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95590篇
  免费   10024篇
  国内免费   7233篇
耳鼻咽喉   714篇
儿科学   1052篇
妇产科学   852篇
基础医学   10904篇
口腔科学   1750篇
临床医学   13015篇
内科学   13852篇
皮肤病学   934篇
神经病学   4942篇
特种医学   3186篇
外国民族医学   68篇
外科学   9019篇
综合类   18550篇
现状与发展   31篇
一般理论   5篇
预防医学   6954篇
眼科学   2745篇
药学   10786篇
  74篇
中国医学   5986篇
肿瘤学   7428篇
  2024年   255篇
  2023年   1558篇
  2022年   2728篇
  2021年   5092篇
  2020年   3940篇
  2019年   3248篇
  2018年   3302篇
  2017年   3192篇
  2016年   2922篇
  2015年   4518篇
  2014年   5723篇
  2013年   5059篇
  2012年   7786篇
  2011年   8332篇
  2010年   5281篇
  2009年   4239篇
  2008年   5464篇
  2007年   5351篇
  2006年   5099篇
  2005年   4778篇
  2004年   3211篇
  2003年   3050篇
  2002年   2507篇
  2001年   2168篇
  2000年   2097篇
  1999年   2249篇
  1998年   1343篇
  1997年   1309篇
  1996年   971篇
  1995年   873篇
  1994年   870篇
  1993年   526篇
  1992年   690篇
  1991年   568篇
  1990年   497篇
  1989年   414篇
  1988年   380篇
  1987年   303篇
  1986年   252篇
  1985年   205篇
  1984年   110篇
  1983年   72篇
  1982年   50篇
  1981年   51篇
  1980年   22篇
  1979年   46篇
  1978年   15篇
  1977年   14篇
  1964年   7篇
  1936年   8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46 毫秒
71.
目的观察前置胎盘孕妇的恐惧心理反应,做好前置胎盘孕妇的心理护理。方法由孕妇自行填写CES-D和SA2量表,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70.2%的前置胎盘孕妇具有恐惧心理。结论在妊娠过程应提高孕妇认知水平,加强心理护理,有助于她们顺利渡过妊娠期。  相似文献   
72.
目的:对双相情感障碍抑郁相和单相抑郁发作进行临床分析。方法:对双相情感障碍抑郁相和单相抑郁发作患者各30例进行临床分析。结果:双相情感障碍抑郁相有如下特点:①发病年龄早;②女性多见;③具有“精力过盛”性人格;④一级亲属中有双相障碍的家族史;⑤症状多为非典型抑郁发作或伴有精神病性症状。结论:如首次抑郁发作的症状符合以上特点,则可能以后发展为双相情感障碍,应使用足量心境稳定剂,谨慎使用抗抑郁剂,以免转为躁狂发作。  相似文献   
73.
胶囊内镜检查对双气囊小肠镜进镜方式选择的指导作用   总被引:5,自引:3,他引:2  
目的:探讨胶囊内镜检查对双气囊小肠镜进镜方式选择的指导作用.方法:胶囊内镜检查阴性或可疑病变者20例行双气囊小肠镜检查(均在麻醉下进行),包括经口和经肛进镜方式.根据胶囊内镜时间指数 (胶囊内镜从幽门至病灶的通过时间/幽门至回盲瓣的通过时间)选择首次进镜方式,时间指数>0.50时首先考虑经肛进镜检查,对未发现异常者择期改换方式再行检查.分析按胶囊内镜时间指数选择双气囊小肠镜进镜方式的准确性.结果:胶囊内镜检查阴性者5例,行经口双气囊小肠镜检查,有1例在改为经肛检查后检出病灶.胶囊内镜检查怀疑小肠病变者15例,有 12例(80.0%)经双气囊小肠镜结合活检病理确诊.以时间指数>0.50为标准,4例(分别为0.99, 0.8,0.65和0.59)首选经肛进镜检查,后二者(时间指数分别为0.65和0.59)需换从口侧进镜检查而检出病灶;如以时间指数>0.75为标准,该 2例不再需要改换方式再行检查,另2例病变部位被判断为回肠远端,经肛进镜即可准确到达病灶.结论:胶囊内镜检查可指导对双气囊小肠镜进镜方式的选择,时间指数>0.75提示首选经肛进镜检查.  相似文献   
74.
后牙两段式可摘局部义齿的设计与制作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目的:改进常规可摘局部义齿设计的不足,增进固位、稳定。方法:采用两段式义齿结构、两个就位方向和插销锁连接固定。结果:义齿的固位、稳定效果明显提高。结论:插销式分段义齿是对常规可摘局部义齿的一种补充,对主基牙过度倾斜、固位要求高的患者,能够明显改善修复效果。  相似文献   
75.

Introduction  

Positive end-expiratory pressure (PEEP)-induced lung derecruitment can be assessed by a pressure–volume (P–V) curve method or by lung computed tomography (CT). However, only the first method can be used at the bedside. The aim of the study was to compare both methods for assessing alveolar derecruitment after the removal of PEEP in patients with acute lung injury or acute respiratory distress syndrome.  相似文献   
76.
为观察不同程度窒息新生儿血浆血栓素B2(TXB2)和6-酮-前列腺素F1α(6-Keto-PGF1α)含量变化及其规律,选择对照组20例,轻度窒息组19例,重度窒息组21例,均在生后6 h内取股静脉血2 ml,进行放射免疫分析.结果TXB2及其与6-Keto-PGF1α比值在对照组分别为(202.42±53.91)pg/ml、1.81±0.61,轻度窒息组分别为(646.29±121.66)pg/ml、3.73±1.27,重度窒息组分别为(1443.27±254.61)pg/ml、6.83±2.39,三组方差分析,组间差异有显著性(F值分别为286.19,49.78,P<0.001);6-Keto-PGF1α升高,三组分别为(117.22±33.14)Pg/ml、(184.73±52.65)pg/ml、(223.45±63.48)pg/ml(P<0.05).提示窒息新生儿血浆TXB2和6-Keto-PGF1α含量及两者之比明显升高,重度窒息组比轻度窒息组升高明显;与对照组相比,其升高程度与窒息程度有关.  相似文献   
77.
重视老年胃癌患者的围手术期处理(附370例报告)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目的 总结老年胃癌的临床特点及围手术期处理经验。方法 回顾性分析我院1990年1月至2003年1月间共收治的370例老年胃癌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 370例老年胃癌中290例(78.4%)伴有高血压、心脏病、糖尿病等老年常见病;术后发生并发症110例次,死亡16例;手术前有共存病者术后并发症的发生率(34.5%)明显高于无共存病者(12.5%),P〈0.01。结论 加强围手术期处理是降低老年胃癌患者并发症和死亡率的关键。  相似文献   
78.
就β-胡萝卜素立体异构体对环磷酰胺处理小鼠的免疫功能影响进行了比较研究。结果显示β-胡萝卜素立体异构体对外磷酰胺造成的免疫功能低下具有不同程度的改善作用,提高胸腺和脾脏指数,增强脾脏细胞对刀豆素A(ConA)的反应性和NK活性,血清溶菌酶含量也有所增加。综合各项指标,9-顺式和全反式混合物的作用最明显,提示一定浓度的9-顺式对于提高β-胡萝卜素对机体的总体作用是有一定意义的。  相似文献   
79.
L-丙酰肉碱对再灌注心肌损伤的保护及体外抗自由基作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观察L-丙酰肉碱对缺血再灌注心肌的保护作用,并探讨其机理。方法:采用大鼠在体心脏冠状动脉前降支阻断5min造成缺血再灌注模型,持续心电监护,观察心律失常与心功能指标;应用电子顺磁共振观察L-丙酰肉碱对Fenton体系及二甲基亚砜(DMSO)碱性有氧体系产生自由基的作用。结果:L-丙酰肉碱静脉给药明显减少再灌注时室性心动过速、室性纤维颤动的发生(P<0.05),促进再灌注后左室收缩压、左室压最大上升速率、左室压最大下降速率、心力环面积的恢复,与对照组相比,各参数均明显增高(P<0.05);静脉注射L-丙酰肉碱100mmol/L时促进Fenton体系OH的产生,而500mmol/L时产生明显抑制作用,L-丙酰肉碱明显抑制DMSO碱性有氧体系OS的产生。结论:L-丙酰肉碱明显减少再灌注心律失常的发生,促进再灌注后心功能的恢复。推测它对自由基的作用可能是再灌注损伤保护机理之一。  相似文献   
80.
目的:研究高热惊厥(febrile seizures,FS)对发育期大鼠脑内γ-氨基丁酸(γ-aminobutyric acid,GABA)B受体亚基GABABR1与GABARR2蛋白表达的影响。方法:采用热水浴诱导大鼠高热惊厥模型。隔日诱导惊厥1次,共诱导10次,末次惊厥后24h处死大鼠。发育期大鼠随机分为3组:对照组(n=24),1次高热处理组(n=28),10次高热处理组(n=40)。高热处理组根据是否出现惊厥再分为1次高热惊厥组(FS1,n=16)与1次高热未惊厥组(F1,n=12),10次高热惊厥组(FS10,n=15)与10次高热未惊厥组(F10,n=13)。采用免疫组化方法观察不同次数高热惊厥大鼠脑内GABABR1与GABABR2蛋白表达的变化。结果:FS10大鼠海马齿状回、CAl-CA3区GABABRl和GABABR2蛋白表达明显低于F10、F1、FSl和对照组;F10大鼠上述脑区GABABRl和GABABR2蛋白表达低于F1、FS1和对照组;F1及FS1大鼠与对照组相比差异无显著性;海马各区GABABR1与GABABR2表达的改变大部分平行,但10次高热惊厥后GABABR2在CA1—CA3区下降更明显,而GABABR1在齿状回下降更明显。结论:反复高热惊厥及反复高热均可使发育期大鼠脑内GABABR亚基蛋白表达降低,高热惊厥的影响较单纯高热更为明显,提示GABABR亚单位与发育期大鼠高热惊厥及其脑损伤密切相关。GABABR1与GABABR2改变的不平行可能与受体亚单位组合的可塑性改变有关,这种改变可能导致抑制功能的改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