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70篇
  免费   29篇
  国内免费   6篇
耳鼻咽喉   1篇
儿科学   16篇
妇产科学   2篇
基础医学   7篇
临床医学   95篇
内科学   19篇
特种医学   13篇
外科学   28篇
综合类   115篇
预防医学   67篇
眼科学   16篇
药学   70篇
中国医学   47篇
肿瘤学   9篇
  2024年   5篇
  2023年   12篇
  2022年   15篇
  2021年   11篇
  2020年   15篇
  2019年   13篇
  2018年   17篇
  2017年   7篇
  2016年   13篇
  2015年   16篇
  2014年   23篇
  2013年   23篇
  2012年   38篇
  2011年   51篇
  2010年   34篇
  2009年   28篇
  2008年   22篇
  2007年   22篇
  2006年   28篇
  2005年   26篇
  2004年   19篇
  2003年   12篇
  2002年   11篇
  2001年   17篇
  2000年   8篇
  1999年   4篇
  1998年   4篇
  1997年   3篇
  1996年   2篇
  1995年   2篇
  1994年   2篇
  1993年   1篇
  198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50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62 毫秒
11.
目的探讨两种大隐静脉高位结扎术的临床优缺点。方法选择 2016年 6月至 2018年 6月河北中石油中心医院收治的大隐静脉曲张病例 90例,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 45例,观察组对隐股静脉连接部的处理采用经皮高位结扎术,对照组采用传统切开高位结扎术。结果观察组病人的手术时间( 14.57±4.39)min、术中出血量( 25.00±9.77)mL、切口长度( 3.00±0.94)mm、围手术期并发症发生率( 1.79%)优于对照组病人的手术时间( 25.00±5.02)min、术中出血量( 50.00±12.56)mL、切口长度( 40.00±5.02)mm、围手术期并发症发生率( 13.6%)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观察组与对照组在随访 6个月后复发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0.05)。结论术较传统开放式高位结扎术在6个月后疗效差异无统计学意义,而其平均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切口长度、围手术期并发症发生率低于传统手术方法,是一种等效而又微创的手术方式,值得临床经皮高位结扎,随访,推广。  相似文献   
12.
目的 探讨wnt3a基因沉默对内皮祖细胞( EPCs)增殖的影响. 方法 体外分离、培养及鉴定EPCs. 将沉默型pEGFP-shRNA-wnt3a重组质粒转染EPCs; Western blot法分析wnt3a 在 EPCs 中的表达变化;MTT 分析 wnt3a 沉默对EPCs增殖的影响. 结果 鉴定培养的细胞为EPCs;Western blot法结果提示pEGFP-shRNA-wnt3a转染EPCs后明显抑制了 wnt3a 蛋白的表达. MTT 提示沉默型 pEGFP-shRNA-wnt3a转染组吸光度值明显低于空白对照组. 结论 成功分离、培养出EPCs,wnt3a有效沉默明显抑制EPCs的增殖,为进一步的实验提供了基础.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磁共振(MRI)动态增强扫描对乳腺钼靶摄影(MG)中含簇状钙化灶良恶性病变的诊断鉴别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2013年2月至2018年6月收治的80例含簇状钙化灶乳腺病变患者MRI及MG影像学资料,并与术后病理结果进行对比,计算MRI动态增强与MG联合诊断乳腺含簇状钙化灶良恶性病变效能。结果MG诊断共有恶性病灶35个,良性病灶51个,MG联合MRI共诊断出恶性病灶38个,良性病灶48个,两种检测方法恶性病灶检出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MG联合MRI对含簇状钙化灶良恶性病变诊断灵敏度94.59%,特异度93.88%,准确度94.19%,阳性预测值92.11%,阴性预测值95.83%高于单独MG检测灵敏度72.97%,特异度83.67%,准确度79.07%,阳性预测值77.14%,阴性预测值80.39%,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MRI动态增强扫描对乳腺钼靶摄影中含簇状钙化灶良恶性病变的诊断价值高于单独的MG检测。  相似文献   
14.
李丹  余涛  曾智  吴杰  叶鹏 《现代药物与临床》2019,34(9):2807-2812
目的阐明SLC2A1基因在肺腺癌中的表达及临床意义。方法通过检索Oncomine和TCGA等生物信息数据库中有关SLC2A1的信息,并对所获取的数据资料挖掘并进行二次分析,对SLC2A1在肺腺癌中的作用进行荟萃分析。结果 Oncomine数据库中共收集了448项不同类型SLC2A1的研究结果,关于在肿瘤与对照组织中SLC2A1表达有统计学差异的结果有47项,其中SLC2A1表达增高的有43项,表达降低的有4项。肺腺癌中高表达的研究有8项、低表达的有0项。共有8项研究数据集涉及SLC2A1在肺腺癌组织和正常组织中的表达,包括786例样本。在数据库中综合比较这8项研究成果,发现与对照组相比,SLC2A1在肺腺癌中的表达高于正常组织(P0.05)。另外,免疫组织化学显示SLC2A1在肺腺癌组织中表达较强或中等,而在正常组织中表达较弱或呈阴性。TCGA数据库中挖掘的结果也同样显示高表达SLC2A1的患者总体死亡率较高,低表达SLC2A1的患者预后较好(P0.05)。结论基于公共数据库中肿瘤相关的基因信息,提示SLC2A1的m RNA水平在肺腺癌组织中呈现高表达,并与肺腺癌预后相关,其有望成为肺腺癌药物治疗的重要治疗靶点。  相似文献   
15.
目的:比较不同手术入路顺序的腹腔镜下肛提肌外腹会阴联合切除术(laparoscopic extralevator abdominoperineal excision,LELAPE)的优缺点。方法:回顾分析2013年2月至2015年9月30例接受LELAPE的低位直肠癌患者的临床资料,将其分为两组,腹部优先组14例,其中男7例,女7例,平均(61±6.4)岁;会阴优先组16例,其中男10例,女6例,平均(63±8.2)岁。应用t检验或χ~2检验对比分析两组患者术中情况及术后恢复情况。结果:腹部优先组的腹部及会阴操作时间分别为(74.6±4.765)min与(55.79±5.07)min,术中出血量平均(85.0±9.4)ml,术后平均住院(9.0±1.664)d。会阴优先组的腹部及会阴操作时间分别为(56.88±4.44)min与(72.0±4.775)min,术中出血量平均(80.5±11.2)ml,术后平均住院(10.0±2.191)d。腹部优先组的腹部操作时间较会阴优先组明显延长(P0.01),而会阴优先组的会阴操作时间较腹部优先组明显延长(P0.01)。两组患者术中出血量、术后会阴部切口局部并发症及术后住院时间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两种不同手术入路顺序的LELAPE均是安全、可行的,会阴优先更适合复杂的LELAPE操作,更能体现其优势。  相似文献   
16.
目的对小叶金露梅不同提取部位的α-葡萄糖苷酶(AG)和醛糖还原酶(AR)抑制活性进行研究,找寻天然的AG和AR抑制剂。方法体外实验通过α-葡萄糖苷酶抑制剂和醛糖还原酶抑制剂筛选模型,对小叶金露梅乙酸乙酯部位(总黄酮)、石油醚部位和水层部位提取物的AG和AR抑制活性进行测定;体内实验进行小叶金露梅总黄酮对小鼠糖耐量的测定。结果小叶金露梅总黄酮部位对AG和AR有较高的抑制活性,而且总黄酮部位抑制AG活性的作用强于阿卡波糖。同时,小叶金露梅总黄酮高、低剂量均能提高小鼠的糖耐量。结论小叶金露梅总黄酮对α-葡萄糖苷酶和醛糖还原酶具有抑制活性。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严重精神障碍患者肇事肇祸行为的影响因素,为加强严重精神障碍患者管理提供依据。方法采用系统抽样法从浙江省严重精神障碍信息管理系统中随机抽取1 157例患者为研究对象,对患者资料进行整理,采用多因素Logistic回归模型分析肇事肇祸行为的影响因素。结果 1 157例患者中,男性534例,占46.15%;女性623例,占53.85%;平均(51.34±14.57)岁。138例患者发生过肇事肇祸行为,占11.93%。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男性(OR女性=0.544,95%CI:0.375~0.790)、少数民族(OR=5.824,95%CI:1.841~18.424)和危险性评估等级高(OR=1.288,95%CI:1.041~1.592)的患者发生肇事肇祸的可能性较高;相对精神分裂症患者,分裂情感障碍(OR=0.365,95%CI:0.143~0.933)和癫痫所致精神障碍(OR=0.336,95%CI:0.115~0.978)患者发生肇事肇祸的可能性较低。结论男性、危险性评估等级高者以及精神分裂症患者发生肇事肇祸的可能性较大,应采取针对性干预措施,预防肇事肇祸事件的发生。  相似文献   
18.
TNF-α、IL-6、MDA、SOD在失血性休克动物模型中的表达   总被引:1,自引:2,他引:1  
目的:探讨在失血性休克动物模型中肿瘤坏死α(TNF-α)、白细胞介素-6(IL-6)、丙二醛(MDA)及超氧化物歧化酶(SOD)的表达。方法:采用Chaudry方法(略作改动)制作大鼠失血性休克模型,60min后用回输血液和生理盐水进行复苏。检测不同的时相血清TNF-α、IL-6、MDA及SOD的表达水平。结果:大鼠失血性休克与复苏后血清TNF-α、IL-6及MDA含量均明显升高,SOD含量减少,并且随时间的变化而变化。结论:TNF-α、IL-6和氧自由基参与了失血性休克的发生和发展,在适当的时间,采用抗介质治疗可能对失血性休克具有一定的作用。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平行重叠吻合法在3D腹腔镜右半结肠癌根治术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采用回顾性横断面研究方法。收集2016年7月至2019年7月河南省人民医院收治的138例行3D腹腔镜右半结肠癌根治术患者的临床病理资料;男83例,女55例;中位年龄为64岁,年龄范围为30~76岁。138例患者术前右半结肠肿瘤均经肠镜及病理学检查确诊为恶性肿瘤;所有患者按日本大肠癌协会第9版《大肠癌规约》进行淋巴结清扫,严格遵循无瘤原则行右半结肠切除术。观察指标:(1)手术情况。(2)术后情况。(3)随访情况。采用门诊或电话方式进行随访,了解患者生存和肿瘤复发转移情况。随访时间截至2019年9月。正态分布的计量资料以±s表示。偏态分布的计量资料以M(范围)表示。计数资料以绝对数或百分比表示。结果(1)手术情况:138例患者均行3D腹腔镜右半结肠癌根治术,消化道重建采用平行重叠吻合法,无1例中转开腹。138例患者手术时间为(151.0±54.0)min,平行重叠吻合时间为(20.1±2.0)min,术中出血量为(60±21)mL。(2)术后情况:138例患者术后首次肛门排气时间为(2.5±0.4)d,术后进食半流质食物时间为(4.0±1.3)d,手术辅助切口长度为(3.0±0.2)cm,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为3.62%(5/138)。5例术后发生并发症的患者中,1例肠梗阻经胃肠减压、营养支持等保守治疗后痊愈;1例吻合口漏,经胃肠减压、局部通畅引流、控制感染、营养支持等保守治疗后痊愈;1例腹腔积液伴感染行CT引导下置管引流后痊愈;1例切口感染给予控制感染,加强换药,局部冲洗引流后痊愈;1例肺部感染,经抗感染治疗后痊愈。138例患者术后清扫淋巴结数目为(19±8)枚,术后住院时间为(7.2±4.1)d,治疗费用为(4.8±1.4)万元。138例患者术后病理学检查结果示结肠腺癌,其中低分化腺癌27例,中分化腺癌92例,高分化腺癌10例,黏液腺癌9例。(3)随访情况:138例患者中,133例获得随访,随访时间为2~38个月,中位随访时间为18个月。随访期间,2例患者死亡(1例术后16个月发现多发肝转移,术后21个月死亡;1例术后20个月发现多发肝转移,术后24个月死亡),8例出现肿瘤远处转移,其中肝转移5例,肺转移1例,腹腔转移2例,死亡及转移患者的术后病理学分期均为Ⅲ期。其余123例患者一般情况良好。结论平行重叠吻合法应用于3D腹腔镜右半结肠癌根治术中安全、有效。  相似文献   
20.
目的 评估即时检测(POCT)全血降钙素原(PCT)应用于急诊临床的可行性。方法 采用POCT法对疑诊感染患者的全血标本进行PCT测定,将结果与中心实验室检测结果进行对比。结果 与中心实验室相比,POCT法显著缩短了临床周转时间(TAT)。通过kappa检验对两种方法获得的结果进行一致性分析,结果 表明,以0.5 ng/mL和2ng/mL为临界点,kappa系数分别为0.786和0.923,两种检测方法所得结果一致性较好。结论 POCT法检测PCT快速可靠,适用于急诊临床工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