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629篇
  免费   210篇
  国内免费   136篇
耳鼻咽喉   53篇
儿科学   24篇
妇产科学   20篇
基础医学   173篇
口腔科学   44篇
临床医学   601篇
内科学   281篇
皮肤病学   15篇
神经病学   178篇
特种医学   159篇
外科学   413篇
综合类   1194篇
预防医学   636篇
眼科学   26篇
药学   444篇
  3篇
中国医学   622篇
肿瘤学   89篇
  2024年   15篇
  2023年   68篇
  2022年   63篇
  2021年   87篇
  2020年   74篇
  2019年   82篇
  2018年   97篇
  2017年   51篇
  2016年   102篇
  2015年   92篇
  2014年   249篇
  2013年   206篇
  2012年   252篇
  2011年   304篇
  2010年   256篇
  2009年   238篇
  2008年   279篇
  2007年   244篇
  2006年   269篇
  2005年   248篇
  2004年   175篇
  2003年   212篇
  2002年   157篇
  2001年   172篇
  2000年   155篇
  1999年   139篇
  1998年   101篇
  1997年   100篇
  1996年   76篇
  1995年   82篇
  1994年   61篇
  1993年   55篇
  1992年   44篇
  1991年   38篇
  1990年   28篇
  1989年   20篇
  1988年   28篇
  1987年   14篇
  1986年   13篇
  1985年   7篇
  1984年   7篇
  1983年   2篇
  1982年   3篇
  1981年   4篇
  1980年   3篇
  1978年   1篇
  1955年   1篇
  195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497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65 毫秒
1.
目的:探讨早产儿消化道穿孔的病因,分析影响早产儿消化道穿孔短期预后不良的危险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山西省 儿童医院新生儿外科2015年1月—2021 年5月诊治的89 例早产儿消化道穿孔的临床资料。根据术后3 个月时结局分为生存 组和预后不良组。比较两组术前、术中及术后与早产儿消化道穿孔预后不良相关的因素,采用Logistic 回归分析筛选早产儿消 化道穿孔预后不良的危险因素。结果:早产儿消化道穿孔的病死率为25.84%,坏死性小肠结肠炎(NEC)和胃壁肌层缺损是早产 儿消化道穿孔常见的病因。单因素分析显示生存组患儿从发现气腹至手术时间在8 h 之内的比例显著高于预后不良组 (χ2=15.22,P<0.01)。预后不良组合并脓毒性休克的比例显著高于生存组(χ2=33.19,P<0.01)。预后不良组术后合并需非计划二次 手术的并发症比例显著高于生存组(χ2=7.24,P<0.01)。Logistic 回归分析显示脓毒性休克(OR=0.06,95%CI:0.02~0.21,P<0.01)和 气腹至手术时间大于8 h(OR=0.23,95%CI:0.07~0.81,P<0.05)是早产儿消化道穿孔短期预后不良的危险因素。结论:NEC 和胃 壁肌层缺损是早产儿消化道穿孔的主要病因,脓毒性休克和从气腹发生至手术时间大于8 h 是早产儿消化道穿孔短期预后 不良的危险因素。  相似文献   
2.
3.
慢性前列腺炎是泌尿外科门诊最为常见的一种疾病,发病率较高,若没有及时正确的干预,可进展为难治性慢性前列腺炎(RCP)。RCP患者病情反复难愈,给患者带来严重的精神和经济负担。目前有关RCP的研究及报道较少,缺乏统一的治疗标准,且较难治愈。本文复习相关文献,对RCP的治疗方式进行归纳总结,为临床治疗提供一些参考。  相似文献   
4.
介绍詹红生教授应用膏方治疗慢性筋骨病损的临床经验。认为慢性筋骨病损是因气血亏虚、脉络瘀阻所致,病机为肝脾肾三脏脉络闭阻;膏方缓补慢通,临床取效良好。  相似文献   
5.
目的:统计分析中国县级及以上医疗机构青光眼亚专科建设、诊疗设备配备和服务提供情况,为进 一步推动我国青光眼防治工作提供理论依据。方法:调查研究。2015年对全国提供眼科服务的县级 及以上医疗机构通过网上填报的方式进行普查,采用描述性统计方法,对我国县级及以上医疗机构 青光眼亚专科建设、诊疗设备配备和服务提供情况进行系统整理和统计分析。结果:本次调查覆盖 全国6 341家县级及以上医疗机构,其中设立青光眼亚专科的医疗机构有672家(10.60%)。在青光眼 检查和治疗相关设备中,视力表配置率最高(99.30%),平均每家医疗机构配置3.28台;超声生物显 微镜配置率最低(11.50%),平均每家医疗机构配置0.13台。眼压测量、白内障手术和小梁切开术是 青光眼主要的诊疗服务类型。结论:我国县级及以上医疗机构青光眼亚专科建设亟待加强,诊疗设 备配备不全,诊疗服务能力需要全面提升。  相似文献   
6.
目的 评估羟考酮无背景量静脉自控镇痛(PCIA)在高龄患者全髋关节置换术后的应用效果及安全性。方法 66例高龄全髋关节置换术后患者,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吗啡组和羟考酮组,各33例。两组术后均采用无背景量静脉自控镇痛模式。镇痛泵配方:吗啡组:100 ml生理盐水混合50 mg吗啡以及10 mg托烷司琼;羟考酮组:100 ml生理盐水混合50 mg羟考酮以及10 mg托烷司琼。比较两组患者的镇痛效果,镇痛前后的静态视觉模拟评分法(VAS)评分、动态VAS评分,术后48 h镇痛药物使用总量、自控镇痛泵按压次数,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 羟考酮组镇痛总有效率为100.00%,高于吗啡组的81.82%,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镇痛后,两组患者的静态VAS评分、动态VAS评分均较本组镇痛前降低,且羟考酮组降低程度优于吗啡组,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羟考酮组术后48 h镇痛药物使用总量、自控镇痛泵按压次数分别为(63.01±3.42)ml、(12.21±1.45)次,均少于吗啡组的(85.35±5.47)ml、(21.21±1.55)次,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羟考酮组不良反应发生率3.03%低于吗啡组的24.24%,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羟考酮无背景量静脉自控镇痛在高龄患者全髋关节置换术后应用可获得理想效果,能有效减轻患者的疼痛,减少镇痛药物的使用及镇痛泵按压次数,且不良反应少,安全性高。  相似文献   
7.
目的 探讨慢性鼻-鼻窦炎(CRS)患者手术前后鼻腔细菌感染状况的变化及药敏试验分析。方法 实验组来自50例CRS患者术前中鼻道分泌物、鼻息肉组织和功能性内镜鼻窦手术术后1、3、6个月复诊时的中鼻道分泌物;对照组选取30例单纯鼻中隔偏曲或鼻出血患者的中鼻道分泌物。结果 对照组与实验组术前、术后1个月及术后3个月中鼻道分泌物细菌检出率分别为63.3%、92.0%、94.0%、90.0%,组间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对照组与实验组术后6个月中鼻道分泌物细菌检出率分别为63.3%和68.0%,无统计学差异。实验组术后6个月与术前、术后1个月及术后3个月中鼻道分泌物细菌检出率分别为68.0%、92%、94.0%、90.0%,组间有统计学差异。慢性鼻-鼻窦炎不伴鼻息肉与慢性鼻-鼻窦炎伴鼻息肉患者术前中鼻道分泌物细菌检出率分别为92.9%和90.9%,无统计学差异。慢性鼻-鼻窦炎伴鼻息肉患者鼻息肉组织细菌检出率为13.6%(3/22)。各组间革兰阳性菌、革兰阴性菌、厌氧菌构成比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需氧菌对环丙沙星、复方新诺明和三代头孢(头孢曲松)敏感率较高,药物敏感率分别为94.6%(229/242)、84.7%(205/242)和81.4%(197/242);二代头孢(头孢呋辛)中等敏感,药物敏感率为74.0%(179/242),青霉素的敏感性低,药物敏感率为39.7%(96/242),厌氧菌(12株)最敏感的抗生素是万古霉素,其药物敏感率为91.7%(11/12)。结论 细菌感染是引起CRS的重要因素,亦可能是引发鼻息肉的病因之一。功能性内镜鼻窦手术术后鼻腔、窦口引流通畅,手术可以减少细菌的生长,使鼻腔内细菌谱恢复至正常。手术可以减少细菌的生长,使鼻腔内细菌谱恢复致正常。CRS是否伴有鼻息肉对细菌的生长及革兰阳性菌、革兰阴性菌、厌氧菌的分布无重要影响。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益心舒胶囊治疗病毒性心肌炎(VMC)气阴两虚证的临床疗效及抗氧化、抗炎的作用。方法:将132例亚急性期VMC患者,采用随机按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66例。两组均注射用磷酸肌酸钠,1 g/次,1次/d,静脉滴注,连续治疗14 d;辅酶Q10胶囊,1粒/次,3次/d,饭后服用;盐酸曲美他嗪片,1片/次,3次/d,三餐时服用;重症患者,给予地塞米松磷酸钠注射液,10~20 mg/次,1次/d,静脉滴注,连续治疗14 d。对照组口服稳心颗粒,每次1袋,3次/d。观察组口服益心舒胶囊,3粒/次,3次/d。两组疗程均连续治疗8周。监测血清肌钙蛋白I(cTnI)和心肌肌酸磷酸激酶(CK-MB),记录治疗后cTnI,CK-MB的复常率;进行治疗前后心电图检查,记录心电图复常率;进行治疗前后气阴两虚证评分;检测治疗前后肌酸磷酸激酶(CPK),羟丁酸脱氢酶(HBDH),乳酸脱氢酶(LDH)和天门冬氨酸氨基转移酶(AST)水平;进行治疗前后超声心动图检查,记录治疗前后左心室射血分数(LVEF),心脏指数(CI)和舒张早期/舒张晚期最大血流速度(E/A);检测治疗前后超氧化物歧化酶(SOD),丙二醛(MDA),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GSH-Px),干扰素-γ(IFN-γ),白细胞介素-10(IL-10),IL-17和IL-35水平。结果:采用秩和检验分析两组临床疗效,观察组优于对照组(Z=2. 151,P0. 05);观察组cTnI,CK-MB和心电图复常率分别为82. 26%(51/62),90. 32%(56/62)和80. 65%(50/62)分别高于对照组的65. 00%(39/60),73. 33%(44/60)和63. 33%(38/60)(P0. 05);观察组患者血清cTnI,CK-MB,CPK,HBDH,LDH和AST水平均低于对照组(P0. 01);观察组患者LVEF,CI和E/A均高于对照组(P0. 01);观察组SOD和GSH-Px水平均高于对照组(P0. 01),MDA水平低于对照组(P0. 01);观察组IL-10和IL-35水平均高于对照组(P0. 01),IFN-γ和IL-17水平均低于对照组(P0. 01)。结论:在西医常规治疗的基础上,加用益心舒胶囊治疗亚急性期VMC气阴两虚证患者,可通过抗炎和抗氧化作用而保护心肌,临床能起到降低心肌酶,促进心电图、心酶等恢复,改善心功能,提高临床治疗的效果。  相似文献   
9.
10.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