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5798篇
  免费   2449篇
  国内免费   1333篇
耳鼻咽喉   326篇
儿科学   365篇
妇产科学   119篇
基础医学   1449篇
口腔科学   565篇
临床医学   3214篇
内科学   2043篇
皮肤病学   208篇
神经病学   427篇
特种医学   993篇
外科学   2657篇
综合类   7398篇
现状与发展   3篇
预防医学   3101篇
眼科学   235篇
药学   3138篇
  26篇
中国医学   2194篇
肿瘤学   1119篇
  2024年   69篇
  2023年   239篇
  2022年   610篇
  2021年   901篇
  2020年   813篇
  2019年   356篇
  2018年   441篇
  2017年   602篇
  2016年   500篇
  2015年   892篇
  2014年   1251篇
  2013年   1531篇
  2012年   2197篇
  2011年   2241篇
  2010年   2154篇
  2009年   1959篇
  2008年   1922篇
  2007年   2059篇
  2006年   1884篇
  2005年   1396篇
  2004年   1257篇
  2003年   1264篇
  2002年   1028篇
  2001年   981篇
  2000年   575篇
  1999年   199篇
  1998年   47篇
  1997年   53篇
  1996年   28篇
  1995年   28篇
  1994年   28篇
  1993年   12篇
  1992年   7篇
  1991年   5篇
  1990年   9篇
  1989年   5篇
  1988年   7篇
  1987年   7篇
  1986年   10篇
  1985年   5篇
  1984年   5篇
  1983年   1篇
  1982年   1篇
  197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51.
目的:观察阳和汤对兔骨关节炎软骨细胞中结缔组织生长因子(Connective tissue growth factor,CTGF)表达的影响.探讨阳和汤延缓骨关节炎中软骨退变的机制.方法:新西兰大白兔20只随机分为正常组、模型组、氨糖美辛组和阳和汤组.按照Hulth法建立膝骨关节炎模型,术后第5周起至第7周末,阳和汤组予混有阳和汤的颗粒饲料,氨糖美辛组给予混有氨糖美辛的兔饲料,正常组及模型组均给予普通饲料;术后第8周分别取各组胫骨平台关节软骨,采用TUNEL染色法检测细胞凋亡指数.免疫组织化学染色测定软骨细胞中CTGF表达的阳性指数,实时荧光定量PCR检测CTGFmRNA在各组的表达.结果:阳和汤组软骨细胞凋亡指数小于模型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阳和汤组CTGF阳性指数、CTGF mRNA表达水平明显低于模型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阳和汤可减少骨关节炎软骨细胞凋亡;阳和汤可能是通过调控软骨细胞中CTGF而影响骨赘形成,维持软骨的动态平衡,延缓骨关节炎中软骨退变.  相似文献   
52.
目的探讨使用大黄厚朴煎剂热敷脐部治疗胸腰椎术后患者腹胀、便秘的疗效。方法选择2005年1月至2006年12月中山大学第二医院骨外科胸腰椎术后出现腹胀便秘的患者80例。分成两组,治疗组用大黄厚朴煎剂热敷脐部;对照组使用开塞露塞肛。观察两组患者肛门排气,排便,腹胀消除及停药复结情况。结果治疗组的总有效率95%,对照组总有效率70%;停药复结情况:治疗组5%,对照组42.5%;腹胀减轻情况:治疗组95%,对照组52.5%。结论大黄厚朴煎剂热敷脐能有效减轻肠胀气,软化大便,对于消除胸腰椎术后患者腹胀便秘明显优于使用开塞露塞肛效果。  相似文献   
53.
目的比较CT断层图像和三维重建在主动脉腔内隔绝术术前评估中的价值。方法将接受主动脉腔内隔绝术的20例主动脉夹层瘤和12例腹主动脉瘤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术前分别在CT断层图像与三维重建图像上测量的各相关参数,与主动脉造影所测量的相同参数进行对照分析。结果CT断层图像上所测量的主动脉弓直径及各种长度指标均小于主动脉造影结果;夹层瘤近段主动脉直径及近端瘤颈直径、主动脉中段直径以及左右髂动脉直径均大于主动脉造影结果;三维重建所测量的上述各项参数与主动脉造影结果非常接近,并能清楚显示夹层分离的破裂口,而断层图像上不易发现破裂口;断层图像和三维重建在显示主动脉附壁血栓和测量最大瘤体直径方面优于主动脉造影。以三维重建测量为标准选择覆膜支架,所有患者均成功封闭瘤体。结论主动脉腔内隔绝术术前评估时应结合CT断层图像和三维重建图像综合分析,覆膜支架的选择应以三维重建测量结果为主。  相似文献   
54.
目的探讨应用吻合血管游离胸脐皮瓣与单侧外固定支架联合修复小腿严重创伤的疗效。方法应用单侧外固定架固定胫骨骨折,重建肢体血运,延期应用吻合血管的游离胸脐皮瓣修复小腿软组织缺损17例。结果17例经2年~3年4个月随访,全部骨折均愈合。无感染发生,2例皮瓣出现小面积组织坏死,经换药后治愈,其余皮瓣成活良好。结论应用游离胸脐皮瓣与单侧外固定支架联合应用修复小腿严重创伤是有效的方法。  相似文献   
55.
腹腔镜下结直肠癌手术的难点与解决方案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1991年美国的Jocobs等报道了第1例腹腔镜右半结肠切除术。从此,结直肠癌手术在技术上发生里程碑式的变革,腹腔镜技术逐渐得以应用。由于受到许多制约因素的影响,腹腔镜下结直肠癌手术较其他领域发展缓慢。近年来,随着腹腔镜技术的日臻成熟,医生经验的不断积累,以及各种新器械的应用,腹腔镜结直肠手术进入一个新的发展阶段,逐渐得到推广和普及,[第一段]  相似文献   
56.
目的探讨原发性肝癌组织中的P-糖蛋白(P—glycoprotein,P—gP)、谷胱甘肽-S转移酶-π(glutahione-S—transferase-π,GST-π)、DNA拓扑异构酶Ⅱ(DNA—topoismerase,TopoⅡ)耐药基因的表达及其临床意义。方法采用免疫组化方法检测35例肝癌组织、20例癌旁和10例肝硬化组织中P—gP、GST-π、TopoⅡ的表达,并对其组织病理指标及3年生存率进行综合分析。结果①35例肝癌中的P—gp、GST-π、TopoⅡ的阳性表达率分别为85.7%、71.4%、31.4%。②肝癌组织中P—gp、GST-π表达显著高于癌旁组织及肝硬化组织。③P—gp+GST-π+TopoⅡ阳性表达率为17.1%,P—gp+GST-π、P—gp+TopoⅡ和GST-π+TopoⅡ阳性率分别为60%、14.3%、2.8%,其中P—gP+GST-π和GST-π+TopoⅡ的阳性表达具有相关性(P〈0.01)。④TopoⅡ表达阳性者的3年生存率低于阴性者。结论①原发性肝癌多药耐药与其P—gp、GST-π、TopoⅡ表达有关。②对肝癌患者化疗前进行耐药基因检测,对患者化疗用药具有指导意义,有助于联合用药的合理选择,提高疗效及延长患者生存期。  相似文献   
57.
女性腹膜原发癌临床病理分析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刘琦  石群立  吴波  孟奎  马恒辉  孙桂勤  陆珍凤 《医学研究生学报》2004,17(7):616-619,623,F004
目的:分析12例女性腹膜原发癌(FPCP)(10例浆液癌、1例黏液癌、1例子宫内膜样癌)的临床病理及免疫组化特征,以引起临床医师重视。方法:复习我院1992至2002年间12例FPCP患者临床资料及病理切片,收集随访资料,记录大体标本所见,调出全部蜡块重新切片,并行PAS染色及细胞角蛋白(CK)7、CK20、ER、PR、牛血清清蛋白100(S-100)、卵巢癌抗原(CA)125、癌胚抗原(CEA)、CD15免疫组化染色。结果:12例患者年龄在32—67(平均48.75)岁,10/11例患者血CA125明显增高。组化及免疫组化染色示阳性者:PAS为7/11,CK7为10/11,CK20为10/11,CD15为11/11,S-100为8/11,CA125为6/11,CEA为6/11,ER为4/11,PR为2/11。黏液性腹膜癌预后极差,其余类型与卵巢原发性上皮癌相似。结论:女性FPCP被认为起源于中肾旁管(Muller管),组织学上与同类型的卵巢癌一致,在排除卵巢原发癌的基础上可作出诊断,免疫组化有助于区分女性FPCP、腹膜间皮瘤和卵巢原发癌。本病预后差。  相似文献   
58.
目的 :探讨彩色多普勒超声诊断老年性退行性心瓣膜病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 :收集经彩色多普勒超声诊断为老年性退行性心瓣膜病 36 0例的超声资料和临床资料 ,总结分析其病变瓣膜的声像图特点、彩色多普勒血流情况及与年龄的相关性。结果 :老年性退行性心瓣膜病多数发生在主动脉瓣 ,其次是主动脉瓣 +二尖瓣、二尖瓣。结论 :彩色多普勒超声诊断老年性退行性心瓣膜病方法简便、准确 ,给临床明确诊断及治疗提供重要的信息。  相似文献   
59.
分子吸附循环系统联合肝移植治疗急性肝功能衰竭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 探讨应用分子吸附循环系统结合肝移植治疗急性肝功能衰竭的效果。方法  8例急性肝功能衰竭患者 (7例原发病为乙型肝炎后肝硬化 ,1例为Wilson病 )在等待肝移植期间经分子吸附循环系统治疗 3~ 7次 ,所有患者均接受同种异体改良背驮式肝移植术。结果 患者等待供肝时间 8~ 30d ,平均 13d ,所有患者均顺利渡过围手术期 ,痊愈出院。应用分子吸附循环系统治疗后 ,患者的血清丙氨酸转氨酶、天冬氨酸转氨酶及总胆红素水平明显下降 (P <0 .0 1) ,但凝血功能的改善不明显。结论 分子吸附循环系统可暂时替代肝脏的部分功能 ,帮助急性肝功能衰竭患者顺利渡过肝移植等待期。  相似文献   
60.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