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8861篇
  免费   817篇
  国内免费   387篇
耳鼻咽喉   55篇
儿科学   122篇
妇产科学   39篇
基础医学   562篇
口腔科学   144篇
临床医学   1112篇
内科学   771篇
皮肤病学   206篇
神经病学   85篇
特种医学   254篇
外科学   652篇
综合类   2522篇
现状与发展   4篇
预防医学   1075篇
眼科学   66篇
药学   1119篇
  7篇
中国医学   1020篇
肿瘤学   250篇
  2024年   19篇
  2023年   98篇
  2022年   278篇
  2021年   361篇
  2020年   270篇
  2019年   142篇
  2018年   144篇
  2017年   247篇
  2016年   146篇
  2015年   316篇
  2014年   464篇
  2013年   582篇
  2012年   860篇
  2011年   906篇
  2010年   903篇
  2009年   732篇
  2008年   691篇
  2007年   637篇
  2006年   556篇
  2005年   449篇
  2004年   344篇
  2003年   228篇
  2002年   192篇
  2001年   172篇
  2000年   113篇
  1999年   42篇
  1998年   22篇
  1997年   20篇
  1996年   18篇
  1995年   21篇
  1994年   13篇
  1993年   7篇
  1992年   7篇
  1991年   8篇
  1990年   8篇
  1989年   8篇
  1988年   4篇
  1987年   12篇
  1986年   2篇
  1985年   3篇
  1978年   3篇
  1973年   1篇
  1968年   1篇
  1963年   2篇
  1962年   1篇
  1960年   1篇
  1958年   2篇
  1956年   1篇
  1954年   1篇
  193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968 毫秒
101.
目的:基于网络药理学方法初步探讨肛肠瘙痒洗剂治疗肛周湿疹的机制。方法:应用TCMSP数据库,根据DL≥0.18,ALog P0.5对成分信息进行筛选后,检索药物相关靶点,共获得药物靶点258个。在GeneCards数据库中查找"湿疹"疾病相关基因,共获得相关基因2 736个。药物和疾病共有靶点114个。使用String数据库获得蛋白-蛋白相互作用(PPI)关系,用Cytoscape软件进行可视化。根据蛋白相互作用的"degree"值,获得关键作用靶点,采用R软件中的"Bioconductor"安装包对靶点进行GO及KEGG通路分析。结果:网络分析结果表明,肛肠瘙痒洗剂主要通过细胞因子及受体诱导免疫激活,可能通过调节IL-17信号通路、TNF信号通路、Toll样受体信号通路、Th1及Th2细胞分化、JAK-STAT信号通路、Th17细胞分化等信号通路来发挥其治疗作用。结论:本研究综合应用网络药理学的方法预测出肛肠瘙痒洗剂治疗湿疹的作用机制和分子靶点,为其进一步实验研究鉴定基础。  相似文献   
102.
目的 探讨腔外型胃平滑肌瘤的CT表现。方法 对经手术病理证实的30例腔外型胃平滑肌瘤行CT平扫及增强扫描,分析其特点。结果 30例腔外型胃平滑肌瘤,病变位于胃体部27例,胃窦都3例,CT平扫表现为与胃壁关系密切的圆形或椭圆形软组织肿块,边缘光滑,病变与胃壁呈钝角或锐角,19例密度均匀,11例内见低密度灶,增强扫描14例无强化,16例轻至中度强化,右侧卧位扫描肿块出现牵拉征14例,抱球征12例。结论 CT在显示腔外型胃平滑肌瘤较其他检查方法有明显优势,对病变的正确诊断有重大意义。  相似文献   
103.
基于数值仿真方法的体外除颤电极配置分析与优化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体外电除颤器的电极配置(位置、大小、形状)直接影响着除颤效果的好坏,合理的配置模式能降低高压电刺激对皮肤和心肌的损伤、减轻患者的痛苦、提高除颤急救的成功率。运用数值仿真方法,初步研究了多种电极配置模式下(24种电极对位置、4种电极面积及3种电极形状)体外电刺激在心脏区域的电场分布情况,获得了电场分布均匀度(UNIF)、除颤电压阈值(DFT)、能量效率(EFF)等统计分析结果。结果比较显示,右上前胸-左下侧胸电极对位置、大小133cm2、形状为椭圆的电极配置方式的除颤效果最佳,优于先前报道的左前胸-右后背式圆形电极对配置模式,更适合体外电除颤的临床应用。  相似文献   
104.
目的通过构建“4+1”多维度考核模式——“态度+理论+实践+利用+创新”,并完善课程题库建设,探讨其在《医学文献检索》课程改革中的应用效果。方法2023年2月至4月采取整群随机抽样法选取江苏卫生健康职业学院2019级药学专业进行《医学文献检索》授课的2个班学生为研究对象,其中3班54人为对照组,实施常规的考核模式;4班57人为试验组,完善课程题库建设并实施多维度考核模式。课程结束后,采用成绩分析、问卷调查等对教学改革效果进行评价。结果试验组学生的该课程考试成绩优于对照组(P<0.05);试验组学生对该课程改革后的教学效果的满意度为78.95%,91.23%的试验组学生认为该课程改革有利于自学能力的提升。结论《医学文献检索》课程改革取得较好效果,“4+1”多维度考核模式+题库建设能够有效提升医药高职学生《医学文献检索》课程的学习效果。  相似文献   
105.
保留下颌骨舌癌联合根治术后复发部位及其因素的分析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伍国号  吴秋良 《癌症》1993,12(5):430-433
作者报道68例行保留下颌骨舌癌联合根治术病例,其中术后复发23例,复发率为33.8%。在这23例中,其复发部位为:局部复发15例,对侧颈淋巴结转移7例,肝转移1例。这表明术后局部复发病例数最多,占65.2%(15/23)。此类复发病例再无拯救手术机会、预后极差。本文还着重分析了术后复发因素。认为术后复发与肿瘤原发部位及原发灶病变范围有关。  相似文献   
106.
目的 为克了生新的肝细胞(HCC)相关肿瘤抑制基因的供位点依据。方法 使用4号染色体的12个微卫星DNA多态性标志,分析了48例原发性HCC的杂合子丢失(LOH)。结果 44%(21/48)和63%3(30/48)的肿瘤组织中至少有1个位点的LOH分别发生在4p和4q。丢失图排列鉴定了两个独立的共同丢失片段(CDR)。第1个定位在4q22-q25的CDR位于D4S392和D4S1625位点之间;第2个定位在4q27-q31的CDR位于D4S1625和D4S1652位点之间。结论 至少有两个肿瘤抑制位点存在于4q.  相似文献   
107.
目的: 探讨超声引导下标准通道经皮肾镜取石术(percutaneous nephrolithotomy,PCNL)治疗孤立肾肾结石患者的长期有效性和安全性。方法: 回顾性分析2008年9月至2014年6月于北京大学人民医院行PCNL治疗的22例孤立肾肾结石患者临床资料以及5年以上随访资料,记录围手术期相关指标、术后无石率(stone free rate,SFR)及并发症发生率,采用超声检查评估远期结石复发率,通过血肌酐及估计肾小球滤过率(estimated glomerular filtration rate, eGFR)评估肾功能情况。结果: 本组22例患者中,平均年龄为(50.3±11.8)岁,10例解剖性孤立肾,12例功能性孤立肾,中位结石直径为1.65(1.1~3.9) cm,全部为多发结石,包括7例鹿角形结石。术前的中位血肌酐为104.5(60.0~460.0) μmol/L,平均eGFR为(60.3±29.4) mL/min。平均手术时间为(88.2±42.0) min,各有11例单通道和双通道PCNL。术后第一天的中位血肌酐为102.0(63.0~364.0) μmol/L,平均eGFR为(58.0±25.1) mL/min,与术前相比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术后平均住院时间为(8.7±5.2) d。本组有5例(22.7%)患者出现短期并发症,其中4例患者同时出现术后感染和大量出血,保守治疗后好转,1例患者出现胸膜损伤,行胸腔闭式引流后好转; 2例(9.1%)患者出现长期并发症,术后3个月发生输尿管狭窄,行球囊扩张术后好转;其余15例(68.2%)患者均未见并发症。中位随访时间为6.2(4.7~11.1)年,最近一次随访的中位血肌酐为104.0 (72.4~377.0) μmol/L,平均eGFR为(60.1±23.7) mL/min,与术前相比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6例(27.3%)患者出现肾功能减退。术后初始和最终SFR分别为72.7%和100%; 6.2年的随访时间内9例(40.9%)患者结石复发,复发后共进行13次取石手术,最近一次随访的SFR为63.6%。结论: 本研究目前是国内外已有报道中关于孤立肾肾结石患者PCNL术后随访时间最长的研究,超声引导下标准通道PCNL治疗孤立肾肾结石是安全有效的,可以达到理想的SFR。长期随访结果表明仍有较高的结石复发率,但术后患者远期肾功能稳定,部分患者出现轻度肾功能减退。  相似文献   
108.
目的 以社会需求为导向,制订护理学专业培养目标,构建与之相适应的课程体系.方法 根据行业期待护理学专业本科生具备从事临床护理的基本能力和初步的护理管理、教学、科研能力的要求,制订专业培养目标,将学制由五年制改为四年制.构建新课程体系:体现生物-心理-社会医学模式和整体护理理念,减少专业基础课程比重,增加护理学专业课程比重,增设护理教育、研究等体现本科护理学专业培养目标的课程,建立选修课程群.注重实践教学安排,加强学生实践能力的培养.淡化各门课程的完整性观念,注重课程的整体优化.结果 新课程体系注重学生综合素质的培养并具有鲜明的专业特色,公共基础课程、专业基础课程、专业课程比例合理.课程编排循序渐进,保证了课程体系的协调性.从课程设置着手,多个层面协调教学内容,较好地解决了授课内容重复、脱节的问题.结论 实践表明,新课程体系为培养高质量护理人才提供了基本保证.  相似文献   
109.
HNE1细胞株光动力学治疗前后形态学的动态变化   总被引:8,自引:2,他引:6  
目的 探讨体外光动力学治疗(PDT)引起鼻咽癌(NPC)细胞死亡的作用机制。方法对鼻咽癌细胞株HNE1体外光动力学治疗前后形态学变化进行动态观察。结果 对照组HNE1细胞培养3h,6h,12h,24h和48h后细胞形态与正常培养组HNE1细包开始变形皱缩,细胞界限模糊,细胞透光度和立体感较差,治疗24~48h后细胞发生凋亡。结论 体外光动力学治疗对HNE1具有明显的杀伤效应并HNE1细胞凋亡。PD  相似文献   
110.
预防全椎板切除后椎管再狭窄的实验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多孔磷酸钙人工椎板预防全椎板切除后椎管再狭窄的效果。方法:以家兔为动物模型,行全椎板切除术后多孔磷酸钙人工椎板置换,大体观察、观片病理观察、CT扫描和三维结构重建,计算机图像分析定量测定椎管面积和矢状径。结果:多孔磷酸钙人区椎板节段的椎管面积和矢状径比空白节段明显增大(P〈0.01),与正常对照节段无显著性差异,结论:多孔磷酸钙人工椎板能有效地预防椎板再生后椎管狭窄,并认为椎管狭窄与纤维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