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2437篇
  免费   3568篇
  国内免费   1892篇
耳鼻咽喉   333篇
儿科学   499篇
妇产科学   143篇
基础医学   2021篇
口腔科学   598篇
临床医学   3893篇
内科学   2795篇
皮肤病学   384篇
神经病学   595篇
特种医学   1545篇
外科学   2990篇
综合类   8787篇
现状与发展   13篇
预防医学   3881篇
眼科学   458篇
药学   3902篇
  46篇
中国医学   3671篇
肿瘤学   1343篇
  2024年   107篇
  2023年   461篇
  2022年   1234篇
  2021年   1435篇
  2020年   1276篇
  2019年   713篇
  2018年   684篇
  2017年   982篇
  2016年   728篇
  2015年   1361篇
  2014年   1674篇
  2013年   2178篇
  2012年   3268篇
  2011年   3289篇
  2010年   2947篇
  2009年   2594篇
  2008年   2651篇
  2007年   2364篇
  2006年   2154篇
  2005年   1696篇
  2004年   1092篇
  2003年   940篇
  2002年   646篇
  2001年   636篇
  2000年   480篇
  1999年   132篇
  1998年   26篇
  1997年   26篇
  1996年   24篇
  1995年   16篇
  1994年   14篇
  1993年   14篇
  1992年   7篇
  1991年   14篇
  1990年   9篇
  1989年   6篇
  1988年   2篇
  1987年   3篇
  1986年   3篇
  1985年   2篇
  1984年   5篇
  1982年   1篇
  1959年   2篇
  1956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87 毫秒
81.
带桡神经浅支营养血管蒂的桡骨茎突骨(膜)复合瓣转位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介绍一种修复掌、指骨缺损合并皮肤软组织缺损的新型手术方法。方法自2002年以来应用桡神经浅内侧支营养血管的骨(膜)皮瓣修复手部皮肤软组织缺损合并掌指骨缺损12例,该复合瓣以桡骨茎突和第2掌骨头的连线为轴心线,以桡神经浅内侧支营养血管构成筋膜蒂。皮瓣最大6cm×3cm,最小3cm×2cm;骨(膜)瓣最大3cm×1.5cm,最小2cm×1.5cm。结果术后12例复合瓣全部成活,创面一期修复,X线显示骨缺损和骨不连在术后2~3个月达到骨愈合,但6例有不同程度的掌指关节活动受限,经康复治疗后好转;术后随访8~12个月,手部外形及功能均较满意。结论桡神经浅内侧支营养血管骨(膜)皮瓣的设计合理,血供可靠,操作简便,适用于修复手背部皮肤软组织缺损合并第1、2、3掌骨和拇、食指指骨近节部分缺损。  相似文献   
82.
目的研究大鼠骨髓间充质干细胞(marrowmesenchymalstemcells,MSCs)诱导培养后在多孔双相磷酸钙(biphasiccalciumphosphate,BCP)陶瓷支架材料上的黏附和生长。方法SD大鼠MSCs经矿化诱导培养、扩增,具有成骨细胞表型后,与多孔BCP陶瓷支架及普通多孔羟基磷灰石(hydroxyapatite,HA)陶瓷支架体外复合培养,扫描电镜观察比较MSCs在两种材料支架表面的黏附数量和形态;同时以0.5、1.0、2.0、3.0和4.0×106/ml浓度细胞悬液接种于多孔BCP支架材料,检测适宜的接种浓度及单位体积支架材料可黏附MSCs数量。结果大鼠MSCs经诱导培养14d后,行矿化沉积茜素红染色、型胶原免疫细胞化学染色及碱性磷酸酶细胞化学染色,结果均为阳性。大鼠MSCs黏附于多孔BCP陶瓷上的细胞数(88.00±6.58)明显高于HA陶瓷组(39.00±3.65),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当接种浓度为2.0×106/ml时,单位体积的陶瓷支架材料最多可黏附MSCs数量为1.28×107个/cm3,为细胞适宜接种浓度。结论大鼠MSCs在体外经矿化诱导培养可表达成骨细胞表型,细胞浓度为2.0×106/ml时与多孔BCP陶瓷支架材料具有良好的黏附能力。  相似文献   
83.
鹿鞭的药理研究与临床应用展望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综述了近年来传统中药鹿鞭的药理作用以及临床应用,资料表明鹿鞭具有抗衰老、抗疲劳、增强机体免疫、促进伤口愈合等药理作用,且临床疗效突出,是具有开发前景的中药材。  相似文献   
84.
目的提高前列腺癌的早期诊断。方法对空军中老年干部体检人群增设前列腺特异性抗原(PSA)检测,PSA异常者采用超声引导下活检,明确病理诊断。结果增设PSA检测后前列腺癌的检出率明显提高。结论在对男性中老年人群体检中,PSA是一重要肿瘤检测指标,应列为常规检查项目之一。  相似文献   
85.
目的:探讨复方葡萄籽提取物(GSE)对化学性肝损伤的预防和治疗作用。方法:用小鼠建造四氯化碳肝损伤和乙醇肝损伤模型,观察乙醇灌胃前预先给予复方GSE及乙醇或四氯化碳灌胃后再给予复方GSE后小鼠血清谷丙转氨酶(ALT),肝细胞超氧化物歧化酶(SOD)、谷光甘肽(GSH)、丙二醛(MDA)。结果:预先给予GSE可增强SOD活性,防止乙醇导致的肝GSH减少,有效降低小鼠血清ALT和肝细胞MDA上升程度,在乙醇或四氯化碳灌胃后再给予复方GSE,也可降低小鼠血清中ALT和肝细胞脂质过氧化产物。结论:复方GSE对乙醇肝损伤有预防和治疗作用。对四氯化碳肝损伤也有一定治疗作用。  相似文献   
86.
目的:观察福辛普利晚期预处理对缺氧复氧心室肌细胞Na /Ca2 交换电流的影响。方法:应用全细胞膜片钳方法,记录观察酶解的成年豚鼠心室肌细胞Na /Ca2 交换电流在缺氧复氧期的变化。结果:缺氧复氧明显增加心肌Na /Ca2 交换电流,在-100mV和 60mV时较对照组分别增加41.05%及32.75%,福辛普利预处理后可明显抑制缺氧复氧心肌Na /Ca2 交换电流,在-100mV和 60mV时分别减少17.90%及14.20%,有助于减少钙内流,减轻钙超载。结论:福辛普利预处理可抑制缺氧复氧心肌Na /Ca2 交换电流逆向转运。  相似文献   
87.
目的探讨儿童交替性偏瘫病因、临床特点、治疗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3例儿童交替性偏瘫患者的病因、临床表现及疗效。结果本组3例患者起病年龄均小于18个月,反复发作的交替性偏瘫;进行性的智能障碍,其中1例伴有短暂眼球震颤及眼球活动障碍,1例伴有张力障碍性姿势异常;睡眠可缓解无力及锥体外系症状,应用氟桂嗪治疗后,2例患者发作频率及持续时间降低,1例无效。结论本病病因不明,多为散发,临床表现为18月内起病的发作性交替性偏瘫,辅助检查无特征性改变,氟桂利嗪治疗部分有效。  相似文献   
88.
胃切除术后急性胆囊炎的微创治疗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下载免费PDF全文
目的:探讨胃切除后急性胆囊炎的微创治疗的方法和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28例胃切除术后近期(<4周)并发急性胆囊炎患者的临床资料。全组均明确诊断后先行常规非手术治疗,经24h治疗后症状体征无缓解的病例加行B超引导下经皮经肝胆囊穿刺置管引流术(PTGD)。结果:5例经非手术治疗缓解;23例加行PTGH,穿刺置管成功率100%。置管抽吸胆汁后症状体征即明显减轻,3~7d后症状体征完全消失。结论:超声引导下经皮经肝胆囊穿刺置管引流术治疗胃切除术后近期并发急性胆囊炎效果确切,创伤小,患者恢复快,具有明显的优越性。  相似文献   
89.
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DVT)是恶性肿瘤患者手术后严重的并发症之一,发生率明显高于非肿瘤患者。1998年1月~2004年8月,我们共收治恶性肿瘤术后下肢DVT患者26例,现报道如下。1临床资料1.1一般资料本组26例,男14例,女12例,年龄34岁~84岁,平均51.2岁,均经术后病理证实为恶性肿瘤,其中  相似文献   
90.
动态增强MR灌注成像在脑胶质瘤诊断中的价值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探讨动态增强T2 WMR灌注成像在脑胶质瘤术前分级预测及鉴别诊断中的价值。资料与方法 有病理或追踪结果的 4 8例脑病变患者 ,其中胶质瘤 2 5例 (高、低级别胶质瘤分别为 16例和 9例 ) ,非胶质瘤病变 2 3例。全部病例均行常规T1WI、T2 WI和EPI SE序列动态增强MR灌注成像。计算每个病灶的最大相对脑血容量 (rCBV)比值 (病灶最大rCBV/对侧正常脑白质rCBV)。分析胶质瘤的最大rCBV比值与其组织学级别的关系 ,并比较胶质瘤与非胶质瘤的灌注异常及常规MRI强化表现。结果 高级别胶质瘤 ( 16例 )的最大rCBV比值为4 .6 0± 1.98( 2 .5 5~ 9.2 2 ) ,低级别胶质瘤 ( 9例 )的最大rCBV比值为 1.86± 1.5 2 ( 0 .85~ 5 .72 ) ,经t检验 ,两组之间有显著统计学差异 (P <0 .0 1)。脑膜瘤、转移瘤、血管母细胞瘤、淋巴瘤均显示有局部高灌注 ,最大rCBV比值为5 .35± 2 .39( 3.15~ 12 .39) ,而有强化表现的脑梗死、脑炎性灶及放射性脑损伤表现为低、等灌注 ,最大rCBV比值为1.2 7± 0 .36 ( 0 .85~ 1.72 )。结论 MR灌注成像在胶质瘤的术前影像学分级预测上有重要价值 ,在脑胶质瘤的某些鉴别诊断上亦具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