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4707篇
  免费   5186篇
  国内免费   3112篇
耳鼻咽喉   855篇
儿科学   689篇
妇产科学   627篇
基础医学   7390篇
口腔科学   1085篇
临床医学   6543篇
内科学   8907篇
皮肤病学   810篇
神经病学   3263篇
特种医学   2730篇
外国民族医学   25篇
外科学   6015篇
综合类   6372篇
现状与发展   13篇
一般理论   5篇
预防医学   3113篇
眼科学   1290篇
药学   5623篇
  40篇
中国医学   2543篇
肿瘤学   5067篇
  2024年   119篇
  2023年   778篇
  2022年   1260篇
  2021年   3068篇
  2020年   2242篇
  2019年   2050篇
  2018年   2094篇
  2017年   1860篇
  2016年   1857篇
  2015年   2706篇
  2014年   3131篇
  2013年   3021篇
  2012年   4340篇
  2011年   4589篇
  2010年   2837篇
  2009年   2247篇
  2008年   2987篇
  2007年   2912篇
  2006年   2731篇
  2005年   2553篇
  2004年   1881篇
  2003年   1730篇
  2002年   1444篇
  2001年   1148篇
  2000年   1136篇
  1999年   1152篇
  1998年   628篇
  1997年   605篇
  1996年   477篇
  1995年   433篇
  1994年   390篇
  1993年   222篇
  1992年   372篇
  1991年   286篇
  1990年   280篇
  1989年   247篇
  1988年   222篇
  1987年   190篇
  1986年   160篇
  1985年   121篇
  1984年   81篇
  1983年   67篇
  1982年   26篇
  1981年   35篇
  1980年   22篇
  1979年   37篇
  1978年   21篇
  1977年   22篇
  1976年   32篇
  1974年   25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101.
崔山田  邱德来 《中药材》1997,20(4):196-197
本文研究了剌玫果对烹饪油烟引起的小鼠骨髓嗜多染红细胞微核率的影响。结果表明,烹饪油烟各实验组的小鼠骨髓嗜多染红细胞微核率明显高于阴性对照组(P〈0.01),且呈现剂量-反应关系,剌玫果明显降低烹饪油烟诱发的微核率。  相似文献   
102.
陈晓光  大谷周造  李燕  韩锐 《药学学报》1998,33(11):821-827
目的旨在寻找新型抗肿瘤药物,进一步研究d-宁烯、丹参及姜黄素衍生物的抗肿瘤机理。采用分子生物学方法及划痕标记染料示踪技术,研究了4种人实体瘤起源的细胞系的细胞间隙信息传导(GJIC)、H-ras癌基因表达以及ras癌基因产物(P21ras蛋白)表达状态,并观察了4种天然产物对它们的影响。结果表明,细胞内染料传输功能的丧失与ras基因突变率呈正相关;单萜化合物d-宁烯和酚类化合物丹参衍生物的抗肿瘤作用可能与抑制P21ras蛋白膜结合和增强细胞间隙信息传导功能有关。提示Ras癌基因产物P21ras蛋白膜结合的抑制与细胞间隙信息传导功能的增强有直接关系。  相似文献   
103.
西安市城市居民食管癌的病因研究:烟酒因素的作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下载免费PDF全文
本文报道了1984年10月~1985年10月西安市城市居民138例食管癌的病例对照研究。结果表明,吸烟为食管癌发病的危险因素,ORM-H为4.12(95% CI为1.57~6.54)。OR与吸烟量、吸烟年限有显著剂量效应关系。吸烟作为食管癌的可能致病因子其潜隐期为37.19年。饮酒与食管癌的联系不显著(χ2=1.03,P﹥0.05)。作者认为吸烟单独或与其它因素共同作用下可能参与食管的癌变过程。  相似文献   
104.
目的:分析损伤性肝外胆管狭窄发生的原因和损伤后狭窄的修复术式选择。方法:损伤性肝外胆管狭窄45例,诊断方法以B超,PTC、ERCP为主,全组分别行胆管空肠吻合术,胆管十二指肠吻合术,肝门胆管整形术等手术治疗。结果:随访36例,末次手术行胆管空肠吻合术33例,优良87.9%。结论:可见性损伤和隐性损伤所致的瘢痕收缩是胆道狭窄的主要原因,损伤性肝外胆管狭窄的治疗方法以胆管空肠Y形吻合术较为理想。  相似文献   
105.
动静脉内瘘术用于血液透析的临床研究   总被引:22,自引:0,他引:22  
自1985年1月~1996年3月为1256例慢性透析患者建立动静脉内瘘并成功地进行了血液透析,其中自体血管内瘘1101例(鼻烟窝动静脉内瘘526例,前臂动静脉内瘘512例,上臂动静脉内瘘36例,下肢动静脉内瘘27例),大隐静脉搭桥15例,聚四氟乙烯人造血管(PTFE)搭桥动静脉内瘘18例,人尸动脉搭桥动静脉内瘘122例。手术成功率100%,1年通畅率95.3%,3年通畅率82.5%,5年通畅率71.2%,10年通畅率为48.6%。就制作动静脉内瘘以及对国内外开展各种制作内瘘方法的临床评价和经验进行比较。  相似文献   
106.
It is well known that long-term use of steroids plays a decisive role in the development of glucose intolerance and diabetes mellitus (DM). Deflazacort, an oxazoline derivative of prednisolone, has been introduced as a potential substitute for conventional steroids in order to ameliorate glucose intolerance. We initiated a randomized study of conversion from prednisone to deflazacort in kidney transplantation (Tx) recipients presenting with pre-Tx or post-Tx DM to ascertain whether or not the switch to deflazacort would ameliorate the diabetic state. Forty-two recipients in the conversion group were compared with 40 patients on prednisone (the control group) in a prospective manner. The dose reduction of insulin or oral blood glucose-lowering agents, the adequacy of glucose control, and the development of side effects were the criteria for evaluating outcome. In the conversion group, patients were switched to deflazacort at a dose ratio of 6 mg deflazacort to 5 mg prednisone. During the mean follow-up period of 13.2 months, neither graft dysfunction nor acute rejection developed in the conversion group. Improvement in blood glucose control in the conversion group was noted. When the conversion group was stratified into pre- or post-Tx DM, promising effects were clearly evident in the post-Tx DM patients. More than 50 % dose reduction of blood glucose-lowering agents was possible in 42.3 % of post-Tx DM patients. In conclusion, it was readily possible to control blood glucose better in post-Tx DM recipients without seriously affecting the immunosuppressive activity after conversion to deflazacort. Received: 20 August 1996 Received after revision: 25 November 1996 Accepted: 6 December 1996  相似文献   
107.
关于单结合胆红素水溶性的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的:进一步研究单结合胆红素(MCB)的水难溶特性及其在病理性胆汁中参与胆红素沉淀和色素性结石形成的作用机制.方法:应用胆红素高效液相色谱分析技术,先从人胆汁中获得结合胆红素,再经分离、制备及纯化得到纯MCB.然后观察其水溶解度并与其它型胆红素比较.结果:在pH7.9,温度37℃接近生理的条件下,MCB的溶解度(558.25±5.96μm)仅为双结合胆红素(DCB)的1/7,比不结合胆红素(UCB)高约44倍并随pH值改变而呈曲线变化.pH7.9时最大;pH4.5时为0;而当pH>9时,反而低于呈离于状态的UCB.结论:MCB虽作为结合型胆红素在胆道生理条件下的不溶性明显高于UCB,但比DCB要低得多;而在胆道病理条件下,其水溶性不但远低于DCB,甚至还不如离子化的UCB,这可能是MCB参与胆红素沉淀及胆色素结石形成的理化基础.  相似文献   
108.
脊髓Ⅱ号对大鼠损伤脊髓轴浆运输的影响   总被引:12,自引:1,他引:11  
选取24只Wistar大白鼠,将其中18只制成胸髓右半侧横断损伤的大鼠模型,分别以脊髓Ⅱ号方剂、激素、生理盐水灌喂治疗。未造模的6只大鼠作为正常组,常规喂养。一个月后,注入辣根过氧化物酶(HRP),检测路经损伤区的上下行神经传导束始发核团中的标记细胞。发现脊髓Ⅱ号组HRP标记细胞数明显多于另两组,而与正常大鼠相比没有统计学上的显著差异。说明脊髓Ⅱ号方剂在恢复损伤传导来神经纤维的正常连续性,恢复神经元轴浆运输,促进神经细胞修复再生方面,有显著的效应。  相似文献   
109.
54只大白鼠随机分三组,用不同方法修复坐骨神经缺损,术后60天和90天取材,作电生理、组织学和电镜观察的比较,结果表明:游离神经移植+血管植入方法和带血管蒂神经移植效果同样好,二者均显著优于单纯游离神经移植。  相似文献   
110.
对本实验室克隆的人急性早幼粒白血病细胞株HL-60及其抗维甲酸分化亚系HL-60/RA进行细胞增殖、细胞周期、分裂中期细胞染色体分布和G-显带核型分析。发现两者在倍增时间和细胞形态上基本一致。在细胞周期分布上,两者都具有肿瘤细胞的周期分布特征,但HL-60/RA细胞的S期细胞群少于HL-60细胞。两者染色体数量分布比较集中,染色体众数分别为45±3(HL-60)和45±1(HL-60/RA),呈近二倍体核型,G-显带核型分析表明两者都接近正常二倍体核型,都含较多的异常染色体。上述结果说明HL-60和HL-60/RA细胞的遗传学来源一致。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