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552篇
  免费   363篇
  国内免费   194篇
耳鼻咽喉   14篇
儿科学   85篇
妇产科学   11篇
基础医学   199篇
口腔科学   50篇
临床医学   428篇
内科学   288篇
皮肤病学   18篇
神经病学   71篇
特种医学   103篇
外科学   338篇
综合类   1011篇
预防医学   398篇
眼科学   92篇
药学   445篇
  4篇
中国医学   390篇
肿瘤学   164篇
  2024年   13篇
  2023年   37篇
  2022年   100篇
  2021年   130篇
  2020年   106篇
  2019年   64篇
  2018年   58篇
  2017年   117篇
  2016年   73篇
  2015年   136篇
  2014年   170篇
  2013年   295篇
  2012年   370篇
  2011年   360篇
  2010年   343篇
  2009年   275篇
  2008年   314篇
  2007年   266篇
  2006年   238篇
  2005年   171篇
  2004年   116篇
  2003年   106篇
  2002年   71篇
  2001年   62篇
  2000年   60篇
  1999年   16篇
  1998年   5篇
  1997年   4篇
  1996年   4篇
  1995年   6篇
  1994年   6篇
  1993年   2篇
  1992年   4篇
  1991年   2篇
  1990年   1篇
  1989年   1篇
  1988年   1篇
  1987年   1篇
  1986年   4篇
  1962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410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515 毫秒
31.
内脏痛觉的病理生理研究进展   总被引:3,自引:2,他引:3       下载免费PDF全文
  相似文献   
32.
Sephadex—G50微柱凝胶血型试剂的研制和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研制卡式微柱凝胶血型试剂并应用于血型血清学试验。方法 以Sephadex-G50超细凝胶为分子筛载体,制备成中性微柱凝胶试剂卡、特异性凝胶试剂卡及coomb’s凝胶试剂卡并用于血型鉴定、配血试验、抗体筛选和鉴定,对1000名献血者ABO及Rh(D)血型进行鉴定,其中A型272例、B型279例、B3亚型1例、0型437例、AB型11例;Rh(D)阴性2例,Rh(D)阳性998例;对100例输血前检查标本进行配血试验;以Coomb's凝胶试剂卡对抗-D、-C、-c、-E、-e、-Jk^a、-Jk^b、-Fy^a、-Di^a等9个抗体分别与谱红细胞反应做特异性抗体鉴定试验:同时以瑞士进口的DiaMed同类产品及常规的血型血清学试管法同步比较。结果 研制的卡式微柱凝胶血型试剂与瑞士进口的DiaMed同类产品比较,检验结果、敏感性、特异性无明显差别。结论 研制的卡式微柱凝胶试剂适用于血型鉴定、配血试验、抗体筛选和鉴定等血型血清学检查,该试剂制备具有成本低、工艺简单的优点,具有较好的推广应用和开发价值。  相似文献   
33.
目的设计一种用于白蚁预防工程的小型自动配药系统。方法集成配药单元、流量监测单元、计量单元、施药单元及支撑载体等功能模块,设计研发一款自动配药系统。结果精准度试验表明系统自动配药偏差率,5%联苯菊酯水乳剂为-4%、20%吡虫啉悬浮剂为-6%,实现了施工现场的精准配药,降低了施工人员的劳动强度和中毒风险。结论该自动配药系统实用性强、实际应用效果好,值得在白蚁防治工作中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34.
目的探讨高迁移率族蛋白B1(HMGB1)多态性和血清表达与肺癌化疗患者肺部感染及其严重程度的关系。方法选择2018年3月-2020年1月商丘市第一人民医院肿瘤内科收治的晚期肺癌化疗患者118例作为研究对象,根据其化疗期间是否发生肺部感染分为感染组(n=57)及非感染组(n=61)。采用聚合酶链式扩增反应(PCR)对两组患者外周血HMGB1 rs1412125(T>C)、HMGB1 rs2249825(C>G)进行基因分型,分析感染组HMGB1不同基因型患者、C-反应蛋白(CRP)、降钙素原(PCT)水平及肺部感染严重程度评分(Pneumonia severity index,PSI)。结果感染组HMGB1 rs1412125位点CC基因型、C等位基因频率, rs2249825位点GG基因型、G等位基因频率均显著高于非感染组(P<0.05);校正性别、年龄等因素后,多元Logistic回归结果显示,HMGB1 rs1412125位点CC基因型、C等位基因,rs2249825位点GG基因型、G等位基因是本地区晚期肺癌化疗患者肺部感染的危险因素;感染组患者HMGB1 rs1412125位点CC型血清HMGB1、CRP、PCT水平及PSI评分均高于TT型及TC型(P<0.05),感染组患者HMGB1 rs2249825位点GG型血清HMGB1、CRP、PCT水平及PSI评分高于CG型及CC型(P<0.05)。结论 HMGB1 rs1412125位点、HMGB1 rs2249825位点多态性与本地区肺癌化疗患者肺部感染易感性及严重程度有关,HMGB1 rs1412125位点CC型、HMGB1 rs2249825位点GG型为易感基因型。  相似文献   
35.
目的:观察西洛他唑治疗糖尿病合并下肢动脉闭塞症的效果及安全性。方法:选择糖尿病合并下肢动脉闭塞症患者33例,给予西洛他唑第一周50mg,2次/日。第二周始改为100mg,2次/日,观察并检测治疗前后症状体征,双下肢血管直径及峰值血流速度,肝肾功能,血尿常规,血脂及血液流变学等指标。结果:患者主观症状改善率在80%以上,双下肢血流峰值速度治疗后有显著性增加(P<0.01),血尿常规,肝肾功能等各项指标治疗前后无明显差异。结论:西洛他唑对糖尿病合并下肢动脉闭塞症是一种安全有效的药物。  相似文献   
36.
目的 :研究硅凝胶型乳房假体植入大鼠体内后凝胶外渗对机体的影响。方法 :取 40只健康SD雌性大鼠分成A、B、C、D 4组 ,A、B、C 3组分别植入实验用完整的硅凝胶型假体、刺破的硅凝胶型假体及生理盐水充注型假体于大鼠背侧皮下 ,D组为空白对照。术前测出血液中有机硅的浓度。 6个月后取出假体观察 ,进行假体包膜组织学检查及大鼠血液中术后有机硅的浓度测定。结果 :A、B、C 3组纤维包膜组织学特征无明显差异 ,B组纤维包膜中光镜下发现外渗的凝胶颗粒。术后与术前 4组大鼠间血液中有机硅的浓度比较 ,差异均无显著性。结论 :完整的硅凝胶假体、人为刺破外壳的硅凝胶假体与生理盐水充注型假体的组织学反应无明显差异 ,外渗的凝胶局限在纤维包膜的内层 ,也不会随血液或淋巴到机体其他部位。  相似文献   
37.
目的 探究药用植物金荞麦不同生育期各器官中黄酮类化合物积累的时空分布规律,为金荞麦合理采收、资源化利用和高价值开发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以根茎繁殖不同生长年限的金荞麦为研究对象,在不同生育时期采集根、茎、叶、花器官,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各器官样品中儿茶素、表儿茶素、芦丁和总黄酮含量。结果 随着金荞麦生育期推进,植株不同器官的黄酮类化合物积累增加,以秋季地上部分枯萎后的含量最高;不同生育时期叶片中的儿茶素、表儿茶素、芦丁和总黄酮含量均显著高于根茎和茎秆(P<0.05)。不同器官间儿茶素、表儿茶素、芦丁和总黄酮含量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花中儿茶素、芦丁和总黄酮含量最高;表儿茶素含量在茎秆中最低。黄酮类物质含量在根茎不同部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表儿茶素和总黄酮含量在根茎不同组织部位表现为须根>韧皮部>根茎(不含须根)>木质部(P<0.05),儿茶素和芦丁分别在须根和韧皮部含量最高。1年生与2年生金荞麦植株不同器官的黄酮类化合物含量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 在不考虑产量的前提下,根茎繁殖金荞麦种植1年即可采收,适宜采收期为11月上旬。  相似文献   
38.
张敏  梁凤妮  孙延文  韩菲  周妍  荣一方  邱峰  丁丽琴 《中草药》2023,54(14):4740-4761
杜仲Eucommia ulmoides是我国特有的珍稀濒危二类保护植物,其皮、叶、雄花和种子均具有药用价值和食用价值。化学成分研究发现杜仲不同部位(皮、叶、雄花、种子)主要有木脂素类、环烯醚萜类、黄酮类、苯丙素类、萜类和甾体类等成分,具有抗骨质疏松、抗炎、神经保护、降血压、降血糖、调血脂、免疫调节、抗菌、抗病毒等药理作用,广泛应用在医药、保健食品、饲料添加剂及日化用品等多个领域。通过对2000年1月—2022年12月在中国知网(CNKI)和PubMed数据库中发表的杜仲文献进行检索,共检索到相关文献1772篇,其中有效文献188篇。综述了杜仲在化学成分、药理作用、临床研究和开发应用方面的研究进展,为后续杜仲的临床应用及相关产品开发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39.
【摘要】 目的:评估中重度僵硬型颈椎后凸的矢状位形态特征与手术效果,并分析影响手术矫形效果及神经功能转归的相关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2014年1月~2021年3月在我院接受手术治疗的34例中重度僵硬型颈椎后凸畸形患者临床资料,中重度后凸定义为局部后凸角≥20°,僵硬型后凸定义为过伸位X线片示后凸柔韧性<30%或颈椎CT示后凸节段骨性强直。患者接受手术时年龄为50.1±17.6岁(14~83岁),其中男性21例,女性13例。致畸因素包括退变性后凸18例,先天畸形5例,医源性后凸5例,强直性脊柱炎3例,创伤性后凸3例。行前路、后路或前后路联合手术分别为24例、5例及5例;其中5例行三柱截骨矫形手术。收集所有患者术前一般资料、围手术期参数和随访信息,并利用疼痛视觉模拟评分(visual analogue scale,VAS)、颈椎功能障碍指数(neck disability index,NDI)及日本骨科协会改良颈椎评分(modified Japanese Orthopaedic Association scale,mJOA)评估患者颈部疼痛和神经功能状态。通过颈椎侧位X线片测量患者术前、术后即刻及末次随访时的局部后凸角、T1倾斜角、颈椎矢状面垂直轴及颌眉垂线角,并定义畸形成角系数为局部后凸角/后凸累及节段数。根据数据分布情况选用独立样本或配对样本t检验、Mann-Whitney U检验、Wilcoxon signed-rank检验、卡方检验或Fisher精确概率检验比较上述影像学参数与评分指标在不同时间点或不同患者亚组间的分布。结果:患者局部后凸角中位数为25°(20°~100°),畸形成角系数中位数为7.5°(5°~25°)。根据mJOA评分将患者分为两组,重度颈脊髓病组患者的畸形成角系数显著大于轻中度颈脊髓病组[9.3°(5.0°~25.0°) vs 7.0°(5.3°~10.0°),P=0.016];手术时长277±140min,中位失血量150(20~2000)ml。局部后凸角与畸形成角系数分别由术前的31.6°±19.5°与8.8°±4.2°矫正至术后2.8°±5.7°与0.9°±1.9°,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经过1.0±0.8(0.3~3.1)年的影像学随访,末次随访时局部后凸角与畸形成角系数与术后即刻相比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经过3.0±1.5年的临床随访,末次随访时患者VAS、NDI及mJOA评分分别由术前的5.3±1.8分、(27.7±16.5)%及11.9±4.3分改善至1.3±1.2分、(7.7±7.1)%及14.8±2.2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畸形成角系数的矫形幅度与mJOA评分的改善幅度呈正相关(Spearman r=0.417,P=0.018)。共有14例患者(41.2%)术后出现早期并发症,包括10例(29.4%)神经系统并发症;共有8例患者(23.5%)出现远期并发症。发生术后早期并发症的患者病程更长,最高截骨等级>2级的比例更高,手术出血量更大(P<0.05)。结论:选择恰当的手术方式治疗中重度僵硬型颈椎后凸畸形可以获得满意的临床疗效。畸形成角系数可以作为形态学评估的重要参数,并在一定程度上预测术后神经功能改善情况。  相似文献   
40.
目的分析Ⅰ期双侧全髋关节置换(THA)治疗系统性红斑狼疮(SLE)合并中晚期股骨头缺血性坏死(ANFH)的早中期疗效。方法中山大学附属第三医院骨科对17例SLE合并中晚期ANFH患者均行Ⅰ期双侧THA,按照ARCO分期分为ⅢB期7髋、ⅢC期12髋,Ⅳ期15髋,结合患者年龄与骨质条件选择股骨假体不同的固定方式。采用Harris评分结合SF-36评分方法进行疗效比较与随访,平均随访时间28个月。结果术后2例切口延迟愈合,1例假体脱位,1例大腿痛10月,1例急性肾衰,均经治疗后好转。6例经彩超发现无症状下肢深静脉血栓,无肺栓塞、假体深部感染发生,无肾上腺皮质危象表现,随访期间髋关节疼痛及活动度明显改善,无假体松动。Harris髋关节功能评分(平均91.6分)与术前(平均42.6分)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SF-36评分(平均84.5分)与术前(平均51.4分)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不同ARCO分期病例术后Harris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不同假体固定方式术后Harris髋关节功能评分、SF-36评分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Ⅰ期双侧人工髋关节置换术对SLE合并中晚期ANFH的早中期疗效良好,应严格掌握手术适应证和手术时机,加强围手术期处理,选择合适的假体固定方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