多因素结果显示性别、康复模式、年龄、术前JOA评分最终进入方程,逐步多元线性方程有统计学意义(F=12.294,P=0.000)。其中康复模式中骨科康复一体化加分级康复模式的标准化回归系数绝对值最大(0.176),对术后疗效影响最大。采用常规康复模式较其他两种康复模式术后功能障碍程度更高,男性比女性术后功能障碍程度更高,年龄越大术后功能障碍程度越高,术前JOA总分越低的患者术后功能障碍程度越高。结论: 术前JOA评分、性别、年龄可不同程度预测行单节段植骨融合内固定手术的腰椎退行性疾病患者术后疗效。采用不同康复模式均可提高该类患者术后疗效,骨科康复一体化康复模式和骨科康复一体化加分级康复模式对改善术后功能和缓解疼痛方面均优于常规康复模式,值得在临床中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22.
麻风病是由麻风分枝杆菌引起的一种慢性传染病,多在感染2至5年内发病,皮肤和周围神经是麻风分枝杆菌侵犯的主要靶组织.根据机体对麻风分枝杆菌反应的不同,分为3种不同的病理类型,即结核样型,瘤型和界限型[1].  相似文献   
23.
Objective To explore the correlation between lower urinary tract symptoms (LUTS) with prostate volume and peak flow rate in aging staff men with benign prostatic hyperplasia (BPH). Methods A total of 180 elderly patients were randomly enrolled. They were diagnosed with BPH by rectal touch and transected ultrasound from April 2008 to December 2008. The international prostate symptom score (IPSS), prostate volume (PV) as well as peak flow rate (QMAX)were analyzed respectively. Results IPSS were ( 9. 1 ± 0. 7 ) scores, ( 12. 1 ± 0. 7 ) scores and (14.0±1.3) scores in 60-69 years old group, 70-79 years old group and more than 80 years old group. PV were (40. 6±1.9) ml, (42. 4±1.9) ml and (48. 7±2.8) ml in corresponding groups, and PV was elevated along with aging (F= 5. 705, 2. 983, P<0. 05). QMAX were ( 14.7 ± 0. 6) ml/s,(14.0±0. 5) ml/s and (12.6±0.9) ml/s, and QMAX was decreased along with aging (F=2. 131, P>0. 05). Along with aggravation of LUTS, PV (ml) increased (39. 2±18. 1 vs. 45.7±16.9 vs. 47. 9± 16. 5) and QMAX (ml/s) decreased ( 15.0 ± 4.8 vs. 13. 5 ± 5.06 vs. 11.5 ± 4. 7, F= 3. 427, 4. 742, P <0.05). Conclusions The LUTS of patients with BPH is aggravated with aging, at the same time, the degree of LUTS increases with PV and decreases with QMAX. If get active treatment of drugs if available, they may improve their quality of life.  相似文献   
24.
目的 通过总结5例肢带型肌营养不良2A型(LGMD2A)患者的病例资料,探讨其临床和病理特点.方法 对病理诊断排除LGMD2B(7例)之后的30例分型未明的LGMD患者的肌肉标本进行免疫组织化学染色和钙激活蛋白酶-3(calpain-3)蛋白免疫印迹分析.结果 30例患者肌肉标本中有5例calpain-3蛋白条带缺失或遗留痕迹,从而被确诊为钙蛋白酶肌病,即LGMD2A.该5例患者起病年龄10~45岁,病程2~10年.其中2例的同胞兄妹有相似的临床表现,而父母无异常,提示本病的常染色体隐性遗传方式.5例均以下肢近端肌无力起病,肌萎缩明显;血清肌酸激酶639~8237 U/L,平均2502 U/L,肌电图均为肌源性损害.5例肌肉活体组织检查病理符合典型肌营养不良的病理特点,表现为肌纤维大小明显不等,可见坏死伴吞噬及再生,内核纤维增多,还原型辅酶Ⅰ四氮唑还原酶染色2例见分叶状纤维.5例LGMD2A患者dystrophin、caveolin-3和α-、β-、γ-、δ-sarcoglycan免疫组织化学染色均正常,2例dysferlin染色减低,余3例正常.结论 LGMD2A的临床表现和肌活体组织检查病理均缺乏特异性,免疫印迹分析有助于此病的诊断和鉴别诊断.  相似文献   
25.
目的了解我院临床标本分离的支原体耐药性变迁,更好地指导临床合理用药。方法对2007年至2009年就诊的可疑非淋菌性阴道炎(NGU)患者进行支原体的培养及药敏检测,并随机抽取2007年369例,2008年和2009年各500例进行耐药变迁分析。结果交沙霉素(JOS)和原始霉素(PRI)3年中的耐药率均〈10%,喹诺酮类药物氧氟沙星(OFL)和环丙沙星(CIP)的耐药率呈较高水平。大环内酯类药物AZI和ERY耐药率较高,尤其在解脲脲原体(Uu)+人型支原体(Mh)混合感染中,喹诺酮类和大环内酯类的耐药率均在持续高水平状态,TET在混合感染中耐药率显著上升。结论强力霉素(DOT)、JOS和PRI为治疗支原体的首选药物,但应定期监测支原体的耐药性变迁。  相似文献   
26.
目的 探讨老年患者认知功能障碍与动脉僵硬度的关系.方法 选择142例老年患者,以肢体动脉搏动波(PWV)作为评价动脉僵硬度指标,以简易精神状态量表(MMSE)作为认知功能评价指标,MMSE评分总分30分,评分<24分为认知功能障碍.对所有入选病例进行PWV检查及MMSE评分,根据MMSE评分将所有患者分为两组:认知功能正常组93例,认知功能障碍组49例.结果 认知功能障碍组较认知功能正常组PWV明显增高[(13.3±2.4)m/s与(11.8±2.2)m/s,t=3.775,P-0.000].经Logistic回归分析,MMSE评分与PWV呈显著相关.结论 动脉僵硬度增加是老年患者认知功能障碍重要危险因素.  相似文献   
27.
以24小时全体心搏心率/R—R平均值标准差(SD)即时域法研究56例脑梗塞患者及41例健康对照者的心率变异性(HRV),并按脑梗塞侧别及病情严重性分为左、右侧及轻、中、重数个亚组进行研究。结果发现,脑梗塞组HRV显著低于对照组(P<0.001),右侧半球脑梗塞HRV显著低于左侧半球脑梗塞(P<0.01),轻、中、重不同严重程度脑梗塞HRV之间无显著差异。脑梗塞组有2例病人于半年内死于心源性猝死,其HRV均<50ms。本文对脑梗塞患者HRV意义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28.
婴儿型脊髓性肌萎缩又名Werdning-Hoffmann病。最早由Werdnig(1891)及Hoffmonn(1900)对本病做过描述。国内有3组临床报导,内有1例尸检。文献中曾报导过合并桥脑或小脑发育不良,本  相似文献   
29.
目的探讨养老机构内老年精神障碍(elderly mental disorders,EMD)患者的沟通交流技巧。方法选择2012-07-2013-07笔者所在养老机构中的90例EMD患者作为研究对象。以数字法随机分成观察组(45例)和对照组(45例)。对照组予以常规日常护理和正常沟通,观察组则实施技巧性沟通交流措施。分别在干预前后对比两组患者BPRS评分、SAS和SDS评分,以及家属对患者沟通情况的满意程度。结果两组干预后的BPRS评分均显著下降,但观察组的下降幅度更大,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两组患者干预后的SAS评分、SDS评分均显著下降,但观察组的下降幅度更大,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观察组患者家属对患者沟通情况的满意程度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养老机构内的EMD患者进行技巧性的沟通交流,可以更好地使患者宣泄其不良情绪,效果较好,值得推荐。  相似文献   
30.
近年来随着微创技术的进步,腹腔镜胃癌根治术因其微创优势得到了很大的发展,但其技术难度高,操作复杂,术后可能会导致各种并发症,其中吻合口瘘是腹腔镜胃癌术后最严重的并发症之一[1]。吻合口瘘治疗困难,预后差,早期积极果断的治疗及精心护理对改善患者预后、降低死亡率具有重要意义。作者科室于2008年开展腹腔镜胃癌手术至今,已完成974例,取得了良好的社会和经济效益。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