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44532篇
  免费   14039篇
  国内免费   7949篇
耳鼻咽喉   1186篇
儿科学   2405篇
妇产科学   763篇
基础医学   8346篇
口腔科学   2833篇
临床医学   17502篇
内科学   12366篇
皮肤病学   1572篇
神经病学   3007篇
特种医学   5148篇
外国民族医学   2篇
外科学   12767篇
综合类   40758篇
现状与发展   38篇
预防医学   17381篇
眼科学   1664篇
药学   17908篇
  179篇
中国医学   14232篇
肿瘤学   6463篇
  2024年   474篇
  2023年   1654篇
  2022年   4325篇
  2021年   5415篇
  2020年   4813篇
  2019年   2609篇
  2018年   2737篇
  2017年   3876篇
  2016年   2921篇
  2015年   5448篇
  2014年   7423篇
  2013年   9075篇
  2012年   13081篇
  2011年   13890篇
  2010年   12915篇
  2009年   11679篇
  2008年   11871篇
  2007年   11466篇
  2006年   10337篇
  2005年   8125篇
  2004年   5916篇
  2003年   4713篇
  2002年   3599篇
  2001年   3394篇
  2000年   2465篇
  1999年   866篇
  1998年   196篇
  1997年   203篇
  1996年   191篇
  1995年   124篇
  1994年   135篇
  1993年   106篇
  1992年   56篇
  1991年   47篇
  1990年   50篇
  1989年   39篇
  1988年   22篇
  1987年   34篇
  1986年   26篇
  1985年   24篇
  1984年   16篇
  1983年   25篇
  1982年   22篇
  1964年   6篇
  1959年   15篇
  1958年   19篇
  1957年   14篇
  1956年   7篇
  1955年   7篇
  1954年   8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87 毫秒
991.
目的 探讨中国版甲状腺影像数据与报告系统(C-TIRADS)、BRAFV600E 基因检测及二者联合对细针穿刺细胞学难以定性的甲状腺结节的诊断价值。方法 纳入我院2020年1月—2021年4月的甲状腺手术患者53例行回顾性分析,术前完成超声、细针穿刺抽吸及BRAFV600E基因检测,选取细针穿刺细胞学难以定性的患者作为研究对象,53例患者共62个结节。以手术病理结果作为金标准,比较C-TIRADS、BRAFV600E基因检测及二者联合诊断对甲状腺结节的诊断效能。结果 C-TIRADS诊断甲状腺癌的敏感性、特异性、阳性预测值、阴性预测值及准确性分别为92.50%、50.00%、77.08%、78.57%、77.42%。BRAFV600E基因诊断甲状腺癌的敏感性、特异性、阳性预测值、阴性预测值及准确性分别为55.00%、100.00%、100.00%、55.00%、70.97%。C-TIRADS联合BRAFV600E基因诊断甲状腺癌的敏感性、特异性、阳性预测值、阴性预测值及准确性分别为95.00%、50.00%、77.55%、84.62%、79.03%。C-TIRADS及联合诊断对甲状腺癌诊断的敏感性高于BRAFV600E基因检测(P<0.001),BRAFV600E基因检测特异性及阳性预测值高于C-TIRADS及联合诊断(P<0.05)。C-TIRADS、BRAFV600E基因检测及联合诊断对甲状腺癌诊断的阴性预测值和准确性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C-TIRADS及BRAFV600E基因检测对于细胞学难以定性的甲状腺结节均有良好的诊断效能,术前联合应用可以更好地评估甲状腺结节  相似文献   
992.
探讨二甲双胍对体外培养的大鼠脊髓星形胶质细胞反应性的作用及机制。方法 使用三因子(TNF-α、IL-1α、C1q)诱导产生反应性星形胶质细胞,RT-qPCR及Westernblot检测补体3(C3)的表达;使用5、10、20 mM浓度的二甲双胍处理,Westernblot检测星形胶质细胞中腺苷酸激活蛋白激酶(AMPK)与信号转导和转录激活因子3(STAT3)磷酸化水平;采用AMPK抑制剂Compound C处理,检测AMPK和STAT3磷酸化水平。结果 形态学及RT-qPCR结果显示:与对照组相比,三因子处理改变了星形胶质细胞形态并显著提高了C3的表达(P<0.05),表明成功建立反应性星形胶质细胞模型。RT-qPCR结果及Westernblot结果显示:与对照组相比,二甲双胍对C3表达有明显的抑制作用,呈现浓度依赖性(P<0.05)。在诱导星形胶质细胞反应性过程中,与对照组相比,AMPK的磷酸化水平显著降低(P<0.05),使用不同浓度二甲双胍处理后,AMPK的磷酸化水平显著增加且呈浓度依赖性(P<0.05),同时信号传导及STAT3的磷酸化水平显著降低且呈浓度依赖性(P<0.05)。AMPK抑制剂Compound C处理后显著抑制了二甲双胍导致的AMPK活性升高及STAT3活性降低,同时抑制了C3表达下调(P<0.05)。结论 二甲双胍通过AMPK/STAT3信号通路抑制星形胶质细胞的反应性  相似文献   
993.
目的 探讨不同生长激素分泌状态下矮身材儿童血脂水平的差异,为生长激素缺乏对儿童体脂代谢的影响提供理论依据。方法 收集矮身材儿童188例,依据生长激素药物激发试验峰值分为生长激素完全缺乏(cGHD)组、生长激素部分缺乏(pGHD)组、非生长激素缺乏性(nGHD)组,研究对象均禁食禁水10 h后空腹测定总胆固醇(TC)、三酰甘油(TG)、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和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4项血脂水平。结果 3组儿童HDL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3组儿童TC、TG、LDL、non-HDL水平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组间两两比较,cGHD组TC、LDL、non-HDL水平较其他组明显升高(P<0.05),cGHD组TG水平较nGHD明显升高(P<0.05),与pGHD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pGHD、nGHD组高TC、高LDL及高non-HDL的发生率明显低于cGHD组(P<0.05),nGHD组临界高LDL的发生率明显低于cGHD组(P<0.05)。而3组间TG、HDL的异常发生率及TC、TG...  相似文献   
994.
目的 探讨银离子(Ag+)、铜离子(Cu2+)、锌离子(Zn2+)对5种常见念珠菌(白色念珠菌、热带念珠菌、近平滑念珠菌、克柔念珠菌和光滑念珠菌)的抗菌作用。方法 使用去离子水分别将硝酸银、氯化铜和氯化锌配制为0.1 mol·L-1的水溶液。取保存的白色念珠菌标准菌株ATCC-60193、近平滑念珠菌、光滑念珠菌、热带念珠菌、克柔念珠菌,加入溶菌肉汤培养液,使用比浊仪调配菌液浊度为0.5麦氏单位,然后使用无菌去离子水将菌液稀释至106 CFU·L-1。取配制好的0.1 mol·L-1的硝酸银、氯化铜和氯化锌溶液,分别倍比稀释为6个浓度(10-2、10-3、10-4、10-5、10-6、10-7 mol·L-1),分别取各浓度的金属离子溶液100μL与预制好的5种念珠菌悬液100μL进...  相似文献   
995.
目的 分析在新型冠状病毒肺炎流行背景下,2016年4月—2022年3月国内深圳市和济南市流感流行特点,了解我国南北方地区流感流行差异。 方法 使用深圳市和济南市国家级哨点医院2016—2022监测年度流感样病例(ILI)和流感病原学监测资料,分析流感流行特征和趋势。 结果 2016—2022监测年度深圳市和济南市国家级哨点医院的门急诊病例中流感样病例百分比(ILI%)分别为2.25%、3.45%。两地区ILI%最高的年份均为2021—2022监测年度。ILl年龄构成均以0~4岁为主(分别占40%、46%)。按月分析两地区流感病毒分离阳性率与ILI%变化的相关性,两者趋势均存在正相关(r=0.238,P<0.05;r=0.425,P<0.001)。两地区不同监测年度流感优势毒株型别均不相同,呈交替变化,但每年流行的型别及高峰期的优势毒株型别基本一致。 结论 2020—2021监测年度即新型冠状病毒肺炎流行初期,深圳市和济南市流感活跃程度明显低于往年平均水平且流行毒株型别单一,其余监测年度基本符合我国南、北方地区流感流行特征。  相似文献   
996.
[摘要]目的: 利用心肌分层应变及心肌做功技术对长期腹膜透析的尿毒症患者的左心室功能进行研究,评估其在长期腹膜透析下的心功能变化。方法: 选择长期规律进行腹膜透析且经常规超声心动图检查提示左心室射血分数(left ventricular ejection fraction,LVEF)正常的尿毒症患者14例,测量其常规二维超声心动图参数,利用二维斑点追踪及心肌分层应变技术测量左心室整体纵向收缩期峰值应变(global longitudinal peak systolic strain,GLS)及内膜层、肌层和心外膜层3层心肌的纵向收缩期峰值应变(longitudinal peak systolic strain,LS),并结合血压得出左心室心肌整体做功参数,共同评估左心室心肌功能,随访5年并比较腹膜透析5年前后相关数据变化。结果: 规律腹膜透析5年后,尿毒症患者LVEF改变无统计学差异;GLS在四腔心切面明显减低(P=0.018),并从心内膜减低至心外膜(LS心内膜层 P=0.029,LS肌层 P=0.017,LS心外膜层 P=0.004);心肌整体做功参数以整体无用功(GWW)升高为主(P=0.048),整体有用功(GCW)、整体做功指数(GWI)及整体做功效率(GWE)无统计学差异。结论: 长期规律腹膜透析5年的尿毒症患者,其左心室整体心肌功能尚保持稳定,但局部心肌收缩功能进一步受损,主要体现在后间隔和侧壁的各层心肌,心肌做功以GWW升高为主。  相似文献   
997.
目的 探究SMILE术后眼压的预测并校正。方法 回顾性研究+前瞻性验证。纳入2019-12/2021-12于中部战区总医院行SMILE的患者90例(180眼),随机抽取30眼为验证集,余150眼为训练集。前瞻性录入2022-01/2022-09SMILE的51例(102眼)为测试集。首先分析训练集手术前3d、术后1wk、1mo、3mo及6mo的眼压情况,确定眼压稳定期及于术前的眼压变化量(ΔIOP);再选取球柱镜代数和(SC)、球镜度(DS)、柱镜度(DC)及眼压(IOP)、中央角膜厚度(CCT)、角膜平均曲率(Km)、前房深度(ACD),眼压稳定时的变化量(ΔCCT、ΔKm、ΔK1、ΔK2、ΔACD)及个体因素,纳入与ΔIOP相关的因素拟合回归模型;最后建立适合临床SMILE术后眼压预测及校正的公式并作效能验证。结果 除术后1wk、3mo及6moIOP三者间无明显差异外,余时段IOP间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各因素与ΔIOP拟合最佳回归方程:ΔIOP=0.459IOP术前-0.183SC-0.041Age+1.292ΔACD-1.270(调节R2=0.533,P<0.001)。仅纳入术前IOP和SC,拟合简化方程:ΔIOP=0.496IOP术前-0.194SC-2.952(调节R2=0.498,P<0.001);预测和校正公式:IOP术后预测=0.5IOP术前+0.2SC+3,IOP术后校正=IOP术后+0.5IOP术前–0.2SC–3。简化公式的效能验证显示良好。结论 SMILE术后3月IOP趋于稳定,且ΔIOP与屈光度相关。SMILE术后IOP可通过简化公式作快速临床预测和校正。  相似文献   
998.
活动性类风湿关节炎患者sICAM-1、sVCAM-1的变化及意义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 :测定活动性类风湿关节炎 (RA)患者血清中sICAM 1、sVCAM 1水平 ,探讨sICAM 1、sVCAM 1与IL 1、TNF、IFN γ及病情的关系。方法 :用酶联免疫分析法 (ELISA)检测 30例活动性RA患者与 30例健康对照者sICAM 1、sVCAM 1、IL 1、TNF、IFN γ水平。结果 :RA患者血清sICAM 1、sVCAM 1、IL 1、TNF、IFN γ水平明显高于正常对照组 (P<0 0 0 1) ,sICAM 1与IL 1、IFN γ正相关 ,与RF亦呈正相关 ,sVCAM 1与IL 1、TNF、IFN γ正相关 ,与ESR、CRP、Stock指数正相关。结论 :RA患者血清sI CAM 1、sVCAM 1水平显著升高 ,sICAM 1、sVCAM 1可能参与RA发病过程 ,sICAM 1可作为判断病情严重性的指标 ,sVCAM 1可作为观察病情活动性的指标。  相似文献   
999.
白藜芦醇苷对低氧大鼠肺血管构型重建的影响   总被引:8,自引:2,他引:8       下载免费PDF全文
目的:观察白藜芦醇苷对慢性常压低氧性肺动脉高压(HPH)大鼠肺血管构型重建的影响并探讨可能的机理。方法:29只健康SD大鼠随机分为正常对照组、单纯低氧组和低氧加白藜芦醇苷(PD)组。各组内按照肺小血管外径分为I组(30μm-100μm)和II组(101μm-200μm)。右心导管法检测大鼠肺动脉压力(mPAP)、微量滴定法检测血浆和肺匀浆中磷脂酶A2(PLA2)活性、光镜下观察肺小血管中膜厚度(MT%)和中膜面积(MA%)的变化。结果:低氧3周后大鼠mPAP、血浆及肺匀浆中PLA2活性、肺小血管MA%、I组MT%显著高于对照组,II组MT%无显著性改变。低氧加PD预处理后上述改变明显轻于单纯低氧组。结论:PD可有效防治慢性常压低氧性大鼠肺动脉压力的升高,其机理与抑制大鼠肺血管构型重建有关。  相似文献   
1000.
目的:观察血小板源生长因子对培养的人血管成纤维细胞DNA及胶原蛋白合成的影响。方法:采用培养的人血管成纤维细胞,应用 [3H]-TdR和 [3H]-脯氨酸掺入的方法,观察血小板源生长因子-BB对人血管成纤维细胞DNA合成以及胶原蛋白合成的影响。结果:血小板源生长因子-BB可促进静止状态的人血管成纤维细胞DNA及胶原蛋白的合成,在 30μg/L浓度时DNA及胶原蛋白的合成达到高峰,DNA及胶原蛋白分别于 2 4h和 36h合成最为显著。结论:血小板源生长因子-BB可明显促进培养的人血管成纤维细胞DNA及胶原蛋白的合成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