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96864篇
  免费   27578篇
  国内免费   22595篇
耳鼻咽喉   2427篇
儿科学   2845篇
妇产科学   3392篇
基础医学   35786篇
口腔科学   4787篇
临床医学   42002篇
内科学   40590篇
皮肤病学   2859篇
神经病学   16145篇
特种医学   10878篇
外国民族医学   209篇
外科学   27733篇
综合类   53137篇
现状与发展   80篇
一般理论   27篇
预防医学   18953篇
眼科学   9118篇
药学   32578篇
  335篇
中国医学   17938篇
肿瘤学   25218篇
  2024年   566篇
  2023年   4073篇
  2022年   7168篇
  2021年   14990篇
  2020年   11578篇
  2019年   9964篇
  2018年   10459篇
  2017年   9563篇
  2016年   8942篇
  2015年   13677篇
  2014年   17048篇
  2013年   14861篇
  2012年   22079篇
  2011年   25357篇
  2010年   16045篇
  2009年   12661篇
  2008年   16395篇
  2007年   16132篇
  2006年   16310篇
  2005年   16018篇
  2004年   9913篇
  2003年   9195篇
  2002年   7696篇
  2001年   6718篇
  2000年   7190篇
  1999年   7708篇
  1998年   5052篇
  1997年   5042篇
  1996年   3935篇
  1995年   3717篇
  1994年   3090篇
  1993年   2059篇
  1992年   2321篇
  1991年   1937篇
  1990年   1616篇
  1989年   1370篇
  1988年   1176篇
  1987年   988篇
  1986年   757篇
  1985年   634篇
  1984年   366篇
  1983年   220篇
  1982年   119篇
  1981年   128篇
  1980年   85篇
  1979年   92篇
  1978年   3篇
  1974年   5篇
  1972年   2篇
  1949年   5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991.
Poly-L-Lysine玻片在寡核苷酸芯片制备中的改进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为了制得适合固定未修饰寡核苷酸的芯片,提高检测灵敏性,对Patrick Brown实验室的多聚左旋赖氨酸包被玻片的方法进行改进。方法 玻片经清洗后用缩水甘油-丙氧基三甲氧基硅烷进行硅烷化,然后应用Poly-L-Lysine在玻片表面形成聚合物涂层,经次亚苯基二异硫氰酸盐表面活化后可使寡核苷酸共价连接在芯片表面。设计了各种实验考察方法改进前后芯片表面的性能,并将改进后的玻片初步应用于SARS冠状病毒寡核苷酸芯片检测中。结果 方法改进后芯片表面性能优良:固定效率高、点的同一性好、杂交效率和热稳定性好、寡核苷酸结合牢固、芯片可以重复利用。结论 利用共价连接,方法改进后的芯片表面适合固定未修饰的寡核苷酸,解决了寡核苷酸与玻片之间物理结合不稳定、易剥离的缺陷,提高了芯片检测的灵敏性。  相似文献   
992.
目的 探讨胰岛素抵抗 (IR)在糖耐量减低 (IGT)大血管并发症中的作用。方法 测定 1 2 0名IGT患者和 96名糖耐量正常(NGT)对照者的空腹血糖 (FBG)、胆固醇 (TC)、甘油三酯 (TG)、胰岛素 (FINS)及餐后 2h血糖 (PBG) ,并测量身高、体重、腰围、臀围 ,计算相对胰岛素敏感指数 (RISI)、体重指数 (BMI)、腰臀比 (WHR) ,结合其颈动脉多普勒超声检测结果进行对比分析。结果 IGT组及NGT组颈动脉粥样斑块发生率有显著性差异 (P <0 .0 0 1 ) ,斑块面积与RISI呈负相关 (r =- 0 .45 ,P <0 .0 1 ) ,与餐后 2h血糖 (r =0 .39,P <0 .0 1 )、BMI(r=0 .48,P <0 .0 1 )及WHR(r=0 .41 ,P <0 .0 1 )正相关 ,而与TG、FBG、TC、FINS无相关性 (P >0 .0 5)。IGT组患者有斑块和无斑块者之间RISI、WHR、BMI、餐后 2h血糖、TG之间也存在显著性差异 (P <0 .0 1 )。结论 胰岛素抵抗与颈动脉粥样硬化的发生密切相关 ,是IGT患者发生大血管并发症的重要原因。  相似文献   
993.
目的:探讨急进高海拔地区机体对低压、低氧环境的适应机制;方法:将海拔10m处的平原大鼠快速带至海拔2261m,再带入海拔3800m处,用放射免疫法测定大鼠血浆肾素、血管紧张素Ⅱ和醛固酮的浓度;结果:随海拔递增①大鼠肾素及血管紧张素Ⅱ含量呈上升趋势,醛固酮浓度逐渐下降,统计学处理有显著性差异;②急进高海拔地区,醛固酮对血管紧张素Ⅱ的反应钝化,使醛固酮处于低水平状态;结论:上述结果提示:急进高海拔,机体对水、电解质的调节会发生变化,这些变化有利于急性高原适应。  相似文献   
994.
奎硫平与氯丙嗪治疗精神分裂症的对照研究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目的验证奎硫平治疗精神分裂症患者的临床疗效与安全性。方法94例精神分裂症患者随机分成2组,奎硫平组48例,氯丙嗪组46例进行临床对照研究,分别给予奎硫平与氯丙嗪治疗8周。采用阳性症状与阴性症状量表(PANSS)评定临床疗效,副反应量表(TESS)记录不良反应。结果两组PANSS评分较治疗前均有显著下降(P均〈0.01);临床显效率和总有效率奎硫平组为70.8%和87.5%,氯丙嗪组为67.4%和84.8%,两组间疗效比较无显著性差异(P〉0.05)。在阴性因子、认知因子、PANSS总分减分率方面,奎硫平组与氯丙嗪组有显著性差异(P〈0.01)。奎硫平组的各种不良反应发生率较氯丙嗪组低且轻微(P〈0.05)。结论奎硫平组与氯丙嗪组治疗精神分裂症疗效相似,奎硫平不良反应较氯丙嗪少,是1种有效、安全性高的抗精神病药,在改善认知功能和阴性症状方面,奎硫平优于氯丙嗪。  相似文献   
995.
经尿道前列腺电切术和汽化电切术并发症48例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分析经尿道前列腺电切术(TURP)与经尿道前列腺汽化电切术(TVP)术中、术后常见并发症的原因、预防及治疗,提高手术安全性和有效性。方法回顾分析1999年5月-2006年6月本院TURP和TVP术48例並发症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平均手术时间75min,平均切除组织41g。术中、术后出血20例,电切综合征(TURS)5例,暂时性尿失禁11例,膀胱颈部挛缩5例,尿道狭窄8例,尿路感染7例,膀胱穿孔1例。结论TURP和TVP是良性前列腺增大症安全有效的外科治疗方法,术前详细采集病史,术中正确操作,术后对病人正确指导及处理可有效减少手术并发症。  相似文献   
996.
经尿道前列腺电切术后膀胱颈挛缩多因素分析   总被引:24,自引:2,他引:22  
目的 :对经尿道前列腺电切术 (TURP)后膀胱颈挛缩 (BNC)发生的各种可能因素进行分析 ,探讨减少该并发症的途径。 方法 :对 10 17例行TURP患者中发生BNC的 2 4例进行统计学分析 ,在手术方法、前列腺电切重量、单位时间前列腺组织电切重量、置管时间、高频发生器类型及有无糖尿病、尿潴留及前列腺炎等方面进行比较 ,了解其可能发生的因素。 结果 :TURP术后BNC发生率明显高于开放手术病例 ,小前列腺、单位电切时间长、高频发生器功率大及术前前列腺炎患者易发生BNC(P <0 .0 5 ) ,而术前尿潴留、糖尿病及术后置管时间对BNC发生无明显影响 (P >0 .0 5 )。 结论 :小前列腺、前列腺炎及电流损伤是发生BNC的重要因素 ,患者的选择及熟练精确的电切技术可减少BNC的发生。  相似文献   
997.
目的:评价祛银合剂治疗银屑病的临床疗效,方法:将250例寻常型银屑病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分别口服祛银合剂(129例)和复方青黛丸(121例)。3例红皮病型银屑病患者口服祛银合剂治疗。结果:两组总有效率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1);3例红皮病型银屑病均得以治愈。结论:祛银合剂治疗寻常型银屑病疗效确切,未发现副作用,值是临床应用,同时为红皮病型银屑病提供了新的治疗方法。  相似文献   
998.
目的:评价持续靶控输注异丙酚复合硬膜外阻滞有用于上腹部手术的可行性。方法:30例胃癌手术患者,ASAⅠ~Ⅱ级。随机分成靶控输注异丙酚全麻(T)组15例,靶控异丙酚复合硬膜外阻滞(T+E)组15例。结果:(T+E)组术后躁动、芬太尼、丙泊酚的用量低于(T)组(P<0.05)。异丙酚单位标准化剂量亦较低。两组苏醒时间相似。诱导后两组血压均显著下降(P<0.05),T+E组在诱导后DBP的下降幅度较T组更为显著(P<0.05),T组在探查、术毕、拨管后的SBP、DBP、MAP比(T+E)组显著增高(P<0.05)。两组诱导后至术毕BIS、SEF显著下降,两组间的比较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靶控输注异丙酚复合硬膜外阻滞用于上腹部手术是可行的,具有异丙酚、芬太尼的用量少、苏醒快、术后躁动少,麻醉深度易于调控,血液动力学较稳定,是一种良好的麻醉方式。  相似文献   
999.
中药安迪对HL-60细胞分化的诱导作用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目的 探讨安迪粉针剂 (Andi)对 HL- 60细胞分化的诱导作用 .方法 采用人早幼粒白血病细胞株 (HL - 60 )为靶细胞 ,分为不加任何药物的对照组 (C组 )、安迪粉针剂 (Andi)组、阳性对照药维甲酸 (RA)组和苦参 (KS)组 ,进行体外培养和诱导分化 ,观测细胞生长曲线、细胞形态、硝基蓝四氮唑(NBT)还原和吞噬能力等指标 .结果  2 mg· L-1 Andi可显著地抑制 HL - 60细胞增殖 ,使原始细胞分化为中幼以下的成熟细胞 ,分化后的细胞具有 NBT还原能力和吞噬功能 ;Andi为 68.0 % ,RA为 61 .5% ,KS为 59.0 % ,C组还原能力仅6.0 % (P<0 .0 1 vs C) .其形态的改变和吞噬能力与阳性对照药维甲酸 (RA)和苦参 (KS)相似 ,分别为 52 .0 % ,45.5%和56.5% (P>0 .0 5) ;均明显高于空白对照组 .C组吞噬功能仅7.5% (P <0 .0 1 vs C)其 NBT还原能力与 KS相当 (P >0 .0 5) .结论  Andi对 HL - 60细胞具有显著的诱导分化作用  相似文献   
1000.
MRI在颅内生殖细胞瘤诊断中的作用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的:探讨MRI对颅内生殖细胞瘤的诊断价值。方法:对19例经手术和病理证实的颅内生殖细胞瘤患者的MR表现进行分析。结果:19例中,10例位于鞍区,其中男性5例,女性5例,6例位于松果体区,3例位于丘脑基底节区,均男性,其MR表现为(1)T2WI等或稍低信号,T2WI等或销高信号,鞍区和松果体区肿瘤无水肿,丘脑基底节区肿瘤轻至中度水肿和占位效应;(2)Gd-DTPA增强扫描肿瘤呈不均匀或均匀明显强化。结论:MRI的多轴位成像及Gd-DTPA应用有助于颅内生殖细胞瘤的诊断与鉴别诊断;病人性别,发病年龄和肿瘤部位,大小、形态及信号强度具有一定的特点,在多数情况下是可以做出术前诊断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