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1899篇
  免费   3309篇
  国内免费   2210篇
耳鼻咽喉   225篇
儿科学   346篇
妇产科学   210篇
基础医学   3336篇
口腔科学   486篇
临床医学   4249篇
内科学   4437篇
皮肤病学   321篇
神经病学   1593篇
特种医学   1148篇
外国民族医学   15篇
外科学   2905篇
综合类   6391篇
现状与发展   14篇
预防医学   2346篇
眼科学   922篇
药学   3677篇
  50篇
中国医学   2243篇
肿瘤学   2504篇
  2024年   65篇
  2023年   474篇
  2022年   1076篇
  2021年   2062篇
  2020年   1442篇
  2019年   1175篇
  2018年   1303篇
  2017年   1170篇
  2016年   1054篇
  2015年   1670篇
  2014年   2046篇
  2013年   1862篇
  2012年   2744篇
  2011年   2769篇
  2010年   1921篇
  2009年   1575篇
  2008年   1695篇
  2007年   1627篇
  2006年   1565篇
  2005年   1241篇
  2004年   1037篇
  2003年   1146篇
  2002年   869篇
  2001年   746篇
  2000年   566篇
  1999年   551篇
  1998年   280篇
  1997年   324篇
  1996年   244篇
  1995年   211篇
  1994年   170篇
  1993年   93篇
  1992年   119篇
  1991年   112篇
  1990年   88篇
  1989年   66篇
  1988年   73篇
  1987年   59篇
  1986年   52篇
  1985年   32篇
  1984年   16篇
  1983年   13篇
  1982年   6篇
  1981年   3篇
  1980年   3篇
  1979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546 毫秒
101.
原发性骨小细胞肿瘤的病理形态和免疫组化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探讨免疫组化染色及病理形态在原发性骨小细胞肿瘤鉴别诊断中的意义。方法:对39例骨的小细胞肿瘤[其中尤因肉瘤/外周性原始神经外胚层肿瘤(EW/PNET瘤)22例、小细胞骨肉瘤6例、间叶性软骨肉瘤3例和恶性淋巴瘤8例],观察其病理形态并作免疫组化分析,所用抗体O13、NSE、S-100、Actin和LCA。结果:EW/PNET瘤20/22例为O13阳性。NSE:EW/PNET瘤16/22例和1例骨肉瘤阳性。7例EW/PNET瘤、1例骨肉瘤及3例间叶性软骨肉瘤均有S-100阳性。所有恶性淋巴瘤的LCA均为阳性。骨肉瘤均见骨样基质,间叶性软骨肉瘤可见分化较好的软骨岛。结论:O13的染色对于EW/PNET瘤有诊断意义。小细胞骨肉瘤的成骨和间叶性软骨肉瘤的软骨分化为形态上的诊断要点。  相似文献   
102.
丙型肝炎(HC)86例,经临床观察发现其临床特点是:①潜伏期长短不一,长者120d短者26d,平均40.5±14.5d。②起病缓慢而隐匿。③病状轻,体征不明显,病程长。④肝功能损害程度与症状、体征不一致,往往不能及时诊治。⑤肝功能恢复慢,ALT、AST有持续升高或反复异常。⑥治疗:用治疗肝炎的常用药物仅对改善症状有一定作用,对缩短病程及肝功能恢复无效。  相似文献   
103.
2型糖尿病患者载脂蛋白E基因多态性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探讨中国人2型糖尿病患者载脂蛋白E(apoE)基因多态性及其与血脂和载脂蛋白水平的关系。方法:采用聚合酶链反应-限制性酶切片段长度多态性法,分别对74例2型糖尿病患者及191例血脂、血糖正常且无糖尿病史者的apoE基因型、空腹血脂及载脂蛋白AI、AⅡ、B100、CⅡ、CⅢ及E进行全面分析。结果:2型糖尿病患者的血清甘油三酯(TG)、总胆固醇(TC),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非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nHDLC),载脂蛋白B100、CⅡ、CⅢ、E水平及TG/HDLC比值较对照组显著升高(P<0.01);血清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apoE/apoCⅢ比值显著降低(P<0.05)。2型糖尿病组与对照组apoE基因频率分布无显著性差异(P>0.05)。携带ε2等位基因组血清TG/HDLC比值较E3/3基因型显著降低;而携带ε4等位基因组血清apoAⅡ水平较E3/3基因型及携带ε2等位基因组显著升高(P<0.001)。结论:2型糖尿病患者apoE基因多态性与血TG/HDLC及apoAⅡ有一定关联。  相似文献   
104.
九十年代中国人群的膳食与营养状况   总被引:84,自引:6,他引:78  
葛可佑  翟凤英 《营养学报》1995,17(2):123-134
九十年代中国人群的膳食与营养状况葛可佑,翟风英,闽怀成,程列,王青,贾凤梅(中国预防医学科学院营养与食品卫生研究所,北京100050)人群的膳食营养状况在一定程度上可以反映一个国家的经济发展和社会文明程度。世界上大多数发达国家及若干发展中国家都在有计...  相似文献   
105.
带血管蒂岛状筋膜瓣移植治疗晚期类风湿性髋关节炎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阐明带血管蒂岛状筋膜瓣移植治疗晚期类风湿性髋关节炎的疗效。材料和方法:对42例48髋晚期类风湿性髋关节炎病人采用以旋股外侧血管降支为蒂的股前外侧筋膜瓣移植行患髋成形术。结果:术后随访4~10.5年,平均4.5年,髋关节活动范围术前平均16.5°,术后228.6°,按照Charnley和吴之康人工髋关节置换术后的疗效评定标准,优良29髋、很好13髋、好6髋,尚可、差、很差无。结论:患者年龄在15~40岁之间为合适的治疗年龄。与人工髋关节置换术相比,本方法对髋关节正常结构破坏小;一旦手术失败仍可选用其它治疗方法弥补;且并发症少、费用低、远期效果好。  相似文献   
106.
目的 :研究小肠间质瘤 (smallbowelstromaltumors,SBST)Ki6 7和p5 3免疫组织化学的表达 ,探讨两者在肿瘤良恶性划分和预后中的作用。方法 :选用CD117阳性的SBST 33例进行光镜观察 ,用EnVisionTM+二步法免疫组化方法检测Ki6 7和 p5 3蛋白在肿瘤中的表达情况并与形态学进行比较。 结果 :33例SBST患者 ,男 2 0例 ,女13例 ,年龄 2 1~ 71岁 ,发生于十二指肠 5例 ,空肠 2 2例 ,回肠 6例。肿瘤最大径的范围在 1.5~ 2 0cm之间。在光镜下出现肿瘤内坏死的有 11例。肿瘤核分裂象计数每 5 0个高倍镜视野 0个有 6例 ,1~ 2个 5例 ,≥ 3个的有 2 2例。 33例中良性 4例 ,交界性 4例 ,恶性 2 5例。随访时间为 3~ 180个月 (平均 73.3个月 ) ,结果为良性组 4例均无瘤生存 ;交界性组 2例无瘤生存 ,1例失访 ,1例在无瘤生存 18个月后失访 ;恶性组无瘤生存有 7例 ,带瘤生存者及死亡有 16例 ,2例失访。Ki6 7染色阴性 2例 ,均为良性 ;其余 31例阳性中 ,增殖指数 (阳性细胞数 )大于 5 %的有恶性 16例 (94 .1% ) ,交界性 1例。在免疫组化p5 3染色中 ,恶性组 2 5例均呈阳性表达 (平均阳性细胞数 4 2 .9% ) ,其中 12例阳性细胞数大于 5 0 %。当Ki6 7和 p5 3均为阴性或两者阳性细胞数分别是 <1%和 <10 %时 ,肿瘤呈良性经过 ,预后  相似文献   
107.
目的:为初步掌握黑龙江省小兴安岭林区动物莱姆病分布情况。方法:于1995年7月用鼠笼捕获野鼠30只,采用间接免疫荧光抗体法调查鼠血清抗莱姆病螺旋体抗体。用BSK培养基从鼠脏器分离病原。结果:阳性共8只,阳性率26.67%;其中优势种属野鼠阳性率达31.36%;从棕背和花鼠各分离出1株莱姆病螺旋体。新分离株的单克隆抗体反应与国内分离株SR1相同,与美国B(31)有区别,对H(6831)呈阴性反应。结论:鼠型啮齿动物可能是莱姆病螺旋体的动物宿主,属野鼠则是重要动物宿主。  相似文献   
108.
医学工程人员如何开展绩效评价管理办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介绍了采用绩效评价管理对医学工程人员工作的各个环节进行统计监控,从而达到提高医疗服务水平和竞争能力及为医院节省维修费用的目的。  相似文献   
109.
P16MTS1、P27KIP1基因在胆管癌组织中的表达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探讨P16^MIS1,P27^KIP1基因与胆管癌临床病理的关系。方法:采用免疫组化方法,检测48例胆管癌和8例伴慢性炎症的胆管壁组织中P16^MIS1,P27^KIP1蛋白表达情况。结果:(1)胆管癌中P16^MIS1,P27^KIP1阳性表达率分别为47.9%和35.4%,而伴炎症的胆管组织阳性表达率为100%和87.5%;(2)P16^MIS1,P27KIP1蛋白表达与胆管癌的分化程度,有无淋巴结或远处转移以及临床分期呈显著相关性。结论:P16^MIS1,P27^KIP1多基因表达异常可能与胆管癌的发生发展有关,是衡量胆管癌预后的有用指标。  相似文献   
110.
目的:探讨门静脉转流对肝硬化大鼠耐受人肝血流阻断时限的影响。方法:观测门静脉转流与非门静脉转流条件下阻断入肝血流不同时程后动物存活率及肝脏能量代谢的变化,包括肝细胞线粒体呼吸控制率(RCR)、肝组织三磷酸腺苷(ATP)含量、动脉血酮体比值(AKBR)。结果:①术后两周存活率:肝硬化大鼠门静脉转流下入肝血流阻断(PBB)-30min组和PBB-45min组为100%,单纯入肝血流阻断(PTC)-30min组、PBB-60min组分别为65%和75%。②肝脏能量代谢:缺血后肝组织ATP、RCR及AKBR均明显下降。再灌注后上述指标逐渐恢复,但随缺血时间延长,升高幅度明显降低,甚至难以恢复。结论:门静脉转流能显著提高肝硬化大鼠常温下耐受入肝血流阻断的时限。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