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55815篇
  免费   46127篇
  国内免费   27176篇
耳鼻咽喉   4581篇
儿科学   7370篇
妇产科学   2945篇
基础医学   27239篇
口腔科学   8796篇
临床医学   54970篇
内科学   37864篇
皮肤病学   4877篇
神经病学   10854篇
特种医学   18510篇
外国民族医学   13篇
外科学   40389篇
综合类   127389篇
现状与发展   113篇
一般理论   3篇
预防医学   51256篇
眼科学   5788篇
药学   55559篇
  752篇
中国医学   48854篇
肿瘤学   20996篇
  2024年   1598篇
  2023年   5815篇
  2022年   14946篇
  2021年   19003篇
  2020年   16210篇
  2019年   8842篇
  2018年   9633篇
  2017年   13048篇
  2016年   9726篇
  2015年   18138篇
  2014年   23092篇
  2013年   29197篇
  2012年   42606篇
  2011年   44728篇
  2010年   40072篇
  2009年   35472篇
  2008年   36833篇
  2007年   35961篇
  2006年   31399篇
  2005年   24601篇
  2004年   17206篇
  2003年   14431篇
  2002年   11109篇
  2001年   10046篇
  2000年   7509篇
  1999年   2765篇
  1998年   746篇
  1997年   653篇
  1996年   610篇
  1995年   464篇
  1994年   467篇
  1993年   286篇
  1992年   260篇
  1991年   211篇
  1990年   197篇
  1989年   125篇
  1988年   115篇
  1987年   129篇
  1986年   129篇
  1985年   81篇
  1984年   54篇
  1983年   66篇
  1982年   42篇
  1965年   38篇
  1964年   38篇
  1963年   38篇
  1959年   62篇
  1958年   49篇
  1957年   38篇
  1956年   3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991.
94例有肺外并发症的儿童肺炎支原体肺炎临床分析   总被引:3,自引:3,他引:0  
丁圣刚  王亚亭  陈家新 《临床肺科杂志》2007,12(11):1219-1219,1221
目的探讨肺炎支原体肺炎(myeoplasma pneumoniae pneumonia,MPP)临床、肺外并发症和诊治。方法对94例确诊为MPP患儿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发病多集中在学龄前及学龄儿童,3~10岁55例(58.4%),发热69例(73.4%),持续性咳嗽80例(85.1%),多数肺部可闻及干啰音,胸片呈斑点状阴影41例,呈阶段性肺炎26例,呈间质性损害16例,表现肺门影增浓11例,大多患者(84.0%)外周血白细胞总数正常,血红蛋白低于正常值29例,全部病例均有肺外并发症,72例静脉使用红霉素,后改阿奇霉素口服治疗,47例痊愈。结论MPP好发学龄前及学龄儿童,其肺外并发症常见,红霉素、阿奇霉素序贯治疗安全、疗效满意。  相似文献   
992.
王宝奎  邓树才  窦如明  甄刚 《中国矫形外科杂志》2007,15(9):660-662,671,I0004
[目的]探讨椎弓根螺钉系统联合椎间植骨融合器治疗峡部不连性腰椎滑脱症的远期疗效。[方法]自1996年10月~2002年10月本组收治峡部不连性腰椎滑脱症105例,随访资料齐全者86例。所有患者均行椎弓根螺钉系统复位滑脱,椎间植骨融合器行椎间融合固定。62例患者中1枚融合器从后斜向前呈45°植入,24例为2枚融合器从后向前垂直植入。随访测定固定节段的椎体间有无移位、滑脱有无复发,比较术前、术后2周及随访时固定椎间隙高度与近端第2椎间隙高度比值的变化。[结果]随访2~8年,平均35个月。根据NaKai评分标准,本组优56例,良13例,可17例,优良率为80.23%。Ⅰ度腰椎滑脱19例术后全部解剖复位;Ⅱ度腰椎滑脱51例中5例遗留Ⅰ度滑脱;Ⅲ度腰椎滑脱16例中4例留有Ⅰ度滑脱。末次随访时使用1枚融合器或2枚融合器所固定的椎间隙高度与近端第2椎间隙高度的比值与术后2周时的比值相比有所减低,滑脱无复发。[结论]椎弓根螺钉加椎间植骨融合器治疗腰椎滑脱症手术疗效满意,显著提高融合率,预防神经根管狭窄、神经卡压的发生,减少术后断钉和滑脱复发等问题。  相似文献   
993.
目的 探讨结肠直肠癌肝转移的诊疗方法及影响其预后的因素.方法 回顾性分析我院1991年1月~2006年1月收治的113例结肠直肠癌肝转移病人的临床资料.结果 全组总的1、3、5年生存率分别为91.6%、34.3%和23.1%.同时性肝转移病人的生存率明显高于异时性肝转移病人(P<0.01).同时性肝转移病人Ⅰ期手术和Ⅱ期手术的生存率无显著性差异(P>0.05).肝转移瘤最大直径>5cm者的5年生存率较最大直径≤5cm者低,两者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 外科手术是结肠直肠癌肝转移的首选治疗方法,新辅助化疗已成为术前准备的一部分.  相似文献   
994.
双舌形皮瓣修复先天缺损型耳垂裂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目的 介绍一种修复先天性耳垂裂的新方法。方法 将耳垂裂隙局部形成的双舌形皮瓣旋转、瓦合,治疗先天缺损型耳垂裂。结果 本组6例患者,皮瓣均成活,耳垂外形良好,色泽自然,无并发症发生。结论利用双舌形皮瓣修复耳垂裂,手术操作简单,创伤小,效果好,是一种值得推广使用的方法。  相似文献   
995.
平阳霉素加地塞米松局部注射治疗婴幼儿血管瘤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目的探讨平阳霉素+地塞米松局部注射治疗婴幼儿血管瘤的疗效。方法将平阳霉素8 mg+地塞米松5 mg+2%利多卡因1~2 ml+生理盐水3~8 ml稀释后,行血管瘤内注射至肿胀发白为限,1次平阳霉素用量不超过8 mg。观察2周,视瘤体颜色及硬度决定是否继续用药,直至瘤体开始变硬萎缩为止,平阳霉素注射总量不超过40 mg。近两年来,用该方法治疗1~8个月龄婴幼儿体表增生期血管瘤36例,其中颜面部24例,胸部3例,背部2例,上肢5例,足2例;草莓状血管瘤30例,混合型血管瘤6例。血管瘤最小面积0.6 cm×1.2 cm,最大面积23.0 cm×12.0 cm。结果1次注射治愈2例,2~3次注射治愈25例,4~5次治愈9例,其中局部坏死1例(为足背足底大面积草莓状血管瘤),经换药及手术愈合。随访6~19个月,未见复发,除1例遗留瘢痕外,其余全部无瘢痕愈合。有效率达100%。结论平阳霉素+地塞米松局部注射治疗婴幼儿血管瘤,具有疗效显著、简便易行、安全可靠等优点,是治疗增生期血管瘤首选方法之一,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996.
掌指关节置换术的不断发展,使其在手部慢性关节炎治疗中越来越受到关注。本综述掌指关节假体的生物力学研究和历史演变;归纳掌指关节置换术的术前评估与计划;介绍掌指关节置换术手术方法及注意事项;并总结了近十年来不同类型掌指关节假体的临床疗效。在手部慢性关节炎领域,假体设计和手术技术的不断完善,掌指关节置换术在减轻疼痛、矫正畸形和改善手部功能方面会得到更好的临床应用。  相似文献   
997.
老年人脑卒中后抑郁症的发病机制及预防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脑卒中后老年患者抑郁症的发病机制及预防措施。[方法]归纳相关资料,对命题进行分析。[结论]医护人员应采取针对性的用药及护理措施,预防患者卒中后抑郁症的发生。  相似文献   
998.
小脑后下动脉动脉瘤的诊断和治疗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小脑后下动脉动脉瘤的临床特征、诊断、鉴别诊断和治疗。方法回顾性分析12例小脑后下动脉瘤的临床表现、影像学特征、手术效果及诊治过程中存在的相关问题。结果12例中有11例因动脉瘤破裂出血而发病,单纯第四脑室出血4例,全脑室系统出血2例,小脑半球出血3例,小脑蚓部伴第四脑室出血1例,侧脑室伴第三脑室出血1例,以后颅窝占位病变表现1例。8例术前行DSA检查明确诊断,4例术中明确诊断。12例均行后颅窝开颅显微手术治疗,其中动脉瘤颈夹闭9例,孤立切除2例,动脉瘤加固术1例,术后2例因脑积水加重行脑室-腹腔分流术。12例中除1例术后留有轻偏瘫外,其余11例恢复良好。结论小脑后下动脉瘤多以第四脑室出血发病,少数以小脑半球或蚓部出血发病,及早治疗效果满意。手术方式应尽量夹闭动脉瘤颈,对于小脑后下动脉末端动脉瘤,可以采用孤立切除术。  相似文献   
999.
目的探讨眶内眼动脉瘤合并连续出血的脑海绵状血管畸形的临床表现特点和诊治要领。方法报告1例眶内眼动脉瘤并发反复出血的脑海绵状血管畸形患者临床资料,并复习相关文献。结果该患者先行脑海绵状血管畸形切除,分期手术作眶内眼动脉瘤夹闭,治疗结果良好。结论眶内眼动脉瘤极其罕见,应个体化制定治疗方案;手术夹闭动脉瘤颈是眶内眼动脉瘤的首选治疗方法。  相似文献   
1000.
多根骨圆针内固定治疗踝关节开放爆裂骨折7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王甲生 《中国骨伤》2007,20(12):847-847
目的:探讨和分析手术方法治疗儿童陈旧性孟氏骨折的临床效果。方法:36例儿童,男28例,女8例;年龄4~14岁,平均9岁。按Bado分类法:Ⅰ型(伸直型)19例,Ⅱ型(屈曲型)9例,Ⅲ型(内收型)5例,Ⅳ型(特殊型)3例。根据不同病情分别行单纯切开复位治疗19例,尺骨截骨治疗10例,尺骨延长术治疗7例。结果:36例术后随访1~5年,平均3.5年,根据朱玉奎等评定标准,本组优24例,良6例,可3例,差3例,优良率83%。结论:恢复并维持正确的肱桡关系是手术后取得良好效果的关键,环状韧带可以不行修补或重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