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91707篇
  免费   19720篇
  国内免费   11345篇
耳鼻咽喉   1877篇
儿科学   3285篇
妇产科学   1175篇
基础医学   11796篇
口腔科学   3411篇
临床医学   22846篇
内科学   16656篇
皮肤病学   2320篇
神经病学   4285篇
特种医学   7651篇
外国民族医学   5篇
外科学   16994篇
综合类   53266篇
现状与发展   38篇
预防医学   22522篇
眼科学   2065篇
药学   22956篇
  285篇
中国医学   20881篇
肿瘤学   8458篇
  2024年   750篇
  2023年   2559篇
  2022年   6239篇
  2021年   8199篇
  2020年   7064篇
  2019年   3857篇
  2018年   4186篇
  2017年   5615篇
  2016年   4219篇
  2015年   7940篇
  2014年   10017篇
  2013年   12450篇
  2012年   17705篇
  2011年   18508篇
  2010年   16730篇
  2009年   14891篇
  2008年   15909篇
  2007年   14998篇
  2006年   13010篇
  2005年   10197篇
  2004年   7174篇
  2003年   5720篇
  2002年   4368篇
  2001年   4118篇
  2000年   3037篇
  1999年   1156篇
  1998年   292篇
  1997年   261篇
  1996年   254篇
  1995年   203篇
  1994年   207篇
  1993年   126篇
  1992年   100篇
  1991年   107篇
  1990年   76篇
  1989年   63篇
  1988年   47篇
  1987年   61篇
  1986年   46篇
  1985年   42篇
  1984年   31篇
  1983年   23篇
  1982年   18篇
  1965年   13篇
  1964年   14篇
  1963年   11篇
  1962年   11篇
  1958年   11篇
  1957年   11篇
  1956年   1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991.
杨芬 《河北医学》2008,14(10):1219-1220
目的:观察庆大霉素针行泪道探通冲洗疗效.方法:新生儿泪囊炎58例,其中男 40例,女 18例年龄2月至9个月用庆大霉素针4万单位加生理盐水4ml行泪道探通冲洗,次日再冲洗一次,结果:显效率为72%,有效率为26%,总有效率为98%.结论:庆大霉素针治疗新生儿泪囊炎疗效好.  相似文献   
992.
目的研究大肠癌的发病情况、病理类型及临床表现并探讨其临床意义。方法回顾该院1987~2006年经大肠镜及病理检查确珍的大肠癌病例,对比性分析老年组(≥60岁)和非老年组(〈60岁)前10年(1987~1996年)及后10年(1997~2006年)大肠癌发病特点。结果后10年大肠癌发病率显著上升,主要以老年组增高为主,非老年组增加不明显。老年组与非老年组大肠癌的发病部位相同,依次为直肠、左半结肠、右半结肠,最好发的部位为直肠、乙状结肠。病理类型仍然为肿块型、溃疡型和浸润型。血便、黏液脓血便仍然是大肠癌最常见的临床表现。结论20年间大肠癌发病率迅速上升,前10年仅占26.2%,后10年占73.8%,老年组发病率明显增高。老年组与非老年组其发病部位、病理类型、临床表现差异均无显著性。  相似文献   
993.
河滨兴学高楼上, 零陵师友同欢唱. 春雨杏花天, 花开东浦边.  相似文献   
994.
流感病毒RNA聚合酶PB1-1亚基片段的克隆及表达   总被引:8,自引:2,他引:6  
目的 将流感病毒RNA聚合酶PB1-1亚基进行亚克隆、表达,获得重组的亚克隆多肽,为进一步研究PBl亚基功能奠定基础。方法 以FB1亚基cDNA为模板,用PCR方法扩增出PB1-1片段,应用定向克隆策略将扩增后片段与高效表达载体pQE30重组,阳性克隆重组质粒经酶切及测序鉴定,IPTG诱导各亚克隆系高效表达;优化表达条件。结果 PCR法扩增出487bp的片段,酶切及测序鉴定获得正确的重组质粒,在E.coli M15中表达得到相对分子量约为20KD的重组蛋白,获得蚕组多肽。结论 成功地亚克降及表达了流感病毒RNA聚合酶PB1-1亚基。  相似文献   
995.
下肢缺血预处理对未成熟心肌的保护作用及其机制   总被引:4,自引:4,他引:0  
目的 探讨下肢缺血预处理对未成熟心肌保护作用的机制。方法 采用双下肢缺血预处理 (DLIP)大白兔Langendorff离体心脏灌注模型。分为 4组 ,每组大白兔 6只 :E1组 ,动物麻醉后反复 3次阻断双下肢血流 5min ,松开 5min ,建立模型 ,灌注 15min转为工作心 15min ,全心停灌 45min ,恢复灌注 15min改为工作心 3 0min ;E2组 ,双下肢缺血预处理前静脉注射超氧化物歧化酶至双下肢缺血预处理完毕 ,重复E1组方法 ;E3组 ,静脉注射蛋白激酶C(PKC)阻滞剂多粘菌素B(PMB) ,时间 10min ,重复E1组方法 ;E4组 ,静脉注射ATP敏感性钾通道 (mitoKATP)阻滞剂(5 HD) ,时间 10min ,重复E1组方法。以左室功能恢复、心肌含水量、血清肌酸激酶 (CK )和乳酸脱氢酶 (LDH)漏出率、心肌组织ATP和丙二醛 (MDA)含量、超氧化物歧化酶 (SOD)活性、心肌细胞内Ca2 含量、心肌线粒体钙依赖性ATP酶 (Ca2 ATPase)活性及其Ca2 含量、心肌线粒体合成ATP能力 [ATP] m、超氧阴离子自由基 (O2 -)作为观察指标。结果 E1组左心室功能恢复优于其他各组 (P <0 .0 5 ) ,心肌ATP含量、SOD活性、Ca2 ATPase活性、[ATP] m 均优于其他各组 (P <0 .0 1) ,心肌含水量低于其他各组 (P <0 .0 5 ) ,MDA含量、CK、LDH漏出率、心肌细胞内Ca2 含量、心肌  相似文献   
996.
复发性胶质瘤再手术治疗的探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 探讨复发性胶质瘤患者再手术的效果。方法 对22例复发性胶质瘤患者再手术前的功能状态、两次手术间隔时间及手术切除的程度与术后存活期等资料进行临床和统计学分析。结果 第二次手术前生活能自理或半自理的病人(Kamofsky计分≥60)平均生存期约16月,生活不能自理的病人(Kamofsky计分〈60)平均生存期约6月(P〈0.01)。两次手术间隔时间大于1年者平均生存期约17月,间隔时间小于半年者平均生存期约6月(P〈0.01)。手术肿瘤全切除者平均生存期约15月,次全切除者平均生存期约10月(P〈0.05)。结论 术前功能情况好,手术间隔时间大于1年及术中全切肿瘤者再手术治疗可获得较好效果。  相似文献   
997.
目的研究抑制素(INH)在体条件下能否通过大鼠的血脑屏障及在垂体或下丘脑的分布。方法采用颈静脉灌流和放射自显影技术,将20只SD大鼠分为4组,每组5只,第1~3组(实验组)颈静脉注射^125 I-INH50μl,第4(对照)组注射等量的生理盐水。第1,2,3组分别于注射后30,60和120min断头处死,取出垂体、下丘脑,以生理盐水洗涤,测量放射性计数,取放射性最大组的垂体与下丘脑组织行放射自显影分析。结果第1组垂体的放射性最高[(1008.00±5.78)Bq],而第2和3组分别为(723.00±4.95)和(491.00±4.90)Bq;1~3组的下丘脑放射性分别为(20.00±1.01),(22.00±0.95)与(19.00±0.73)Bq。第4组垂体与下丘脑的放射性分别为(16.00±1.40),(15.00±0.98)Bq。各实验组大鼠垂体的放射性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且在注射后30min放射性最大(第1组),60和120min后逐渐降低;而实验组与对照组大鼠的下丘脑放射性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放射自显影结果示,实验组大鼠的垂体组织上有明显的银颗粒,而对照组没有;实验组和对照组大鼠的下丘脑组织上均未见明显的银颗粒。结论^125I-INH能通过大鼠血脑屏障,垂体在注射后30min放射性最大,在大鼠垂体上有INH结合位点或受体,而在其下丘脑没有。  相似文献   
998.
杨运霞 《中国热带医学》2006,6(11):2084-2085
目的对青少年儿童开展有效的健康教育,促进青少年健康成长。方法采用分层整群抽样的方法,利用心理健康水平测试的问卷对初中、高中阶段的中学生共3200人进行调查。结果有8%~12%的学生心理健康状况低于正常水平,特别是还有2%~8%的学生存在比较严重的心理困扰。结论随着社会的发展,青少年儿童心理问题日渐突出。有效开展心理健康教育既是青少年健康成长的需要,也是现代教育的必然要求,是社会发展对人的素质要求的需要。  相似文献   
999.
Objective: To induce changes in biological character of human liver cancer cell line SMMC-7721 by blocking the expression of telomerase genes hTRT and to explore its value in cancer gene therapy. Methods: The vehicle for eukaryotic expression of antisense hTRT was constructed and then transfected into SMMC-7721 cells. The effects of antisense hTRT gene on telomerase activity, cancer cell growth and malignant phenotypes were analyzed. Results: The obtained transfectants that could express antisense hTRT gene stably showed marked decrease in telomerase activity;the shortening of telomere was obvious; cells presented contact growth inhibition; in nude mice transplantation, the rate of tumor induction dramatically decreased. Conclusion : Antisense hTRT gene expression can significantly inhibit telomerase activity of cancer cells and decrease malignant phenotypes in vitro and in vivo. Therefore, as a telomerase inhibitor, antisense hTRT gene may be a new pathway for cancer therapy.  相似文献   
1000.
腹腔镜胃切除治疗胃间质瘤26例临床报告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腹腔镜胃切除术治疗胃间质瘤的安全性及可行性。方法:2003年8月至2007年9月间,26例胃间质瘤病人在腹腔镜下行胃部分切除手术,其中17例行胃楔形切除、6例近端胃切除、3例远端胃切除。结果:无中转开腹,无手术死亡。手术平均出血量15(10~75)ml,平均手术时间(144±74)min,平均切口长度(5.5±1.5)cm,平均术后住院日为(8.3±3.6)d。手术并发症发生率7.69%(2/26),其中1例肺感染、1例切口感染。病理结果:极低度风险8例、低度风险12例、中度风险4例、高度风险2例。随访3~48个月,2例病人出现肝转移、现带瘤生存,其余无瘤生存,目前总生存率100%,复发率7.69%(2/26),3年无瘤生存率96.0%。结论:腹腔镜下胃切除术治疗胃间质瘤是安全、可行的,手术近期疗效令人满意,远期结果有待进一步观察。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