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46568篇
  免费   14176篇
  国内免费   9659篇
耳鼻咽喉   1250篇
儿科学   2275篇
妇产科学   1008篇
基础医学   11843篇
口腔科学   2362篇
临床医学   18447篇
内科学   16260篇
皮肤病学   1462篇
神经病学   5161篇
特种医学   5873篇
外国民族医学   39篇
外科学   14451篇
综合类   36007篇
现状与发展   43篇
一般理论   16篇
预防医学   13945篇
眼科学   2544篇
药学   16892篇
  186篇
中国医学   11489篇
肿瘤学   8850篇
  2024年   410篇
  2023年   1742篇
  2022年   4033篇
  2021年   5971篇
  2020年   5081篇
  2019年   3318篇
  2018年   3689篇
  2017年   4073篇
  2016年   3387篇
  2015年   5912篇
  2014年   7679篇
  2013年   8689篇
  2012年   12925篇
  2011年   13928篇
  2010年   11282篇
  2009年   10058篇
  2008年   10729篇
  2007年   10598篇
  2006年   9653篇
  2005年   8287篇
  2004年   5874篇
  2003年   5083篇
  2002年   4139篇
  2001年   3636篇
  2000年   2916篇
  1999年   1690篇
  1998年   894篇
  1997年   870篇
  1996年   706篇
  1995年   592篇
  1994年   469篇
  1993年   339篇
  1992年   283篇
  1991年   225篇
  1990年   213篇
  1989年   200篇
  1988年   150篇
  1987年   139篇
  1986年   116篇
  1985年   108篇
  1984年   61篇
  1983年   46篇
  1982年   41篇
  1981年   26篇
  1980年   16篇
  1979年   18篇
  1978年   7篇
  1959年   9篇
  1958年   12篇
  1957年   1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46 毫秒
991.
我国食管癌发病危险因素的Meta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田丰  程庆书  于莉莉 《医学争鸣》2003,24(23):2196-2198
目的:评价我国食管癌发病的危险因素。方法:通过Meta分析对国内13篇公开发表的有关食管癌发病危险因素的病例-对照研究进行定量综合分析,共对12个因素进行评价,计算每个因素的综合OR值.结果:共有9个因素有显意义,分别为:吸烟(ORs=1.69)、饮酒(ORs=1.81)、酸菜(0Rs=2.22)、烫食(ORs=2.41)、家族史(ORs=4.00)、精神因素(ORs=3.06)、干硬食物(ORs=2.07)、吃饭快(ORs=1.82)、水果(ORs=0.39).结论:吸烟、饮酒、酸菜、烫食、家族史、精神因素、干硬食物及吃饭快为食管癌发病的危险因素,水果为保护因素,而蔬菜、饮茶以及肉类对食管癌发病的作用尚不能确定。  相似文献   
992.
肝移植术后并发症的影像学评价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目的:采用多种影像学措施评价肝脏移植术后并发症。材料和方法:16例背驮式原位肝移植术患者,术后7天内每日行胸片及胸腹部超声检查。术后2周~12个月,当患者出现发烧、皮肤巩膜黄染及异常B型超声发现时,行上腹部CT检查5例8次、同时行胸部CT检查2例、上腹部MRI及MRCP检查6例、ERCP检查4例、PTC检查2例、“T”管造影2例和下腔静脉造影1例。结果:术后1周内诊断胸腔积液14例(14/16);术后1~2周诊断肺部感染7例(7/16);肺不张4例(4/16)。术后4个月和8个月诊断右肺和移植肝多发转移瘤各1例(2/6);术后3周~10个月诊断胆总管吻合口狭窄、胆管炎、胆泥形成等5例(5/16)。术后2周诊断下腔静脉狭窄1例(2/16)。结论:运用多种影像学检查方法有助于及时诊断肝移植术后并发症。  相似文献   
993.
近几年,低出生体重儿的发生率呈逐年上升趋势,我国低出生体重儿发生率为5·87%[1]。对于低出生体重儿,从呼吸道的管理、保温、喂养、静脉输液等各方面都需要细致入微的操作,尤其静脉输液方面,反复的疼痛刺激会使其颅压增高,有诱发颅内出血的危险。经外周静脉置入中心导管(PICC)  相似文献   
994.
目的 探讨生长抑素治疗食管胃底静脉曲张破裂出血的临床效果。方法 应用奥曲肽治疗食管胃底静脉曲张破裂出血患者41例,并与垂体后叶素治疗的32例及三腔管治疗的25例进行对照。观察3组平均止血时间、24h止血率以及治疗前后门静脉主干直径、血流速度、血流量的变化。结果 奥曲肽治疗组、垂体后叶素治疗组、三腔管治疗组平均止血时间分别为194.27±28.88min、358.11±151.43min、134.71±32.12min,24h止血率分别为63.41%、37.50%、72%。奥曲肽治疗组止血率显著高于垂体后叶素治疗组(P<0.01)。奥曲肽治疗前后门静脉内径分别为10.86±0.41mm、13.84±0.35mm,二者有显著差异。奥曲肽治疗后其门静脉血流速度,血流量与治疗前相比较也有显著差异(P<0.01,P<0.05)。结论 奥曲肽能使门脉内径相对缩小、血流量减少和血流速度加快,从而使门脉压力降低达到止血的目的。  相似文献   
995.
目的 探讨血清瘦素与血压、体重指数 (BMI)、腰围、臀围、腰臀比 (WHR)及血脂、血尿酸等因素的关系。方法 测定 6 8例高血压患者及 4 8名正常人的血清瘦素浓度、血压、人体测量变量值及生化指标。血清瘦素用ELISA法测定。结果  (1)两组血清瘦素浓度无显著性差别 (P >0 .0 5 ) ,肥胖者血清瘦素浓度显著于非肥胖者 (P<0 .0 0 1) ,女性显著高于男性 (P <0 .0 0 1) ;(2 )高血压组血清瘦素与BMI、血尿酸 (URIC)、总胆固醇 (TC)、腰围、臀围、WHR显著正相关 ;经多元回归分析 ,血清瘦素浓度的影响因素为性别、BMI、URIC、WHR。结论 血清瘦素浓度与血压、年龄无关 ,而与BMI、腰围、臀围、WHT、URIC显著相关。  相似文献   
996.
目的 探讨原癌基因c-fos的表达和脑震荡性损伤的关系,同时寻找脑震荡后法医病理学的诊断依据。方法 55只实验大鼠随机分为脑震荡组和对照组。c-fos-mRNA表达采用原位杂交法观察。结果 对照组大鼠未见c-fos-mRNA的表达,然而脑震荡组在损伤后15min即可在神经元和胶质细胞观察到c-fos-mRNA的表达,至30min c-fos-mRNA的阳性反应达最高峰,以后逐渐下降。结论 c-fos原癌基因的检测可成为诊断脑震荡和推断脑震荡后经过时间的一项敏感指标。  相似文献   
997.
纳米锰锌铁氧体的生物相容性研究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目的:研究用于肿瘤磁流体热疗的自制纳米级Mn-Zn铁氧体(Mn0.5Zn0.5Fe2O4)的生物相容性。方法:溴化—3(4,5—二甲基噻唑基—2)—2,5—二苯基四唑(MTT)实验评价其体外细胞毒性;溶血试验评价其有无溶血作用:小鼠腹腔注射其无菌生理盐水混悬液以测定其LD50及最大耐受量(MTD);微核试验评价其有无致畸、致突变作用等。结果:MTT显示该材料对L-929细胞毒性为0~1级;无溶血作用;昆明小鼠腹腔注射该材料混悬液1ml.在极限浓度时的LD50测不出,MTD值达到6g/ks;微核实验结果表明无致畸致突变作用。结论:该材料是一种具有良好生物相容性的材料,应用于肿瘤热疗具有广阔前景。  相似文献   
998.
成骨细胞与血管内皮细胞联合培养的生物学特性   总被引:7,自引:1,他引:6  
目的探讨成骨细胞与血管内皮细胞联合培养的生物学特性. 方法取2周龄乳兔颅盖骨及肾脏皮质传代培养制备成骨细胞(A组)、血管内皮细胞(B组)及成骨细胞与血管内皮细胞联合培养(C组),用Ⅰ型胶原和血管Ⅷ因子免疫细胞化学染色鉴定成骨细胞和血管内皮细胞,倒置相差显微镜和组织学染色观察细胞的生长特性和细胞相容性,检测碱性磷酸酶 (alkaline phosphatase,ALP)活性,观察血管内皮细胞对成骨细胞产生的ALP活性有无影响,MTT法检测细胞活力,分析细胞生长和增殖情况. 结果免疫细胞化学染色证实,培养的细胞为成骨细胞和血管内皮细胞.倒置相差显微镜、HE和Masson染色均显示两种细胞混合生长良好.ALP检测结果:C组ALP活性明显高于A组和B组(P<0.01),A组高于B组(P<0.05).MTT检测结果表明:C组细胞早期增殖较慢,而后期增殖较快. 结论成骨细胞与血管内皮细胞具有良好的相容性,血管内皮细胞能够增强成骨细胞的ALP活性,提高成骨细胞的增殖能力.联合培养细胞具有很强的增殖潜能.  相似文献   
999.
全喉切除改良气管-咽吻合Ⅰ期发声重建术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目的:探讨全喉切除Ⅰ期发声重建术的改进术式。方法:采用低位气管切开,全喉切除,食管前壁黏膜重建声门,气管切口处造瘘.颈段气管上提并缩窄吻合于舌根的方法行全喉切除及Ⅰ期发声重建木35例。结果:33例(94.29%)术后获得了不同程度的发声功能.不能发声者仅2例(5.71%)。全部患者术后均可经口进食,未出现严重的影响生存质量的误咽。结论:与以往的发声重建术相比,本术式具有发声成功率高、发声质量良好、误咽率低等优点,且无须置人人工发声装置.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1000.
目的 :探讨颅内疾病的心电图改变及对预后的影响。 方法 :将我院 1999年以来的 10 2例颅内疾病患者的心电图资料按病因分为 4组 ,所有患者均于发病 1~ 2d内入院 ,常规描记 12导联心电图 ,住院期间定期复查。结果 :心电图改变主要为复极障碍 (ST段下移 ,T波倒置、低平或双向以及Q T间期延长 ) ,其次为心律失常。 4 0例重型颅脑外伤及蛛网膜下腔出血者中心电图异常 36例 ,正常 4例 ,死亡组心电图异常率及程度均重于存活组。结论 :“脑型心电图改变”主要表现为ST T改变和冲动起源异常的心律失常是暂时的应激反应。发生急性颅内病变时要及时识别 ,积极予以处理 ,以减轻脑损伤所致的心脏损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