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75篇
  免费   18篇
  国内免费   10篇
妇产科学   1篇
基础医学   16篇
口腔科学   1篇
临床医学   27篇
内科学   30篇
特种医学   4篇
外科学   4篇
综合类   50篇
预防医学   9篇
药学   26篇
中国医学   34篇
肿瘤学   1篇
  2023年   8篇
  2022年   5篇
  2021年   10篇
  2020年   4篇
  2019年   9篇
  2018年   8篇
  2017年   8篇
  2016年   4篇
  2015年   6篇
  2014年   6篇
  2013年   12篇
  2012年   12篇
  2011年   11篇
  2010年   32篇
  2009年   9篇
  2008年   7篇
  2007年   4篇
  2006年   4篇
  2005年   4篇
  2004年   5篇
  2003年   2篇
  2002年   9篇
  2001年   3篇
  2000年   10篇
  1999年   6篇
  1998年   4篇
  199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0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31.
四逆汤制备工艺参数优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李莹  张慧敏  何瑶  闫莉  傅超美 《中成药》2013,35(6):1175-1179
  相似文献   
32.
国内部分三甲医院危重疾病患者口腔护理情况调查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了解国内三甲医院重症监护室危重疾病患者口腔护理情况,为提高危重疾病患者口腔护理水平提供依据和建议。方法采用信访、向危重病人口腔护理专家咨询和走访等调查方式,获得国内危重疾病患者口腔护理现状信息。结果本次调查共发放调查问卷184份,回收有效问卷79份,有效回收率42.93%。所有回复者均认为口腔护理对于危重疾病患者很重要,有98.7%的重症监护室采取了不同的方式进行护理前评估,包括检查口腔基本情况及口腔分泌物提取,评估实施者主要为床旁责任护士(63.3%)。目前使用最多的口腔护理方式为棉球擦洗法(62.5%),护理频率每日2~3次,每次平均时间9.1±5.1min,主要使用的口腔护理液有生理盐水(76.0%)、碳酸氢钠(22.8%)、呋喃西林(13.9%)、双氧水(13.9%)等。结论目前国内口腔护理水平相差较大,应加强针对循证口腔护理的培训,有必要建立危重疾病患者口腔护理的全国统一规范。  相似文献   
33.
桃红四物汤,活血祛瘀之经典名方。该文对近年来桃红四物汤的化学成分、药理作用以及临床应用研究进展进行总结与分析。目前,桃红四物汤不同提取部位化学成分的研究较为系统,其药理作用研究主要集中在活血化瘀、调经镇痛、促进骨折愈合等方面,临床可应用于多系统、多脏腑疾病的治疗,例如妇科疾病、内科疾病、骨伤科疾病、皮肤科疾病等。在此基础上,依照质量标志物(Q-marker)有效、特有、传递与溯源、可测和处方配伍的"五原则"对桃红四物汤Q-marker进行预测分析,提示阿魏酸、芍药苷、苦杏仁苷、芍药内酯苷、梓醇、没食子酸、羟基红花黄色素A可作为该复方的Q-marker,后续可选择这些Q-marker为指标,根据药材、饮片、中间体、对应实物的量值传递进行桃红四物汤全程质量控制并创建其质量可溯源体系。  相似文献   
34.
贝赫切特综合征是一类可累及全身多脏器的慢性系统性血管炎症性疾病, 该病累及肠道者被命名为肠型贝赫切特综合征(又称肠白塞病)。除此之外, 肠白塞病还存在第Ⅱ型表现, 即仅有典型肠道溃疡。肠白塞病与克罗恩病、肠结核、肠淋巴瘤、其他有肠道表现的免疫系统疾病等鉴别困难, 且目前对肠白塞病的治疗认知有限。因此, 通过证据检索和循证判断提出肠白塞病诊断和治疗共识意见对临床实践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35.
目的:幽门螺杆菌粪便抗原(Helicobacter pylori stool antigen,HpSA)检测诊断儿童Hp感染的应用价值进行探讨。方法:以快速尿素酶、组织学和细菌培养作为诊断的Hp的金标准(快速尿素酶试验、组织学和细菌培养其中2项阳性判定为Hp阳性,细菌培养1项为阳性也判定为Bp阳性),采用ELISA法检测40例因上消化道症状接受胃镜检查患儿的HpSA,评价HpSA检测诊断儿童Hp感染的敏感性、特异性。同时在29例患儿中以^13C-UBT作对照,评价HpSA检测诊断Hp感染的准确性。结果:在40例患儿中,HpSA检测的敏感性、特异性和准确性分别94.44%,90.91%和92.50%;在29例患儿中以^13C-UBT作标准,HpSA检测诊断Hp感染敏感性、特异性和准确性分别为91.67%,88.23%和89.66%。结论:HpSA检测是一种方便、简单、准确的诊断儿童Hp感染的方法。  相似文献   
36.
20 0 1年 1~ 6月 ,我们采用参芪扶正注射液辅助治疗腹泻主导型肠易激综合征 (IBS) 2 0例 ,并与西药维生素和能量合剂治疗的 2 0例作对照 ,现报告如下。临床资料1 病例选择 入选病例均符合有关文献〔Gut 1999;45(SupplⅡ )∶43— 47〕诊断标准 :即在过去 12个月中  相似文献   
37.
目的探讨2型糖尿病合并微量白蛋白尿、视网膜病变患者骨转换标志物的变化。方法选取301名成人2型糖尿病患者,将合并微量白蛋白尿和(或)视网膜病变患者作为试验组,无微量白蛋白尿和视网膜病变患者作为对照组,运用统计学分析比较两组间I型原胶原N-端前肽(procollagentype I N-terminal propeptide,PINP)、β-异构C-端肽(beta-isomerized Ctelopeptide,β-CTX)以及相关资料的差异,并对两组骨转换标志物进行相关性分析。结果两组间血清PINP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试验组β-CTX明显高于对照组(P=0.001);相关分析显示β-CTX与BUN(γ=-0.431,P=0.013)、Cr(γ=-0.602,P=0.013)、UA(γ=-0.538,P=0.012)、25(OH)D3(γ=-0.703,P=0.036)呈负相关,与HbA1c(γ=0.235,P=0.030)、PTH(γ=0.652,P=0.000)呈正相关。结论 2型糖尿病合并微量白蛋白尿和视网膜病变时,β-CTX明显增高,认为β-CTX可能成为监测2型糖尿病微血管病变患者骨代谢变化的特异性指标。  相似文献   
38.
虽然有动物实验[1]显示幽门螺杆菌(H.pylori或Hp)感染可诱导蒙古沙土鼠腺胃癌的发生,但是人类感染Hp后的临床转归多种多样,不同的临床转归除宿主、环境因素外,Hp菌株的不同是不可忽略的因素.近年来发现端粒酶的激活在恶性肿瘤中是普遍存在的.为此本研究分析不同Hp的毒性产物对胃上皮细胞端粒酶活性的影响,以阐明Hp与胃癌的发病机制.  相似文献   
39.
王升菊  郑雨  段赟  江华娟  王琳  李固良  何瑶  章津铭  裴瑾 《中草药》2021,52(14):4201-4209
目的对比研究桃红四物汤(Taohong Siwu Decoction,TSD)组方药味分别为生品、药典"酒炙"和尊古"酒洗"时的质量差异性,辨识差异标志物。方法使用Eclipse Plus C18色谱柱(150 mm×3.0 mm,1.8μm),流动相为乙腈-0.1%磷酸水溶液,进行梯度洗脱,检测波长为230 nm,柱温30℃,体积流量0.3 mL/min,进样体积10μL,建立UPLC指纹图谱。采用中药指纹图谱相似度评价系统确定共有峰,进行相似度评价,运用层次聚类分析(hierarchical cluster analysis,HCA)、主成分分析(principal component analysis,PCA)和偏最小二乘-判别分析(partial least square-discriminant analysis,PLS-DA)对不同组别的TSD进行质量评价,筛选出对TSD整体质量贡献较大的成分,并进行含量测定,评价组方药味不同炮制工艺对TSD质量的影响。结果选取了20个色谱峰作为指纹图谱共有峰,生品、药典"酒炙"和尊古"酒洗"组内相似度均大于0.996,组间相似度均小于0.980。通过与对照品比对,指认出5-羟甲基糠醛(3号峰)、没食子酸(4号峰)、绿原酸(7号峰)、羟基红花黄色素A(8号峰)、芍药内酯苷(9号峰)、芍药苷(10号峰)、阿魏酸(14号峰)、苯甲酸(17号峰)共8个成分。HCA、PCA和PLS-DA可明显将生品、药典"酒炙"和尊古"酒洗"分为3类,5-羟甲基糠醛、阿魏酸、羟基红黄色素A等成分可能是影响三者质量的差异标志物。含量测定显示,羟基红花黄色素A和阿魏酸在炮制后含量下降,5-羟甲基糠醛在炮制后升高,且相对于药典"酒炙",尊古"酒洗"后羟基红花黄色素A和阿魏酸含量增加,5-羟甲基糠醛含量降低。结论 TSD组方药味生品、药典"酒炙"以及尊古"酒洗"间存在质量差异,值得深入研究;为经典名方组方药味炮制研究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40.
目的:分析广东地区细胞毒素相关基因(cagA)在幽门螺杆菌(H.pylori)中的分布情况及其与患者性别、年龄的关系;探讨H.pylori cagA在不同胃肠疾病发生中的作用及其与胃粘膜慢性炎症程度及H.pylori定植密度的关系。方法:采用改良Skirrow培养基分离培养得到191株H.pylori,用特定引物对各株细菌的cagA 3′端行聚合酶链反应(PCR)扩增鉴定;对其中83例患者再各取胃窦粘膜2块,经HE及Giemsa染色后观察胃粘膜慢性炎症程度及H.pylori定植密度。结果:广东地区H.pylori cagA阳性者占85.3%(163/191);H.pylori cagA阳性率与患者的性别、年龄无关;消化性溃疡及胃癌患者的H.pylori cagA阳性率显著高于慢性胃炎患者;cagA阳性H.pylori菌株在胃粘膜表面的定植密度较cagA阴性菌株更高,引起的胃粘膜慢性炎症也更为严重;H.pylori的定植密度与其引起的慢性炎症程度呈正相关。结论:广东地区cagA阳性H.pylori感染者占绝大多数;cagA阳性菌株较cagA阴性菌株具有更强的致病力,可能引起更为严重的胃肠道损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