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53篇
  免费   21篇
  国内免费   31篇
儿科学   3篇
妇产科学   1篇
基础医学   15篇
口腔科学   65篇
临床医学   43篇
内科学   37篇
皮肤病学   9篇
神经病学   3篇
特种医学   44篇
外国民族医学   4篇
外科学   23篇
综合类   134篇
预防医学   52篇
眼科学   2篇
药学   114篇
中国医学   38篇
肿瘤学   18篇
  2023年   5篇
  2022年   5篇
  2021年   6篇
  2020年   9篇
  2019年   8篇
  2018年   13篇
  2017年   8篇
  2016年   8篇
  2015年   19篇
  2014年   26篇
  2013年   17篇
  2012年   35篇
  2011年   48篇
  2010年   46篇
  2009年   31篇
  2008年   28篇
  2007年   50篇
  2006年   31篇
  2005年   24篇
  2004年   28篇
  2003年   17篇
  2002年   28篇
  2001年   14篇
  2000年   18篇
  1999年   13篇
  1998年   6篇
  1997年   6篇
  1996年   4篇
  1995年   15篇
  1994年   6篇
  1993年   1篇
  1992年   2篇
  1991年   6篇
  1990年   6篇
  1989年   4篇
  1988年   7篇
  1987年   3篇
  1985年   2篇
  1981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60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8 毫秒
91.
目的:对白薇的化学成分、药理作用和临床应用的研究进展进行综述。方法:查阅近年来的有关文献。结果:白薇中含有C_(21)。甾体皂苷、白薇素、挥发油、强心苷以及微量元素等成分。具有清热凉血、利尿通淋、解毒疗疮等方面药理活性。结论:白薇具有广泛的药理活性,对其进一步研究和开发将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92.
目的:研究不同炮制法制备白芍制品的芍药苷含量及其镇痛效果对比。方法:采用高效液相法分别检测白芍的炒制品、醋制品、酒制品、麸炒制品以及生白芍的芍药苷含量;以小鼠扭动实验评估上述炮制法白芍的镇痛效果。结果:生白芍的芍药苷含量最高,且与各炮制品的芍药苷含量均具有差异性(P0.05)。各白芍泡制组扭体次数均少于空白对照组(P0.05);酒制组、醋制组间、炒制组间无差异(P0.05);酒制组、醋制组间扭体次数少于生白芍组(P0.05)。结论:白芍不同泡制法制品的芍药苷含量不同,其镇痛作用也具有差异性,但镇痛作用与芍药苷的含量无相关性,因此临床应用中应根据临床治疗的需要选择不同的白芍炮制品。  相似文献   
93.
正1临床资料病例1患者女性,53岁。因患糖尿病20年,要求检查眼底情况,于2017年5月27日就诊于北京中医药大学东直门医院眼科。患者自述既往近视,否认家族遗传性疾病。眼部检查:视力右眼-1.25DC×3=0.8,左眼-0.25 DS=0.8;非接触眼压(NCT):右眼13 mm Hg,左眼12 mm Hg(1 mm Hg=0.133k Pa)。双眼未见斜视及眼球震颤,双瞳孔直径2.5  相似文献   
94.
95.
根尖囊肿上皮细胞增殖与郎格罕细胞分布的关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分析根尖囊肿衬里上皮细胞增殖及其与郎格罕细胞分布的关系。方法 收集23例经组织病理学确诊的根尖囊肿石蜡标本,分别进行增殖细胞标记Ki-67和郎格罕细胞标记S-100的免疫组化染色,观察根尖囊肿衬里上皮的细胞增殖及其与郎格罕细胞分布的关系。结果 衬里上皮内的Ki-67阳性的细胞数目与结缔组织囊壁内的S-100阳性的细胞数目呈正相关(P〈0.05),但与衬里上皮内的S-100阳性的细胞数目无相关关系(P〉0.05)。结论 结缔组织囊壁中的郎格罕细胞数目与衬里上皮的增殖活性呈正相关,提示囊壁内由郎格罕细胞参与介导的免疫反应可能有促进上皮增殖的作用。  相似文献   
96.
(一)腰背痛1983年美国牙利学会杂志(JADA)发表的文章中指出:目前腰背痛是美国住院病人常见的原因之一.牙科医生腰背痛发生率的报告不一.早期的文献中指出,从事临床工作的牙医中,有1/3可因  相似文献   
97.
目的研究颌骨成釉细胞瘤中细胞凋亡相关蛋白的表达。方法采用免疫组化方法观察39例经典型成釉细胞瘤中凋亡相关蛋白Fas、Fas配体(Fas Ligand,FasL)、caspase-3和bcl-2及增殖细胞标记Ki67的表达,采用TUNEL法检测11例成釉细胞瘤中的凋亡细胞。结果39例成釉细胞瘤中分别有35(89.7%)、34(87.2%)及21(61.5%)例表达Fas、FasL和caspase-3,阳性染色主要分布于上皮岛中心呈鳞状化生和颗粒变性的细胞,TUNEL法标记的凋亡细胞也集中于这些区域。bcl-2和Ki67阳性染色则主要位于上皮岛周边的基底细胞。结论Fas/FasL介导的细胞凋亡机制可能在成釉细胞瘤中肿瘤细胞的分化、变性及被清除过程中发挥作用。  相似文献   
98.
目的:评价液氮喷冻联合光动力治疗肛管内泛发尖锐湿疣的疗效。方法:选择26例肛管内泛发尖锐湿疣患者,肛门镜扩开肛门,用液氮枪喷冻治疗约1 min,然后用肛门镜中间柱体将浸有10%盐酸氨酮戊酸散的纱布挤压在疣体上约1 h;艾拉激光照射20 min。结果:治愈率96.15%,平均治疗2.96次。结论:液氮喷冻联合光动力治疗肛管内泛发尖锐湿疣有效。  相似文献   
99.
实施卫勤训练是生成和提高军队医院机动野战医疗所战斗力、保障力的重要途径,是确保医院遂行多样化军事任务的根本前提.但在施训过程中,各医院都面临诸多具体问题与矛盾,不仅训练效果欠佳,也造成了部分人员对卫勤训练本身的认识偏差,影响了机动野战医疗所的建设.本文结合医院近年来卫勤训练实践,在总结既往经验的基础上,探讨如何利用平时训练时机,科学组织卫勤训练的方法,以提高军队医院卫勤训练效能.  相似文献   
100.
目的检测牙源性角化囊肿(odontogenic keratocyst,OKC)是否存在SMO基因突变,进一步完善对OKC发病机制的认识。方法收集2012年9月至2017年6月就诊于北京大学口腔医学院·口腔医院口腔颌面外科的OKC患者,10例为痣样基底细胞癌综合征性OKC(女性4例,男性6例),20例为散发性OKC(女性7例,男性13例)。采集患者的病变组织,分离衬里上皮和纤维间质,采用Sanger测序法分别检测上皮与间质DNA中SMO基因突变情况。结果检测发现3个SMO基因突变位点,即1例综合征性OKC携带c.2081C>G(p.P694R)突变,2例散发性OKC分别携带c.907C>T(p.L303F)突变和c.1247_1248delinsAA(p.G416E)突变,前2例突变为未被报道过的SMO新突变,且2例散发性OKC均不伴PTCH1突变。结论除PTCH1突变外,OKC还存在SMO基因突变,可能与OKC的发病机制有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