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0539篇
  免费   978篇
  国内免费   852篇
耳鼻咽喉   87篇
儿科学   114篇
妇产科学   141篇
基础医学   1282篇
口腔科学   121篇
临床医学   1391篇
内科学   1524篇
皮肤病学   125篇
神经病学   578篇
特种医学   375篇
外国民族医学   10篇
外科学   969篇
综合类   1740篇
现状与发展   4篇
一般理论   1篇
预防医学   746篇
眼科学   464篇
药学   1137篇
  7篇
中国医学   605篇
肿瘤学   948篇
  2024年   22篇
  2023年   147篇
  2022年   275篇
  2021年   550篇
  2020年   391篇
  2019年   368篇
  2018年   403篇
  2017年   335篇
  2016年   335篇
  2015年   479篇
  2014年   591篇
  2013年   526篇
  2012年   822篇
  2011年   929篇
  2010年   612篇
  2009年   429篇
  2008年   632篇
  2007年   532篇
  2006年   527篇
  2005年   554篇
  2004年   353篇
  2003年   308篇
  2002年   262篇
  2001年   223篇
  2000年   289篇
  1999年   271篇
  1998年   171篇
  1997年   142篇
  1996年   147篇
  1995年   108篇
  1994年   96篇
  1993年   55篇
  1992年   71篇
  1991年   64篇
  1990年   73篇
  1989年   41篇
  1988年   44篇
  1987年   36篇
  1986年   34篇
  1985年   26篇
  1984年   13篇
  1983年   9篇
  1981年   6篇
  1980年   6篇
  1977年   5篇
  1976年   5篇
  1974年   6篇
  1973年   9篇
  1972年   5篇
  1970年   5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01.
Background: The FAS and FASL system plays a key role in regulating apoptotic cell death and corruption of this signalling pathway has been shown to participate in immune escape and tumorigenesis. There is reduced expression of FAS but elevated expression of FASL in many types of human cancers including lung cancer. We recently reported an association between functional polymorphisms in FAS (–1377G→A) and FASL (–844T→C) and risk of oesophageal cancer.  相似文献   
102.
血糖感应型胰岛素给药智能载体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胰岛素控制释放高分子载体系统一直是国内外科技工作者的研究热点 ,迄今已经研究报道了多种具有不同工作原理的血糖感应型胰岛素给药智能载体。本文基于国内外大量研究文献 ,综述了血糖感应型胰岛素控制释放智能化高分子载体的研究进展。  相似文献   
103.
探讨缺血预处理对大鼠骨骼肌缺血再灌注损伤的可能影响,特别是对Bax基因表达的影响.用免疫组化方法检测并观察大鼠后肢止血带缺血4 h后再灌注4、24、48 h后和先经预缺血处理后再灌注4、24 h后Bax基因蛋白在肌细胞中的表达情况.结果表明缺血4 h(A组)肌细胞出现Bax蛋白表达,24h后(B组)表达量显增加,48h后(C组)无表达.缺血预处理后再灌注4 h后(D组)肌细胞内无Bax蛋白表达,再灌注24 h后(E组)Bax蛋白表达量非常显著地低于B组.Bax基因参与了骨骼缺血再灌注损伤的病理过程,其蛋白表达量与组织损伤程度密切相关,经缺血预处理可以下调Bax基因蛋白的表达水平、或是抑制其合成,使肌细胞存活而发挥其保护作用.  相似文献   
104.
本文使用条件—检验刺激技术,研究了电刺激杏仁皮质内侧核对猫丘脑后核内脏大神经诱发放电的影响。电刺激杏仁皮质内侧核抑制丘脑后核的中等和长潜伏期内脏大神经诱发放电呈现两种形式:即时抑制和迟发抑制。前者可能是通过从杏仁核到丘脑后核的神经通路产生的,静脉注射纳洛酮可消除这种抑制,提示有鸦片样物质的参与。后者可能涉及神经—体液性因素。结果提示,杏仁核参与抑制内脏痛。  相似文献   
105.
膝骨关节炎(KOA)是中老年常见的退行性关节疾病,发病率随着人口老龄化程度加深及肥胖人群增加而不断增加,严重影响患者健康及日常生活。目前采用的非甾体类抗炎药、软骨保护类药物、阿片类镇痛药等对症治疗手段作用有限,且药物不良反应明显。杜仲是治疗KOA常用且有效的中药之一,但其作用机制和药效物质基础尚未明确,限制了其在临床更为广泛的运用。杜仲在KOA治疗领域的有效成分主要为环烯醚萜类(京尼平苷、杜仲苷/桃叶珊瑚苷)、木脂素类(松脂醇二葡萄糖苷)、黄酮类(槲皮素、紫云英苷、黄芩素、金丝桃苷、山柰酚)、苯丙素类(绿原酸)、杜仲多糖等化合物,他们主要通过丝裂原活化蛋白激酶、核转录因子-κB、磷脂酰肌醇3-激酶/蛋白激酶B及等Janus激酶1/信号转导和转录激活因子3等信号通路,来调节炎性因子水平、抗氧化应激反应、保护软骨细胞、平衡细胞外基质合成与降解等,控制KOA病情进展。该文对杜仲及其有效成分在KOA治疗方面的作用机制进行了综述,以期为KOA新药研发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06.
目的探讨检测血乳酸、降钙素原和联合检测对急性一氧化碳中毒后迟发性脑病(DEACMP)的预测价值。 方法随机抽取我院在急诊科收住院的ACMP患者70例,随访3个月,以其中发生DEACMP患者10例为DEACMP组,其余60例为非DEACMP组,随机抽取同期笔者医院40例健康体检者为对照组。对患者立即行动脉血Lac和血清PCT检测,并计算Lac和PCT诊断DEACMP的灵敏度、特异度。 结果DEACMP组血Lac和PCT检测值均明显高于非DEACMP和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采用秩和检验,P<0.05);检测异常率亦明显高于非DEACMP组及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采用χ2检验,P<0.05)。Lac和PCT升高预测DEACMP的敏感度均为90.0% ,特异度分别为50.0%和65.0% ,准确性分别为55.7%和68.6%。联合检测时若其中1个指标为阳性时即预测DEACMP发病,则联合检测的敏感度为100.0%,特异度为41.7%,阳性预测值为21.7%,阴性预测值为100.0%,准确性为71.4%。 结论DEACMP患者早期动脉血Lac和PCT均明显升高,PCT诊断价值优于Lac,联合检测较单项指标检测对DEACMP发病预测价值更理想。  相似文献   
107.
益气止血药对脾不统血证模型动物前列腺素的作用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采用复合因素的脾不统血证大鼠模型 ,以 6 酮 前列腺素F1α(6 酮 PGF1α)和血栓素B2(TXB2 )作为观测指标 ,对益气止血药对脾不统血证模型大鼠血浆和子宫前列腺素的影响进行了研究。结果 :大剂量组益气止血药能降低脾不统血证模型血浆和子宫的 6 酮 PGF1α及子宫 6 酮 PGF1α/TXB2 比值。说明 6 酮 PGF1α及 6 酮 PGF1α/TXB2 比值升高可能是脾不统血证的重要机理之一。  相似文献   
108.
Vascular endothelialgrowth factor ( VEGF) is amultifunctional cytokine thatexerts in vivo a key rolein physiologicalneoangiogenesisduring embryonicde-velopmentor the female cycle and pathologicalneoan-giogenesis of many diseases including hypervascular-ized tumors,rheumatoid arthritis,and retinopathiesdiseases[1— 3] by stimulating endothelial cell prolifera-tion and vessel hyperpermeability.VEGF exists asone of five different isoforms,VEGF1 2 1 ,VEGF1 65 ,VEGF1 83,VEGF1 89and VEGF2 …  相似文献   
109.
还原型谷胱甘肽治疗尿毒症贫血的初步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观察外源性还原型谷胱甘肽对尿毒症贫血的治疗效果。方法 将 42例尿毒症贫血患者随机分为两组。两组患者均给予重组人红细胞生成素 (r- Hu EPO) 30 0 0 U,每周两次皮下注射 ,疗程 12周。治疗组患者同时静脉给予外源性还原型谷胱甘肽 (GSH) 12 0 0 mg,每周两次 ,疗程 12周。于治疗前和治疗后抽静脉血测定血红蛋白 (Hb) ,红细胞 (RBC)和红细胞压积 (HCT)水平。结果  r- Hu EPO治疗后两组患者 HB,RBC和 HCT水平均显著上升 (P<0 .0 1)。 GSH治疗组 Hb,RBC和 HCT水平与对照组比较上升明显 (P<0 .0 5 ) ,治疗组 Hb,RBC和HCT的上升幅度高于对照组 (P<0 .0 5 )。结论 外源性还原型谷胱甘肽能显著提高 r- Hu EPO治疗肾性贫血的疗效 ,GSH可能是治疗尿毒症贫血的有效药物。  相似文献   
110.
目的探索应用保留假体的"多米诺"序贯疗法治疗骨肿瘤保肢术后假体周围感染的注意事项和临床疗效。方法收集并回顾性分析2016年1月至2020年1月共11例采用保留假体的序贯疗法治疗骨肿瘤保肢术后假体周围感染患者资料,其中男8例,女3例;年龄(51.82±15.57)岁(范围21~74岁)。股骨远端肿瘤膝假体6例,胫骨近端肿瘤膝假体2例,骨盆假体感染2例,股骨中段假体1例。术前8例发热,2例出现窦道。序贯疗法治疗失败定义为:感染复发。治疗方法为保留假体的清创灌洗同时全身联合局部应用药物敏感的抗生素,评估患者的血常规、C反应蛋白、红细胞沉降率等指标,手术部位X线及CT扫描,并进行国际骨肿瘤协会(Musculoskeletal Tumor Society,MSTS)评分。结果微生物培养阳性率72.7%(8/11),其中金黄色葡萄球菌2例,表皮葡萄球菌1例,耐甲氧西林表皮葡萄球菌1例,耐甲氧西林金黄色葡萄球菌1例,鲍曼不动杆菌2例,停乳链球菌(C群)1例。治疗前及治疗后末次随访时MSTS评分由(10.91±2.31)分提升至(20.73±3.52)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7.162,P<0.05)。3例序贯治疗感染控制失败,手术成功率72.7%(8/11),其中1例截肢,1例长期创面换药,1例改用抗生素骨水泥联合髓内钉反向双插技术控制感染。结论对临床感染症状短于1个月的骨肿瘤保肢术后假体周围感染,采用保留假体的"多米诺"序贯疗法治疗可取的较好的早中期临床疗效。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