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28 毫秒
1.
腹腔镜右半结肠癌根治术177例临床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探讨腹腔镜下右半结肠癌根治术的安全性及远期疗效。方法:回顾分析2002年2月至2009年3月间177例行腹腔镜下右半结肠癌D3根治术病人的临床资料,研究其手术安全性及近远期疗效。结果:本研究病人的平均手术时间(132.6±35.7)min,术中出血(94.2±34.1)mL,术后肠道排气时间、恢复流质饮食时间、术后住院天数分别为(2.13±0.74)d、(3.21±0.45)d、(10.35±2.72)d;平均切除标本长度(17.32±8.26)cm,淋巴结清扫数目(15±8)枚。中转开腹5例(2.82%),腹腔镜手助切除4例(2.26%)。并发症24例(13.56%)。术后随访39(12~97)个月,随访期内发现1例戳创孔肿瘤种植,局部复发5例(2.82%),远处转移7例(其中肺转移2例,肝转移4例,骨转移1例)。累计生存率、无病生存率及肿瘤相关生存率分别为83.69%、80.43%及83.14%。Dukes A期、B期、C期的5年生存率分别为93.23%、76.47%、66.67%。结论:腹腔镜右半结肠癌根治术是安全且符合肿瘤根治原则的,并能获得令人满意的近、远期疗效。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联合回盲部腹、背侧入路法行腹腔镜全结肠系膜切除右半结肠癌根治术的安全性与可行性。方法:回顾分析2016年1月至2017年6月为56例右半结肠癌患者行回盲部腹、背侧联合入路法腹腔镜全结肠系膜切除右半结肠根治术的临床资料。结果:56例均顺利完成手术,无一例中转开腹。手术时间平均(163.8±42.5)min,术中出血量平均(113.3±21.3)mL,术后首次排气时间平均(58.3±13.6)h,恢复流质饮食时间平均(68.5±19.6)h,术后平均住院(12.1±3.0)d,术后发生吻合口漏1例,淋巴瘘2例,吻合口出血1例,均保守治疗后痊愈,无围手术期死亡病例。术后病理结果:均为腺癌,清扫淋巴结数量(18.1±5.9)枚,肿瘤分期:Ⅰ期8例、Ⅱ_A期19例、Ⅱ_B期11例、Ⅲ_A期12例、Ⅲ_B期6例。术后随访6~24个月,复发转移3例,死亡1例。结论:采用回盲部腹、背侧联合入路法行腹腔镜全结肠系膜切除右半结肠癌根治术是安全、可行的,术中更易进入右侧Toldt间隙,对血管解剖更安全,更利于初学者。  相似文献   

3.
为探讨腹腔镜辅助右半结肠切除术的安全性和疗效,对16例行腹腔镜辅助右半结肠癌切除手术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显示,顺利完成腹腔镜辅助右半结肠癌根治术14例,中转开腹2例,中转率为12.5%。无死亡病例。平均手术时间为(175±15)min,平均术中出血量为(120±9)ml,平均结肠癌切除标本上下切缘长度分别为(10.8±0.8)cm和(10.2±0.7)cm,平均清除淋巴结(16.1±1.2)枚,平均术后住院时间为(10±1)d。1例术后第3天肺部感染,1例切口感染。14例完成腹腔镜手术患者随访6~20个月,1例发生肝转移。结果表明,腹腔镜辅助右半结肠切除术安全性好,可达到与开腹手术同样的根治效果。  相似文献   

4.
腹腔镜辅助右半结肠癌根治术57例临床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探讨腹腔镜辅助右半结肠癌切除的手术方法和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57例行腹腔镜辅助右半结肠癌切除手术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51例顺利完成腹腔镜辅助右半结肠癌根治术,3例中转开腹(其中1例因肿瘤侵犯十二指肠,2例回盲部肿瘤〉8 cm),3例因广泛转移仅行开关腹手术,无手术死亡。平均手术时间160(130-250)min,平均出血量110(50-150)ml,平均术后住院天数9.6(7-13)d。1例术后2 d发现肺部感染,1例术后第5 d出现不完全性肠梗阻,经对症处理后好转。57例随访6-36月,其中2例腹腔镜手术患者发生双肺部转移而死亡,1例开腹手术患者发生肝转移,1例发现Trocar穿刺处肿瘤种植并腹腔内远处转移,后2例患者放弃治疗。结论只要严格掌握手术适应证,熟练应用腹腔镜技术,腹腔镜辅助右半结肠癌切除是安全可行的。  相似文献   

5.
目的分析腹腔镜下右半结肠癌根治术的安全性和有效性。方法结肠癌病人81例,根据不同术式分为观察组39例,行腹腔镜右半结肠癌根治术。对照组42例,行开腹手术。比较两组病人的围手术期情况、术后并发症发生率及近期预后。结果观察组术中切口长度(5.2±1.1)cm、失血量(89.4±30.6)ml、术后排气时间(4.2±1.5)天、术后住院时间(11.8±1.5)天,均低于对照组(P0.05);两组病人淋巴结清扫数目、拔管时间、手术时间、住院费用、术后并发症发生率及1年生存率、复发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腹腔镜右半结肠癌根治术近期预后与开腹根治术接近,且能大大促进病人的早期康复,值得临床注意。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腹腔镜右半结肠全结肠系膜切除根治术的效果。方法选取2014-12—2016-11间在濮阳市油田总医院接受腹腔镜右半结肠全结肠系膜切除根治术的50例结肠癌患者,回顾性分析其临床资料。结果 50例患者手术均获成功,无中转开腹。手术时间(175±23)min,术中出血量(80±25)m L,淋巴结获取量(20±5)枚,手术标本质量分级(West分级)均在C级以上,术后排气时间(4.5±1.3)min,住院时间(8.2±1.6)d。术后出现肺部感染4例,腹腔淋巴漏2例,切口感染2例,均经保守治疗痊愈。结论 D3根治术是治疗右半结肠癌必须遵循的原则,全结肠系膜切除理念的提出使结肠癌手术治疗更加规范。D3淋巴结清扫及右半全结肠系膜切除更符合肿瘤根治原则。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动脉优先入路法腹腔镜辅助右半结肠癌D3根治术的方法与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2018-05—2020-03间在马店市中医院外三科行动脉优先入路法腹腔镜辅助右半结肠癌D3根治术的37例患者的临床资料。分析患者的临床资料、术中情况和术后临床指标。统计术后6个月随访期间的并发症。结果 37例患者中男21例、女16例;年龄32~72(中位48)岁,体质量指数18.6~31.8(中位24)kg/m~2。回盲部肿瘤13例,升结肠肿瘤24例。Ⅰ期8例,Ⅱ期18例,Ⅲ期11例。低分化腺癌5例,中分化腺癌23例,高分化腺癌4例,黏液腺癌5例。均成功完成腹腔镜手术,无1例中转开腹。手术时间为145~246(中位185)min,术中出血量为80~150(中位110)mL。淋巴结清扫数为12~35(中位22)枚。术后肛门恢复排气时间为32~69(中位45)h,住院时间为5~14(中位8)d,腹腔引流量为150~280(中位210)mL。随访6个月期间有2例患者大便次数增多,4~6次/d,发生率为5.41%,未予特殊处理,大便次数逐渐减少,至末次随访时,大便次数均减少至1~2次/d。均未发生吻合口漏及狭窄等并发症。结论动脉优先入路法腹腔镜辅助右半结肠癌D3根治术,是安全可行的术式,但需按照全系膜切除术的原则规范实施手术。  相似文献   

8.
比较腹腔镜右半结肠癌根治术与传统开腹手术的疗效及安全性。前瞻性入组116例患者,为2011年1月—2013年12月接受右半结肠癌根治术治疗的患者,其中腹腔镜右半结肠癌根治术67例(腹腔镜组),开腹右半结肠癌根治术49例(开腹组),对比分析两组患者的近期疗效及安全性。两组患者的术中淋巴结清除数目、切除肠管长度和术后引流量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腹腔镜组与开腹组对比,术中出血量明显减少[(58.8±28.7)mL vs(150.3±45.9)mL,P0.01]、术后排气时间加快[(2.7±0.9)d vs(3.5±1.6)d,P0.05]、术后住院天数减少[(9.1±3.6)d vs(11.4±4.2)d,P0.05]、术后并发症发生率降低(4.5%vs 16.3%,P0.05)、切口长度明显缩短[(5.5±1.8)cm vs(18.0±2.1)cm,P0.01],术后镇痛需求减少(38.8%vs 71.4%,P0.05),但手术时间延长[(175.8±46.7)min vs(120.4±40.2)min,P0.05]。均无围手术期死亡病例。腹腔镜右半结肠癌根治术是安全可行的,肿瘤根治效果与开腹手术相同,且微创优势明显。但远期疗效有待进一步观察。  相似文献   

9.
腹腔镜与开腹右半结肠癌根治术同期临床对比的研究   总被引:15,自引:1,他引:14  
目的比较腹腔镜辅助与传统开腹右半结肠癌根治术在结肠癌治疗中的应用。方法将2000年1月至2003年1月需行右半结肠癌根治术的患者根据意愿分为接受腹腔镜手术和传统开腹手术2组,对比2组的手术安全性、术后恢复、肿瘤根治性、医疗费用和随访结果。结果腹腔镜组和开腹组分别有30、34例患者入组,两组均无术中术后严重并发症和手术死亡病例,腹腔镜组2例中转开腹手术;腹腔镜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术后并发症与开腹组差异无显著意义(P>005);腹腔镜手术患者排气时间、下床时间、住院天数分别为(224±056)、(394±164)、(1394±65)d,显著短于开腹组(P<005);腹腔镜组手术切除标本长度为(2271±461)cm,清扫结肠上旁淋巴结、系膜间淋巴结、血管根部淋巴结以及淋巴结总数分别为(682±472)、(259±243)、(182±253)与(1124±802)枚与开腹组无显著差异(P>005);手术费及药费合计与开腹组无显著差异(P>005);所有患者均获随访,腹腔镜组随访(8~36)个月,平均(2315±795)个月;开腹组随访(9~36)个月,平均(2219±746)个月。两组短期(≤3年)累计生存率差异无显著性意义(P>005)。结论腹腔镜辅助右半结肠癌根治术安全、有效、经济,符合肿瘤根治原则。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尾内侧入路联合中间翻页式淋巴结清扫腹腔镜右半结肠癌根治术的安全性和可行性。方法采用描述性病例系列研究的方法,回顾性分析2018年4月至2020年5月,在广东省中医院胃肠外科,由同一主刀医师连续完成尾内侧入路联合中间翻页式清扫腹腔镜右半结肠根治术35例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35例患者均顺利完成手术,术中无肠系膜上血管及动脉分支、静脉属支损伤出血。手术时间为(186.9±46.2)min,术中出血量为50(10~200)ml,术后首次排气时间(2.1±0.6)d、流质饮食时间(2.5±0.8)d,术后住院时间6(3~18)d。术后总体并发症发生率8.6%(3/35),根据Clavien-Dindo分级标准,Ⅱ级1例(2.8%)、Ⅲa级2例(5.7%)。淋巴结清扫总数为(30.2±5.6)枚,阳性淋巴结为0(0~7)枚。肿瘤分期:Ⅰ期5例,Ⅱ期18例,Ⅲ期11例,ⅣA期1例。中位随访时间15(4~29)个月,1例患者术后12个月因脑血管意外死亡,余患者未见肿瘤复发转移。结论尾内侧入路联合中间翻页式淋巴结清扫腹腔镜右半结肠癌根治术,优先拓展胰头十二指肠前间隙,降低中线侧清扫难度,安全可行。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混合入路在腹腔镜左半结肠癌根治术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采用回顾性描述性研究方法。收集2015年1月至2018年3月河南省人民医院收治的96例左半结肠癌患者的临床病理资料;男52例,女44例;平均年龄为61岁,年龄范围为29~75岁。患者均施行腹腔镜左半结肠癌根治术。观察指标:(1)手术和术后恢复情况。(2)术后病理学检查情况。(3)术后化疗情况。(4)随访情况。采用门诊及电话方式进行随访,了解患者术后生存、肿瘤复发和转移情况。随访时间截至2019年10月。偏态分布的计量资料以M(范围)表示,计数资料以绝对数表示。结果:(1)手术和术后恢复情况:96例患者均采用混合入路施行腹腔镜左半结肠癌根治术。96例患者中,5例行腹腔镜联合多器官切除术(2例联合脾切除术、2例联合胃壁楔形切除术、1例联合脾脏和胰体尾切除术);7例行手助腹腔镜手术(5例因肿瘤侵犯需行多器官切除术、2例因近端肠管梗阻严重无法暴露加行回肠末端造瘘术);84例行腹腔镜辅助手术;无中转开腹。96例患者中,3例行回肠后方吻合,2例行旋转升结肠吻合,91例行原位吻合。96例患者手术时间为140 min(70~250 min),术中出血量为50 mL(30~140 mL);术后首次肛门排气时间为2 d(1~4 d)。96例患者中,术后5例切口感染,5例肺部感染,3例粘连性肠梗阻,1例吻合口瘘,均经保守治疗治愈。96例患者术后住院时间为8 d(5~27 d)。(2)术后病理学检查情况:96例患者清扫淋巴结数目为19枚(13~25枚);手术切除标本长度为35 cm(25~50 cm),切缘均为阴性。96例患者病理学T分期:pT1期5例,pT2期46例,pT3期37例,pT4期8例;病理学N分期:pN0期32例,pN1期47例,pN2期17例。96例患者均为M0期,无远处转移。96例患者病理学类型:黏液腺癌7例,低分化腺癌16例,中分化腺癌46例,高分化腺癌27例。(3)术后化疗情况:96例患者中,68例术后行奥沙利铂+卡培他滨方案规范化疗,28例术后未行化疗。(4)随访情况:96例患者中,86例获得随访,随访时间为19~58个月,中位随访时间为11个月。随访期间,86例患者均生存,其中82例未发现肿瘤复发;3例复查发现肝脏转移,带瘤生存;1例发现肝、肺转移,带瘤生存。结论:混合入路在腹腔镜左半结肠癌根治术中安全、可行。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腹腔镜右半结肠癌完整结肠系膜切除(CME)术后并发症的Clavien⁃Dindo(CD)分级情况及影响因素。方法采用回顾性病例对照研究。纳入标准:(1)盲肠至横结肠肝曲腺癌;(2)行腹腔镜右半结肠CME术。排除标准:(1)术前存在严重器官功能障碍;(2)肿瘤侵及邻近器官或出现远处脏器转移;(3)急诊手术治疗;(4)腹腔镜下不能完成手术,中转开腹;(5)资料不全。根据上述标准,纳入2015年3月至2019年2月期间在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朝阳医院接受腹腔镜右半结肠癌CME手术的141例患者临床资料。男89例,女52例,年龄(61.8±11.0)岁。采用CD评分系统进行并发症分级评估。对可能影响并发症发生的因素进行单因素分析和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将多因素分析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的指标分组进行生存分析,采用Kaplan⁃Meier法绘制生存曲线,log⁃rank检验进行比较。结果全组141例患者均顺利完成手术,术后共有26例(18.4%)发生37例次并发症。CD分级:Ⅰ级15例(40.5%)、Ⅱ级21例(56.8%)、Ⅳa级1例(2.7%);主要以切口愈合延迟(7例次)、腹泻(6例次)以及呼吸系统并发症(5例次)为主。单因素分析结果显示,年龄≥65岁(χ^2=4.338,P=0.037)、体质指数≥28 kg/m^2(χ^2=5.971,P=0.015)及术前血红蛋白水平<100 g/L(χ^2=3.985,P=0.046)的患者行腹腔镜右半结肠CME手术后并发症发生率升高。多因素分析结果显示,年龄≥65岁(OR=7.991,95%CI:2.203~28.983,P=0.002)和体质指数≥28 kg/m^2( OR=4.231,95%CI:1.034~17.322,P=0.045)是影响腹腔镜右半结肠CME手术后并发症发生的独立危险因素。全组术后随访1~48(中位数24)个月。log⁃rank检验显示,年龄<65岁与≥65岁者以及体质指数<28 kg/m^2与≥28 kg/m^2者的术后累计生存率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分别:χ^2=0.986,P=0.321;χ^2=0.370,P=0.543)。结论腹腔镜右半结肠癌CME手术后的并发症主要为CDⅠ~Ⅱ级,老年及肥胖是术后并发症发生的独立危险因素。术前应对老年及肥胖患者采取合理的预防措施,以期减少术后并发症的出现。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县级医院复制基于膜解剖右半结肠癌根治性切除术的可行性及应用价值.方法:回顾分析28例腹腔镜右半结肠癌手术(基于膜解剖术式)患者的临床资料,记录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清扫淋巴结数量、术后并发症、术后恢复情况.结果:28例手术均获成功,手术时间135~246 min,平均(182.2±41.3)min;术中出血量...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腹腔镜辅助下肝门部胆管癌根治切除术的可行性。方法五孔法。切除胆囊、肝左内叶下段的肝组织,中上段胆管,切断距肿瘤1 cm处的肝侧胆管。清除肝固有动脉、门静脉周围的纤维脂肪组织及淋巴结。左、右肝管盆式成形,左上腹辅助4~5 cm小切口腹腔外胆肠Roux-en-Y吻合。结果 38例肝门部胆管癌根治术均在腹腔镜下完成。5例肠间吻合于镜下使用吻合器完成;33例先扩大左上腹小切口于腹外吻合后还纳回腹,重新气腹完成胆肠吻合。手术时间210~348 min,(267±47)min;术中出血10~210 ml,(82.6±63.5)ml。术后出现胆漏3例,未特殊处理,3~5 d后停止;应激性溃疡1例,抑酸药物治疗后3 d治愈;术后出血1例,在腹腔镜下手术止血。术后住院10~15 d,平均12 d。17例术后1周CEA均恢复正常,2.7~3.5μg/L,(2.73±0.49)μg/L;38例CA199术后均下降,但未恢复正常,40~90 U/ml,(69.4±20.1)U/ml。术后35例(92.1%)随访6~30个月,(12.5±5.8)月,1例术后12个月因转移癌死亡,1例术后15个月因突发心肌梗塞死亡,其余33例随访期间未见明确转移病灶。结论腹腔镜辅助下肝门部胆管癌根治切除术是可行的,在达到根治切除目的前提下,减轻手术创伤,利于术后康复,术者应同时具有开腹和腹腔镜手术的经验和技巧。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腹腔镜肝门部胆管癌根治术的临床疗效。方法:采用回顾性描述性研究方法。收集2017年1月至2019年7月河南省人民医院收治的25例肝门部胆管癌患者的临床病理资料;男16例,女9例;中位年龄为64岁,年龄范围为51~75岁。25例患者均行腹腔镜肝门部胆管癌根治术。观察指标:(1)手术情况。(2)术后情况。(3)随访情况。采用门诊和电话方式进行随访,了解患者肿瘤局部复发情况和远处转移情况。随访时间截至2019年12月。正态分布的计量资料以±s表示,偏态分布的计量资料以M(范围)表示。计数资料以绝对数表示。结果:(1)手术情况:25例患者中,15例BismuthⅠ型患者行腹腔镜肝门部胆管切除+区域淋巴结清扫+胆肠吻合术。2例BismuthⅡ型患者行腹腔镜肝门部胆管切除+围肝门切除+区域淋巴结清扫+胆肠吻合术。2例BismuthⅢa型患者行腹腔镜肝门部胆管切除+区域淋巴结清扫+右半肝切除+肝尾状叶切除+胆肠吻合术。3例BismuthⅢb型患者行腹腔镜肝门部胆管切除+区域淋巴结清扫+左半肝切除+肝尾状叶切除+胆肠吻合术。3例BismuthⅣ型患者行腹腔镜肝门部胆管切除+区域淋巴结清扫+肝尾状叶切除+胆肠吻合术。25例患者手术时间为(388±118)min,术中出血量为200 mL(50~2000 mL),术中输血6例。25例患者中,2例BismuthⅢa型患者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分别为375 min、465 min,200 mL、1000 mL,术中输血1例;3例BismuthⅢb型患者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分别为410 min、465 min、501 min,300 mL、400 mL、450 mL,均未予输血;3例BismuthⅣ型患者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分别为415 min、560 min、600 min,300 mL、600 mL、800 mL,术中输血1例。(2)术后情况:25例患者中,术后发生Ⅰ级并发症4例,其中2例胆瘘(BismuthⅠ型1例,BismuthⅢa型1例),1例肺部感染(BismuthⅣ型)和1例术后肝功能不全(BismuthⅢa型),经保守治疗均好转。25例患者术后病理学检查结果:胆管腺癌23例,高级上皮瘤变2例;神经侵犯8例,淋巴结转移3例,无脉管癌栓患者。25例患者住院时间为24 d(10~45 d),住院费用为9.4万元(5.3~18.7万元)。2例BismuthⅢa型患者住院时间,住院费用分别为36 d、45 d,15.1万元、18.7万元;3例BismuthⅢb型患者住院时间,住院费用分别为15 d、26 d、33 d,7.3万元、11.5万元、15.9万元;3例BismuthⅣ型患者住院时间,住院费用分别为24 d、39 d、41 d,12.1万元、15.2万元、16.7万元。(3)随访情况:25例患者均获得随访,随访时间为2~36个月,中位随访时间为16个月。25例患者中,18例无复发转移。2例BismuthⅣ型患者出现腹腔广泛转移,1例BismuthⅢa型患者出现Trocar孔转移。4例患者死亡。结论:腹腔镜肝门部胆管癌根治术安全、可行,应严格把握手术适应证,根据Bismuth分型施行适宜手术。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腹腔镜肝切除治疗肝内胆管细胞癌(ICC)的安全性及可行性。方法采用回顾性研究方法。收集2016年1月—2018年12月湖南师范大学附属第一医院行腹腔镜肝切除治疗的58例ICC患者的临床资料。其中男性34例,女性24例;年龄34~71岁,中位年龄54岁。观察指标:(1)手术治疗情况:手术方式、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中输血率、术中肝门阻断时间、中转率、术后并发症、术后住院时间、术后胃肠道恢复时间、围手术期有无死亡病例及非计划手术病例。(2)术后病理情况。(3)随访。采用门诊和电话方式进行随访,了解患者术后生存情况。随访时间截至2019年6月。正态分布的计量资料以均数±标准差(Mean±SD)表示,计数资料用频数和百分比(%)表示。结果本研究共纳入58例患者,其中48例患者在腹腔镜下完成ICC根治性外科切除手术,10例患者行腹腔镜中转开腹。(1)手术治疗情况:手术方式有腹腔镜下左半肝(Ⅱ、Ⅲ、Ⅳ段)切除,腹腔镜下右半肝(Ⅴ、Ⅵ、Ⅶ、Ⅷ段)切除,腹腔镜下右肝后叶(Ⅵ、Ⅶ段)切除,腹腔镜下扩大右后叶切除,腹腔镜下肝中叶(Ⅳ、Ⅴ、Ⅷ段)切除,腹腔镜下Ⅴ、Ⅵ段切除,腹腔镜下左半肝(Ⅱ、Ⅲ、Ⅳ段)联合肝尾叶(Ⅰ、Ⅸ段)切除,腹腔镜扩大左半肝切除,腹腔镜下Ⅵ段切除,腹腔镜下Ⅶ、Ⅷ段切除,腹腔镜左肝外叶(Ⅱ、Ⅲ段)切除,腹腔镜右肝肿块切除;手术时间(320.38±107.68)min;术中出血量(262.34±76.06)mL;术中输血率为0(0/58);术中肝门阻断时间(48±15)min;其中10例腹腔镜中转开腹手术,中转率17.2%(10/58);术后胆瘘发生率为6.9%(4/58),保守治疗、通畅引流(T管负压吸引)后痊愈出院;无其他严重并发症发生。术后住院时间(9.34±3.39)d;术后胃肠道恢复时间(1.84±0.57)d;围手术期内无死亡病例及非计划手术病例。(2)病理情况:术中32例行淋巴结清扫,术后26例病理结果提示胆管细胞癌未行淋巴结清扫;病理学检查结果显示,所有肿瘤切缘的病理报告均为阴性,4例淋巴结清扫并提示淋巴结转移阳性。(3)随访结果:58例ICC患者中,49例获得术后随访,随访时间为6~36个月,术后肿瘤生存时间为4~36个月,28例获得无瘤生存,17例患者出现肝内转移并多发淋巴结转移,4例患者发现肝内转移后行微波消融治疗,9例患者失访。结论腹腔镜肝切除经验丰富的中心,应用腹腔镜治疗肝内胆管细胞癌是安全及可行的。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腹腔镜胃癌根治术中应用刮吸解剖法的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2008年6月至2011年2月绍兴市人民医院采用彭氏多功能手术解剖器实施刮吸法行腹腔镜胃癌根治术55例患者的临床资料。肿瘤位于胃上部1/3者10例,胃中部1/3者15例,胃下部1/3者30例。TNM分期:Ⅰ期16例,Ⅱ期35例,ⅢA期4例。采用门诊复诊、电话或信件等方式随访,随访时间截至2013年10月。结果55例患者均成功完成腹腔镜胃癌根治术,39例行腹腔镜远端胃大部切除术,16例行腹腔镜全胃切除术。手术时间为(2414-42)min,术中出血量为(273±115)mL,淋巴结清扫数目为(32±9)枚,手术切除标本近、远切缘距肿瘤边缘距离分别为(5.8±1.4)cm和(5.14±1.7)CITI。术后肛门排气时间为(784±24)h,术后进流质饮食时间为(95±17)h,术后住院时间为(12±4)d。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为7.3%(4/55),其中肺部感染2例、吻合口漏1例、切口感染1例,均经对症治疗后好转。无围手术期死亡患者。55例患者全部获得随访。平均随访时间为35.9个月(12.0~55.0个月)。术后48个月累积生存率为54.8%。术后肿瘤复发转移率为10.9%(6/55),其中腹膜转移2例、肝脏转移1例、腹主动脉旁淋巴结转移1例、残胃转移1例、骨转移1例。结论刮吸解剖法应用于腹腔镜胃癌根治术安全、可行,具有创伤小,并发症少,术后恢复快等优点,临床疗效较满意。  相似文献   

18.
腹腔镜结直肠癌根治术56例报告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对比分析腹腔镜结直肠癌根治术与传统根治术的临床疗效.方法:回顾分析2002年1月至2009年12月施行的56例腹腔镜和86例传统结直肠癌根治术的临床资料,对比分析其手术操作、并发症及术后情况等.结果:8例中转开腹,占14.3%.腹腔镜组平均住院时间多于开腹组 [(8.3±1.4)d vs.(5.2±1.6)d]....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腹腔镜经膈肌裂孔近端胃切除治疗食管胃交界部腺癌(AEG)的安全性及近期临床效果。方法回顾2008年8月至2011年5月接受腹腔镜经膈肌裂孔近端胃切除术治疗的98例AEG患者的临床资料,分析手术时间、术中出血情况、食管切除长度、淋巴结清扫情况及术后近期并发症。结果腹腔镜下完成近侧胃切除术96例,中转开腹2例(联合脾切除术1例,联合脾脏、胰尾切除术1例)。手术时间(224.1±33.7)min;术中出血(69.4±26.1)ml;切除食管长度(4.0±0.6)cm;术后病检切缘均无癌残留;获取淋巴结(16.4±5.7)枚/例。术中损伤胸膜14例,损伤脾脏3例;术后吻合口瘘1例,无吻合口狭窄、术后出血、切口(包括穿刺孔)感染及围手术期死亡病例。随访时间3~30个月,术后1个月和3个月反流性疾病问卷表评分分别为(9.9±4.4)和(9.3±4.3),无切口(包括穿刺孔)癌种植,随访期间死亡5例。结论腹腔镜经膈肌裂孔近侧胃切除治疗AEG安全可行.近期临床效果较好。  相似文献   

20.
目的 :探讨提高原发性阑尾肿瘤 (Primary Neoplasm of Appendix,PNA)的诊治水平。方法 :回顾性分析了 16年来 2 2例PNA。结果 :2 2例术前无 1例确诊 ,12例术中确诊 ,10例术后病理确诊。临床表现为急性阑尾炎、肠梗阻和右下腹包块。类癌是最常见肿瘤。 4例黏液囊肿行单纯阑尾切除术 ,6例腺癌中 ,1例非浸润癌行单纯阑尾切除术 ,1例浸润性结肠型腺癌行回盲部切除术 ,3例再次手术行右半结肠根治性切除术 ,2例广泛浸润转移行肿物切除术。11例类癌中 5例单纯阑尾切除术 ,5例回盲部切除术 ,1例右半结肠切除术。 7例阑尾腺癌 ,余予以化疗。随访 :2例腺癌因广泛浸润转移而术后 2个月和 7个月死亡 ,3例腺癌分别存活 13个月、19个月、3年 ,2例超过 5年。 11例类癌 ,6个月死亡 1例 ,30个月死亡 1例 ,其余 9例超过 5年 ,其中6例超过 10年。 4例黏液囊肿均生存至今超过 5年。结论 :PNA无临床特异症状 ,腹部 B超和 CT对术前诊断有重要辅助意义。PNA的手术方式 ,要根据肿瘤类型、有无浸润及深度、淋巴结转移、远隔脏器转移情况及病人全身状态来决定。关腹前标本检查及术后病理学检查有重要意义。腺癌预后较差 ,类癌相对较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