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65篇
  免费   6篇
  国内免费   27篇
临床医学   15篇
内科学   5篇
特种医学   29篇
外科学   105篇
综合类   36篇
预防医学   3篇
药学   3篇
中国医学   2篇
  2023年   4篇
  2020年   2篇
  2019年   1篇
  2018年   1篇
  2017年   2篇
  2016年   1篇
  2015年   2篇
  2014年   4篇
  2013年   3篇
  2012年   4篇
  2011年   8篇
  2010年   6篇
  2009年   11篇
  2008年   1篇
  2007年   15篇
  2006年   6篇
  2005年   10篇
  2004年   14篇
  2003年   27篇
  2002年   27篇
  2001年   20篇
  2000年   6篇
  1999年   7篇
  1998年   2篇
  1995年   3篇
  1994年   2篇
  1993年   2篇
  1992年   3篇
  1990年   1篇
  1989年   2篇
  1988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9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65 毫秒
11.
目的 研究血管腔内成形术(pereutaneous transluminal angioplasty,PTA)联合自体外周血干细胞(peripheral blood stem cells,PBSC)注射治疗下肢缺血性疾病的临床疗效.方法 回顾性分析2006年3月至2008年6月收治的的82例患下肢缺血性疾病患者的临床资料,治疗组42例下肢缺血性疾病患者行PTA术联合自体PBSC注射治疗,对照组40例患者行单纯PTA术,比较两种方法之疗效.结果 所有患者顺利接受治疗.治疗组ABI由术前0.32±0.11提高至术后第3个月的0.50±0.14和术后第6个月的0.49±0.13(t=-6.765和-6.040,P<0.05),TcPO_2由术前(26.1±2.3)mm Hg提高至术后第3个月的(32.7±4.2)mm Hg和术后第6个月的(34.5±2.7)mm Hg(t=-8.901和-14.250,P<0.05),对照组ABI由术前0.30±0.12提高至术后的0.47±0.15及0.47±0.13(t=-5.631和-5.873,P<0.05),TcPO_2由术前(25.9±2.4)mm Hg提高至术后第3个月的(28.9±2.9)mm Hg及术后第6个月的(28.9±2.1)mm Hg(t=-5.090和-5.389,P<0.05).治疗组术后TcPO_2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 PTA和自体PBSC注射是治疗缺血性下肢血管病有效的手段,自体PBSC注射有持续性升高TcPO_2的作用,两者的联合运用效果优于单纯PTA术.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血管内皮细胞在深静脉血栓形成不同时期结构和功能的变化。方法急性期30例,亚急性期26例,慢性期18例,健康对照组20例,分别应用Hladovec法测定循环内皮细胞计数,放免法测定血清内皮素-1(ET-1)、一氧化氮(NO)、血栓素B2(TXB2)、6-酮-前列腺素F1α(6-Keto-PGF1α)。结果四组循环内皮细胞数量、内皮素-1、一氧化氮、血栓素B2、6-酮-前列腺素F1α各个时期均有不同的变化。结论了解DVT在发生、发展过程中VEC功能结构的变化对掌握病情、制定有针对性的治疗方法、避免盲目用药有重要的临床意义。  相似文献   
13.
不使用造影剂的腹主动脉瘤腔内隔绝术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探讨一种不使用造影剂的腹主动脉瘤(AAA)腔内隔绝术(EVE),治疗合并肾功能不全的AAA患者。方法:对3例合并肾功能不全的AAA患者在不使用造影剂条件下实施AAA EVE,并对术前评估内容进行分析。结果:3例患者手术均获成功,2例采用分叉型移植物,1例采用直型移植物。术后随访结果表明,动脉瘤被完全隔绝,无内漏,瘤腔内血栓形成;移植物内血流通畅,周围无异常血充。结论:选择近端瘤颈较长的患者,术前对肾动脉及髂内动脉开口位置等指标进行准确评估,不使用造影剂同样可以完成AAA EVE。  相似文献   
14.
目的 探讨合并肾功能衰竭的Stanford B型主动脉夹层动脉瘤腔内隔绝术(EVE)的手术适应证、围手术期处理等。方法 2例术前合并肾功能衰竭者,术前1d加做血透1次,术中控制补液量,术后床旁血透。结果 2例肾衰患者手术顺利,围手术期代谢及循环平稳。结论 在认真做好围手术期处理的前提下,合并肾功能衰竭的主动脉夹层动脉瘤患者可以安全接受EVE治疗。  相似文献   
15.
经腹膜外径路行胸主动脉夹层动脉瘤腔内隔绝术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目的:探讨因股动脉狭窄无法行腔内隔绝术治疗的胸术动脉夹层动脉瘤病例的腔内微创治疗。方法:回顾性分析1998年9月至2001年12月收治的Stanford B型胸主动脉夹层动脉瘤合并双侧髂股动脉粥样硬化性狭窄的21列。结果:21例患均采用腹膜外径路显露单侧髂总动脉或腹主动脉下段,行胸主动脉夹层动脉瘤腔内隔绝术,即时操作成功率100%,结论:对于部分股动脉扭曲狭窄的患,经腹膜外径路行胸主动脉夹层动脉瘤腔内隔绝术是一条行之有效的治疗方法。  相似文献   
16.
胸主动脉夹层动脉瘤腔内隔绝术中内漏的处理对策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探讨胸主动脉夹层动脉瘤(TAD)腔内隔绝术(EVGE)中内漏的评估、处理和预防方法。方法:对116例接受EVGE的Stanford B型TAD患术中出现的内漏采单纯球囊扩张、增加延伸移植物(cuff)封堵和促凝的方法进行处理。结果:术中出现中即时内漏17例(14.65%,17/116),10例采用球囊扩张。8例有效(内漏量减少),无治愈病例;10例采用cuff,均有效,治愈7例;4例采用促凝处理,有效、治愈各1例。术中处理后带漏9例(7.76%,9/116)。内漏组死亡2例(10.50%),非内漏组死亡2例(2%)。结论:对于TAD患,单纯球囊扩张对EVGE术中内漏尤其近端内漏的治疗效果并非最佳,cuff是最有效的治疗方式。  相似文献   
17.
目的 明确瘤体动脉分支和腹主动脉瘤(AAA)腔内隔绝术(EVE)后Ⅱ型内漏之间的关系。方法 回顾性分析8例行EVE出现Ⅱ型内漏的AAA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 所有患者瘤体上均有数目不等的通畅的动脉分支,术中并发即时性内漏。结论 瘤体上通畅的动脉分支是Ⅱ型内漏发生的主要原因,术后根据瘤径的变化采用相应的动脉栓塞治疗以防止动脉瘤继发性破裂。  相似文献   
18.
变化的人体电流传导产生的电阻与体液量有关,生物电阻抗分析(BIA)即根据这一原理测定正常人细胞外液量(ECW)和总体液量(TBW)。通常的测定疗法是将皮肤电极置于手和脚。文内研究了卧床休息、输液、采血时的电阻变化,提出将电极置于肢体近端部位能更准确地反映体液量的变化。  相似文献   
19.
目的 评价股-股深动脉人工血管移植旁路术治疗单侧髂股动脉长段硬化闭塞症的长期疗效.方法 回顾性分析1995年7月至2010年12月收治的40例单侧长段髂股动脉硬化闭塞症患者的临床资料,其中男28例,女12例;年龄66 ~ 90岁,平均(73±6)岁.所有患者的诊断经CT动脉造影证实,单侧髂总动脉,髂外动脉,股总动脉和股浅动脉硬化闭塞.均采用股-股深动脉人工血管旁路术治疗,术前、后检测血管流速,踝/肱指数.使用Kaplan-Meier方法分析5、7、10年累积通畅率和5、7、10年保肢率.结果 本组患者在围手术期无死亡和截肢.35例(87.5%)随访1 ~13年,平均(5.7±2.8)年.ABI由术前平均0.23±0.10升至术后0.55±0.1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15.91,P=0.000).术前彩超检测腘动脉及胫动脉平均血流速度分别为(14±6)cm/s和(10±4) cm/s,术后分别升至(34±10)cm/s和(22±7)cm/s.术后5、7、10年一二期累计通畅率分别为:60.1%,44.3%,25.3%和93.5%,86.8%,57.9%.术后5,7,10年保肢率分别为:97.5%,95%和90%.结论 治疗单侧髂股动脉长段闭塞症,股-股深人工血管旁路术安全有效,本术式可用于不适合腔内治疗和开腹手术的患者.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腹主动脉瘤(AAA)和肝、肾囊肿的关系.方法:统计并比较103例AAA连续病例及103例对照组肝、肾囊肿的发病率,以及囊肿的直径.结果:AAA肝囊肿发生率高于对照组(32.0% VS 18.4%,P<0.05),肝囊肿直径大于对照组[(31±25)mm VS (18±10)mm,P<0.05].肾囊肿的发生率:AAA组41.7%,对照组34.0%,(P=0.25);肾囊肿直径:AAA组(18±12)mm,对照组(12±10)mm,AAA组较大(P<0.05).结论:腹主动脉瘤和肝、肾囊肿之间的联系提示它们可能存在共同的病因基础,也提示系统性因素对腹主动脉瘤的形成有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