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531篇
  免费   134篇
  国内免费   57篇
耳鼻咽喉   15篇
儿科学   15篇
妇产科学   3篇
基础医学   77篇
口腔科学   19篇
临床医学   364篇
内科学   121篇
皮肤病学   28篇
神经病学   44篇
特种医学   112篇
外国民族医学   2篇
外科学   161篇
综合类   698篇
预防医学   357篇
眼科学   17篇
药学   280篇
  1篇
中国医学   287篇
肿瘤学   121篇
  2024年   19篇
  2023年   41篇
  2022年   42篇
  2021年   37篇
  2020年   67篇
  2019年   58篇
  2018年   42篇
  2017年   47篇
  2016年   63篇
  2015年   53篇
  2014年   163篇
  2013年   120篇
  2012年   104篇
  2011年   128篇
  2010年   101篇
  2009年   111篇
  2008年   108篇
  2007年   95篇
  2006年   112篇
  2005年   122篇
  2004年   105篇
  2003年   84篇
  2002年   61篇
  2001年   82篇
  2000年   55篇
  1999年   68篇
  1998年   66篇
  1997年   78篇
  1996年   68篇
  1995年   65篇
  1994年   53篇
  1993年   45篇
  1992年   35篇
  1991年   43篇
  1990年   41篇
  1989年   24篇
  1988年   13篇
  1987年   13篇
  1986年   14篇
  1985年   7篇
  1984年   5篇
  1983年   12篇
  1982年   5篇
  1980年   4篇
  1979年   3篇
  1965年   6篇
  1963年   5篇
  1959年   2篇
  1958年   4篇
  1957年   10篇
排序方式: 共有272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101.
目的 探讨键合表阿霉素纳米胶束(EPI-NPs)在大鼠移植性肝癌模型肝内的分布及药效.方法 制备具有靶向控释作用的EPI-NPs,Walker-256细胞直接注射法制作大鼠移植性肝癌模型,通过肝动脉灌注给药(EPI含量均为2 mg/kg),利用组织荧光和匀浆荧光技术对比分析EPI-NPs和表阿霉素(EPI)在肝内的分布特点,并作药效对比.结果 EPI-NPs组肿瘤组织的EPI荧光强度高于肝组织(P<0.05),而EPI组则表现为平均分布;EPI-NPs组在肿瘤及肝内的EPI荧光强度均高于EPI组(P<0.05).EPI-NPs组大鼠肝移植瘤的体积抑瘤率及质量抑瘤率分别为72.96%和68.19%,EPI组的体积抑瘤率及质量抑瘤率分别为39.16%和35.33%,两者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EPI-NPs组生存率高于EPI组(P<0.05).结论 EPI-NPs具有良好的肿瘤组织靶向性和抑瘤效果.  相似文献   
102.
硝酸甘油软膏治疗肛裂的多中心随机对照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评价硝酸甘油软膏治疗肛裂的临床疗效和安全性。方法采用多中心、随机、双盲、安慰剂平行对照的临床试验方法,从7个临床中心入组240例慢性肛裂患者,按随机数字表法随机分为试验组(硝酸甘油软膏,120例)和对照组(凡士林软膏,120例),疗程为8周。比较两组肛裂愈合率、肛裂疼痛强度VAS评分、肛管静息压的变化及不良反应事件发生率。结果共有221例(92.1%)完成了试验,其中试验组114例,对照组107例。治疗终点(56d),试验组和对照组肛裂愈合率分别为78.9%(90/114)和29.0%(31/107),排粪后肛裂疼痛VAS评分下降率分别为(94.8±15.7)%和(61.2±35.7)%,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1)。试验组和对照组分别有12例和6例患者接受了肛门直肠测压,首次用药前后肛管静息压下降值试验组为(20.2±18.5)mmHg,对照组为(7.1±14.7)mmHg,但两组差异并无统计学意义(P=0.152)。试验组不良反应事件发生率明显高于对照组[42.1%(48/114)比913%(10/107),P〈0.05],但不良反应事件主要为轻度的头痛、头胀,可自行缓解。结论硝酸甘油软膏可有效缓解肛裂疼痛,促进肛裂愈合,且使用安全、耐受性好。  相似文献   
103.
食“皮干生”集体感染旋毛虫病166例调查分析王家和,景正朝,梁学忠,杨文生661100云南省蒙自县卫生防疫站何子圭红河州卫生学校滇南蒙自县于1989年3月至1991年2月,在紧邻的雨过铺与草坝两镇以彝族为主的3个材相继发生3起食生猪肉及“皮干生”(烧...  相似文献   
104.
目的分析辽宁省不同婚姻状况人群精神健康状况。方法使用2010年中国家庭动态追踪调查(CFPS)数据分析辽宁省居民婚姻及精神健康状况,选用抑郁自评量表(CES-D,即精神健康状况量表)对成年人精神状况进行分析。结果辽宁省居民离异人口占2.99%,高于全国平均水平,不同婚姻状况精神健康得分在不同性别、城乡、年龄人群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男性精神健康得分(27.05±3.85)分,高于女性的(26.34±4.46)分,离婚和丧偶者得分最低,分别为(25.29±5.15)和(25.39±5.72)分,城市居民精神健康得分(27.10±4.08)分,高于乡村居民的(26.41±4.25)分。结论辽宁省居民婚姻现状稳定性存在一定风险,目前需要着重处理离婚率过高问题;不良婚姻经历对精神健康的影响具有明显的负作用,在≥40岁年龄段,有配偶者的精神健康状况优于无配偶者。  相似文献   
105.
目的 探讨O型臂导航引导下经皮椎体成形术(percutaneous vertebroplasty,PVP)在治疗中段胸椎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骨折的精准性及安全性。方法 2019年12月—2021年8月复旦大学附属浦东医院骨科收治中段胸椎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骨折(osteoporotic vertebral compression fracture,OVCF)患者15例(15个椎体),男5例,女10例;年龄70~89岁,平均(76.7±5.8)岁。均采用O型臂导航引导下经单侧穿刺行PVP治疗。主要疗效指标:术中规划路径与实际路径的符合率,微创经皮开路器穿刺成功需要的次数,主要指标用于评价该手术操作的精准性。次要疗效指标包括:记录患者术前、术后2天以及末次随访时视觉模拟(visual analogue scale,VAS)疼痛评分,Oswestry功能障碍指数(Oswestry disability index,ODI)。同时记录患者的手术时间、骨水泥使用量、术中出血量及手术相关并发症发生情况等,测量并记录术前、术后2天及末次随访时伤椎前缘高度,次要指标用于评价该手术方案的临床疗效与安全性。结果 15例患者均顺利完成手术,术中规划路径与实际路径的符合率:优6例,良9例,优良率达100%,所有病例均为1次穿刺成功,无患者出现骨水泥渗漏或严重并发症。平均随访11.7个月。术前、术后2天及末次随访时患者VAS评分分别为7.2±0.7、2.3±0.5和1.9±0.5,患者ODI评分分别为68.1±4.0、23.6±4.3和23.0±4.6,患者伤椎前缘高度分别为(2.4±0.3)cm、(2.7±0.3)cm和(2.6±0.3)cm。术后2天患者VAS评分、ODI评分较术前明显改善(P<0.05),术后2天及末次随访时患者伤椎前缘高度较术前均增加(P<0.05)。结论 O型臂导航引导下PVP治疗中段胸椎OVCF,可提高手术操作精准度及安全性,在治疗中段胸椎OCVF中可能具有较大的临床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106.
机械通气患者的脱机(附85例分析)   总被引:7,自引:1,他引:7  
分析了85例机械通气患者恢复时的脱机过程。列举2例脱机困难者的处理。讨论了脱机患者的病理生理改变,脱机标准的掌握和营养支持与脱机的关系。认为脱机时机的掌握,脱机过程的调节,以及必要的营养支持有益于顺利脱机。  相似文献   
107.
目的探讨游离桡动脉联体穿支皮瓣修复手指较大皮肤软组织缺损的方法及临床疗效。方法2015年6月-2019年8月,采用桡动脉联体穿支皮瓣修复手指较大皮肤软组织缺损11例,皮瓣切取范围为2.5 cm×5.5 cm^3.0 cm×7.5 cm。供区直接拉拢缝合。术后随访3~26个月,观察皮瓣的质地、外观、感觉及手指功能情况。结果11例皮瓣全部顺利成活,伤口均Ⅰ期愈合。术后9例获得随访,随访时间3~26个月,平均18个月。皮瓣质地好,未见明显臃肿,皮色与受区相近,两点辨别觉8~12 mm,平均10 mm。供区只留线性瘢痕。结论采用桡动脉联体穿支皮瓣修复手指较大皮肤软组织缺损,增加了皮瓣的切取范围,不损伤主干血管,切取简便,成活率高,色泽和质地与受区相近,手指功能良好,供区可直接缝合,是修复手指较大皮肤缺损的一种理想方法。  相似文献   
108.
癫痫的诊断和治疗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相似文献   
109.
目的:对延续性护理在肢体偏瘫患儿中的应用效果进行分析与评价。方法:选取2011年8月—2012年8月收治的肢体偏瘫患儿76例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每组38例。实验组采用出院后为期半年的延续性护理方案,对照组采用传统方法护理。在出院日和出院后半年对患者进行ADL评分,调查患者或家属对护理质量的满意度。结果:两组患者出院时ADL评分无明显差异(P>0.05),半年后两组患者的ADL评分均有显著提高,但实验组的ADL评分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而且实验组患者家属对护理质量的满意度明显优于对照组。结论:延续性护理在肢体偏瘫患儿的护理中具有很好的应用效果,能显著提高患儿的活动能力及患儿家属对护理工作的满意度。  相似文献   
110.
目的探讨慢性荨麻疹发病与血清中食物特异性IgG抗体的关系。方法应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检测111例慢性荨麻疹患者(慢性荨麻疹组)血清中食物特异性IgG抗体水平,并与30例健康受试者(对照组)资料进行对比研究。结果111例慢性荨麻疹患者中,食物特异性IgG抗体阳性79例(阳性率为71.17%),与对照组阳性率(43.33%)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8.071,P〈0.01)。且慢性荨麻疹组以鸡蛋特异性IgG抗体阳性率最高(51.35%),其次是虾(43.24%)、牛奶(38.74%)、螃蟹(34.23%)、大豆(27.93%),慢性荨麻疹组鸡蛋、虾、螃蟹、鳕鱼、大豆特异性IgG抗体阳性率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食物特异性IgG抗体与慢性荨麻疹发病具有相关性,血清食物特异性IgG水平检测对慢性荨麻疹的预防和治疗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