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4157篇
  免费   1297篇
  国内免费   519篇
耳鼻咽喉   62篇
儿科学   237篇
妇产科学   60篇
基础医学   579篇
口腔科学   343篇
临床医学   1963篇
内科学   1227篇
皮肤病学   110篇
神经病学   226篇
特种医学   486篇
外科学   1183篇
综合类   3642篇
现状与发展   5篇
预防医学   2094篇
眼科学   184篇
药学   1528篇
  18篇
中国医学   1446篇
肿瘤学   580篇
  2024年   10篇
  2023年   43篇
  2022年   188篇
  2021年   311篇
  2020年   360篇
  2019年   177篇
  2018年   247篇
  2017年   365篇
  2016年   327篇
  2015年   590篇
  2014年   901篇
  2013年   1195篇
  2012年   1773篇
  2011年   2002篇
  2010年   1677篇
  2009年   1347篇
  2008年   1347篇
  2007年   1077篇
  2006年   831篇
  2005年   496篇
  2004年   273篇
  2003年   167篇
  2002年   89篇
  2001年   52篇
  2000年   46篇
  1999年   3篇
  1998年   3篇
  1997年   5篇
  1996年   13篇
  1995年   3篇
  1994年   7篇
  1993年   8篇
  1992年   1篇
  1991年   3篇
  1990年   1篇
  1989年   3篇
  1988年   5篇
  1987年   4篇
  1986年   5篇
  1985年   7篇
  1984年   2篇
  1983年   2篇
  1982年   1篇
  1981年   2篇
  1980年   1篇
  1977年   2篇
  195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409 毫秒
991.
重型颅脑损伤的早期康复护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吕英春 《中国当代医药》2011,18(34):128-130
目的:总结重型颅脑损伤患者的康复护理效果,探讨早期康复护理对重型颅脑损伤患者的功能康复和生存质量的影响。方法:将80例重型颅脑损伤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A(早期康复护理组)和对照组B(传统康复护理组),两组患者均采用外科手术治疗及药物治疗,同时结合相应的临床护理。结果:观察组A与对照组B比较,格拉斯哥昏迷评分(GCS)高,日常生活能力、认知能力均有较大程度改善,降低了残疾率。结论:重型颅脑损伤患者应给予早期康复护理,以促进患者神经功能恢复,并提高日常生活能力与认知能力,减少残障,提高患者的生存质量。  相似文献   
992.
目的:探讨关节镜下应用Aesculap尼仑线治疗胫骨髁间隆突撕脱骨折的临床应用效果。方法:本院38例胫骨髁间隆突撕脱骨折患者,其中18例为实验组,在关节镜下进行Aesculap不吸收尼仑线对于骨折位行内固定术,并在术后进行康复治疗。20例为对照组,为本院按传统方法治疗的患者。对比两组治疗结果。结果:实验组优10例,良7例,总优良率为94.4%;对照组优5例,良7例,总优良率为60.0%,两组比较有明显差异性(P〈0.05)。结论:关节镜下治疗胫骨髁间隆突撕脱骨折,手术创伤小,切口瘢痕小,骨折块复位准确,并能同时处理关节内其他病变,术后功能恢复快,疗效佳,固定牢靠且手术操作简便,具有较大的临床应用及推广价值。  相似文献   
993.
目的:探讨弹性髓内针治疗儿童长骨骨折的临床效果及意义。方法:观察本院2008年4月~2010年10月收治的32例小儿长骨骨折临床资料,分析其治疗方法及临床效果。结果:32例患儿均在术后3~5个月内骨折达到愈合,并拔除髓内针,按照Flynn评分标准评定:优31例,良1例,总优良率为100%。经随访证实,患者无断针、骨感染、骨不连、术后再移位及拔针后再骨折现象。结论:弹性髓内针微创技术治疗儿童长骨骨折具有创伤小、操作简单、并发症少等优点,且疗效确切,是目前治疗儿童长骨骨折的一种最佳方法。  相似文献   
994.
目的:探讨螺内酯联合依那普利对老年慢性心力衰竭患者血流动力学的影响。方法:将210例老年慢性充血性心力衰竭患者按1∶1随机分为治疗组和观察组。对照组给予常规抗心力衰竭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加用螺内酯和依那普利治疗。结果:观察组的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P=0.0005),并且观察组患者的左心射血分数(LVEF)、左心室舒张早期充盈速度(VE)、舒张晚期充盈速度(VA)、VE/VA比值等指标均明显高于对照组(P值均〈0.05)。结论:螺内酯联合依那普利能改善老年慢性充血性心力衰竭患者的心脏功能,且无明显不良反应。  相似文献   
995.
现代生物技术与中药传统发酵制药技术的有机结合为中药发酵技术的迅速发展提供了广阔的空间,与传统发酵工艺技术相比,现代中药发酵技术有了长足的进步。对现代中药发酵技术进行初步概述、总结,着重介绍当前发酵技术中的热点——药用真菌双向性固体发酵技术,而后对现代中药发酵技术的优势及前景进行探讨,为进一步的探索研究奠定基础。  相似文献   
996.
毒性病理同行评议要求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毒性病理同行评议(peer review)的目的是核实病理诊断和病理解释的正确性,提高病理报告的质量,执行的时机通常在试验总报告完成前。负责同行评议的病理学家将复查足够的切片和病理数据,帮助试验病理学家进一步确认、精炼病理诊断和数据解释。同行评议需筛选复查的材料由试验病理学家提供,必要时,可临时成立病理专家小组来解决争议或分歧。试验病理学家根据同行评议讨论产生的结果对病理数据和病理报告进行相应修改,并签署最终病理报告,是唯一对试验最终病理数据和病理报告内容负责的人。同行评议病理学家需出具签名的同行评议报告,报告中描述同行评议的程序,确认试验病理学家的病理报告是正确、恰如其分地反应病理数据。试验的病理学家也需要在同行评议报告上签名,以表明同意同行评议病理学家的观点。总结了毒性病理同行评议当前执行的类型和模式推荐,可根据特定试验需要而进行改变。  相似文献   
997.
芎冰微乳在新西兰兔体内的药动学研究   总被引:3,自引:3,他引:0  
目的:研究芎冰微乳制剂在兔体内的药动学特征。方法:芎冰微乳质量静脉注射给药后,采用高效液相测定不同时间点TMP的血药浓度,用DAS2.1数据处理软件计算药动学参数。结果:TMP体内质量浓度在0.062~12.4 mg.L-1(R2=0.998)呈良好的线性关系,其血药浓度曲线符合二室模型,其主要药动学参数t1/2α=15.617 mint,1/2β=49.171 min,V=0.509 L.kg-1,CL=0.014 L.min-1.kg-1,AUC(0-∞)=222 063.235μg.min.L-1,MRT(0-∞)=30.841 min。结论:本实验建立的方法简单,线性、精密度、回收率良好,专属性强,可用于川芎嗪体内药动学研究,并明确了芎冰微乳注射给药在新西兰兔体内的药动学特征。  相似文献   
998.
目的:考察10地市售炒莱菔子饮片质量并进行萝卜苷含量测定。方法:采用HPLC和重量法对10地市售炒莱菔子饮片萝卜苷含量和杂质,水溶性浸出物含量进行测定,并按《中国药典》检测了水分与醇溶性浸出物含量。结果:供试饮片中萝卜苷含量为8.02%~3.35%,杂质在0.3%~3.46%,水浸出物含量在17.32%~18.59%,水分与浸出物基本合格。结论:莱菔子饮片质量标准宜增加杂质检测和萝卜苷含量测定项,以有效控制其饮片质量。  相似文献   
999.
目的:考察普胃丸(Puwei Pill,PWP)对慢性胃溃疡(chronic gastric ulcer,CGU)大鼠胃组织中促增生因子表皮生长因子(Epidermal Growth Factor,EGF)和表皮生长因子受体(epidermal growth factor receptor,EGFR)蛋白表达的影响。方法:将大鼠随机分为5组,即正常组、假手术组、模型组,PWP组和奥美拉唑肠浴片(OMLZ)组,用醋酸烧灼法建立大鼠CGU模型,通过灌注给药,于16 d后处死大鼠,然后分别采用免疫组化法和Western blot法,观察PWP对胃组织中EGF和EGFR蛋白表达的影响,考察PWP抗CGU的促黏膜增生机制。结果:与模型组比较,PWP与OMLZ组EGF和EGFR的平均阳性密度均显著增加(P<0.01或P<0.05),EGF和EGFR蛋白表达均显著提高(P<0.01或P<0.05),PWP可明显增加胃组织中EGF和EGFR的蛋白表达。结论:PWP通过促进胃组织中EGF和EGFR的蛋白表达来发挥抗CGU的作用。  相似文献   
1000.
抗毒补心胶囊治疗病毒性心肌炎的临床和免疫学观察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目的:观察抗毒补心胶囊治疗病毒性心肌炎的临床效果及其对机体的免疫调节作用。方法:60例病毒性心肌炎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对照组,治疗组口服抗毒补心胶囊治疗,4粒/次,4次/d,口服,对照组用常规西药治疗,静滴极化液:10%葡萄糖注射液500 mL+胰岛素8 U+10%氯化钾10 mL,每天1次;口服辅酶Q10 20 mg,维生素C片0.2 g,每天3次,疗程4周。2组均酌情使用一般抗心律失常药。分别观察其临床疗效,肌酸肌酶(CK)及其同工酶(CK-MB),白细胞介素(IL-2)及肿瘤坏死因子(TNF-α)的变化。结果:治疗组、对照组有效率分别为93.3%和76.7%,二者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2组患者心肌酶、TNF-α及IL-2水平下降,治疗前后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与对照组相比,差异亦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抗毒补心胶囊治疗病毒性心肌炎效果较好,且可调节机体的免疫功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