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5008篇
  免费   2814篇
  国内免费   1865篇
耳鼻咽喉   146篇
儿科学   375篇
妇产科学   91篇
基础医学   1481篇
口腔科学   436篇
临床医学   2902篇
内科学   2302篇
皮肤病学   215篇
神经病学   704篇
特种医学   1037篇
外科学   2300篇
综合类   7127篇
现状与发展   3篇
预防医学   2987篇
眼科学   266篇
药学   3018篇
  34篇
中国医学   3271篇
肿瘤学   992篇
  2024年   98篇
  2023年   338篇
  2022年   885篇
  2021年   1122篇
  2020年   1025篇
  2019年   489篇
  2018年   491篇
  2017年   706篇
  2016年   534篇
  2015年   966篇
  2014年   1258篇
  2013年   1680篇
  2012年   2531篇
  2011年   2702篇
  2010年   2397篇
  2009年   1985篇
  2008年   1991篇
  2007年   1871篇
  2006年   1618篇
  2005年   1367篇
  2004年   844篇
  2003年   749篇
  2002年   656篇
  2001年   604篇
  2000年   459篇
  1999年   147篇
  1998年   42篇
  1997年   30篇
  1996年   34篇
  1995年   18篇
  1994年   13篇
  1993年   7篇
  1992年   2篇
  1991年   7篇
  1990年   5篇
  1989年   3篇
  1988年   6篇
  1987年   1篇
  1986年   2篇
  1985年   1篇
  1984年   1篇
  1982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59 毫秒
101.
神经电生理检测对多灶性运动神经病诊断价值的初步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目的 探讨神经电生理检查在多灶性运动神经病(MMN)中的诊断价值。方法对16例MMN患者及16名健康对照进行运动神经传导速度和感觉神经传导速度检查,记录刺激引出的复合肌肉动作电位的波幅、波宽、面积、位相和时限,进行对比分析,判定是否有运动神经传导阻滞(CB)或暂时性离散(TD),并有选择性地进行常规肌电图检查。结果16例患者均可见有一根以上运动神经或至少一根运动神经的一个以上部位出现CB或CD。其中13例双上肢正中神经,尺神经出现CB,3例以正中神经、尺神经的远端出现CB首发,随病情进展出现下肢腓深神经CB。仅有2例感觉神经传导速度稍有减慢,波幅略有降低。16例患者神经受累区域以下所支配肌肉肌电图检查见有神经源性损害。结论MMN是一种以远端神经受累为主的不对称性周围神经病,神经电生理检查对诊断和鉴别诊断.MMN起重要作用,CB是MMN的主要神经电生理表现。  相似文献   
102.
目的:探讨MRI对先天性胆脂瘤的诊断价值。方珐:回顾性分析7例经手术病理证实的先天性胆脂瘤的MRI表现,7例均为脑外型,其中6例胆脂瘤位于桥小脑角区,l例胆脂瘤位于脊髓内.结果:先天性胆脂瘤的绝大多数MRI表现为T1WI呈低信号,T2WI呈高信号,信号欠均匀,且病灶具有“见缝就钻”的特点。增强扫描,病灶无强化,但如合并感染可有轻度强化。结论:MRI的表现及特殊序列FLAIR、SPIR像的相互补充应用对先天性胆脂瘤的诊断及鉴别诊断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03.
茶氨酸对脑缺血再灌注损伤保护作用的实验研究   总被引:13,自引:0,他引:13  
目的观察茶氨酸对脑缺血再灌注损伤的保护作用,为临床脑缺血再灌注损伤的预防和治疗提供实验依据。方法将24只健康家兔随机分为四组:假手术组、脑缺血组、茶氨酸予处理组和茶氨酸治疗组。麻醉后分离血管,采用基底动脉、双侧颈总动脉结扎法制备急性全脑缺血再灌注动物模型。假手术组仅分离动脉不结扎,予处理组在缺血前应用茶氨酸,治疗组在缺血后应用茶氨酸,缺血组不作特殊药物处理。各组分别在规定时间点即缺血前、再灌注后30min、1h、2h采血测定神经特异性烯醇化酶(NSE)含量,取脑组织活检观察超微结构,处死动物测定脑含水量。结果茶氨酸予处理组和治疗组以上各项指标均较脑缺血组有显著的改善,提示茶氨酸具有神经保护作用。实验还显示茶氨酸予处理组在再灌注30min时NSE含量与假手术组比较无差异,提示用茶氨酸予处理后可能使缺血后脑损害的发生延迟,为进一步的治疗争取了宝贵时间。结论茶氨酸对脑缺血再灌注损伤有保护作用,值得进一步研究。  相似文献   
104.
目的 了解学龄前儿童困难型气质的影响因素。方法 对1150名学龄前儿童的气质类型进行评定,以筛选出的85例困难型气质儿童为研究对象,平易型气质儿童为对照,进行1:2病例对照研究,采用单因素和多因素条件logistic回归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回归分析发现学龄前儿童困难型气质的影响因素主要有出生窒息(OR=8.93)、高热史(3岁前)(OR=2.85)、母亲打骂儿童情况(OR=5.266)、父母带儿童参加社会交往活动频率(OR=0.648)和长辈对儿童教育方式的一致性(OR=2.435)等。结论 学龄前儿童困难型气质受多种因素的影响,重视困难型气质儿童的早期发现,对其采取恰当的教养方式,做好围产期和儿童保健工作,有助于促进儿童健康成长。  相似文献   
105.
低温冷冻对皮肤α-tubulin、β-tubulin和cytoskeratin表达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低温冷冻对皮肤骨架蛋白中α-微管蛋白(α-tubu lin)、β-微管蛋白(β-tubu lin)和高分子量角蛋白(cytoskeratin)表达的影响,从而进一步揭示皮肤低温损伤的机制。方法:用-αtubu lin、β-tubu lin、cytoskeratin抗体对5种储存条件下的皮肤作免疫组化染色,采用计算机图像分析技术进行定量分析。并进一步采用透射电镜观察-αtubu lin、β-tubu lin、cytoskeratin的超微结构的变化。结果:α-tubu lin、β-tubu lin、cytoskeratin在4℃组、-20℃组、-80℃组均表达显著下降,且超微形态结构及分布改变明显。在-196℃组储存时三种成分含量下降较少,形态改变亦不显著。结论:皮肤的低温损伤与骨架蛋白-αtubu lin、β-tubu lin、cytoskeratin的破坏有关。  相似文献   
106.
目的:探讨人脑胶质瘤中βcatenin的表达及与细胞增殖的相关性。方法:用免疫组化法观察了47例胶质瘤标本βcatenin、cyclinD1、增殖细胞核抗原(PCNA)的表达,并分析其相关性。结果:在胶质瘤中βcatenin、cyclinD1、PCNA均随肿瘤恶性程度增高而增高(P分别为0.017、0.017、0.027),相关分析发现βcatenin、cyclinD1、PCNA的表达两两相关(P<0.001,P<0.001和P=0.005)。结论:βcatenin表达水平的异常与胶质瘤细胞周期调节紊乱、增殖指数上升有关,因此可能是控制肿瘤细胞增殖活性的候选基因之一。  相似文献   
107.
微创经皮肾镜气压弹道碎石术治疗上尿路结石(附706例报告)   总被引:29,自引:3,他引:26  
目的:探讨与评价微创经皮肾镜气压弹道碎石治疗肾脏与输尿管上段结石的方法与疗效。方法:采用微创经皮肾镜下气压弹道碎石上尿路结石706例。结果:1999年9月~2005年8月,采用Ⅰ期、Ⅱ期或分步微创经皮肾镜手术成功处理706例上尿路结石,其中包括鹿角形结石、多发性肾结石、ESWL治疗失败、孤立肾结石、开放取石手术后复发、输尿管上段结石,肾结石清除率91.6%,输尿管结石清除率98.4%;随访1~12个月,无严重手术并发症发生。结论:微创经皮肾镜气压弹道碎石术治疗上尿路结石具有微创损伤、恢复快、并发症少、安全高效、结石清除率高的优点。  相似文献   
108.
六甲氧苄嗪对离体豚鼠乳头状肌生理特性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贾铀生  赵德化 《医学争鸣》1990,11(2):122-125
  相似文献   
109.
本文对19例中药雷公藤服用者精子、精浆中乳酸脱氢酶(LDH)及同功酶C_4(LDHC_4)的活性进行了测定分析。发现服药后以单位数量精子表示的LDHC_4活性在精子、精浆中均有明显升高(双侧非参数秩和检验,分别为P<0.01和P<0.02);通过酶活性与精子计数的相关分析,显示服药后精浆LDHC_4活性(mU/ml)与精子计数的正相关性(r=0.2279)较服药前(r=0.5505)弱,可能与精液中精子以外的其他LDHC_4来源贡献增大有关,诸如生精细胞的分解增多等。本文认为服药后精子LDHC_4活性上升,精液中非成熟精子比例增高是其原因之一。  相似文献   
110.
急性冠脉综合征单核细胞PAPP-A表达与hsCRP的相关性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 研究急性冠脉综合征(ACS)外周血单核细胞妊娠相关血浆蛋白A(PAPP-A)的表达变化及其与血清高敏C反应蛋白(hsCRP)水平的相关性。 方法从18例不稳定性心绞痛、37例急性心肌梗死和15例稳定性心绞痛及15例正常对照者中分离外周血单核细胞。应用RT-PCR检测PAPP—A的mRNA表达,同时检测血清hsCRP水平。 结果 正常对照者和稳定性心绞痛患者外周血单核细胞存在PAPP—AmRNA低水平表达,ACS患者的表达显著增加;PAPP—A表达水平与血清hsCRP水平呈正相关(r=0.706,P〈0.01)。 结论 急性冠脉综合征时单核细胞PAPP—A表达增加,与hsCRP水平正相关,提示PAPP—A可能通过炎症机制参与ACS的发生发展过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